黄岩岛与南海问题论文

摘 要: 21 世纪伊始,南海周边国家围绕岛礁归属、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等问

题争端再起。南海周边国家不断强化其海洋发展战略,“屯兵占海、据海产油、以油养兵”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应对南海争端的共同战略。近一个月以来,菲律宾在我国中沙黄岩岛海域不断制造事端,袭扰中国渔船,提出国际仲裁等等,这一系列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国领土主权,导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然而,菲方制造黄岩岛事件,不过是个幌子,菲方在中沙黄岩岛把水搅浑,还掩藏了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明争黄岩,暗保南沙。通过黄岩岛事件将世界焦点集中在南海问题上,束缚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影响。此举引发世界人们对黄岩岛事件背后——南海战略地位影响的思考。

关键词:黄岩岛,南海争端,南海战略地位

一、引言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南沙诸岛相比,黄岩岛距大陆更近,我渔政、海军兵力更易实施有效的战术和战略展开及控制,可直接监控菲律宾及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行动,成为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相抗衡的重要据点。黄岩岛、西沙群岛和南沙诸岛大致呈一等腰三角形,控制了黄岩岛,可以大大减轻我南下南沙的后顾之忧,直接牵制和威胁菲律宾觊觎我南沙诸岛的行动,为我进一步实质性控制南沙提供重要的保证。

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曾是驻菲美海军武器试验场。菲方可利用黄岩岛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是可以此作为其南沙实际侵占岛屿和油气资源的屏障,拖延时间,减轻南沙压力,进一步巩固中业岛,抢夺礼乐滩油气勘探资源,保住其在南沙群岛上的战略地位。

由此可见,黄岩岛在南海问题上的重要影响,控制住了黄岩岛,很大程度上

就控制住了中沙及南沙群岛,可以彼此牵制对方。

二、 现阶段状况

2012年4月10日,来自海南省琼海市谭门镇的12艘渔船,引爆了中国和菲律宾的一场外交争端:当日,这些渔船在黄岩岛作业时,遭到菲律宾军舰袭扰,中国海监船出面相救,引发了中菲关系史上最旷日持久的一次对峙。

到目前为止,中菲黄岩岛事件已经持续了40余天,在中国已拥有对黄岩岛海域实际控制权的情况之下,菲律宾仍然“小动作”不断,不仅未放弃将黄岩岛问题复杂化、国际化的努力,日前还表示正在收集中国违反禁渔期规定的证据并將提交至相关法庭。对此,中国外交部敦促菲方停止一切挑衅,切实拿出解决黄岩岛争端的诚意,进行严肃外交对话,这是中方迄今就争端发出的最强音,菲方举动已经使得中国质疑其解决事态的诚意。这或许是对菲方下的最后通牒,中国对菲律宾已经没有耐性可言,如果菲方继续嚣张必将遭受重击。

中菲的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一直不断,目前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问题的背后,我们不应只看到表面的领土主权问题,更应深层次的思考,在黄岩岛的背后,我国南海问题为何一直争端不断,不仅菲律宾不断挑衅,南亚,东南亚等国家也一直在蠢蠢欲试,我国如何能保障南海领土的主权,如何在南海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拥有南海决定的战略地位,如何借南海地理位置属性巩固军事及政治地位,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

三、 问题与措施

在黄岩岛事件的背后,我们看到在南海战略地位上,我国一直没有处于决定性的优势,是因为南海争端是一个问题谱系,它包括岛屿主权、专属经济区划界、外大陆架划界、海洋管辖权等分歧和争议,涉及问题广泛,而且南海争端的外在政治环境恶劣,由于中国的崛起引发了美日欧的集体恐慌,且争议不仅在南沙群岛及其海域,也存在于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海域。不仅中国和越菲马等国之间有争端,越南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间、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也存在分歧。对于发生黄岩岛事件及南海战略地位的威胁,可归结于以下问题。

(一) 政治合作国际化

南海问题最初并不涉及国际组织,但自东盟成立以来,南海周边国家感觉单独与中国进行较量的底气不足,便充分借助东盟这一政治平台,以获得“多对

一”的战略优势。因此,为了在政治上寻求对抗中国的优势,南海周边国家以东盟为平台,主动协调立场,力求在南沙问题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宣布“以集体名义而不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企图通过“集体性政治谈判”解决南沙争端。

(二) 经济合作国际化

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问题上,中国历来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然而,南海周边国家无视这一友好主张,它们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外国石油公司签订协议,而大量外国公司进入南海从事经济活动,使南海诸国可以借助这些公司把相应的国家和政府拉进南海争端,达到了给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迫使中国在南海争端中作出重大让步的目的。

(三) 军事合作国际化

菲律宾极力拉拢美国进行军事合作,并公开邀请美军进驻苏比克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企图让美国在军事上替菲律宾充当“保护伞”。 通过联合军事演习,形成了一个指向中国的“卡拉集团”,这种持续的军事合作必然会推动南海争端的国际化步伐。

(四) 舆论宣传国际化

南海诸国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存在,歪曲历史、颠倒黑白,搜寻其“拥有”南海海域和南沙群岛的历史证据,在不同场合为大国介入南海争端制造国际舆论。客观地讲,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南海诸国赢得了政治同情分,并将南海争端扩大到国际组织,达到了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目的。

在南海争端中,中国历来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体现。如果只是着眼于南海的维稳大局而一味强调忍让,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进入南海、开发南海的进程,而且也会给后人留下更大的历史隐患和主权争议。与其让南海周边国家“任其所为”,不如我国“积极作为”予以反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南海战略地位影响问题。

(一) 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途径持续性地宣示南海主权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对外宣示主权主要是通过外交途径来进行。在南海问题上,在对外交往特别是与区域外的大国交往中,中国可以适时提出并要求对方支持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至少也要有如下表述: 承认南海在历史上属于中国,

理解、尊重和支持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要求。也可通过海洋行政和海洋执法来对外宣示主权。提高南海海洋执法力度,充分利用海洋行政和海洋执法方式来宣示主权,这对于维护我国南海海洋主权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民间组织活动来对外宣示主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间社会团体获得了很快的发展,民间组织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作为第三种机制性力量,在国与国的交往中,中国民间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南海主权宣示中,通过民间组织进行适当的主权宣示,是对中国外交的有力支持。

(二) 敦促南海周边国家共同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对此,中国应明确表示愿与东盟及其各国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双边或多边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充分利用外交筹码明确反对“南海集团”的成立,特别是要警告区域外大国不要利用军演和论坛等形式,成立隐形的“南沙集团”。在各种双边外交谈判中,中国应要求对方明确表态不参与“南沙集团”,不得以“南沙集团”为筹码敲诈中国。而且,一旦有关国家发起成立“南沙集团”,要敢于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坚决反击,比如递交外交照会、降低外交等级,甚至宣布退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三) 尽早制订“南海大开发”战略,实质性进入南海海域进行“屯海”

为了使“共同开发”变为现实,中国必须明确提出“南海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并将“油渔战略”作为“南海大开发”的核心战略: 油气先行,渔业紧随、旅游跟进。 当然,实施“南海大开发”战略,关键是中央政府与广东和海南各级地方政府要全面参与其中。经略南海,一定要有“屯海”意识。国家要做到大力支持、精心统筹,军队保护、企业开发与地方经营相结合,来保证以军保企、以企带民、军企民互助。

(四) 构筑“环南海经济圈”,建设“南海海洋救助基地”

由于南海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富,周边国家少,地理距离近,这为“环南海经济圈”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各方经济联系密切,共同利益多,合作潜力大,华人数量众多,文化和价值观相近。“可以通过协商,按地域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实行全方位合作,多目标开发,互补互利,共同发展。”另外,对南海提出主权声索的国家中,不仅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存在岛屿主权归属、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的争端,而且南海周边国家之间也存在争端。要解

决这些争端,中国应借助强大国力和巨大影响力,促动南海周边国家先放下争端,强调合作共赢。

(五) 要加强大陆与台湾在南海的合作力度

尽管海峡两岸仍存在政治歧见,但对于南海周边国家的侵略行为,海峡两岸几乎同时予以谴责和抗议,两岸在共同维护南海权益方面并没有多大争议。马英九执政后,多次对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挑衅行为提出严正抗议,多次重申对南海的立场。台湾也通过了《南海政策纲领实施纲要》,主张在南海要坚决维护主权、加强开发管理、促进南海合作、和平处理争端、维护生态环境。这与大陆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十分相似。所有这些,为两岸携手维护中华民族的固有疆域,共同协防南海海防提供了可能。

四、结语

对于中菲黄岩岛事件,已经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领海主权,在问题的背后,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南海战略地位对我国的重要影响。在南海争端中,中国仍然需要从战略高度释放政治善意、作出友好举动、展现和平姿态。我国既不能委曲求全来“软招”,也不能好勇斗狠使“硬招”,而是要审时度势用“和招”。但是,当我国的重要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所有“和招”均失效的情况下,中国该“出手”时就要“出手”,既不忘战,也不好战,更不畏战。当有人非要将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时,我们只能选择以战止战、以战求和,只有如此,方可化解南海战略局势全面恶化的可能,才能将南海争端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拥有南海重要的战略界定地位,方可成为政治大国,军事强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彩。

摘 要: 21 世纪伊始,南海周边国家围绕岛礁归属、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等问

题争端再起。南海周边国家不断强化其海洋发展战略,“屯兵占海、据海产油、以油养兵”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应对南海争端的共同战略。近一个月以来,菲律宾在我国中沙黄岩岛海域不断制造事端,袭扰中国渔船,提出国际仲裁等等,这一系列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国领土主权,导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然而,菲方制造黄岩岛事件,不过是个幌子,菲方在中沙黄岩岛把水搅浑,还掩藏了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明争黄岩,暗保南沙。通过黄岩岛事件将世界焦点集中在南海问题上,束缚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影响。此举引发世界人们对黄岩岛事件背后——南海战略地位影响的思考。

关键词:黄岩岛,南海争端,南海战略地位

一、引言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南沙诸岛相比,黄岩岛距大陆更近,我渔政、海军兵力更易实施有效的战术和战略展开及控制,可直接监控菲律宾及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行动,成为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相抗衡的重要据点。黄岩岛、西沙群岛和南沙诸岛大致呈一等腰三角形,控制了黄岩岛,可以大大减轻我南下南沙的后顾之忧,直接牵制和威胁菲律宾觊觎我南沙诸岛的行动,为我进一步实质性控制南沙提供重要的保证。

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曾是驻菲美海军武器试验场。菲方可利用黄岩岛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是可以此作为其南沙实际侵占岛屿和油气资源的屏障,拖延时间,减轻南沙压力,进一步巩固中业岛,抢夺礼乐滩油气勘探资源,保住其在南沙群岛上的战略地位。

由此可见,黄岩岛在南海问题上的重要影响,控制住了黄岩岛,很大程度上

就控制住了中沙及南沙群岛,可以彼此牵制对方。

二、 现阶段状况

2012年4月10日,来自海南省琼海市谭门镇的12艘渔船,引爆了中国和菲律宾的一场外交争端:当日,这些渔船在黄岩岛作业时,遭到菲律宾军舰袭扰,中国海监船出面相救,引发了中菲关系史上最旷日持久的一次对峙。

到目前为止,中菲黄岩岛事件已经持续了40余天,在中国已拥有对黄岩岛海域实际控制权的情况之下,菲律宾仍然“小动作”不断,不仅未放弃将黄岩岛问题复杂化、国际化的努力,日前还表示正在收集中国违反禁渔期规定的证据并將提交至相关法庭。对此,中国外交部敦促菲方停止一切挑衅,切实拿出解决黄岩岛争端的诚意,进行严肃外交对话,这是中方迄今就争端发出的最强音,菲方举动已经使得中国质疑其解决事态的诚意。这或许是对菲方下的最后通牒,中国对菲律宾已经没有耐性可言,如果菲方继续嚣张必将遭受重击。

中菲的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一直不断,目前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问题的背后,我们不应只看到表面的领土主权问题,更应深层次的思考,在黄岩岛的背后,我国南海问题为何一直争端不断,不仅菲律宾不断挑衅,南亚,东南亚等国家也一直在蠢蠢欲试,我国如何能保障南海领土的主权,如何在南海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拥有南海决定的战略地位,如何借南海地理位置属性巩固军事及政治地位,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

三、 问题与措施

在黄岩岛事件的背后,我们看到在南海战略地位上,我国一直没有处于决定性的优势,是因为南海争端是一个问题谱系,它包括岛屿主权、专属经济区划界、外大陆架划界、海洋管辖权等分歧和争议,涉及问题广泛,而且南海争端的外在政治环境恶劣,由于中国的崛起引发了美日欧的集体恐慌,且争议不仅在南沙群岛及其海域,也存在于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海域。不仅中国和越菲马等国之间有争端,越南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间、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也存在分歧。对于发生黄岩岛事件及南海战略地位的威胁,可归结于以下问题。

(一) 政治合作国际化

南海问题最初并不涉及国际组织,但自东盟成立以来,南海周边国家感觉单独与中国进行较量的底气不足,便充分借助东盟这一政治平台,以获得“多对

一”的战略优势。因此,为了在政治上寻求对抗中国的优势,南海周边国家以东盟为平台,主动协调立场,力求在南沙问题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宣布“以集体名义而不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企图通过“集体性政治谈判”解决南沙争端。

(二) 经济合作国际化

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问题上,中国历来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然而,南海周边国家无视这一友好主张,它们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外国石油公司签订协议,而大量外国公司进入南海从事经济活动,使南海诸国可以借助这些公司把相应的国家和政府拉进南海争端,达到了给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迫使中国在南海争端中作出重大让步的目的。

(三) 军事合作国际化

菲律宾极力拉拢美国进行军事合作,并公开邀请美军进驻苏比克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企图让美国在军事上替菲律宾充当“保护伞”。 通过联合军事演习,形成了一个指向中国的“卡拉集团”,这种持续的军事合作必然会推动南海争端的国际化步伐。

(四) 舆论宣传国际化

南海诸国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存在,歪曲历史、颠倒黑白,搜寻其“拥有”南海海域和南沙群岛的历史证据,在不同场合为大国介入南海争端制造国际舆论。客观地讲,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南海诸国赢得了政治同情分,并将南海争端扩大到国际组织,达到了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目的。

在南海争端中,中国历来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体现。如果只是着眼于南海的维稳大局而一味强调忍让,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进入南海、开发南海的进程,而且也会给后人留下更大的历史隐患和主权争议。与其让南海周边国家“任其所为”,不如我国“积极作为”予以反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南海战略地位影响问题。

(一) 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途径持续性地宣示南海主权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对外宣示主权主要是通过外交途径来进行。在南海问题上,在对外交往特别是与区域外的大国交往中,中国可以适时提出并要求对方支持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至少也要有如下表述: 承认南海在历史上属于中国,

理解、尊重和支持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要求。也可通过海洋行政和海洋执法来对外宣示主权。提高南海海洋执法力度,充分利用海洋行政和海洋执法方式来宣示主权,这对于维护我国南海海洋主权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民间组织活动来对外宣示主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间社会团体获得了很快的发展,民间组织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作为第三种机制性力量,在国与国的交往中,中国民间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南海主权宣示中,通过民间组织进行适当的主权宣示,是对中国外交的有力支持。

(二) 敦促南海周边国家共同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对此,中国应明确表示愿与东盟及其各国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双边或多边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充分利用外交筹码明确反对“南海集团”的成立,特别是要警告区域外大国不要利用军演和论坛等形式,成立隐形的“南沙集团”。在各种双边外交谈判中,中国应要求对方明确表态不参与“南沙集团”,不得以“南沙集团”为筹码敲诈中国。而且,一旦有关国家发起成立“南沙集团”,要敢于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坚决反击,比如递交外交照会、降低外交等级,甚至宣布退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三) 尽早制订“南海大开发”战略,实质性进入南海海域进行“屯海”

为了使“共同开发”变为现实,中国必须明确提出“南海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并将“油渔战略”作为“南海大开发”的核心战略: 油气先行,渔业紧随、旅游跟进。 当然,实施“南海大开发”战略,关键是中央政府与广东和海南各级地方政府要全面参与其中。经略南海,一定要有“屯海”意识。国家要做到大力支持、精心统筹,军队保护、企业开发与地方经营相结合,来保证以军保企、以企带民、军企民互助。

(四) 构筑“环南海经济圈”,建设“南海海洋救助基地”

由于南海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富,周边国家少,地理距离近,这为“环南海经济圈”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各方经济联系密切,共同利益多,合作潜力大,华人数量众多,文化和价值观相近。“可以通过协商,按地域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实行全方位合作,多目标开发,互补互利,共同发展。”另外,对南海提出主权声索的国家中,不仅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存在岛屿主权归属、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的争端,而且南海周边国家之间也存在争端。要解

决这些争端,中国应借助强大国力和巨大影响力,促动南海周边国家先放下争端,强调合作共赢。

(五) 要加强大陆与台湾在南海的合作力度

尽管海峡两岸仍存在政治歧见,但对于南海周边国家的侵略行为,海峡两岸几乎同时予以谴责和抗议,两岸在共同维护南海权益方面并没有多大争议。马英九执政后,多次对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挑衅行为提出严正抗议,多次重申对南海的立场。台湾也通过了《南海政策纲领实施纲要》,主张在南海要坚决维护主权、加强开发管理、促进南海合作、和平处理争端、维护生态环境。这与大陆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十分相似。所有这些,为两岸携手维护中华民族的固有疆域,共同协防南海海防提供了可能。

四、结语

对于中菲黄岩岛事件,已经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领海主权,在问题的背后,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南海战略地位对我国的重要影响。在南海争端中,中国仍然需要从战略高度释放政治善意、作出友好举动、展现和平姿态。我国既不能委曲求全来“软招”,也不能好勇斗狠使“硬招”,而是要审时度势用“和招”。但是,当我国的重要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所有“和招”均失效的情况下,中国该“出手”时就要“出手”,既不忘战,也不好战,更不畏战。当有人非要将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时,我们只能选择以战止战、以战求和,只有如此,方可化解南海战略局势全面恶化的可能,才能将南海争端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拥有南海重要的战略界定地位,方可成为政治大国,军事强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彩。


相关内容

  • 形势与政策论文--国际形势之南海问题
  • 国际形势之中菲南海问题 --以黄岩岛问题为例 4月8日,菲律宾海军的巡逻机在黄岩岛附近发现了12艘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将中国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菲海军士兵登上中国渔船检查,并声称在一艘船上查获了&qu ...

  • 中国海权论文
  • 中国海权论文 众所周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 ...

  • "南海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 <形势与政策 题目:浅析"南海问题" 姓名:金杉杉 院系:医学院预防 班级:0702 学号:[1**********]9 > "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的"七国六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 ...

  • 形势与政策结业论文
  • <形势与政策>结业论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情况分析 摘要: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究其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对于我国来说不仅仅是难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关乎到国家 ...

  • 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权
  • 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权 宋海洋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州511300) 摘要:2l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对各圆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海洋大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海洋战略.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南海更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然而,我国南海权益却遭时常遭受侵犯.加强海洋意识,规划海洋战 ...

  • 关于在中沙环礁.黄岩岛环礁.美济礁和永暑礁建人工岛环战略构想
  • 关于在中沙环礁.黄岩岛.美济礁和永暑礁建人工岛的伟大战略构想 韩用明综合方案 南沙,我国海权受损最为严重的地区.在那片广袤的海域,我国的大量海洋权益受到周边邻国侵蚀,岛礁被侵占,油气等资源遭到掠夺性开采.在台湾问题没有解决.我国现阶段缺乏战略空军和战略海军的情况下,面对着易攻难守的南中国海困局,我们 ...

  • 2012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 简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内容摘要:近期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加新的变数,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究其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总体上呈现"北稳"."西热"." ...

  • 南海问题要敢于亮剑
  • 张召忠:南海问题要敢于亮剑 南海的区域界定是这样的,我们中国叫南海,外国叫南中国海,界定范围大约是台湾以南一直到马六甲海峡以北,菲律宾以西,越南以东,中国三亚以南这一大片都叫南海,这是一个广义的范围.从西太平洋向日本.韩国.朝鲜.中国以及美国的西部,阿拉斯加,然后前出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过地中海到 ...

  • 由中菲黄岩岛对峙浅谈如何经营南海
  • 由中菲黄岩岛对峙浅谈如何经营南海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对此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我国对黄岩岛主权法理依据如下: 一.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 中国元朝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 海军部和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