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知识点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 、书写方法:

b 、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 单质 如Fe 、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 c 、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 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 、分类

e 、元素之最:地壳:O 、Si 、Al 、Fe 细胞:O 、C 、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 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 Mg :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 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2H 2O 两个水分子, 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 、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

(1)写法: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 2、H 2、N 2、Cl 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 3,CH 4除外)

(2)意义:如化学式H 2O 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 的意义:3点

(3)计算:

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4)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 、书写方法:

b 、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 单质 如Fe 、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 :只表示3个氧原子 c 、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 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 、分类

e 、元素之最:地壳:O 、Si 、Al 、Fe 细胞:O 、C 、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 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 Mg :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 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2H 2O 两个水分子, 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 、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

(1)写法: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 2、H 2、N 2、Cl 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 3,CH 4除外)

(2)意义:如化学式H 2O 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 的意义:3点

(3)计算:

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关内容

  • 对化学基本观念及观念建构教学的认识
  • 学科教学 2010年第18期 当代教育科学 对化学基本观念及"观念建构" 教学的认识 ●卢 摘 巍 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 习,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即从"知识为本"转向"观 ...

  • 初中阶段对微粒观.物质观的基本理解
  • 微粒观 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2.原子是最为基本的粒子,原子既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还可以先形成分子.离子,再由分子.离子构成物质. 3.微观粒子是体积和质量很小.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的不断运动的小的粒子:微观粒子的 ...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键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报告 (成员:肖 飞 刘华峰 李玉梅 韩丽媛 蒲晶晶 努日曼 ) 我们小组给大家主要分析的为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和能量 ...

  •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
  • 初高中化学衔接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的差别 1.教学目标的差别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 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 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 ...

  • 科学素养教育的切合点
  • 作者:李永红刘建阳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年03期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史教育以其丰富的内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素材,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化学的理解.掌握化学思想.开发化学思维.培养科 ...

  •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
  •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 (2011-11-29 20:32:51) 标签: 分类: 小课题资料 杂谈 摘要:初高中化学差异较大,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为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就应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本文从教材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初高 ...

  • 九年级化学工作计划(共9篇)
  • 篇一: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 九年级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并敢于一探究竟的阶段,所以教材上各种实验的开展,探究活动的安排,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内容.正对他们的胃口.但是现代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他们喜欢成功的感觉,那会 ...

  • 立足发展求是创新
  • 作者:王祖浩丁金芳 基础教育课程 2007年02期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写而成的,共8册,包括2本必修(化学1.化学2)和6本选修(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 ...

  •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知识
  • 九年级上册课本知识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概念 知识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知识点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现象 知识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产物及检验 物理性质 知识点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二氧 ...

  •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 化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