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

山东省莱州市实验中学 程霞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能力目标: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一): (一)长征----开始篇

1、____年____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由于____和___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____年____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3、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

(二)遵义会议-----转折篇

1、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地点 。 2、遵义会议的内容:

(1)、集中全力解决 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2)、取消 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 (3)、肯定 的正确主张; (4)、增选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意义:

(1)、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 的转折点。 4、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 5、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

(三)长征------胜利篇

1、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 2、在长征的事件中,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是 。 3、长征结束的时间 、地点是 、标志是 。

4、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 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 ,使 转危为安。

依次说出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带游客重走长征路,忆革命史,你准备推出哪几个景点使你的红色旅游更精彩?请实况解说。 三、升华提高: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航天精神和

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长征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族复兴。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

1、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2、你认为长征精神在新时代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四、达标检测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根据地 D、陕甘革命根据

3、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是在 ( )

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以后 B、四渡赤水以后 C、强渡大渡河以后 D、强渡乌江、夺取遵义以后 4、长征中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 5、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 )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6、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A、党的“一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7、下列不属于遵义会议内容的是( )

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B、取消了博古等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 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

8、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9.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D.三大主力会师 10、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____年从____地出发,开始长征,到____年到达____ 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____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____地召开, 年三大主力在 地会师。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

山东省莱州市实验中学 程霞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能力目标: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一): (一)长征----开始篇

1、____年____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由于____和___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2、____年____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3、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

(二)遵义会议-----转折篇

1、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地点 。 2、遵义会议的内容:

(1)、集中全力解决 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2)、取消 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 (3)、肯定 的正确主张; (4)、增选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意义:

(1)、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 的转折点。 4、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 5、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

(三)长征------胜利篇

1、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 2、在长征的事件中,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是 。 3、长征结束的时间 、地点是 、标志是 。

4、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 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 ,使 转危为安。

依次说出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带游客重走长征路,忆革命史,你准备推出哪几个景点使你的红色旅游更精彩?请实况解说。 三、升华提高: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航天精神和

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长征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族复兴。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

1、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2、你认为长征精神在新时代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四、达标检测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根据地 D、陕甘革命根据

3、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是在 ( )

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以后 B、四渡赤水以后 C、强渡大渡河以后 D、强渡乌江、夺取遵义以后 4、长征中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 5、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 )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6、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A、党的“一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7、下列不属于遵义会议内容的是( )

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B、取消了博古等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 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

8、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9.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D.三大主力会师 10、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____年从____地出发,开始长征,到____年到达____ 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____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____地召开, 年三大主力在 地会师。


相关内容

  •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 红军不怕远征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下面我将 从课标,教材和教学设计上进行分析. 一.说课标 新课程标规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 进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本课以" ...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中国历史>八年级 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设计 人文系12-8班 白正毅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 ...

  •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周佳佳 导入: 1.毛泽东曾说过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不曾经有过这样的长征,用双腿昼夜赶路,沿着不是路的路,还要战斗.夺取天险,试问,世间有哪支部队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 只有一支--中国工农红军.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也曾说过:"本世纪 ...

  •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说课稿
  •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红军不怕远征难>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因为长征为后人留下的长征 ...

  • 七律长征教案
  • <七律长征>教案 一.教材分析 <长征>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课是毛主席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之时,回想起长征中红军所走过的万水千山,所经历的艰难坎坷,心潮澎湃写下的诗.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 ...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七律长征]教案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七律 长征>教案 (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 ...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从容不迫的自豪感.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 ...

  • [25.七律长征]的教学设计
  • <25.七律 长征>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教学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走近长征,理解诗意 ...

  • 1.[七律__长征]导学案
  • <七律 · 长征>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红军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关键字词的含义以及其饱含的感情. 3.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二.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逶迤(wēi yí) 磅礴(páng bó) 岷山(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