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货币政策出台始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凯 2004-03-01
2004年,央行把广义货币增长量定在17%,比去年年终运行下来的19%低,其用意在于控制通胀的风险;同时,比去年年初制定的16%高,旨在温和降温。 一份新出炉的外贸数据让刚刚度过羊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喜忧参半。2月中旬,来自海关总署的国内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1月,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轧计后,得到了0.3亿美元的逆差。
令央行喜悦的是,2004年1月外贸逆差的出现,代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顺差强劲增长势头已经或暂时性的回落。由于国内企业出口规模急剧膨胀,使去年第四季单季的顺差为163亿美元,而同年前三个季度的累计顺差也不过约90亿美元。但令人担忧的是,去年1月同期,国内进出口贸易逆差有12.5亿美元,而今年只有0.3亿美元。
就在2月中旬,大洋彼岸传来中国赴美采购团百万吨粮食采购落定的消息,央行人士对0.3亿美元逆差之忧才稍事安慰。
“如果知道去年的货币政策报告后面经历了些什么曲折,就能明白这些局部数字和央行政策的关系。”国务院一位官员说。
紧接着的2月24日,央行公布的《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开篇第一句话,用了一个少见的描述句,“2003年是不寻常的一年”。
知情人士称,今年某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历数2003年的货币政策,对央行的工作表示赞许。不过,央行作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制定者才刚刚起步,2004年,要实现金融的平稳运行,央行还有几道门槛要过。
谁在决定货币政策
和中国银监会分家后,2003年是央行作为货币当局的第一个执政年。而第一年,就遇到了复杂的环境。
央行一位人士表示,2003年的通胀隐患,在此之前央行就有所预料。2002年下半年,基于对经济和货币一些相关指标的忧虑,央行开始给商业银行贷款做窗口指导,对信贷规模进行适度调控。但是2003年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央行的计划。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左右了央行的判断。去年1月,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达到3300亿元,而2002年1月该数字为880亿元,同比增长了2400亿元。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全年的新增贷款将达到4万亿。
2月,央行就已经决定,要收紧货币供应量。然而,或许是上几年的通缩状况留下的后怕心理,当时央行的观点被认为在给国内经济增长“泼冷水”,遭到了国务院一些部门的异议。
3月,央行停止了对商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一串数字记录了当时的变化:在2月国内新增贷款1000亿元之后,3~6月的4个月里,新增贷款分别增加了约4000亿、2000亿、2500亿和5500亿。7月份公布的上半年报表上,赫然18000亿元的新增贷款额,意味着国内商业银行在2003年前6个月里创出半年放贷超过以往全年贷款数量的历史纪录。
下半年,在国务院的支持下,央行祭出一系列货币新政控制贷款增长速度。尽管还是有市场嘘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市场并没有出现大的风波,金融运行平稳。当时,原材料、粮价以及各地固定资产投资节节攀升的数据如雪片般汇集
北京,面对日益明显的通胀苗头,大家都对央行的货币调控能力捏了一把汗。 业内人士点出,金融机构的贷款往往都是下半年会占据全年总数的大头,然而2003年下半年的贷款量被控制在了上半年的1/2,仅投放了9000亿元。法定准备金率的上调,直接对局势的稳定发生了作用。
但是,2003年广义货币投放增量仍然接近20%,据央行一位人士说,这与我国的外汇储备有关。在开放经济体系下,央行没法像压缩银行资金投放一样,控制国际收支顺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4033亿美元,比三季度末增加194亿美元,如果加上拨给中行和建行的450亿美元资本金,实际增加额是644亿美元。上升的原因,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企业为享受退税待遇而提前出口、提前结汇有关,也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有关。
于是,为购买去年由1200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形成的新增外汇储备,央行额外被动投放了高达7000亿元的基础货币,而且这里已经扣除了通过央行票据所做的对冲部分。
央行人士说,央行票据的问世基本上就是为了应付收购外汇的货币投放。但是,由于每天都不知道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会有多少卖盘抛出来,所以对冲票据的发行也基本上是在无法计划的情况下进行的。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人员自身,卖上期票据的时候其实不知道下期要卖多少。
观察人士称,国际收支的改善,以及国际采购等调控手段能否持续运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2004年的货币政策导向。
17%的松和紧
央行一位人士称,虽然外界对2004年货币政策有很多种读本,但实际上央行2004年的政策,不能只用“松”或者是“紧”来概括。
据他分析,制订2004货币政策目标的时候,央行最终把广义货币投放的增长量定在17%。去年年初的同比数字为16%,而年终运行下来的结果是19.6%。17%的意思,首先否定了去年的19.6%,强调的是控制通胀的风险。
不过,17%仍然比2003年年初制定的16%的货币供应增长率要高1个百分点。其用意在于温和降温的考虑,也就是说经济平稳过渡需要一个自然的温和通胀。由于存量货币的基数已经很大,实际上1个百分点,对应的投放就是2200亿元,17%的增长代表了3.8万亿的增量投放。
而对货币数量的确定,自然会联系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央行一位数年参与货币决策的官员说,目前可以作为主要调控工具的不是利率,还是货币数量。
这位官员表示,利率是供求决定的,即使在过去更严格的利率管制年代,各地的存贷款利率也有很大差距。现今为了争多客户,贷款利率实际上又一压再压。而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也表示,越是高风险金融机构,越有可能高息揽存,往往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同时,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一直存在,目前已经有很多机构选择了资产人民币化、负债美元化的财务安排方式。如果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利率升,则外汇流入,人民币投放不得不再扩大;利率降,则把资金继续赶到市场上,还是增加了投放。
上述央行官员说,这也不代表央行不考虑利率。过去很多年,利率一直是参考的指标。今年央行研究局发布的调整货币供应统计方法的报告,几年前已经在
做了,并且今后也会做下去。
三桩“公案”背后
2003年,央行发布的每一个指令和信号也并不是完全符合市场预期。其中有三桩“公案”,外界最初报以嘘声。而事过境迁之后,国内金融机构和央行自身都发现,市场在成熟。
最先的一桩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2003年,市场利率一路走高,国债利率因为显得低而数次流标,二级市场一度倒逼一级市场提高了利率。而最后,利率走稳。
央行一位人士说,央行在货币市场只能影响短期利率。早在2002年第三、第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中,央行就向市场做出提示,认为当时的低利率只是短期的,长期看利率有走高的势头。而货币利率若是走高,国债回报率就相对变低。但当时,没有多少人注意,央行的提示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市场预期形成。
而去年11月、12月的央行票据流标事件,更有一番隐情。央行知情人士说,其时央行已经明确了要把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至1.62%,对商业银行而言,这是判定资金营运的基准利率。当然,央行公开业务操作部门不能将上述决定提前说明,但市场对利率的预期又必须降下来,如此一来,导致了固定利率招标的数次流标。直至12月11号,央行公布了对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的下调决定,市场才恍然大悟。
再有令市场瞩目的一件案子。2003年9月1日,央行发出通知,要求从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央行部分,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计付利息。被“包养”的待遇宣告结束后,8400亿的邮政储蓄资金开始走向市场,而市场颇有微词,认为此举和上调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反。
对此,记者没有决策部门的权威解本,不过某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去年9月上调准备金率后,因为资金市场分割,导致利率预期走高,从客观上看,邮储资金当时放出,实际上获得的是比其他时候可能都要好的价格待遇。
虽然几桩“公案”自有离奇,但是在市场走向成熟的时期,必须要求央行能了解市场预期,并且掌握引导市场预期的技巧。
Weng先生是一位在芝加哥某跨国公司工作的贸易发展经理,有时间的时候,他就去参加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征询会议。Weng先生说,在美联储的中央和地方系统,这样的会议很常见,美联储有很多手段了解公众预期,并和他们交换意见、互相影响,还包括借助传媒的作用。有时并不需要做出真的决策,市场的风向就已经转了。
2004年货币政策出台始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凯 2004-03-01
2004年,央行把广义货币增长量定在17%,比去年年终运行下来的19%低,其用意在于控制通胀的风险;同时,比去年年初制定的16%高,旨在温和降温。 一份新出炉的外贸数据让刚刚度过羊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喜忧参半。2月中旬,来自海关总署的国内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1月,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轧计后,得到了0.3亿美元的逆差。
令央行喜悦的是,2004年1月外贸逆差的出现,代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顺差强劲增长势头已经或暂时性的回落。由于国内企业出口规模急剧膨胀,使去年第四季单季的顺差为163亿美元,而同年前三个季度的累计顺差也不过约90亿美元。但令人担忧的是,去年1月同期,国内进出口贸易逆差有12.5亿美元,而今年只有0.3亿美元。
就在2月中旬,大洋彼岸传来中国赴美采购团百万吨粮食采购落定的消息,央行人士对0.3亿美元逆差之忧才稍事安慰。
“如果知道去年的货币政策报告后面经历了些什么曲折,就能明白这些局部数字和央行政策的关系。”国务院一位官员说。
紧接着的2月24日,央行公布的《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开篇第一句话,用了一个少见的描述句,“2003年是不寻常的一年”。
知情人士称,今年某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历数2003年的货币政策,对央行的工作表示赞许。不过,央行作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制定者才刚刚起步,2004年,要实现金融的平稳运行,央行还有几道门槛要过。
谁在决定货币政策
和中国银监会分家后,2003年是央行作为货币当局的第一个执政年。而第一年,就遇到了复杂的环境。
央行一位人士表示,2003年的通胀隐患,在此之前央行就有所预料。2002年下半年,基于对经济和货币一些相关指标的忧虑,央行开始给商业银行贷款做窗口指导,对信贷规模进行适度调控。但是2003年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央行的计划。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左右了央行的判断。去年1月,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达到3300亿元,而2002年1月该数字为880亿元,同比增长了2400亿元。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全年的新增贷款将达到4万亿。
2月,央行就已经决定,要收紧货币供应量。然而,或许是上几年的通缩状况留下的后怕心理,当时央行的观点被认为在给国内经济增长“泼冷水”,遭到了国务院一些部门的异议。
3月,央行停止了对商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一串数字记录了当时的变化:在2月国内新增贷款1000亿元之后,3~6月的4个月里,新增贷款分别增加了约4000亿、2000亿、2500亿和5500亿。7月份公布的上半年报表上,赫然18000亿元的新增贷款额,意味着国内商业银行在2003年前6个月里创出半年放贷超过以往全年贷款数量的历史纪录。
下半年,在国务院的支持下,央行祭出一系列货币新政控制贷款增长速度。尽管还是有市场嘘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市场并没有出现大的风波,金融运行平稳。当时,原材料、粮价以及各地固定资产投资节节攀升的数据如雪片般汇集
北京,面对日益明显的通胀苗头,大家都对央行的货币调控能力捏了一把汗。 业内人士点出,金融机构的贷款往往都是下半年会占据全年总数的大头,然而2003年下半年的贷款量被控制在了上半年的1/2,仅投放了9000亿元。法定准备金率的上调,直接对局势的稳定发生了作用。
但是,2003年广义货币投放增量仍然接近20%,据央行一位人士说,这与我国的外汇储备有关。在开放经济体系下,央行没法像压缩银行资金投放一样,控制国际收支顺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4033亿美元,比三季度末增加194亿美元,如果加上拨给中行和建行的450亿美元资本金,实际增加额是644亿美元。上升的原因,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企业为享受退税待遇而提前出口、提前结汇有关,也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有关。
于是,为购买去年由1200亿美元国际收支顺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形成的新增外汇储备,央行额外被动投放了高达7000亿元的基础货币,而且这里已经扣除了通过央行票据所做的对冲部分。
央行人士说,央行票据的问世基本上就是为了应付收购外汇的货币投放。但是,由于每天都不知道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会有多少卖盘抛出来,所以对冲票据的发行也基本上是在无法计划的情况下进行的。央行公开市场的操作人员自身,卖上期票据的时候其实不知道下期要卖多少。
观察人士称,国际收支的改善,以及国际采购等调控手段能否持续运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2004年的货币政策导向。
17%的松和紧
央行一位人士称,虽然外界对2004年货币政策有很多种读本,但实际上央行2004年的政策,不能只用“松”或者是“紧”来概括。
据他分析,制订2004货币政策目标的时候,央行最终把广义货币投放的增长量定在17%。去年年初的同比数字为16%,而年终运行下来的结果是19.6%。17%的意思,首先否定了去年的19.6%,强调的是控制通胀的风险。
不过,17%仍然比2003年年初制定的16%的货币供应增长率要高1个百分点。其用意在于温和降温的考虑,也就是说经济平稳过渡需要一个自然的温和通胀。由于存量货币的基数已经很大,实际上1个百分点,对应的投放就是2200亿元,17%的增长代表了3.8万亿的增量投放。
而对货币数量的确定,自然会联系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央行一位数年参与货币决策的官员说,目前可以作为主要调控工具的不是利率,还是货币数量。
这位官员表示,利率是供求决定的,即使在过去更严格的利率管制年代,各地的存贷款利率也有很大差距。现今为了争多客户,贷款利率实际上又一压再压。而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也表示,越是高风险金融机构,越有可能高息揽存,往往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同时,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一直存在,目前已经有很多机构选择了资产人民币化、负债美元化的财务安排方式。如果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利率升,则外汇流入,人民币投放不得不再扩大;利率降,则把资金继续赶到市场上,还是增加了投放。
上述央行官员说,这也不代表央行不考虑利率。过去很多年,利率一直是参考的指标。今年央行研究局发布的调整货币供应统计方法的报告,几年前已经在
做了,并且今后也会做下去。
三桩“公案”背后
2003年,央行发布的每一个指令和信号也并不是完全符合市场预期。其中有三桩“公案”,外界最初报以嘘声。而事过境迁之后,国内金融机构和央行自身都发现,市场在成熟。
最先的一桩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2003年,市场利率一路走高,国债利率因为显得低而数次流标,二级市场一度倒逼一级市场提高了利率。而最后,利率走稳。
央行一位人士说,央行在货币市场只能影响短期利率。早在2002年第三、第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中,央行就向市场做出提示,认为当时的低利率只是短期的,长期看利率有走高的势头。而货币利率若是走高,国债回报率就相对变低。但当时,没有多少人注意,央行的提示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市场预期形成。
而去年11月、12月的央行票据流标事件,更有一番隐情。央行知情人士说,其时央行已经明确了要把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至1.62%,对商业银行而言,这是判定资金营运的基准利率。当然,央行公开业务操作部门不能将上述决定提前说明,但市场对利率的预期又必须降下来,如此一来,导致了固定利率招标的数次流标。直至12月11号,央行公布了对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的下调决定,市场才恍然大悟。
再有令市场瞩目的一件案子。2003年9月1日,央行发出通知,要求从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央行部分,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计付利息。被“包养”的待遇宣告结束后,8400亿的邮政储蓄资金开始走向市场,而市场颇有微词,认为此举和上调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反。
对此,记者没有决策部门的权威解本,不过某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去年9月上调准备金率后,因为资金市场分割,导致利率预期走高,从客观上看,邮储资金当时放出,实际上获得的是比其他时候可能都要好的价格待遇。
虽然几桩“公案”自有离奇,但是在市场走向成熟的时期,必须要求央行能了解市场预期,并且掌握引导市场预期的技巧。
Weng先生是一位在芝加哥某跨国公司工作的贸易发展经理,有时间的时候,他就去参加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征询会议。Weng先生说,在美联储的中央和地方系统,这样的会议很常见,美联储有很多手段了解公众预期,并和他们交换意见、互相影响,还包括借助传媒的作用。有时并不需要做出真的决策,市场的风向就已经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