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歌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谈学文艺的甘苦

来光潜

  一般人常说,文艺是一种避风息凉的地方。在穷愁寂寞的时候,它可以给我们一点安慰。这话固然有些道理,但亦未必尽然。最感动人的文艺大半是苦闷的呼号。作者不但宣泄自己的苦闷,同时也替我们宣泄了苦闷.我们觉得畅快,正由于此。不过同时,伟大的作家们也传授我们一点尝受苦闷的敏感。人生世相,在健康的常人看,本来是不过尔尔,朦胧马虎地过活,是最上的策略。认识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往往见出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这种较异样的认识往往不容许他抱鸵鸟埋头不看猎犬式的乐观。这种认识固然不必定是十分彻底的,再进一步的认识也许使我们在冲突中见出调和。不过这种狂风暴雨之后的碧空睛日,大半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收获,而古今中外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之中有几人真正得到这种收获?我对于西方文学的认识是从浪漫时代起。我现在还记得十五年前第一次读济慈的《夜莺歌》,仿佛自己坐在花阴月下,嗅着蔷薇的清芬,听夜莺的声音越过一个山谷又一个山谷,以至于逐渐沉寂下去,猛然间觉得自己被遗弃在荒凉世界中,想悄悄静静地死在夜半的蔷薇花香里。这种少年的热情,幻想和痴念已算是烟消云散了。现在回想起来,好像生儿养女的妇人打开尘封的箱箧,检点处女时代的古老的衣装,不免自己嘲笑自己,然而在当时它们费了我多少彷徨,多少挣扎!

  我自己对于文艺不完全的认识酿成两种可悲的隔阂。第一种是书本世界和现实的隔阂。像我们这种人,每天之中要费去三分之二的时间抱书本,至多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应事接物。天天在史诗、悲剧、小说和抒情诗里找情趣,元形中就造成另一世界,把自己禁锢在里面,回头看自己天天接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反而觉得有些异样。文艺世界中的豪情胜慨和清思敏感在现实世界中哪里找得着?除非是你用点金术把现实世界也化成一个文艺世界。但是得到文艺世界,你就要失掉现实世界。第二种隔阂可以说是第一种隔阂的另一面。文艺所表现的固然有大部分是人人同见同感的,也有一部分是一般人所不常见到不常感到的。这一般人不常见到不常感到的一部分往往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一个人在文艺方面天天向深刻微妙艰难处走,在实际生活方面,他就不免把他和他的邻人中间的墙壁筑得一天高厚似一天。说“今天天气好”,人人答应你“今天天气的确是好”;说“卡尔登今晚的片子有趣”,至少有一般爱看电影的人们和你同情。可是你不能在你最亲爱的人的眼光里发现突然在你心中出现的那一点灵感,你不能把莎士比亚的佳妙处捧献给你的母亲。这个世界本来是让大家闲谈“今天天气好”的世界,此外,你比较得意的话只好留着说给你自己听。

  一般人常以为只有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但我的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不是从科学得来的,而是从文艺得来的。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他们从“我”这一副着色的望远镜里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他们本来的面目。所谓冷静的客观的态度,就是丢开这副望远镜,让“我”跳到圈子以外,不当做世界里有“我”而去看世界;还是把“我”与类似“我”的一切东西同样看待。一般人常拿实际人生的态度去看戏,看到曹操奸猾,不觉义愤填胸,本来是台下的旁观者,却跃跃欲试地想跳到台上去,把演曹操的角色杀死。我的办法与此恰恰相反。遇着真正的曹操,我也只把他当做扮演曹操的角色看待,是非善恶都不成问题,嗔喜毁誉也大可不必,只觉得他有趣而已。(选自朱光潜《诗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文艺是一种避风息凉的地方,它能够给在穷愁寂寞的时候的人带来一点安慰。

B.能够真正认识文艺,并从文艺中得到许多收获的人,古往今来是不多的。

C.作者青年时读济慈《夜莺歌》的经历与感受说明了认识文艺必须从青年开始。

D.一个人在文艺世界里面走得越深入,他在现实生活方面与人的隔阂也难免会越深。

E.懂文艺的人看文艺的态度是“无我”,不懂文艺的人看文艺的态度常常“有我”。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文艺中的人和事,这对大多数人而言,是要到中老年以后才能做到的。

B.作家在通过文艺宣泄自己苦闷的同时,其实也宣泄了读者的苦闷,并传授给读者尝受苦闷的敏感。

C.文艺所表现的有大部分是人人同见同感的,因此文艺在人们之间起着沟通作用,不会造成隔阂。

D.一般人常拿实际人生的态度去看戏,而作者以置身戏外的态度看戏,因为作者从文艺中得到了冷静的客观的头脑。

3.文章的标题为“谈学文艺的甘苦”,结合文意,概括学文艺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甘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比较得意的话只好留着说给你自己听”这一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AC

2.C

3.甘:(1)看到人生世相中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丰富了自己的认识与情感;

    (2)得到了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豪情胜慨和清思敏感,获得许多乐趣;

    (3)能得到一般人不常见到不常感到又往往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

    (4)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

苦:(1)文艺会让人尝试苦闷;(2)文艺会带来隔阂。

4.这句话的含意是:一个人在文艺中发现的妙处,获得的乐趣往往只能自己一个人体会到,很难与别人分享。同意作者的观点。因为文艺中的精妙及乐趣要深入到文艺之中去才能够获得,而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往往又没有深入到文艺之中去,因而这些乐趣也就很难与他们来分享。(或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文艺的精妙及乐趣虽然要深入到文艺中去才能获得,但现实世界之中总会有人与自己一起深入,只要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些乐趣是可以与他人一起分享的。)(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谈学文艺的甘苦

来光潜

  一般人常说,文艺是一种避风息凉的地方。在穷愁寂寞的时候,它可以给我们一点安慰。这话固然有些道理,但亦未必尽然。最感动人的文艺大半是苦闷的呼号。作者不但宣泄自己的苦闷,同时也替我们宣泄了苦闷.我们觉得畅快,正由于此。不过同时,伟大的作家们也传授我们一点尝受苦闷的敏感。人生世相,在健康的常人看,本来是不过尔尔,朦胧马虎地过活,是最上的策略。认识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往往见出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这种较异样的认识往往不容许他抱鸵鸟埋头不看猎犬式的乐观。这种认识固然不必定是十分彻底的,再进一步的认识也许使我们在冲突中见出调和。不过这种狂风暴雨之后的碧空睛日,大半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收获,而古今中外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之中有几人真正得到这种收获?我对于西方文学的认识是从浪漫时代起。我现在还记得十五年前第一次读济慈的《夜莺歌》,仿佛自己坐在花阴月下,嗅着蔷薇的清芬,听夜莺的声音越过一个山谷又一个山谷,以至于逐渐沉寂下去,猛然间觉得自己被遗弃在荒凉世界中,想悄悄静静地死在夜半的蔷薇花香里。这种少年的热情,幻想和痴念已算是烟消云散了。现在回想起来,好像生儿养女的妇人打开尘封的箱箧,检点处女时代的古老的衣装,不免自己嘲笑自己,然而在当时它们费了我多少彷徨,多少挣扎!

  我自己对于文艺不完全的认识酿成两种可悲的隔阂。第一种是书本世界和现实的隔阂。像我们这种人,每天之中要费去三分之二的时间抱书本,至多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应事接物。天天在史诗、悲剧、小说和抒情诗里找情趣,元形中就造成另一世界,把自己禁锢在里面,回头看自己天天接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反而觉得有些异样。文艺世界中的豪情胜慨和清思敏感在现实世界中哪里找得着?除非是你用点金术把现实世界也化成一个文艺世界。但是得到文艺世界,你就要失掉现实世界。第二种隔阂可以说是第一种隔阂的另一面。文艺所表现的固然有大部分是人人同见同感的,也有一部分是一般人所不常见到不常感到的。这一般人不常见到不常感到的一部分往往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一个人在文艺方面天天向深刻微妙艰难处走,在实际生活方面,他就不免把他和他的邻人中间的墙壁筑得一天高厚似一天。说“今天天气好”,人人答应你“今天天气的确是好”;说“卡尔登今晚的片子有趣”,至少有一般爱看电影的人们和你同情。可是你不能在你最亲爱的人的眼光里发现突然在你心中出现的那一点灵感,你不能把莎士比亚的佳妙处捧献给你的母亲。这个世界本来是让大家闲谈“今天天气好”的世界,此外,你比较得意的话只好留着说给你自己听。

  一般人常以为只有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但我的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不是从科学得来的,而是从文艺得来的。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他们从“我”这一副着色的望远镜里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他们本来的面目。所谓冷静的客观的态度,就是丢开这副望远镜,让“我”跳到圈子以外,不当做世界里有“我”而去看世界;还是把“我”与类似“我”的一切东西同样看待。一般人常拿实际人生的态度去看戏,看到曹操奸猾,不觉义愤填胸,本来是台下的旁观者,却跃跃欲试地想跳到台上去,把演曹操的角色杀死。我的办法与此恰恰相反。遇着真正的曹操,我也只把他当做扮演曹操的角色看待,是非善恶都不成问题,嗔喜毁誉也大可不必,只觉得他有趣而已。(选自朱光潜《诗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文艺是一种避风息凉的地方,它能够给在穷愁寂寞的时候的人带来一点安慰。

B.能够真正认识文艺,并从文艺中得到许多收获的人,古往今来是不多的。

C.作者青年时读济慈《夜莺歌》的经历与感受说明了认识文艺必须从青年开始。

D.一个人在文艺世界里面走得越深入,他在现实生活方面与人的隔阂也难免会越深。

E.懂文艺的人看文艺的态度是“无我”,不懂文艺的人看文艺的态度常常“有我”。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文艺中的人和事,这对大多数人而言,是要到中老年以后才能做到的。

B.作家在通过文艺宣泄自己苦闷的同时,其实也宣泄了读者的苦闷,并传授给读者尝受苦闷的敏感。

C.文艺所表现的有大部分是人人同见同感的,因此文艺在人们之间起着沟通作用,不会造成隔阂。

D.一般人常拿实际人生的态度去看戏,而作者以置身戏外的态度看戏,因为作者从文艺中得到了冷静的客观的头脑。

3.文章的标题为“谈学文艺的甘苦”,结合文意,概括学文艺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甘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比较得意的话只好留着说给你自己听”这一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AC

2.C

3.甘:(1)看到人生世相中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丰富了自己的认识与情感;

    (2)得到了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豪情胜慨和清思敏感,获得许多乐趣;

    (3)能得到一般人不常见到不常感到又往往是最有趣味的一部分;

    (4)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

苦:(1)文艺会让人尝试苦闷;(2)文艺会带来隔阂。

4.这句话的含意是:一个人在文艺中发现的妙处,获得的乐趣往往只能自己一个人体会到,很难与别人分享。同意作者的观点。因为文艺中的精妙及乐趣要深入到文艺之中去才能够获得,而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往往又没有深入到文艺之中去,因而这些乐趣也就很难与他们来分享。(或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文艺的精妙及乐趣虽然要深入到文艺中去才能获得,但现实世界之中总会有人与自己一起深入,只要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些乐趣是可以与他人一起分享的。)(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内容

  • 森林里的"音乐大师"阅读答案
  • 快乐阅读. 森林里的"音乐大师" ①每当夜莺嘹亮.甜美的歌声响起,一种难忘的.令人陶醉的感觉就会迅速传遍全身,整个心成了歌声的"俘虏".那摄人.魄的婉转啼鸣透着力量和柔情,穿过夜色苍茫的原野,越过静若处子的水面,在静谧的树林中游弋,在泛着月光的涟漪里摇曳. ② ...

  • 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课内阅读题
  • <夜莺的歌声>文段选读练习(一)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 乌鸦 猫头鹰 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zhǐ zhī)有我一个 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 ...

  • 说课稿夜莺的歌声
  •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 流庄小学 王仲维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和平渴望的课文.教材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 ...

  • 四年级阅读选择题
  • 选择题 1.<海的女儿>中的小公主最后化成了(1). ① 泡沫 ② 海水 ③小精灵 2.<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最后在亮光中看到了(3). ① 烤鹅 ② 圣诞树 ③奶奶 3. "皇上什么也没有穿"是(1)说的. ① 有一个小孩 ② 侍臣 ③围观的人 4 ...

  • 北师版[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学科 教材 语文 <夜莺之歌> (第二课时) 学段 高段 年级 六年级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年 6 月第 2 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 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 ...

  • 一点素心(黎武静)阅读答案
  • 一点素心黎武静偶然地,被一张照片震撼.拍片现场,红墙青瓦,演员在拍片之余执一支毛 笔,捧一瓶水,就这样,在墙上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是什么让人感动,在这短暂的瞬间? 想起两个字:"素心"."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15年前,年少的我读到这 样的句子 ...

  • [都市鸟类"变奏曲"]阅读附答案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20分)都市鸟类"变奏曲"①黎明来临,轿车.卡车以及工厂的低沉的隆隆声很快取代了城市夜晚短暂的宁静.然而,在这一片喧闹声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我们熟悉的清晨鸟儿的鸣唱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再也听不到鸟儿那悦耳动听的歌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奇怪的叫 ...

  • 四年级下期中复习
  • 2 桂林山水 阅读<桂林山水>,按要求完成题目 人们都说:"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 的大海,玩赏过 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 啊,静得 ;漓江的水真 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 啊,绿得 .船桨激起的 扩散出一道道 ...

  • 安徒生童话阅读题
  • <安徒生童话>练习复习总结题 1.<拇指姑娘> ①拇指姑娘出生时是坐在 花蕊中间. ②拇指姑娘的摇篮是用 胡桃 壳做的. ③抢走了拇指姑娘,准备给自己的儿子做新娘,后来 金龟 子又抢走了拇指姑娘,也想让她做自己的新娘,遭到同伴的嘲笑衙又 把它放走了. ④老田鼠收留了拇指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