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话说长江]导学案

5《话说长江》导学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能抓住重庆这个城市的主要特点,了解其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情风貌等,通过品析、体会等方式感悟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3、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人文发展。

教学重难点:

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品味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课时安排: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独立尝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课文。

2、拼一拼、写一写:

zuì hòu yán shēn jià shǐ qì fēn

( ) ( ) ( ) ( )

cù shǐ shǎn shuî bá hé yì zhǎn dēnɡ

( ) ( ) ( ) ( )

3、辨字组词:

拨( ) 延( ) 氛( ) 愉( ) 拔( ) 廷( ) 氢( ) 输( )

4、词语解释:

当之无愧:

舢板:

颠簸:

雅称:

扑朔迷离:

舒适:

荡漾:

湿漉漉:

码头:

二、合作探究:

1、检查自主学习1~4。

2、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中的第1、2句话以什么为序?采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三、展示提升:

课文一开始这样介绍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从历史、古城着手理解。)

四、拓展延伸:

了解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

五、反馈测评:

1、将下面两句话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2、你能不看书说说重庆的来历吗?

六、快乐评价,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学习得(很快乐 快乐 不快乐),因为: ,我希望下节课: 。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独立尝试: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当之( )( ) ( )云( )雾 密密( )( ) ( )朔( )离 ( )( )腾腾 微波( )( )

2、照样子写写叠词:

祖祖辈辈( ) ( ) ( ) ( )

3、为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1)一次次,面对着父亲的脊背,我的心底都会掠过阵阵的悲伤。( )

A、jí B、jǐ C、jì

(2)一个父亲带着孩子沿小路下山步行去山谷的缆车站。 ( )

A、lǎn B、làn C、lán

(3)车子一路颠簸,使我非常疲惫。 ( )

A、bó B、bō C、bǒ

二、合作探究:

1、检查自主学习1~3。

2、学习课文第3~13自然段,思考:

(1)“重庆的上并不高,但是人们称它山城”这句话独立成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点明了什么?

(2)你看这重庆——从下到上,从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可以说,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这句话介绍了重庆的什么特点?

(3)“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钢琴琴键。勤劳的山城居民,祖祖辈辈踏着这些琴键,演奏着生活的交响乐。”这段话该怎样理解?

(4)这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重庆的哪两大特点?

3、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思考:“这是自由的诗,这是交响乐,这就是山城、雾城——重庆的夜„„”这句话中两个“这是”突出了什么?赞美了什么?

三、展示提升:

1、“雾会使人产生扑朔迷离之感,雾像轻纱使人们的生活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气氛。”这句话中的艺术气氛是怎样的一种氛围?

2、如果课文先介绍重庆“雾城”一称的由来,再介绍“山城”一称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写一两段话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写好之后,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五、反馈测评:

1、读句子,选出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列数字B、作比较C、打比方D、举例子

(1)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钢琴琴键。 ( )

(2)市区的最高地面海拔280米,市区最低地面海拔却只有160米,同在一座城,地面的相对高度竟差120米。 ( )

(3)现在不必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了,可以从嘉陵江大桥上直接过江,也可以乘坐架空索道车,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 ( )

(4)如果说重庆的地形像一条长长的舌头,那么朝天门就是舌尖了。( )

2、缩写句子:

(1)重庆的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地延伸着。

(2)山城的居民大部分的时间都过着雾中来、雾中去的生活。

六、快乐评价,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学习得(很快乐 快乐 不快乐),因为:,我希望下节课: 。

七、执教反思:

5《话说长江》导学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能抓住重庆这个城市的主要特点,了解其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情风貌等,通过品析、体会等方式感悟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3、了解解说词的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人文发展。

教学重难点:

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品味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课时安排: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独立尝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课文。

2、拼一拼、写一写:

zuì hòu yán shēn jià shǐ qì fēn

( ) ( ) ( ) ( )

cù shǐ shǎn shuî bá hé yì zhǎn dēnɡ

( ) ( ) ( ) ( )

3、辨字组词:

拨( ) 延( ) 氛( ) 愉( ) 拔( ) 廷( ) 氢( ) 输( )

4、词语解释:

当之无愧:

舢板:

颠簸:

雅称:

扑朔迷离:

舒适:

荡漾:

湿漉漉:

码头:

二、合作探究:

1、检查自主学习1~4。

2、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中的第1、2句话以什么为序?采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三、展示提升:

课文一开始这样介绍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从历史、古城着手理解。)

四、拓展延伸:

了解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

五、反馈测评:

1、将下面两句话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2、你能不看书说说重庆的来历吗?

六、快乐评价,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学习得(很快乐 快乐 不快乐),因为: ,我希望下节课: 。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独立尝试: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当之( )( ) ( )云( )雾 密密( )( ) ( )朔( )离 ( )( )腾腾 微波( )( )

2、照样子写写叠词:

祖祖辈辈( ) ( ) ( ) ( )

3、为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1)一次次,面对着父亲的脊背,我的心底都会掠过阵阵的悲伤。( )

A、jí B、jǐ C、jì

(2)一个父亲带着孩子沿小路下山步行去山谷的缆车站。 ( )

A、lǎn B、làn C、lán

(3)车子一路颠簸,使我非常疲惫。 ( )

A、bó B、bō C、bǒ

二、合作探究:

1、检查自主学习1~3。

2、学习课文第3~13自然段,思考:

(1)“重庆的上并不高,但是人们称它山城”这句话独立成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点明了什么?

(2)你看这重庆——从下到上,从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可以说,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这句话介绍了重庆的什么特点?

(3)“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钢琴琴键。勤劳的山城居民,祖祖辈辈踏着这些琴键,演奏着生活的交响乐。”这段话该怎样理解?

(4)这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重庆的哪两大特点?

3、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思考:“这是自由的诗,这是交响乐,这就是山城、雾城——重庆的夜„„”这句话中两个“这是”突出了什么?赞美了什么?

三、展示提升:

1、“雾会使人产生扑朔迷离之感,雾像轻纱使人们的生活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气氛。”这句话中的艺术气氛是怎样的一种氛围?

2、如果课文先介绍重庆“雾城”一称的由来,再介绍“山城”一称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写一两段话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写好之后,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五、反馈测评:

1、读句子,选出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列数字B、作比较C、打比方D、举例子

(1)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钢琴琴键。 ( )

(2)市区的最高地面海拔280米,市区最低地面海拔却只有160米,同在一座城,地面的相对高度竟差120米。 ( )

(3)现在不必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了,可以从嘉陵江大桥上直接过江,也可以乘坐架空索道车,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 ( )

(4)如果说重庆的地形像一条长长的舌头,那么朝天门就是舌尖了。( )

2、缩写句子:

(1)重庆的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地延伸着。

(2)山城的居民大部分的时间都过着雾中来、雾中去的生活。

六、快乐评价,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学习得(很快乐 快乐 不快乐),因为:,我希望下节课: 。

七、执教反思:


相关内容

  • 六年级< 亲近长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 一、课题的产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多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我们海门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滚滚的长江水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海门人民。让生于斯长于斯的海门子孙了解 ...

  • 壮丽的三峡
  • 课题:壮丽的三峡 第一课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三维目标: 1.体会本文把爱国主义的基本思想,蕴藏在壮丽山河风光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知识性.欣赏性之中的特色. 2.学习本文以空间转换为说明顺序介绍景物和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景物的写法. 3.重点学习瞿塘峡及巫峡部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以空间转换为说明 ...

  • [话说长江]解说词(24集)/[再说长江]解说词(33集)
  • <话说长江>解说词(24集) 源远流长  巨川之源  金沙的江  四川盆地  岷江秀色  成都漫步 峨眉凌云  宜宾重庆  大足石刻  川江两岸  壮丽三峡  长江大坝 荆州览古  文武赤壁  庐山独秀  景德瓷都  九华圣山  黄山滴翠 镇江三山  古城南京  扬州漫画  太湖平原   ...

  • [再说长江]视频-纪录片
  • 纪录片台 > 人文历史 > <再说长江> <再说长江> 顶 踩 分享 名      称:<再说长江>集      数:33首播时间:2006年8月1日至9月2日首播频道:产      地:中国大陆总 导 演:李近朱 刘文年      份:2006出   ...

  • 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演变(讲话摘要)
  • 中广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学术顾问 朱羽君教授 我们这次研讨会也是20年的回顾展,回顾一下纪实语言在这方面的轨迹以及一些变化的状况.我所讲的语言,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人类用一种方式,用一种媒介进行交流,传达我们的思想,传达我们情感,都可以把它叫做一种语言,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理解.语言的变化,常 ...

  •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思想
  • 篇一:1.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1.长江之歌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要求学生以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由朗读到诵读,同时逐渐强化情感体验.我让学生课前搜集长江的相关文字资料,先从数字上感受长江的波澜壮阔.源远流长,学习诗歌时让学生再结合视频资料去感悟内容,用具体的图文资料让学生来认识长江,体会长江 ...

  • 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
  • 篇一:音乐教案长江之歌音乐教案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金峪镇中学 仵俊奇 <长江之歌>教案 教材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长江之歌>,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弱起小节. 2.能力目标:用圆 ...

  • 论喜剧小品[想跳就跳]中的会话含义
  • 摘要:小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短小精悍.幽默风趣.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语言精练.感染力强的特点.笔者以2013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为例,通过对其中人物对白的会话含义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喜剧小品的幽默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 关键词:喜剧小品&l ...

  • 世界百部著名纪录片
  • 世界百部著名纪录片: <华氏911> <帝企鹅日记 > < 微观世界> <南京大屠杀> < 带摄影机的人1~3> <迁徙的鸟> <神经病人> IMAX出品纪录片<深海探奇> <普通法西斯1~17&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