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寻找最美地名故事评选中,来为徐家汇天主教堂投上一票吧!

投票之前让小编先带大家再一次认识一下咱们的徐家汇天主教堂吧。

教堂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神秘所在。它庄严肃穆。能在教堂举行一场浪漫的婚礼,穿着洁白的婚纱,在神前说I DO,许下一生的誓言,是每一个女孩子心中的梦。在徐家汇喧嚣的街市中,就有这样一座上海最大最美的教堂——徐家汇天主教堂。在这里,你可以倾心聆听神的圣召,你也可以在透过花窗折射的阳光下喃喃祷告,你可以听到唱诗班悠扬和谐的圣歌。

百年历史

老天主教堂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7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南格禄进入上海,于1851年在现址东北侧建造一座能容纳200余人的老天主堂。

新天主堂——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道达洋行的英国建筑师道达尔开始设计新堂,1906年破土动工,历时四年,于1910年10月22日落成。因延续老堂继续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罗耀拉为主保,故正式名称叫“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当时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在1920年代以前一直是上海最高的建筑,至今依旧是上海最大的天主堂。

改名圣母堂

  

  

1960年4月,上海市天主教第一届代表会议选举张家树神父为上海教区正权主教,由皮漱石总主教主礼的祝圣主教仪式就在徐家汇天主堂举行,从此,该堂成为主教座堂,并改奉“圣母为天主之母”为主保,称天主之母堂。

同年,张家树主教将主教座堂由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迁至徐家汇,由此教区机构都移至此地。

恢复宗教活动

1979年,该堂归还教区后,即着手修复,并于当年11月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1980年圣诞节前夕大堂修缮一新,张家树主教主持圣诞节大礼弥撒,千余教徒恭与弥撒。

哥特建筑

1851年,一座希腊式教堂出现在了徐家汇,教会以圣徒“圣伊纳爵”的名字为其命名,一度被称为“圣伊纳爵堂”。那时徐家汇天主教徒才40人。

现今的徐家汇天主堂是一个新堂,由建筑师陶特凡设计,1906年正式动工,耗时四年建成。

新堂在空间上远比老堂大得多,可容纳2500余人。双侧的回廊和飞扶垛使它具有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建筑风格。西面是两座高耸的钟楼,60多米高,红砖外墙,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建筑因为采用尖拱代替圆拱,外形线条显得更为庄严。并在正门设立了大小不一的雕像和浮雕装饰,精美异常。其中,每根立柱上的福音圣史塑像也是各不相同,有沉思的老者,也有手握羽毛笔静静记录的年轻人形象。

环步教堂外侧,在每层的屋檐与立柱的交汇点上可以看到一只只兽头,每个神态不一,有凶狠扑食,亦有惬意嬉笑,全都活灵活现。这些兽头并非只是装饰,全有功用,那功用便是一个个排水口,通过排水系统内部连接。尽管如此,装饰性效果也很强,为教堂增加了神圣感与威严感。

有意思的是,教堂的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纵向空间形成了前厅、中厅、后厅三个部分,横向形成南北两厢。围绕三厅设有18座祭台,大祭台则设在十字中心,置圣母像。这座圣母像也有来头,是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的。除此之外,堂内有用石雕凿的64根直柱,这些石柱直径将近两米,每根又由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铺花瓷砖,花纹以四瓣花的形态为主。

教堂用途

教堂婚礼

在圣神庄严的教堂来一场生死契阔与子成说的浪漫婚礼,已是众多女孩的梦想。

如果你是天主教徒,如果你向往庄严、神圣和浪漫,快来大教堂举行你梦想中的婚礼!

膜拜聚会

徐家汇天主教堂,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该堂区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

在天主教四大节庆期间常有大规模的瞻礼活动,尤其是圣诞节期间。

旅游贴士

1

交通

公交:926路,957路,56路,43路,816路,712路,931路,920路,南佘专线。

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三号口。

2

门票

免费,但需凭票参观。

3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 9:00-11:00,13:00-16:00。

注:周六:下午13:00~16:00,周日:下午14:00~16:00(天主教友无需领票,游客需在游客中心领取免费门票)。

   备注:

信息来源:徐家汇源景区

投票之前让小编先带大家再一次认识一下咱们的徐家汇天主教堂吧。

教堂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神秘所在。它庄严肃穆。能在教堂举行一场浪漫的婚礼,穿着洁白的婚纱,在神前说I DO,许下一生的誓言,是每一个女孩子心中的梦。在徐家汇喧嚣的街市中,就有这样一座上海最大最美的教堂——徐家汇天主教堂。在这里,你可以倾心聆听神的圣召,你也可以在透过花窗折射的阳光下喃喃祷告,你可以听到唱诗班悠扬和谐的圣歌。

百年历史

老天主教堂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7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南格禄进入上海,于1851年在现址东北侧建造一座能容纳200余人的老天主堂。

新天主堂——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道达洋行的英国建筑师道达尔开始设计新堂,1906年破土动工,历时四年,于1910年10月22日落成。因延续老堂继续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罗耀拉为主保,故正式名称叫“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当时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在1920年代以前一直是上海最高的建筑,至今依旧是上海最大的天主堂。

改名圣母堂

  

  

1960年4月,上海市天主教第一届代表会议选举张家树神父为上海教区正权主教,由皮漱石总主教主礼的祝圣主教仪式就在徐家汇天主堂举行,从此,该堂成为主教座堂,并改奉“圣母为天主之母”为主保,称天主之母堂。

同年,张家树主教将主教座堂由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迁至徐家汇,由此教区机构都移至此地。

恢复宗教活动

1979年,该堂归还教区后,即着手修复,并于当年11月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1980年圣诞节前夕大堂修缮一新,张家树主教主持圣诞节大礼弥撒,千余教徒恭与弥撒。

哥特建筑

1851年,一座希腊式教堂出现在了徐家汇,教会以圣徒“圣伊纳爵”的名字为其命名,一度被称为“圣伊纳爵堂”。那时徐家汇天主教徒才40人。

现今的徐家汇天主堂是一个新堂,由建筑师陶特凡设计,1906年正式动工,耗时四年建成。

新堂在空间上远比老堂大得多,可容纳2500余人。双侧的回廊和飞扶垛使它具有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建筑风格。西面是两座高耸的钟楼,60多米高,红砖外墙,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建筑因为采用尖拱代替圆拱,外形线条显得更为庄严。并在正门设立了大小不一的雕像和浮雕装饰,精美异常。其中,每根立柱上的福音圣史塑像也是各不相同,有沉思的老者,也有手握羽毛笔静静记录的年轻人形象。

环步教堂外侧,在每层的屋檐与立柱的交汇点上可以看到一只只兽头,每个神态不一,有凶狠扑食,亦有惬意嬉笑,全都活灵活现。这些兽头并非只是装饰,全有功用,那功用便是一个个排水口,通过排水系统内部连接。尽管如此,装饰性效果也很强,为教堂增加了神圣感与威严感。

有意思的是,教堂的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纵向空间形成了前厅、中厅、后厅三个部分,横向形成南北两厢。围绕三厅设有18座祭台,大祭台则设在十字中心,置圣母像。这座圣母像也有来头,是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的。除此之外,堂内有用石雕凿的64根直柱,这些石柱直径将近两米,每根又由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铺花瓷砖,花纹以四瓣花的形态为主。

教堂用途

教堂婚礼

在圣神庄严的教堂来一场生死契阔与子成说的浪漫婚礼,已是众多女孩的梦想。

如果你是天主教徒,如果你向往庄严、神圣和浪漫,快来大教堂举行你梦想中的婚礼!

膜拜聚会

徐家汇天主教堂,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该堂区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

在天主教四大节庆期间常有大规模的瞻礼活动,尤其是圣诞节期间。

旅游贴士

1

交通

公交:926路,957路,56路,43路,816路,712路,931路,920路,南佘专线。

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三号口。

2

门票

免费,但需凭票参观。

3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 9:00-11:00,13:00-16:00。

注:周六:下午13:00~16:00,周日:下午14:00~16:00(天主教友无需领票,游客需在游客中心领取免费门票)。

   备注:

信息来源:徐家汇源景区


相关内容

  • 黄桷古道入围"中国最美地名故事"评选,走向世界需要你来推动
  • [烟雨黄桷  古而有之 ]     一个重庆崽儿的乡情 ----土生土长在老君洞山下                       号外!号外!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古道"入围"寻找最美地名故事" 前150名 既是普大喜奔的事儿,又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喔 即日起至3月 ...

  • 土山湾博物馆介绍--:申涛
  • 土山湾博物馆介绍 阅读:55 收藏:1 分类:散文 作者:申涛 发布时间:2013-03-16 18:08:55 更正系统分类 | 推荐 | 举报 现在的上海人,知道"土山湾"这个地名的恐怕已经不多了."土山湾"曾经在历史上为西方艺术进入中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 上海不得不去的100个地方)
  • 享受在魔都上海 不可错过的100件事(图 ) 玩在上海 看美在弹眼落睛处 去北外滩看最后现代的启航景观 这里有绝对后现代的航运中心大楼群,这里的上海,绝对和导游册上的不一样. 大名路九龙路-大名路高阳路 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景台 100层,距地面474 米,目前全世界最高的观光设施.你可以轻松地登上 ...

  • 上海老马路 | 侬晓得伐?这64条马路永不拓宽了
  • 上海老马路 | 侬晓得伐?这64条马路永不拓宽了 2016-04-27 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彰显着这座城市关于传承和理想的决心.而永不拓宽,是因为它们最完好和集中地体现了上海历史文化. 1.衡山路(天平路-桃江路) 印象中路两旁尽是繁茂的法国梧桐,雨后也丝毫不会泥泞,喜欢到路边的酒吧或画廊里 ...

  • 沈迦:传教士为中国现代化播下龙种 却收获了跳蚤
  • 2013年05月02日 12:01 来源:凤凰网文化 分享到:更多 707人参与0条主评论41条评论0条总评论 背景资料:苏慧廉,英国人,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他的故事,却少有人知.在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这三个字与许多历史大事件.历史名人关 ...

  • 东方曼哈顿楼书
  • 东方曼哈顿 楼书 引言: 世界最好的博物馆区.世界文化区.全球富豪区.国际高档商业区„„ 无论怎样的美誉,纽约曼哈顿上东区都当之无愧.舒适考究的到总让人心怀感激的生活,但享用者不仅要富有. 贵族篇:历史是迁徙的连缀,人类在迁徙中追逐进步和完美 P1:1880年,一次迁徙没有载入史册,但大多数迁徙者都 ...

  • 上海自助游攻略
  •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小资祖母"张爱玲让苍凉的文字在亭子间.咖啡吧.高脚杯.老唱片上跳舞,奢华的上海传唱着柔媚的歌声:本世纪初,"小资教母"陈丹燕所写的<上海的风花雪月>等文章掀起了一股怀旧老 ...

  • 淅淅沥沥端阳雨 - 半日佘山打酱游
  • 淅淅沥沥端阳雨 - 半日佘山打酱游 [2012.6.22] 这个端午,原计划是去浙南的山村,误入桃源深处. 这个端午,因为一个闰四月,遭遇了一场江南的梅雨,勉强不得,另作盘算. 节前魔都预报的气象,22日,多云,23日,大雨,24日,阵雨. B计划,22日,佘山及泰晤士小镇,23日,串门子吃粽子,2 ...

  • 上海交大的培训之旅(四)
  • 在上海的四天紧张而充实,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去想去的地方.早晨六点和朋友相约一起去看看周边的康平路. 康平路原叫麦尼尼路,1922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法国侨民名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康平路.它因上海市委书记处位于此地而闻名,被誉为上海的中南海,这上海曾经的政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