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宁波大学学报

第30卷 第3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ol. 30 No.3 2008年6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 Jun. 2008 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

——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文化系统

陈 莉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摘 要:当前大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世俗化、双重性及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的特点。这些大学生独有的文化特点与所属大学文化产生了相互影响作用:一方面,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的专业化特征形成、文化过滤,及帮助学生文化向成人文化转变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文化又推动大学文化个性化、多元开放及创新发展。因此,基于新的社会背景,需要变革视大学文化与大学生文化为主、亚文化的二元对立观念,树立多元文化系统的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大学文化;多元文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627(2008)03-0025-05

正如文化不可能被简明定义一样,大学生文化和大学文化也是难以定义的。“文化被描述为一种社会的,或是规范的粘合剂——基于共享价值观和信仰——这使得组织结合在一起”。[1]正是通过大学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粘合作用使得校园组织结构变得稳定,并塑造了学生的观念和行为。那么,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它与所处其中的大学文化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特点

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及与所属大学的大学文化紧密相连: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学生文化受单位体制的影响,与社会政治文化高度同质,各个大学里的学生文化也高度同质;8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学生自发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开始形成与社会文化不同的大学生文化,各个高校的学生文化也表现出个性化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对华中地区两所重点高校的实际调查,发现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大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在现有课程体系下,对本科生主要是进行分科教学,大学生文化明显地受专业特点影响。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霍华德等人通过现场观察、访谈等手段,对医学院的学生文化进行了细致描述和分析,发表了《白衣男孩:医学院中的学生文化》一文,认为大学生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在理想、价值观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专业印迹。[2]在中国高校里,学生文化的学科专业特点同样表现明显。曾先后任职清华、北大的任彦申就认为:北大学生文化具有显著的思想开明、洒脱豪放、个性鲜明等特点,这与北大文理学科传统分不开;而清华大学学生文化以严谨务实、注重团队精神也与其理工学科传统相关。[3]

第二,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里同时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大学生文化。体制内大学生文化以共青团、学生会等官方学生组织为主要载体,是单位体制传统的延续,强调服从、统一和规范化、制度化,并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体制外大学生文化则主要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要载体。这种学生文化较少有教师参与,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表

收稿日期:2008-01-03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07年重点资助项目(07SA071)。

作者简介:陈 莉(1973-),女,四川眉山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

26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现,表现出较强的多样化、创新性和个性化。这两类大学生文化之间既有明确界线,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的大学生文化。

第三,当前大学生文化还具有明显的世俗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大学生文化具有典型的“精英文化”特点。90年代末以来,在校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文化的精英性质大大下降,具有越来越多的世俗特点:一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活的理想主义色彩大大降低,大学生需要主动根据社会需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和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文化具有了更多的功利主义色彩。二是受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接受了形形色色的快餐文化、流行文化,不断追逐新的时尚。大学生不仅接受流行文化,还是流行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如大学生在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领域的主导作用。三是随着社会分层,家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和生活方式有着越来越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通过大量调查,认为大学里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主要倾向于从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形成自己的文化模式,而不是从学生团体本身。他们在大学里主要是为将来获得的工作、收入“收集”分数,以此来保证他们的父母提供给他们的生活方式。[4](105)这种现象在今天中国大学开始出现。钱民辉通过对社会资本的分析,认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已出现明显界限,并趋于封闭。[5]笔者通过调查也发现,在社会分层和就业压力下,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主要认同自己家庭所在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大学生文化世俗化的原因除信息技术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中国的迅速实现。“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上就是促使社会文化心理的世俗化转型。”[6]

第四,当代大学生文化具有典型的互象征文化和前象征文化特点。“互象征文化是这样一种文化:社会成员的主要模式是同代人的行为[7](43),即在互象征文化社会中,社会成员主要向自己的同辈人学习,长辈已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教师科研工作对本科教学的挤压,以及后勤社会化等政策,大学生日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就成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在人的一生当中,从没有像在大学期间这样与成年人的影响相隔离。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华理士通过调查证明大学生文化是在学生中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他还声称成人对大学生的影响仅仅存在于大学新生刚进校第一学期的前六周。[4](103)笔者的调查发现当前中国大学生也处于与成人社会相对隔离的状态:在生活上,大学生都被要求住校,一个学生社区通常住有上万同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社区通常又与教师的生活社区和社会社区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学生在生活方式、交往模式和价值选择上主要受周围人群的影响;在学习上,教师上完课就走,学生主要从学长和同学那里获得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信息,从而形成关于何种知识有价值,以及对待教师、考试、升学、就业等问题的态度。这种互象征文化在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之间体现得最为明显。在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特别是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往往会与自己家庭产生文化上的断裂:在卫生习惯、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审美、礼仪、语言等方面都会背离父母的习惯和传统,而同学中公认的精英分子或是受欢迎人物则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除互象征文化外,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还表现出明显的“前象征文化”特点。所谓前象征文化是指在社会出现急剧变革时,长辈的已有经验已无法应对新环境,青年一代需要自己去探索不可知的未来,甚至长辈也需要向青年一代学习新的知识。[7](67~92)当前中国大学校园里的前象征文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适应新生活方式方面,青年大学生比他们的老师更加适应这个不断更新换代的商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如对时尚潮流的把握,大学生比教师更敏感;二是在技术革新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需要有高度的创造力,因此,与以前教师在知识、技术方面的绝对权威相比,现在的学生有可能在新技术的掌握和创造方面超过他们的老师;三是在新观念方面,由于青年大学生比较少成见,所以在这个快速变革的社会里,他们比教师更能接受和形成新观念、新思想。

如上所述,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世俗化、双重性及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的特点,这种独特的文化主要是大学生自己的文化。迪斯特就认为大学生在短短四年时间里经历

第3期 陈 莉: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 27 了戏剧化的改变:进校时他们是孩子,但毕业时他们已自认为是成年人,这种转变是在一个由他们自己人组成的相对封闭和持续的文化中发生的。[4](23)

二、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辩证关系

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离的两个概念。与大学生文化定义的模糊性相似,目前对“大学文化”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层次上来看,人们普遍认同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从主体来看,又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文化。本文主要从文化主体讨论大学文化。由各文化主体的相对地位决定了三种大学子文化在校园里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大学生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从属于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的“亚文化”。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认为大学文化与大学生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主、亚文化之间的从属关系,而是表现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的选择与引导

大学生文化被认为是校园内的亚文化是由学生的受教育地位决定的。大学生的受教育地位决定了大学生文化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有缺陷的,需要管理和引导。加上大学文化仍然被视为社会的上层文化,因此,大学文化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文化还起到“文化过滤”的作用。布尔迪厄通过对法国巴黎高师学生家庭背景与学业情况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并认为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存在着由学科、思维方式、语言等内容组成的精英群体精神,这种精英文化形成一种权力场域,对不符合这种场域要求的文化进行过滤。[8]潘懋元也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和性质两个方面,说明高等教育对文化选择具有高层次、权威性、多样性和专门化的特点,并指出这种文化选择主要是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材、教师群体,以及校园环境等途径实现。[9]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认为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的确具有选择和引导作用。这种选择和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课程设置对大学生文化的专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不同的课程体系又反映了学校、社会不同的人才选择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大学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对口”、“直接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服务”。在“服务论”和“专业教育”理论指导下,大学对大学生文化的选择就强调单向度的服从,大学生文化表现为强烈的专业性和智力型。90年代后,中国大学课程体系开始在“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改革,大学生文化也开始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可见,大学通过课程、教学等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点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二,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上层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起到过滤和引导作用。尽管自1997年开始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大众化,但大学文化仍然被视为上层文化担负着引导社会文化的责任,并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文化进行过滤和引导。20世纪70年代,伯恩斯坦提出来自不同背景的儿童,在他们的早期生活中发展了不同的符码(codes),或者说是说话的形式,这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校经验,因此,中产阶级的儿童比来自工人阶级的儿童更能适应学校生活,也更容易取得学业成功。[10]这种学校文化对学生文化的过滤作用在中国大学校园里同样存在。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学文化主要代表的是一种城市文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适应困难,并通过四年大学学习,将逐渐抛弃其家庭所属阶层的文化。随着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大学文化的这种过滤作用将会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大学文化作为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背景,对引导大学生文化向成年人文化转化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成年人文化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社会政治文化的适应,以及社会规范、道德品质的接受和践行。这种社会化过程除了规章制度、教师的言传身教外,还突出表现在共青团、学生会等各种官方学生组织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上:科层制组织结构保证了官方学生组织直接受到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影响,并通过各种“体制内”的资源保证大学生文化对管理文化的依附,并通过官方学生组织的辐射作用,把校方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传达给全体学生。

可见,在与大学文化的关系上,大学文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文化有决定性

28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影响作用。

(二)大学生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由于当前大学生文化已出现了明显的互象征和前象征特点,表明大学生文化已不再是完全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影响,而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大学文化的建设过程。就目前来看,大学生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个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丰富中国大学由于过去长期过分专业化、高度行政集中化所带来的单一化校园文化。近年来,各种自发的大学生社团越来越多地出现。通过组织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大学生在学识、人际交往及个性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日益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推动了大学生文化不断创新,也丰富了以学科为主的大学文化,推动大学文化突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千校一面的传统,走向个性化发展。

第二,大学生文化的世俗化发展挑战大学文化的精英取向。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大众传媒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日益表现出世俗化趋势。通过大学生文化的世俗化发展突破了传统大学文化对“成功”、“优秀”的单一评价标准。传统的大学文化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政治进步才算是“优秀学生”,而在当代大学生看来,成功有多种途径,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就算是成功。各类学生自发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多方面发展和成功的主要途径。也可以说当前大学生文化的发展促使大学文化变得更加宽容、开放。

第三,大学生文化的互象征和前象征特点推动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青年大学生往往比他们的师长们更快地掌握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比如现在流行于各大学校园网的在线电视及其主要技术基础——P2P流媒体播放技术,就是由大学生自己研发、创建的。而新技术、新媒体必然会带来观念的更新。这些新技术、新观念不仅使大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管理文化明显区别开来,并促使教师和管理者积极地提高科研水平和更新教育管理观念,从而推动大学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文化仍然受到教师主导的大学文化的决定性影响,但也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对大学文化的参与作用。那么,应该怎样定位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呢?

三、从主、亚对立的二元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系统

当前人们普遍把大学生文化视作大学的“亚文化”,如张帆把大学生文化称为校园亚文化,“校园亚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整个大学生群体所共享的一套价值观念,是校园的微观文化;其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逻辑。[11]那么当前中国大学校园里的“主文化”是什么呢?侯定凯认为区别主文化与亚文化标准并不是人数的多少,而是由谁掌握话语权,“主文化”通常是指“强势文化”而非“多数人的文化”。[12]根据这个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传统单位体制下,行政权力掌握着校园里的话语权,围绕行政权建立起来的管理文化就是主文化。90年代以后,随着科研在大学里日益受到重视,教师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教师文化或学术文化开始成为校园主文化;在市场压力下,新的基于市场竞争建立起来的管理权也得到了加强。目前,学术文化与管理文化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矛盾之一。当校园里的“主文化”都还不确定时,作为“亚文化”的大学生文化就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价值混乱。

这种把学生文化视为次等文化的观念正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且还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观念,即教师文化或管理文化总是一种“好”的文化,学生文化总是一种有缺陷的文化。因此,教师有权力、也有能力改造学生文化。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管理文化之间是一种被管理、被改造的关系。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文化并不总是不如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在互象征文化和前象征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文化在某些方面还要比教师文化、管理文化更先进。因此,近年来教育学界开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在学业世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重视学生在生活世界的自我发展,甚至认为通过学生参与以形成学生

第3期 陈 莉: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 29 对集体的认同感和稳定的价值观在大学生发展中比学业成就更重要。艾克斯雷就认为,“人们需要信任某种东西并为之生存奋斗,他们感到自己是团体的一部分,是社会有价值的一员,并且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一种与其生活的世界和宇宙有着关系或联系的感觉。”[13]

可见,在当前新的社会背景下,需要变革视大学文化与大学生文化为主、亚文化的传统观念,树立多元文化体系的观念,并建立起各个子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和常规机制,使大学的管理者、教师、学生能够更多地进行对话、交流沟通,而不是为争夺话语权而处于紧张的对抗状态。具体而言,可以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变革视学生为未成年人、管理对象的观念,给予大学生校园公民的资格,管理者和教师能够以更平等、理性的方式对待学生,并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二是建立学生参与的有效途径。如何实现学生参与呢?特瑞茨尼等人在描述21世纪大学模式时指出:“(21世纪的)趋势是要改变对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地位的认识。不仅新的课程体系需要有学

[14]习者的参与,而且学校事务同样需要有学生的参与。”中国大学生在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事务方面,

虽然已有一些摸索,但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学生参与的常规机制。总而言之,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构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参与,通过构建多元、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和大学生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KUH GEORGE D,WHITT ELIZABETH J. The lnvisible tapestry:culture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1988(1):185..

[2] 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高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60~174.

[3] 任彦申. 从清华园到末名湖[M]. 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20.

[4] DURST MARIBETH. A culture analysis of student life at a liberal arts college[M]. 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1992. [5] 钱民辉. 教育真的有助于社会流动吗?[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196~198.

[6] 张烨.论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5(1):6.

[7] 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8] 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26~317.

[9] 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3.

[10]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49~650.

[11] 张帆,沈旭.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6(3):45.

[12] 侯定凯.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2003(3):40~41.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M].王晓辉,赵中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3~44. [14] Cynthia S,Cheatham Harold E.Higher education trends for the next century:a research agenda for student success [C].

Washington,DC :ACPA ,1999:13.

On Undergraduate and Campus Culture from Duality to Plurality

CHEN L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 China)

Abstract: Today, Chinese undergraduate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technicality, vulgarization, duality, inter-symbolization and pre-symbolization, which has brought substantial impacts on correspondent campus culture. The integrated college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characterizing the undergraduate culture and developing it into adult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culture pushes forward the individu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llege culture as a whole. Thu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college culture be develop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culturalism instead of pure biculturalism.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ulture;college culture;pluralistic cultural system

(责任编辑 裴 云)

第30卷 第3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ol. 30 No.3 2008年6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 Jun. 2008 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

——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文化系统

陈 莉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摘 要:当前大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世俗化、双重性及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的特点。这些大学生独有的文化特点与所属大学文化产生了相互影响作用:一方面,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的专业化特征形成、文化过滤,及帮助学生文化向成人文化转变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文化又推动大学文化个性化、多元开放及创新发展。因此,基于新的社会背景,需要变革视大学文化与大学生文化为主、亚文化的二元对立观念,树立多元文化系统的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大学文化;多元文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627(2008)03-0025-05

正如文化不可能被简明定义一样,大学生文化和大学文化也是难以定义的。“文化被描述为一种社会的,或是规范的粘合剂——基于共享价值观和信仰——这使得组织结合在一起”。[1]正是通过大学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粘合作用使得校园组织结构变得稳定,并塑造了学生的观念和行为。那么,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它与所处其中的大学文化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特点

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及与所属大学的大学文化紧密相连: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学生文化受单位体制的影响,与社会政治文化高度同质,各个大学里的学生文化也高度同质;8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学生自发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开始形成与社会文化不同的大学生文化,各个高校的学生文化也表现出个性化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对华中地区两所重点高校的实际调查,发现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大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在现有课程体系下,对本科生主要是进行分科教学,大学生文化明显地受专业特点影响。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霍华德等人通过现场观察、访谈等手段,对医学院的学生文化进行了细致描述和分析,发表了《白衣男孩:医学院中的学生文化》一文,认为大学生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在理想、价值观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专业印迹。[2]在中国高校里,学生文化的学科专业特点同样表现明显。曾先后任职清华、北大的任彦申就认为:北大学生文化具有显著的思想开明、洒脱豪放、个性鲜明等特点,这与北大文理学科传统分不开;而清华大学学生文化以严谨务实、注重团队精神也与其理工学科传统相关。[3]

第二,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里同时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大学生文化。体制内大学生文化以共青团、学生会等官方学生组织为主要载体,是单位体制传统的延续,强调服从、统一和规范化、制度化,并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体制外大学生文化则主要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要载体。这种学生文化较少有教师参与,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表

收稿日期:2008-01-03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07年重点资助项目(07SA071)。

作者简介:陈 莉(1973-),女,四川眉山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

26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现,表现出较强的多样化、创新性和个性化。这两类大学生文化之间既有明确界线,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的大学生文化。

第三,当前大学生文化还具有明显的世俗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大学生文化具有典型的“精英文化”特点。90年代末以来,在校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文化的精英性质大大下降,具有越来越多的世俗特点:一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活的理想主义色彩大大降低,大学生需要主动根据社会需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和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文化具有了更多的功利主义色彩。二是受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接受了形形色色的快餐文化、流行文化,不断追逐新的时尚。大学生不仅接受流行文化,还是流行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如大学生在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领域的主导作用。三是随着社会分层,家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和生活方式有着越来越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通过大量调查,认为大学里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主要倾向于从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形成自己的文化模式,而不是从学生团体本身。他们在大学里主要是为将来获得的工作、收入“收集”分数,以此来保证他们的父母提供给他们的生活方式。[4](105)这种现象在今天中国大学开始出现。钱民辉通过对社会资本的分析,认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已出现明显界限,并趋于封闭。[5]笔者通过调查也发现,在社会分层和就业压力下,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主要认同自己家庭所在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大学生文化世俗化的原因除信息技术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中国的迅速实现。“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上就是促使社会文化心理的世俗化转型。”[6]

第四,当代大学生文化具有典型的互象征文化和前象征文化特点。“互象征文化是这样一种文化:社会成员的主要模式是同代人的行为[7](43),即在互象征文化社会中,社会成员主要向自己的同辈人学习,长辈已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教师科研工作对本科教学的挤压,以及后勤社会化等政策,大学生日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就成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在人的一生当中,从没有像在大学期间这样与成年人的影响相隔离。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华理士通过调查证明大学生文化是在学生中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他还声称成人对大学生的影响仅仅存在于大学新生刚进校第一学期的前六周。[4](103)笔者的调查发现当前中国大学生也处于与成人社会相对隔离的状态:在生活上,大学生都被要求住校,一个学生社区通常住有上万同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社区通常又与教师的生活社区和社会社区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学生在生活方式、交往模式和价值选择上主要受周围人群的影响;在学习上,教师上完课就走,学生主要从学长和同学那里获得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信息,从而形成关于何种知识有价值,以及对待教师、考试、升学、就业等问题的态度。这种互象征文化在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之间体现得最为明显。在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特别是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往往会与自己家庭产生文化上的断裂:在卫生习惯、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审美、礼仪、语言等方面都会背离父母的习惯和传统,而同学中公认的精英分子或是受欢迎人物则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除互象征文化外,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还表现出明显的“前象征文化”特点。所谓前象征文化是指在社会出现急剧变革时,长辈的已有经验已无法应对新环境,青年一代需要自己去探索不可知的未来,甚至长辈也需要向青年一代学习新的知识。[7](67~92)当前中国大学校园里的前象征文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适应新生活方式方面,青年大学生比他们的老师更加适应这个不断更新换代的商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如对时尚潮流的把握,大学生比教师更敏感;二是在技术革新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需要有高度的创造力,因此,与以前教师在知识、技术方面的绝对权威相比,现在的学生有可能在新技术的掌握和创造方面超过他们的老师;三是在新观念方面,由于青年大学生比较少成见,所以在这个快速变革的社会里,他们比教师更能接受和形成新观念、新思想。

如上所述,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专业性、世俗化、双重性及互象征文化、前象征文化的特点,这种独特的文化主要是大学生自己的文化。迪斯特就认为大学生在短短四年时间里经历

第3期 陈 莉: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 27 了戏剧化的改变:进校时他们是孩子,但毕业时他们已自认为是成年人,这种转变是在一个由他们自己人组成的相对封闭和持续的文化中发生的。[4](23)

二、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辩证关系

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离的两个概念。与大学生文化定义的模糊性相似,目前对“大学文化”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层次上来看,人们普遍认同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从主体来看,又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文化。本文主要从文化主体讨论大学文化。由各文化主体的相对地位决定了三种大学子文化在校园里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大学生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从属于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的“亚文化”。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认为大学文化与大学生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主、亚文化之间的从属关系,而是表现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的选择与引导

大学生文化被认为是校园内的亚文化是由学生的受教育地位决定的。大学生的受教育地位决定了大学生文化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有缺陷的,需要管理和引导。加上大学文化仍然被视为社会的上层文化,因此,大学文化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文化还起到“文化过滤”的作用。布尔迪厄通过对法国巴黎高师学生家庭背景与学业情况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并认为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存在着由学科、思维方式、语言等内容组成的精英群体精神,这种精英文化形成一种权力场域,对不符合这种场域要求的文化进行过滤。[8]潘懋元也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和性质两个方面,说明高等教育对文化选择具有高层次、权威性、多样性和专门化的特点,并指出这种文化选择主要是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材、教师群体,以及校园环境等途径实现。[9]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认为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的确具有选择和引导作用。这种选择和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课程设置对大学生文化的专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不同的课程体系又反映了学校、社会不同的人才选择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大学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对口”、“直接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服务”。在“服务论”和“专业教育”理论指导下,大学对大学生文化的选择就强调单向度的服从,大学生文化表现为强烈的专业性和智力型。90年代后,中国大学课程体系开始在“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改革,大学生文化也开始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可见,大学通过课程、教学等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点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二,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上层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起到过滤和引导作用。尽管自1997年开始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大众化,但大学文化仍然被视为上层文化担负着引导社会文化的责任,并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文化进行过滤和引导。20世纪70年代,伯恩斯坦提出来自不同背景的儿童,在他们的早期生活中发展了不同的符码(codes),或者说是说话的形式,这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校经验,因此,中产阶级的儿童比来自工人阶级的儿童更能适应学校生活,也更容易取得学业成功。[10]这种学校文化对学生文化的过滤作用在中国大学校园里同样存在。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学文化主要代表的是一种城市文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适应困难,并通过四年大学学习,将逐渐抛弃其家庭所属阶层的文化。随着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大学文化的这种过滤作用将会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大学文化作为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背景,对引导大学生文化向成年人文化转化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成年人文化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社会政治文化的适应,以及社会规范、道德品质的接受和践行。这种社会化过程除了规章制度、教师的言传身教外,还突出表现在共青团、学生会等各种官方学生组织的科层制组织结构上:科层制组织结构保证了官方学生组织直接受到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影响,并通过各种“体制内”的资源保证大学生文化对管理文化的依附,并通过官方学生组织的辐射作用,把校方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传达给全体学生。

可见,在与大学文化的关系上,大学文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文化有决定性

28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影响作用。

(二)大学生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由于当前大学生文化已出现了明显的互象征和前象征特点,表明大学生文化已不再是完全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影响,而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大学文化的建设过程。就目前来看,大学生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个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丰富中国大学由于过去长期过分专业化、高度行政集中化所带来的单一化校园文化。近年来,各种自发的大学生社团越来越多地出现。通过组织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大学生在学识、人际交往及个性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日益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推动了大学生文化不断创新,也丰富了以学科为主的大学文化,推动大学文化突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千校一面的传统,走向个性化发展。

第二,大学生文化的世俗化发展挑战大学文化的精英取向。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大众传媒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日益表现出世俗化趋势。通过大学生文化的世俗化发展突破了传统大学文化对“成功”、“优秀”的单一评价标准。传统的大学文化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政治进步才算是“优秀学生”,而在当代大学生看来,成功有多种途径,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就算是成功。各类学生自发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多方面发展和成功的主要途径。也可以说当前大学生文化的发展促使大学文化变得更加宽容、开放。

第三,大学生文化的互象征和前象征特点推动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青年大学生往往比他们的师长们更快地掌握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比如现在流行于各大学校园网的在线电视及其主要技术基础——P2P流媒体播放技术,就是由大学生自己研发、创建的。而新技术、新媒体必然会带来观念的更新。这些新技术、新观念不仅使大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管理文化明显区别开来,并促使教师和管理者积极地提高科研水平和更新教育管理观念,从而推动大学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文化仍然受到教师主导的大学文化的决定性影响,但也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对大学文化的参与作用。那么,应该怎样定位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呢?

三、从主、亚对立的二元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系统

当前人们普遍把大学生文化视作大学的“亚文化”,如张帆把大学生文化称为校园亚文化,“校园亚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整个大学生群体所共享的一套价值观念,是校园的微观文化;其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互动逻辑。[11]那么当前中国大学校园里的“主文化”是什么呢?侯定凯认为区别主文化与亚文化标准并不是人数的多少,而是由谁掌握话语权,“主文化”通常是指“强势文化”而非“多数人的文化”。[12]根据这个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传统单位体制下,行政权力掌握着校园里的话语权,围绕行政权建立起来的管理文化就是主文化。90年代以后,随着科研在大学里日益受到重视,教师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教师文化或学术文化开始成为校园主文化;在市场压力下,新的基于市场竞争建立起来的管理权也得到了加强。目前,学术文化与管理文化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矛盾之一。当校园里的“主文化”都还不确定时,作为“亚文化”的大学生文化就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价值混乱。

这种把学生文化视为次等文化的观念正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且还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观念,即教师文化或管理文化总是一种“好”的文化,学生文化总是一种有缺陷的文化。因此,教师有权力、也有能力改造学生文化。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管理文化之间是一种被管理、被改造的关系。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文化并不总是不如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在互象征文化和前象征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文化在某些方面还要比教师文化、管理文化更先进。因此,近年来教育学界开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在学业世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重视学生在生活世界的自我发展,甚至认为通过学生参与以形成学生

第3期 陈 莉: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 29 对集体的认同感和稳定的价值观在大学生发展中比学业成就更重要。艾克斯雷就认为,“人们需要信任某种东西并为之生存奋斗,他们感到自己是团体的一部分,是社会有价值的一员,并且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一种与其生活的世界和宇宙有着关系或联系的感觉。”[13]

可见,在当前新的社会背景下,需要变革视大学文化与大学生文化为主、亚文化的传统观念,树立多元文化体系的观念,并建立起各个子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和常规机制,使大学的管理者、教师、学生能够更多地进行对话、交流沟通,而不是为争夺话语权而处于紧张的对抗状态。具体而言,可以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变革视学生为未成年人、管理对象的观念,给予大学生校园公民的资格,管理者和教师能够以更平等、理性的方式对待学生,并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二是建立学生参与的有效途径。如何实现学生参与呢?特瑞茨尼等人在描述21世纪大学模式时指出:“(21世纪的)趋势是要改变对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地位的认识。不仅新的课程体系需要有学

[14]习者的参与,而且学校事务同样需要有学生的参与。”中国大学生在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事务方面,

虽然已有一些摸索,但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学生参与的常规机制。总而言之,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构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参与,通过构建多元、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和大学生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KUH GEORGE D,WHITT ELIZABETH J. The lnvisible tapestry:culture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1988(1):185..

[2] 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高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60~174.

[3] 任彦申. 从清华园到末名湖[M]. 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20.

[4] DURST MARIBETH. A culture analysis of student life at a liberal arts college[M]. 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1992. [5] 钱民辉. 教育真的有助于社会流动吗?[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196~198.

[6] 张烨.论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5(1):6.

[7] 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8] 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26~317.

[9] 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3.

[10]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49~650.

[11] 张帆,沈旭.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6(3):45.

[12] 侯定凯.从亚文化到多元文化: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2003(3):40~41.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M].王晓辉,赵中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3~44. [14] Cynthia S,Cheatham Harold E.Higher education trends for the next century:a research agenda for student success [C].

Washington,DC :ACPA ,1999:13.

On Undergraduate and Campus Culture from Duality to Plurality

CHEN L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 China)

Abstract: Today, Chinese undergraduate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technicality, vulgarization, duality, inter-symbolization and pre-symbolization, which has brought substantial impacts on correspondent campus culture. The integrated college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characterizing the undergraduate culture and developing it into adult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culture pushes forward the individu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llege culture as a whole. Thu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college culture be develop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culturalism instead of pure biculturalism.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ulture;college culture;pluralistic cultural system

(责任编辑 裴 云)


相关内容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共青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委员会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学工部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务处 理工团委„2009‟19号 关于表彰2009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各类先进的决定 各分院团委.直属团总支: 今年暑期,按照上级团组织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大学生 ...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综合评价招生综合素质测试题总结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最新综合素质测试面试真题及方法指导 成功有时候就只差一步! (最新上海***培训最新内部资料价值800元) 历年考生面试成功经验总结,让你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面试中胜人一筹! 目录 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综合素质测试面试形式介绍 ...................... ...

  • 关于举办宁波大学第一届大学生公益创投大赛的通知
  • 宁大团字[2012]10号 关于举办宁波大学"第一届大学生公益创投 大赛"的通知 各分团委.学生组织: 公益创投是公益活动组织者通过向政府部门申请公益项目,由政府部门提供公益资金支持的一种新的公益实践形式.为普及公益创投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促进大学生群体参与社会公益形 ...

  • 团队总结报告
  • 追踪沿海地区大学生创业发展状况 --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团 队 总 结 报 告 西安工业大学笃行队 2011年7月 追踪沿海地区大学生创业发展状况 --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 人文学院 笃行队 摘要:大学生创业成为了现在社会的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沿海大学生遥遥领先于西部地区,调查沿海地区的大学生创业 ...

  • 2009年宁波大学专升本.2+2录取名单
  • 法学 准考证号 0964601293 0964601103 0964601140 0964601242 0964601105 0964601135 0964601148 0964601137 0964601144 0964601230 0964601315 0964601262 姓名 性别 尹婷婷 ...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是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谈谈宁波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异同. 今天我们的演讲会从三个角度出发,一.矛盾的普遍性.二.矛盾的特殊性.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个方面,矛盾的普遍性.首先,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 ...

  •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列表格(26-1页)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申报表 选题情况汇总统计表(用EXCEL报表) 宁波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情况汇总统计表(用EXCEL报表) 选题变更审批表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XXXXXXXX> ...

  • 新生报到须知
  • 宁波大学2008级本科新生报到须知 新生凭<录取通知书>乘火车可享受半价待遇,在途中应注意安全,保管好有关证件.钱物等. 一.报到时间和地点: 时间:9月10日,请学生切勿提前或迟到. 地点:宁波大学(北大门). 报到当天即9月10日一天,宁波市的火车(汽车)南站.长途客运中心会有宁波大 ...

  • 合唱比赛曲目
  • 关于公布宁波市教育系统第十届艺术节大 中小学生合唱比赛结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在甬高校.直属学校: 宁波市教育系统第十届艺术节大中小学生合唱比赛已于近期结束.现将比赛结果予以公布.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宁波市教育系统第十届艺术节大中小学生 小学组室内乐合唱: 一等奖 北仑区新碶小学 北 ...

  • 基于偏离_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_李煜爽
  • 2008年10月第12卷第5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业NingboPolytechnic宁 波职技术学院学报 Oct,2008 Vol.12No.5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 李煜爽,陈依元 (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 摘 315211) 要: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宁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