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精练精析第30课:狼

2015年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精练精析:

30、狼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顾野有麦场 ( ) .

(2)其一犬坐于前 ( ) .

(3)缀行甚远 ( ) .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

(5)一狼径去 ( ) .

(6)屠暴起 ( ) .

(7)弛担持刀 ( ) .

(8)一狼仍从 ( ) .

(9)一狼洞其中 ( ) .

(10)狼亦黠矣 (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文: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3.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屠/自后/断其股

C.场主/积薪/其中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 ,世称 ,山东

淄川人,

代著名文学家。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文言短篇小说集《 》。

5.故事中的屠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

6.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答:

二、课内阅读

(2012·南昌中考)阅读《狼》,回答7~11题。

7.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恐前后受其敌 ( ) .

(2)屠自后断其股 ( ) .

9.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10.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11.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答:

三、美文品析

(2013·湖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猫 号

刘元卿①

齐奄②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

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③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④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⑤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选自《应谐录》)

【注】①刘元卿:明代理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著有《应谐

录》,是一部笑话集。②齐奄:人名。③尚:崇高,这里是超过的意思。④圮(pǐ):塌坏,倒塌。⑤东里丈人:丈人,老人家。东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自奇之 ( ) .

(2)虎诚猛 ( ) .

(3)云霭蔽天 ( ) .

(4)请更名曰“风” ( ) .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

译文:

14.东里丈人的话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 (2)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3)连接,文中是紧跟的意思 (4)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5)走开 (6)突然 (7)放松,文中指卸下 (8)跟从 (9)打洞 (10)狡猾

2.答案:(1)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3)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3.【解析】选A。A项正确停顿应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4.答案: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 聊斋志异

5.答案: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6.答案: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结尾段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7.【解析】选B。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A项‚犬坐‛指像狗似的蹲坐,中间不能断读;C项‚其一‛指另一只狼,不能断开;D项主谓之间没有停顿。

8.答案:(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大腿

9.答案: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0.【解析】本题考查屠户的心理和行动的变化。抓住表现屠户心理变化和行动变化的词语进行分析。

答案: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几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1.【解析】本题考查对狼的形象的分析和故事的讽喻内容。抓住狼的表现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12.答案:(1)感到奇特(以„„为奇,认为„„奇特) (2)确实,实在

(3)遮蔽 (4)更改

13.答案:龙确实比老虎更神通,(但)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云比龙更高级吧?

14.【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为人处世上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一角度来分析。

答案:事物的本来面貌是怎样就是怎样,要看重其本质,不要失其本真。为人处世亦是如此。

附【译文】

齐奄养了一只猫,自认为它很奇特,告诉别人说它的大名是‚虎猫‛。客人劝他道:‚虎的确很猛,(但)不如龙神通,请改名为‘龙猫’。‛另一个客人劝他道:‚龙确实比老虎更神通,(但)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

云比龙更高级吧?不如叫‘云’。‛另一个客人劝他道:‚云雾遮蔽天空,风倏地一下就把它吹散了,云所以是不敌风啊,请改名为‘风’。‛另一个客人劝他说:‚大风狂起,用墙来遮挡,就足够挡蔽了,风和墙比如何?给它取名叫‘墙猫’好了。‛另一个客人劝他道:‚墙虽然牢固,老鼠在它里面打洞,墙全都倒塌啦,墙和老鼠比如何?给它取名叫‘鼠猫’好了。‛东里老人嗤之以鼻道:‚呵呵!捕鼠的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干吗要自己失去本来和真实啊?‛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15年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精练精析:

30、狼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顾野有麦场 ( ) .

(2)其一犬坐于前 ( ) .

(3)缀行甚远 ( ) .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

(5)一狼径去 ( ) .

(6)屠暴起 ( ) .

(7)弛担持刀 ( ) .

(8)一狼仍从 ( ) .

(9)一狼洞其中 ( ) .

(10)狼亦黠矣 (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文: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3.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屠/自后/断其股

C.场主/积薪/其中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 ,世称 ,山东

淄川人,

代著名文学家。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文言短篇小说集《 》。

5.故事中的屠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

6.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答:

二、课内阅读

(2012·南昌中考)阅读《狼》,回答7~11题。

7.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恐前后受其敌 ( ) .

(2)屠自后断其股 ( ) .

9.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10.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11.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答:

三、美文品析

(2013·湖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猫 号

刘元卿①

齐奄②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

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③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④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⑤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选自《应谐录》)

【注】①刘元卿:明代理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著有《应谐

录》,是一部笑话集。②齐奄:人名。③尚:崇高,这里是超过的意思。④圮(pǐ):塌坏,倒塌。⑤东里丈人:丈人,老人家。东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自奇之 ( ) .

(2)虎诚猛 ( ) .

(3)云霭蔽天 ( ) .

(4)请更名曰“风” ( ) .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

译文:

14.东里丈人的话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 (2)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3)连接,文中是紧跟的意思 (4)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5)走开 (6)突然 (7)放松,文中指卸下 (8)跟从 (9)打洞 (10)狡猾

2.答案:(1)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3)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3.【解析】选A。A项正确停顿应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4.答案: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 聊斋志异

5.答案: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6.答案: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结尾段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7.【解析】选B。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A项‚犬坐‛指像狗似的蹲坐,中间不能断读;C项‚其一‛指另一只狼,不能断开;D项主谓之间没有停顿。

8.答案:(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大腿

9.答案: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0.【解析】本题考查屠户的心理和行动的变化。抓住表现屠户心理变化和行动变化的词语进行分析。

答案: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几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1.【解析】本题考查对狼的形象的分析和故事的讽喻内容。抓住狼的表现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12.答案:(1)感到奇特(以„„为奇,认为„„奇特) (2)确实,实在

(3)遮蔽 (4)更改

13.答案:龙确实比老虎更神通,(但)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云比龙更高级吧?

14.【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为人处世上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一角度来分析。

答案:事物的本来面貌是怎样就是怎样,要看重其本质,不要失其本真。为人处世亦是如此。

附【译文】

齐奄养了一只猫,自认为它很奇特,告诉别人说它的大名是‚虎猫‛。客人劝他道:‚虎的确很猛,(但)不如龙神通,请改名为‘龙猫’。‛另一个客人劝他道:‚龙确实比老虎更神通,(但)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

云比龙更高级吧?不如叫‘云’。‛另一个客人劝他道:‚云雾遮蔽天空,风倏地一下就把它吹散了,云所以是不敌风啊,请改名为‘风’。‛另一个客人劝他说:‚大风狂起,用墙来遮挡,就足够挡蔽了,风和墙比如何?给它取名叫‘墙猫’好了。‛另一个客人劝他道:‚墙虽然牢固,老鼠在它里面打洞,墙全都倒塌啦,墙和老鼠比如何?给它取名叫‘鼠猫’好了。‛东里老人嗤之以鼻道:‚呵呵!捕鼠的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干吗要自己失去本来和真实啊?‛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18.[雷雨]说课稿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雷雨>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年级下册18课<雷雨>.下面我从下面七个方面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教材设计.说板书设计.说课堂评价.说资源开发. [说教材] 二年级下册一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春天里的发 ...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重难点及教学目标
  • 小学二年级语文研讨会 一.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1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雷雨>教学设计 银山镇中心小学:庞茂焕 设计思想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 ...

  • 二年级下册单元备课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 ...

  • 人教版2011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威尼斯商人.变脸.枣儿.音乐之声整体教案[戏剧大舞台]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案<戏剧大舞台>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戏剧大舞台 导入:单元导读--学习目标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的人生.欣赏戏剧和影视剧,可以使我们见识人生百态,品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5.22[五柳先生传].doc
  • <五柳先生传>检测 基础知识夯实 知识梳理·温故知新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造饮辄尽( ) 箪瓢屡空 ( ) 短褐穿结( ) 衔觞赋诗 ( ) 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每有会意: (2)造饮辄尽: (3)环堵萧然: (4)晏如也: (5)不戚戚于贫贱: (6)不汲汲于富贵 ...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八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 单元 目      标 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课  文 教  学  重  点 练 习 第一单元 通过学习名人的人生道路历程和奋斗体会,联系自己,思索.感悟人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学习掌握复杂记叙文,特别是学习提炼从平凡生活中观察人.事,写出人物特点的手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草原]第1课时教案(曾祥华)
  •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主备教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五年级(2)(3)班 曾祥华 副备教师 梁亮 林舒欣 课 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 1 课<草原>(第 1 课时) 2015 年 3 月 3 日星期 二 上课时间 1. 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