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课题:盐类的水解(化学反应原理 第3章第2节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盐类水解的原理。
2、 通过“活动 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综合、分析、归纳等方法在解决水溶液问题
中的应用。
3、 通过介绍与水解平衡相关的应用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水溶液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体会
化学知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3章第2节(第82页—第85页) 温故知新
我们学习过一些盐,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就是其中的一种分类方法。 盐类的分类
盐是由相应的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根据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将其分为下列几类
强酸 弱酸 强碱 弱碱
强碱弱酸盐
引入新课
为什么碳酸钠俗名叫纯碱呢?这与盐类水解的知识有关,下面我们来学习盐类水解的有关知识。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也是每年化学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二、盐类的水解
探究问题1 盐溶液的酸碱性
测定下列盐溶液的pH :
溶液的pH 方法:(09年安徽高考试题)
将一小块pH 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探究问题2 按照盐的组成分类,为什么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呢?
分组讨论、交流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以CH 3COONa 的水解为例:
—
CH 3COONa = Na + + CH 3COO +
—
H 2O = OH + H +
CH 3COOH
CH 3COO - + H2O CH3COOH + OH-
用鱼头和鱼尾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盐类的水解
说明: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注意点 (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写方程式要用“
(2)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生成的弱酸或弱碱浓度很小,通常生成气体或沉淀也不发生水解,书写时产物不用“↑”和“↓”。
”
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以NH 4Cl 的水解为例:
NH 4Cl = NH 4+ + Cl +
—
H 2O = OH + H +
NH 3 H 2O
—
NH 4+ + H2O
NH 3 H 2O + H +
+
-
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3. 为什么强酸强碱盐显中性?
讨论:以NaCl 为例,说明强碱强酸盐能否水解。
NaCl = Na + + Cl
—
—
H 2O = OH + H + 不能生成弱电解质
结果:水的电离平衡没有受到破坏,
c(H +)=c(OH ),溶液显中性
+-+-小结:由于NaCl 电离出的Na 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
以强碱强酸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
探究问题3
从盐的组成以及其溶液的酸碱性,分析归纳下列问题:
1、 结合盐类水解的定义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2、 盐类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关系如何? 学生分组讨论
水解的条件:生成弱电解质 水解的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促进了水的电离
讨论: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醋酸钠溶液谁的碱性更强呢? 结论:
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离子的水解程度不同,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难电离,相应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
弱酸的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的水解能力就越强,溶液中的OH 的浓度增大得就越多。 弱碱的碱性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能力就越强,溶液中的H 的浓度增大得就越多。
讨论:醋酸铵溶液水解情况如何呢? 结论:都弱都水解
水解的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无弱不水解,都强显中性, 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与相似,但却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碳酸钠的水解反应为
第一步: CO3+H2O
2-+
-
HCO 3+OH (主要)
--
第二步: HCO3 +H2O
-
H2CO 3 +OH (次要)
-
一般第二步水解的程度很小,往往可以忽略。
多元弱碱阳离子也是分步水解的,但这类阳离子的水解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通常以总反应表示。例如,氯化铁的水解反应可以表示为:
Fe + 3H2O
习题1
向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否使水的电离发生移动?怎样移动? A、H 2SO 4 B、FeCl 3 C、NaNO 3 D、K 2CO 3 E、KOH 习题2
1、 下列溶液pH 小于7的是
A 、KBr B、CuSO 4 C、NaF D、Ba (NO 3)2 2、 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 、K 2CO 3 B、NaHSO 4 C、Na 2S D、FeCl 3 3、 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 A 、NH 4 B、SO 4 C、Al D、F
+
2-3+
-
3+
Fe(OH)3 + 3H
+
4、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NH 4、H +、OH 、Cl B、Cl 、 NH4、H +、OH
+
—
—
—
+
—
C 、H +、Cl 、NH 4、OH D、 Cl 、NH 4、OH 、H +
—
+
—
—
+
—
习题3
下列盐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比正确的是: A 、NaClO 3 c (Na )︰c (ClO )= 1︰1 B 、K 2SO 4 c (K )︰c (SO 4)= 2︰1 C 、(NH 4)2SO 4 c (NH 4)︰c (SO 4)< 2︰1 D 、NaF c (Na )︰c (F )< 1︰1 能力提高
+
-+
2-+
2-+
-
思考
1、若某盐溶液呈中性,能否判断该盐未发生水解反应?该盐可能是什么盐?为什么? 结合CH 3COONH 4为例思考 结论:都弱都水解
2、 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吗?
结合NaHSO 4 、NaHCO 3 、NaH 2PO 4 、NaHPO 4等为例思考
课堂小结:
1、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2、盐类水解的概念、条件、实质和规律。 课后探究:
1、在不同情况下,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是否一样,若不一样,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2、弱酸弱碱盐溶液的酸碱性如何确定?说明理由。 布置作业:课本89页 迁移应用 第2题、 第3题 板书设计: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二、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和规律 水解的条件:生成弱电解质
水解的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促进了水的电离
水解的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无弱不水解,都强显中性, 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
-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 讲解:同学们,实验是我们探求未知问题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来看看,将盐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到底如何呢? 实验探究:
①取少量CH 3COONa 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②取少量NH 4Cl 溶于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③取少量NaCl ,溶于水,找一名同学测一下pH 值。
注:对于②可以做一个对比,清水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进行比较。 结论:①CH 3COONa 碱性 ②NH 4Cl 酸性 ③NaCl 中性 学生实验:用PH 试纸检验Na 2CO 3、Al 2(SO4) 3、KNO 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为什么CH 3COONa 水溶液呈碱性呢? 二、盐类的水解:
讲解:CH 3COONa 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因为CH 3COONa 是强电解质。) 板书:CH 3COONa ═ CH3COO + Na„„„⑴
引导: 把CH 3COONa 溶于水之后,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平衡? 板书: H2O
H + OH„„„⑵
-+
+
--+
讲解:我们知道,CH 3COOH 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然存在CH 3COO 和H ,根据,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共存,那么就一定有CH 3COOH 。 板书:CH 3COO + H
-+
CH3COOH „„„⑶
讲解:把⑴⑵⑶式联立,可得到
板书:水解方程式: CH 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讲解:这说明CH 3COONa 溶于水后,反应有NaOH 生成,所以溶液显碱性。 学生活动:把上述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板书:CH 3COO + H2O
-
CH3COOH + OH
-
说明: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注意点 (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写方程式要用“
”
(2)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生成的弱酸或弱碱浓度很小,通常生成气体或沉淀也不发生水解,书写时产物不用“↑”和“↓”。
(3)多元弱酸生成的盐水解时,生成弱酸过程应分步表示,以第一步为主。
讲解:随着CH 3COONa 的加入,对水的电离有什么影响呢?促进了水的电离,可以看作是使水分解了。醋酸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的过程。 板书:1、盐类水解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动,引起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酸 + 碱盐 + 水
水解 中和
+
-
板书:2、盐类水解的本质:
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 或OH 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水的电离。
说明:(1)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2)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3)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按照盐的组成分类 ,为什么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呢? 分组讨论、交流„ „ 盐溶液
√ CH3COONa 溶液
Na2CO 3溶液
组成分类
酸碱性
+
-+
-
√ (NH4)2SO 4溶液
AlCl3溶液 √ NaCl溶液
K2SO 4溶液 三、盐类水解的类型
1、强碱弱酸盐水解(CH 3COONa )CO 3,PO 4,S ,SO 3,ClO ,F
讲解:由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的盐,称为强碱弱酸盐,含有以上弱酸根的盐,常会发生水解。 讨论:分析Na 2CO 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 Na2CO 3的水解 第一步: CO3+H2O 第二步: HCO3 +H2O
-2-2-3-2-2---
HCO 3+OH (主要) H2CO 3 +OH (次要)
-
--
分析:对于多元弱酸来说,水解要分步写。
提问:该水解反应能放出CO 2吗?不能,因为这样的水解程度都很小。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NH 4Cl 水溶液呈酸性?
总结:NH 4Cl 可以看作是强酸HCl 和弱碱NH 3·H 2O 反应生成的盐,我们把这种盐叫做强酸弱碱盐。类似这样的盐还有Al 2(SO4) 3、FeCl 3、CuSO 4等。 2、强酸弱碱盐(NH 4Cl )Al ,Fe ,Cu 练习:写出Al 2(SO4) 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Al + 3H2O
3+
3+
3+
2+
Al(OH)3 + 3H
+
Cu (NO 3)2 Al2(SO 4)3 (NH 4)2SO 4 AgNO 3 讨论:以NaCl 为例,说明强碱强酸盐能否水解。
小结:由于NaCl 电离出的Na 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碱强酸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3、强酸强碱盐、难溶于水的盐不水解 四、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类本身的性质 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其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越强。“无弱不水解,有弱即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课堂小结:
+
-+
-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课题:盐类的水解(化学反应原理 第3章第2节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盐类水解的原理。
2、 通过“活动 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综合、分析、归纳等方法在解决水溶液问题
中的应用。
3、 通过介绍与水解平衡相关的应用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水溶液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体会
化学知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3章第2节(第82页—第85页) 温故知新
我们学习过一些盐,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就是其中的一种分类方法。 盐类的分类
盐是由相应的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根据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将其分为下列几类
强酸 弱酸 强碱 弱碱
强碱弱酸盐
引入新课
为什么碳酸钠俗名叫纯碱呢?这与盐类水解的知识有关,下面我们来学习盐类水解的有关知识。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也是每年化学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二、盐类的水解
探究问题1 盐溶液的酸碱性
测定下列盐溶液的pH :
溶液的pH 方法:(09年安徽高考试题)
将一小块pH 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探究问题2 按照盐的组成分类,为什么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呢?
分组讨论、交流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以CH 3COONa 的水解为例:
—
CH 3COONa = Na + + CH 3COO +
—
H 2O = OH + H +
CH 3COOH
CH 3COO - + H2O CH3COOH + OH-
用鱼头和鱼尾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盐类的水解
说明: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注意点 (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写方程式要用“
(2)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生成的弱酸或弱碱浓度很小,通常生成气体或沉淀也不发生水解,书写时产物不用“↑”和“↓”。
”
2、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以NH 4Cl 的水解为例:
NH 4Cl = NH 4+ + Cl +
—
H 2O = OH + H +
NH 3 H 2O
—
NH 4+ + H2O
NH 3 H 2O + H +
+
-
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3. 为什么强酸强碱盐显中性?
讨论:以NaCl 为例,说明强碱强酸盐能否水解。
NaCl = Na + + Cl
—
—
H 2O = OH + H + 不能生成弱电解质
结果:水的电离平衡没有受到破坏,
c(H +)=c(OH ),溶液显中性
+-+-小结:由于NaCl 电离出的Na 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
以强碱强酸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
探究问题3
从盐的组成以及其溶液的酸碱性,分析归纳下列问题:
1、 结合盐类水解的定义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2、 盐类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关系如何? 学生分组讨论
水解的条件:生成弱电解质 水解的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促进了水的电离
讨论: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醋酸钠溶液谁的碱性更强呢? 结论:
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离子的水解程度不同,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难电离,相应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
弱酸的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的水解能力就越强,溶液中的OH 的浓度增大得就越多。 弱碱的碱性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能力就越强,溶液中的H 的浓度增大得就越多。
讨论:醋酸铵溶液水解情况如何呢? 结论:都弱都水解
水解的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无弱不水解,都强显中性, 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与相似,但却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碳酸钠的水解反应为
第一步: CO3+H2O
2-+
-
HCO 3+OH (主要)
--
第二步: HCO3 +H2O
-
H2CO 3 +OH (次要)
-
一般第二步水解的程度很小,往往可以忽略。
多元弱碱阳离子也是分步水解的,但这类阳离子的水解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通常以总反应表示。例如,氯化铁的水解反应可以表示为:
Fe + 3H2O
习题1
向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否使水的电离发生移动?怎样移动? A、H 2SO 4 B、FeCl 3 C、NaNO 3 D、K 2CO 3 E、KOH 习题2
1、 下列溶液pH 小于7的是
A 、KBr B、CuSO 4 C、NaF D、Ba (NO 3)2 2、 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 、K 2CO 3 B、NaHSO 4 C、Na 2S D、FeCl 3 3、 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 A 、NH 4 B、SO 4 C、Al D、F
+
2-3+
-
3+
Fe(OH)3 + 3H
+
4、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NH 4、H +、OH 、Cl B、Cl 、 NH4、H +、OH
+
—
—
—
+
—
C 、H +、Cl 、NH 4、OH D、 Cl 、NH 4、OH 、H +
—
+
—
—
+
—
习题3
下列盐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比正确的是: A 、NaClO 3 c (Na )︰c (ClO )= 1︰1 B 、K 2SO 4 c (K )︰c (SO 4)= 2︰1 C 、(NH 4)2SO 4 c (NH 4)︰c (SO 4)< 2︰1 D 、NaF c (Na )︰c (F )< 1︰1 能力提高
+
-+
2-+
2-+
-
思考
1、若某盐溶液呈中性,能否判断该盐未发生水解反应?该盐可能是什么盐?为什么? 结合CH 3COONH 4为例思考 结论:都弱都水解
2、 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吗?
结合NaHSO 4 、NaHCO 3 、NaH 2PO 4 、NaHPO 4等为例思考
课堂小结:
1、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2、盐类水解的概念、条件、实质和规律。 课后探究:
1、在不同情况下,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是否一样,若不一样,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2、弱酸弱碱盐溶液的酸碱性如何确定?说明理由。 布置作业:课本89页 迁移应用 第2题、 第3题 板书设计: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二、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由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和规律 水解的条件:生成弱电解质
水解的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促进了水的电离
水解的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无弱不水解,都强显中性, 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
-
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 讲解:同学们,实验是我们探求未知问题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来看看,将盐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到底如何呢? 实验探究:
①取少量CH 3COONa 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②取少量NH 4Cl 溶于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③取少量NaCl ,溶于水,找一名同学测一下pH 值。
注:对于②可以做一个对比,清水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进行比较。 结论:①CH 3COONa 碱性 ②NH 4Cl 酸性 ③NaCl 中性 学生实验:用PH 试纸检验Na 2CO 3、Al 2(SO4) 3、KNO 3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 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 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 显中性 为什么CH 3COONa 水溶液呈碱性呢? 二、盐类的水解:
讲解:CH 3COONa 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因为CH 3COONa 是强电解质。) 板书:CH 3COONa ═ CH3COO + Na„„„⑴
引导: 把CH 3COONa 溶于水之后,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平衡? 板书: H2O
H + OH„„„⑵
-+
+
--+
讲解:我们知道,CH 3COOH 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然存在CH 3COO 和H ,根据,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共存,那么就一定有CH 3COOH 。 板书:CH 3COO + H
-+
CH3COOH „„„⑶
讲解:把⑴⑵⑶式联立,可得到
板书:水解方程式: CH 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讲解:这说明CH 3COONa 溶于水后,反应有NaOH 生成,所以溶液显碱性。 学生活动:把上述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板书:CH 3COO + H2O
-
CH3COOH + OH
-
说明: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注意点 (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写方程式要用“
”
(2)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生成的弱酸或弱碱浓度很小,通常生成气体或沉淀也不发生水解,书写时产物不用“↑”和“↓”。
(3)多元弱酸生成的盐水解时,生成弱酸过程应分步表示,以第一步为主。
讲解:随着CH 3COONa 的加入,对水的电离有什么影响呢?促进了水的电离,可以看作是使水分解了。醋酸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的过程。 板书:1、盐类水解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动,引起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酸 + 碱盐 + 水
水解 中和
+
-
板书:2、盐类水解的本质:
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和水电离出的H 或OH 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水的电离。
说明:(1)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2)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3)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按照盐的组成分类 ,为什么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呢? 分组讨论、交流„ „ 盐溶液
√ CH3COONa 溶液
Na2CO 3溶液
组成分类
酸碱性
+
-+
-
√ (NH4)2SO 4溶液
AlCl3溶液 √ NaCl溶液
K2SO 4溶液 三、盐类水解的类型
1、强碱弱酸盐水解(CH 3COONa )CO 3,PO 4,S ,SO 3,ClO ,F
讲解:由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的盐,称为强碱弱酸盐,含有以上弱酸根的盐,常会发生水解。 讨论:分析Na 2CO 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 Na2CO 3的水解 第一步: CO3+H2O 第二步: HCO3 +H2O
-2-2-3-2-2---
HCO 3+OH (主要) H2CO 3 +OH (次要)
-
--
分析:对于多元弱酸来说,水解要分步写。
提问:该水解反应能放出CO 2吗?不能,因为这样的水解程度都很小。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NH 4Cl 水溶液呈酸性?
总结:NH 4Cl 可以看作是强酸HCl 和弱碱NH 3·H 2O 反应生成的盐,我们把这种盐叫做强酸弱碱盐。类似这样的盐还有Al 2(SO4) 3、FeCl 3、CuSO 4等。 2、强酸弱碱盐(NH 4Cl )Al ,Fe ,Cu 练习:写出Al 2(SO4) 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Al + 3H2O
3+
3+
3+
2+
Al(OH)3 + 3H
+
Cu (NO 3)2 Al2(SO 4)3 (NH 4)2SO 4 AgNO 3 讨论:以NaCl 为例,说明强碱强酸盐能否水解。
小结:由于NaCl 电离出的Na 和Cl 都不能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碱强酸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3、强酸强碱盐、难溶于水的盐不水解 四、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类本身的性质 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其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越强。“无弱不水解,有弱即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课堂小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