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金[家]称谓语的探究

  摘要 《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是其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文学作品的巅峰。小说以“五四运动”为背景,当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历史背景十分特殊,因而《家》中的称谓语也十分典型,极具特色。称谓语既可以用来表达交际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来表达交际者之间的态度与情感。本文主要以《家》称谓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称谓语的使用及其在小说中的社会文化内涵等。   关键词:巴金 《家》 称谓语   引言   《家》是中国作家巴金先生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巅峰。小说《家》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描写了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由盛转衰,继而走向瓦解、崩溃的过程。故事由五房中的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故事为中心。大哥觉新未觉悟新生,二哥高觉新在婚姻问题上已经有了由“民”自主的愿望,老三高觉慧因觉醒之“早”称“慧”,像一团火为高公馆后院带来了强烈的光明。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情节发展,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变化都是通过称谓语系统表现出来的。接下来,将从功能语用学的角度一探究竟。   一 称谓语概述   称谓语主要是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身份、职业等、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所使用的名称。关于称谓语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们致力于探索的课题之一。称谓语既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也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态度与情感。就称谓语的情感表达态度而言,可以分为正态情感称谓语(尊称、敬称、谦称等)和负态情感称谓语(蔑称、傲称、詈称等)。一般情况下,从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的角度来看,称谓语主要由亲属称谓语、家族称谓语、社会称谓语、姓名称呼语构成。   二 《家》称谓语的构成   小说《家》围绕封建大家庭高公馆由盛转衰、分崩离析展开,以觉新与瑞珏、梅的情感纠葛,觉慧与鸣凤的爱情为主线,塑造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等级秩序、封建传统礼教的憎恨与对自由民主平等的向往。   1 亲属称谓语   亲属称谓语,顾名思义是用来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语。由于《家》主要是描写与“家”相关的封建家族兴衰,因而亲属称谓语占据了《家》称谓语的绝大部分。其中称谓语的构成形式与现在的称谓语没有多大差别,主要采用“排行+亲属称谓语”或“姓/名+亲属称谓语”的形式。如觉民称觉新“大哥”,觉慧称觉民“二哥”;瑞珏称梅“梅表妹”、称琴“琴妹”等。   2 家族称谓语   《家》中所描述的高公馆等级森严,秩序分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除了亲属称谓语之外,家族称谓语极具封建大家庭的特色,是社会等级制度与封是身份的象征,如“老太爷,老爷、姑太太、姨太太、小姐、少爷、姑少爷、少奶奶等”称谓是高家主人的象征。而“丫头、下人、底下人、女佣、轿夫”等称谓象征着下人的身份。如作为高家远房亲戚的剑云虽然心仪琴,但是由于自卑于自己身份的卑微,无论人前人后,都是以“琴小姐”称呼。由此可见,这些称谓语在封建大家族中极具特色,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家族制度气息,弥漫在高公馆中。   3 社会称谓语   社会称谓语,从字面上理解为表示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角色所使用的称谓语,包括人们的身份、地位、职业、泛称等方面的内容。《家》的社会称谓语纷繁复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家》中的社会称谓语可以归纳为三类:反映职业、职务的社会称谓语,如“督军、督座、科长、军长、校长、老板、经理、律师等”;体现身份的社会称谓语,如“同学、学生、棒客、丘八等”;表示年龄的社会称谓语,采用“姓氏+泛称亲属语”的形式来表达,如“黄妈、李嫂、姑娘等”。   4 姓名称呼语   姓名称呼语是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称谓语。由于姓名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基本符号,因而姓名称呼语,具有稳定性。称呼语与称谓语有所不同,称呼语是人们当面打招呼时所使用的名称。它主要包括姓氏称呼,如“周氏、王氏”等;双名称呼即去掉姓氏直呼名字,多用于新一代的年轻人中,如“惠如,你有什么事?你跑得这样急!觉慧惊讶地问。”还包括单名称呼,如取对方姓名的一个字,有时在单字加一个“儿”或双名中的前字或后字,如觉新称瑞珏为“珏”、张太太唤女儿“琴儿”等。   三 影响《家》称谓语的影响因素与情感表达   1 家族关系   人从一生下来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家族关系对《家》称谓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家族权力制约着称谓语的使用。高公馆等级森严,秩序分明,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主人与仆人、长辈与晚辈之间,交际者双方不同的关系制约着称谓语的选择。如高家五老爷克定安排了看龙灯活动,龙灯却迟迟不来,他一见仆人便破口大骂:“你这个混账东西!”作为仆人的高忠,只是一味地忍着、无条件地服从,等主人骂完后,连忙地用了三个“小的”来解释。这里,五老爷的詈称与仆人高忠的谦称将“五老爷”的骄横跋扈刻画得入木三分,显示了他在高家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亲疏关系对称谓语的选择与使用也有一定的影响。亲疏关系则侧重交际者双方的情感差距。关系亲密、感情较深的交际双方在选择与使用称谓语是比较亲和、亲切的;关系疏远、感情不深的交际双方在选择与使用称谓语是生硬、随意的。如觉慧与觉民之间的对白“二哥,你真好”、“三弟”、“你也是”等体现了兄弟之间质朴的情感;觉新称呼钱梅芬“梅”,而不是“表妹”,暗示觉新对她的特殊感情;剑云与琴虽有微妙的情感,但是两人交往甚少,称谓语的使用仍然十分客气,以“先生”、“琴小姐”相称。   2 等级地位   《家》主要描述的是封建贵族大家庭的生活故事,家族内外的人物都带着浓厚的等级色彩。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称谓语是等级和地位的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通过称谓语的选择反映出来。因此在使用称谓语的时候要与人物的身份、地位相符,绝对不能超越双方的关系。如《家》中觉慧和鸣凤是少爷与丫头之间的关系,鸣凤始终以“少爷”、“三少爷”称呼觉慧,时刻提醒自己的卑微身份,他们之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封建等级、传统礼教的鸿沟。鸣凤在与觉慧相恋的过程中总是说“你是少爷,我是丫头,我怎么敢跟你多说话?”“我倒不要紧,你总该当心点,不要忘了少爷的身份”等类似的话。这些称谓语就像他们的身份与地位一样终究无法改变。即使到跳湖自尽的前一刻,鸣凤以“三少爷,觉慧”,先喊了一声“三少爷”再使劲地喊出了“觉慧”的名字,向这个世界凄凉地告别。这就把鸣凤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诠释得淋漓尽致。只有打破封建枷锁,才能获得重生,才能使交际双方的等级、地位平等,才可以直呼对方姓名。这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与内在情感所在。   3 说话语境   称谓语的选择与使用受到时间、地点、对象等因素的制约。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所选择与使用的称谓语是不一样的。恰当地使用称谓语才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不恰当地使用称谓语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让对话陷入尴尬的境地。如觉新在面对觉民逼婚与淑华出嫁的婚姻问题,不答话只是一味地哭泣,气得觉慧骂了一句:“你真是个懦夫!”小说后面,觉慧在准备离家出走与处处照顾自己的觉新百般不舍地告别时,充满感情地唤了一声“大哥”。由于说话语境的不同,前后称谓语的使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觉慧是民主主义新生力量的代表,是正在觉醒的青年,他的性格十分叛逆,思想激进,想要挣脱封建枷锁的束缚。他劝钱梅芬“梅表姐,你有空多看看书”,认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对于习惯顺从、性格软弱的钱梅芬来说,新书根本没有什么意义。这体现没有从交际对象出发,不符合语境的话语是丝毫没有积极作用的。当众人看完五老爷克定负责安排的看龙灯后都客气地表示“不必”地再请他们看时,只有觉慧直截了当地、毫不客气地说“够了,不要再看了”。而在“捉鬼”事件中,他说话时由于非常愤怒没有使用任何称呼。这些称呼与话语不合场合,突出了觉慧的叛逆性格。   4 称谓语连用   除了受到家庭关系、等级地位、说话语境等因素的制约,称谓语的使用还与称谓语本身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称谓语既可以表达交际者之间的人物关系,还可以传达情感。这也是称谓语的功能与作用。在许多口语交际中,称谓语作为社会文化载体与主体思想载体而存在,充满了感情色彩的。《家》中许多地方通过称谓语连用的方式,增加情感色彩,形成强烈的情感表达效果。如前文提到的鸣凤在跳湖自尽前发出的呐喊“三少爷,觉慧”,便是称谓语连用的表现,形成了浓厚的情感表达色彩,其中包括对自身命运的愤恨、对死亡后将获得的解脱感到些许轻松、对觉慧难舍的情爱以及死后能够和觉慧自由恋爱的期许。同时间隔反复的称谓语连用也能形成强烈的感情色彩。如鸣凤哀求太太不要让自己嫁给冯老头子当小姨太,反反复复地呼唤“太太,请你不要把我送走”、“太太可怜我,我年纪轻”、“太太,请你发点慈悲,可怜可怜我吧”,一声声的哀求,从哀求到期望,再到在、绝望。她的身不由己,想要摆脱、却无法抗拒命运的悲惨结局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瑞珏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惨死之后,反复呼喊“瑞珏,瑞珏”、“儿啊,我的儿”,增强了情感,表现了瑞珏母亲无尽的痛苦之情,引起读者的悲痛与惋惜。   四 《家》称谓语的社会文化内涵   称谓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作者巴金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其小说《家》中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小说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家》中封建家庭的变迁与衰落反映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赋予《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中“长幼有序”、“亲疏不同”等反映了传统的人伦规范,“先生”、“太太”、“小姐”等反映了新旧文化的交替与碰撞;社会称谓语中蕴含着更为丰富、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如“督军”等折射了当时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长、科长、会计、律师”等称谓语是洋务运动的影响;而姓名称呼语“周氏、沈氏、王氏”,背后蕴含着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长辈称呼晚辈可以直呼其名,晚辈对长辈、下人对主人必须有相应的称谓语。这些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李晓静:《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职大学报》,2007年第1期。   [2] 马云霞、温伟华:《语境:权势・亲疏・人际交流――巴金作品〈家〉的话语分析》,《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   [3] 关春溪:《巴金〈家〉中施为性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大学英语》(学术版),2008年第1期。   [4] 方环海、高明乐:《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与展望》,《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5] 相琳:《呐喊与控诉――对〈家〉中青年女性形象的探究》,《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第8期。   [6] 郭玮:《亲属称谓语中别称词的文化特征浅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郑尔君,河源职业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摘要 《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是其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文学作品的巅峰。小说以“五四运动”为背景,当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历史背景十分特殊,因而《家》中的称谓语也十分典型,极具特色。称谓语既可以用来表达交际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来表达交际者之间的态度与情感。本文主要以《家》称谓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称谓语的使用及其在小说中的社会文化内涵等。   关键词:巴金 《家》 称谓语   引言   《家》是中国作家巴金先生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巅峰。小说《家》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描写了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由盛转衰,继而走向瓦解、崩溃的过程。故事由五房中的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故事为中心。大哥觉新未觉悟新生,二哥高觉新在婚姻问题上已经有了由“民”自主的愿望,老三高觉慧因觉醒之“早”称“慧”,像一团火为高公馆后院带来了强烈的光明。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情节发展,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变化都是通过称谓语系统表现出来的。接下来,将从功能语用学的角度一探究竟。   一 称谓语概述   称谓语主要是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身份、职业等、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所使用的名称。关于称谓语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们致力于探索的课题之一。称谓语既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也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态度与情感。就称谓语的情感表达态度而言,可以分为正态情感称谓语(尊称、敬称、谦称等)和负态情感称谓语(蔑称、傲称、詈称等)。一般情况下,从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的角度来看,称谓语主要由亲属称谓语、家族称谓语、社会称谓语、姓名称呼语构成。   二 《家》称谓语的构成   小说《家》围绕封建大家庭高公馆由盛转衰、分崩离析展开,以觉新与瑞珏、梅的情感纠葛,觉慧与鸣凤的爱情为主线,塑造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等级秩序、封建传统礼教的憎恨与对自由民主平等的向往。   1 亲属称谓语   亲属称谓语,顾名思义是用来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语。由于《家》主要是描写与“家”相关的封建家族兴衰,因而亲属称谓语占据了《家》称谓语的绝大部分。其中称谓语的构成形式与现在的称谓语没有多大差别,主要采用“排行+亲属称谓语”或“姓/名+亲属称谓语”的形式。如觉民称觉新“大哥”,觉慧称觉民“二哥”;瑞珏称梅“梅表妹”、称琴“琴妹”等。   2 家族称谓语   《家》中所描述的高公馆等级森严,秩序分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除了亲属称谓语之外,家族称谓语极具封建大家庭的特色,是社会等级制度与封是身份的象征,如“老太爷,老爷、姑太太、姨太太、小姐、少爷、姑少爷、少奶奶等”称谓是高家主人的象征。而“丫头、下人、底下人、女佣、轿夫”等称谓象征着下人的身份。如作为高家远房亲戚的剑云虽然心仪琴,但是由于自卑于自己身份的卑微,无论人前人后,都是以“琴小姐”称呼。由此可见,这些称谓语在封建大家族中极具特色,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家族制度气息,弥漫在高公馆中。   3 社会称谓语   社会称谓语,从字面上理解为表示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角色所使用的称谓语,包括人们的身份、地位、职业、泛称等方面的内容。《家》的社会称谓语纷繁复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家》中的社会称谓语可以归纳为三类:反映职业、职务的社会称谓语,如“督军、督座、科长、军长、校长、老板、经理、律师等”;体现身份的社会称谓语,如“同学、学生、棒客、丘八等”;表示年龄的社会称谓语,采用“姓氏+泛称亲属语”的形式来表达,如“黄妈、李嫂、姑娘等”。   4 姓名称呼语   姓名称呼语是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称谓语。由于姓名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基本符号,因而姓名称呼语,具有稳定性。称呼语与称谓语有所不同,称呼语是人们当面打招呼时所使用的名称。它主要包括姓氏称呼,如“周氏、王氏”等;双名称呼即去掉姓氏直呼名字,多用于新一代的年轻人中,如“惠如,你有什么事?你跑得这样急!觉慧惊讶地问。”还包括单名称呼,如取对方姓名的一个字,有时在单字加一个“儿”或双名中的前字或后字,如觉新称瑞珏为“珏”、张太太唤女儿“琴儿”等。   三 影响《家》称谓语的影响因素与情感表达   1 家族关系   人从一生下来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家族关系对《家》称谓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家族权力制约着称谓语的使用。高公馆等级森严,秩序分明,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主人与仆人、长辈与晚辈之间,交际者双方不同的关系制约着称谓语的选择。如高家五老爷克定安排了看龙灯活动,龙灯却迟迟不来,他一见仆人便破口大骂:“你这个混账东西!”作为仆人的高忠,只是一味地忍着、无条件地服从,等主人骂完后,连忙地用了三个“小的”来解释。这里,五老爷的詈称与仆人高忠的谦称将“五老爷”的骄横跋扈刻画得入木三分,显示了他在高家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亲疏关系对称谓语的选择与使用也有一定的影响。亲疏关系则侧重交际者双方的情感差距。关系亲密、感情较深的交际双方在选择与使用称谓语是比较亲和、亲切的;关系疏远、感情不深的交际双方在选择与使用称谓语是生硬、随意的。如觉慧与觉民之间的对白“二哥,你真好”、“三弟”、“你也是”等体现了兄弟之间质朴的情感;觉新称呼钱梅芬“梅”,而不是“表妹”,暗示觉新对她的特殊感情;剑云与琴虽有微妙的情感,但是两人交往甚少,称谓语的使用仍然十分客气,以“先生”、“琴小姐”相称。   2 等级地位   《家》主要描述的是封建贵族大家庭的生活故事,家族内外的人物都带着浓厚的等级色彩。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称谓语是等级和地位的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通过称谓语的选择反映出来。因此在使用称谓语的时候要与人物的身份、地位相符,绝对不能超越双方的关系。如《家》中觉慧和鸣凤是少爷与丫头之间的关系,鸣凤始终以“少爷”、“三少爷”称呼觉慧,时刻提醒自己的卑微身份,他们之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封建等级、传统礼教的鸿沟。鸣凤在与觉慧相恋的过程中总是说“你是少爷,我是丫头,我怎么敢跟你多说话?”“我倒不要紧,你总该当心点,不要忘了少爷的身份”等类似的话。这些称谓语就像他们的身份与地位一样终究无法改变。即使到跳湖自尽的前一刻,鸣凤以“三少爷,觉慧”,先喊了一声“三少爷”再使劲地喊出了“觉慧”的名字,向这个世界凄凉地告别。这就把鸣凤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诠释得淋漓尽致。只有打破封建枷锁,才能获得重生,才能使交际双方的等级、地位平等,才可以直呼对方姓名。这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与内在情感所在。   3 说话语境   称谓语的选择与使用受到时间、地点、对象等因素的制约。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所选择与使用的称谓语是不一样的。恰当地使用称谓语才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不恰当地使用称谓语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让对话陷入尴尬的境地。如觉新在面对觉民逼婚与淑华出嫁的婚姻问题,不答话只是一味地哭泣,气得觉慧骂了一句:“你真是个懦夫!”小说后面,觉慧在准备离家出走与处处照顾自己的觉新百般不舍地告别时,充满感情地唤了一声“大哥”。由于说话语境的不同,前后称谓语的使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觉慧是民主主义新生力量的代表,是正在觉醒的青年,他的性格十分叛逆,思想激进,想要挣脱封建枷锁的束缚。他劝钱梅芬“梅表姐,你有空多看看书”,认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对于习惯顺从、性格软弱的钱梅芬来说,新书根本没有什么意义。这体现没有从交际对象出发,不符合语境的话语是丝毫没有积极作用的。当众人看完五老爷克定负责安排的看龙灯后都客气地表示“不必”地再请他们看时,只有觉慧直截了当地、毫不客气地说“够了,不要再看了”。而在“捉鬼”事件中,他说话时由于非常愤怒没有使用任何称呼。这些称呼与话语不合场合,突出了觉慧的叛逆性格。   4 称谓语连用   除了受到家庭关系、等级地位、说话语境等因素的制约,称谓语的使用还与称谓语本身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称谓语既可以表达交际者之间的人物关系,还可以传达情感。这也是称谓语的功能与作用。在许多口语交际中,称谓语作为社会文化载体与主体思想载体而存在,充满了感情色彩的。《家》中许多地方通过称谓语连用的方式,增加情感色彩,形成强烈的情感表达效果。如前文提到的鸣凤在跳湖自尽前发出的呐喊“三少爷,觉慧”,便是称谓语连用的表现,形成了浓厚的情感表达色彩,其中包括对自身命运的愤恨、对死亡后将获得的解脱感到些许轻松、对觉慧难舍的情爱以及死后能够和觉慧自由恋爱的期许。同时间隔反复的称谓语连用也能形成强烈的感情色彩。如鸣凤哀求太太不要让自己嫁给冯老头子当小姨太,反反复复地呼唤“太太,请你不要把我送走”、“太太可怜我,我年纪轻”、“太太,请你发点慈悲,可怜可怜我吧”,一声声的哀求,从哀求到期望,再到在、绝望。她的身不由己,想要摆脱、却无法抗拒命运的悲惨结局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瑞珏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惨死之后,反复呼喊“瑞珏,瑞珏”、“儿啊,我的儿”,增强了情感,表现了瑞珏母亲无尽的痛苦之情,引起读者的悲痛与惋惜。   四 《家》称谓语的社会文化内涵   称谓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作者巴金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其小说《家》中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小说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家》中封建家庭的变迁与衰落反映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赋予《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中“长幼有序”、“亲疏不同”等反映了传统的人伦规范,“先生”、“太太”、“小姐”等反映了新旧文化的交替与碰撞;社会称谓语中蕴含着更为丰富、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如“督军”等折射了当时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长、科长、会计、律师”等称谓语是洋务运动的影响;而姓名称呼语“周氏、沈氏、王氏”,背后蕴含着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长辈称呼晚辈可以直呼其名,晚辈对长辈、下人对主人必须有相应的称谓语。这些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李晓静:《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职大学报》,2007年第1期。   [2] 马云霞、温伟华:《语境:权势・亲疏・人际交流――巴金作品〈家〉的话语分析》,《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   [3] 关春溪:《巴金〈家〉中施为性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大学英语》(学术版),2008年第1期。   [4] 方环海、高明乐:《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与展望》,《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5] 相琳:《呐喊与控诉――对〈家〉中青年女性形象的探究》,《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第8期。   [6] 郭玮:《亲属称谓语中别称词的文化特征浅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郑尔君,河源职业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相关内容

  •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设计
  •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人记事散文.巴金老人通过对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侧面为我们讲述了那个疯狂时代人性迷失.惨无人道的历史事实.小狗的悲惨遭遇给作者的内心留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创痛,文章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歉疚.忏悔及悲天悯人的情怀.本文的价值,首先在于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上第一单元词语盘点解释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上第一单元词语盘点解释 一.读读写写 招牌zhāo pái 基本解释: 1. 挂在商店门前作为标志的牌子 2. 比喻骗人的幌子 详细解释: 1. 店家.医家与艺人等挂在门前标明名号与经营内容等的牌子. 宋 张任国 <柳梢青>词:"掛招牌,一声喝采,旧店新开.&q ...

  •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过关考试试卷
  •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过关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 填空(新课标基础知识)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 的选择,(评价方式) 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学生是(学习) 和(发展) ...

  • 小狗包弟教案
  • 小狗包弟 实习生:马晓欣 高一(5)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⑵ 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⑵ 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 ...

  • 3.8小狗包弟教案
  • 3.8 小狗包弟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 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②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 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 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② 感受巴 ...

  • 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参考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参考教案 教学博苑 10-15 0903 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思路. 2.理解强烈的思想感情,感悟敢于讲真话.敢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学习借鉴文章的表现手法.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 ...

  • 小狗包弟2015公开课教案
  • <小狗包弟>导学案 [学习目的] 1.阅读课文,思考巴金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 2.结合课文分析造成小狗包弟的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 3.认识巴金高尚的人格品质,思考巴金忏悔的社会意义. [学习重难点] 1.正确认识造成小狗包弟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2.认识巴金的人格品质,分析巴金忏悔的社会意 ...

  • 小狗包弟说课稿1
  • <小狗包弟>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 ...

  • [小狗包弟]说课稿
  • <小狗包弟>说课稿 吉林油田高中 周艳丽 尊敬的各位评委.同仁: 大家好! 我说课的篇目是<小狗包弟>.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本课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