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公路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地震对公路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作者:陈康林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07期

地震是地壳某处发生快速颤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激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长久以来,我国人民与地震灾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地震是无情的,但它有着自己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和探索它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对于公路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防震抗震的斗争中,应当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使我们的防震抗震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公路建设方面分析地震灾害对我国公路建设的影响,以便从中找出减少地震灾害影响的措施,保证公路建设与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地震对公路的危害

1.四川汶川地震的危害

青藏高原东缘的北川断层(Beichuan fault)和彭灌断层(Pengguan fault)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层,表现为逆冲-右旋运动性质,形成走滑断层,其走滑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量,断层的长度足以产生强地面震动的地震,成为区域地震危险性的潜在震源。以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其释放的能量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3倍,对公路交通造成较大损害。

(1)公路震害。汶川地震发生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路受损里程累计达53295公里。成(都)绵(阳)高速公路交通中断;绵广高速公路因地震全线双向封闭。都江堰通往汶川的公路完全中断,四川阿坝州境内多条国省干线公路交通中断,途经汶川震中的G213道路松潘县境内、安宏县道松平路双河以下,小金境内省道303、210交通全部中断。尤其是阿坝州公路交通损失严重。全州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道班房、桥梁、安保设施等均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汶川县、茂县、理县和黑水县交通设施毁坏极为严重。截止5月18日,全州交通设施损失金额初步统计达166亿元,全州公路大部分出现边坡滑坡、崩塌、开裂和沉陷,受灾里程达6043公里;桥梁出现断裂、落梁等震害,受灾桥梁896座。

(2))桥梁震害。据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桥梁工程系李亚东教授统计,汶川地震中,全国有6140多座桥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主梁产生了裂缝,有的桥墩压溃。

2.辽宁、海城、营口地震的危害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震中在北纬40.6度,东经122.8度。这次地震,发生在辽南丘陵地区和辽河冲积平原的交界地带。因工程地质的差异,辽南丘陵地区,基岩露头,第四纪覆盖层较薄,构造物震害较轻;西部为辽河冲积平原,第四纪沉积层较厚,构造物震害较重。

(1))公路路基震害。海城、营口、盘锦、鞍山地区公路受震害影响较为严重,辽阳、本溪、锦州等地也受到影响。由于受灾地区公路路基都比较低,而填筑材料多为砂型土,造成路基沉陷、路堤塌滑、边沟淤塞等路基损坏现象:

一是路基沉陷。一种是成段的不均匀沉陷,路基出现纵向和横向裂缝。桥头引道路堤沉陷,使桥面与引道路面出现明显的垂直裂缝,最大沉陷量为20余厘米。另一种是路基塌陷形成大陷坑。营口市震后公路路基相继出现比较大的陷坑16处,平均每个陷坑抢修时填入片石约50立方米,最大陷坑面积120平方米,深约2米左右,填方160立方米。盘锦地区震后公路路基出现陷坑50余处,最大陷坑面积49平方米,填石方50立方米。海(城)釉(岩)线牌楼至孤山段3米多高的路堤都沉落陷下。

二是路堤塌滑。桥头引道和河滩上的高填土路堤除了边坡有滑坡现象外,有些路堤是边坡向河心滑移,出现顺河岸的裂缝,个别段岸坡及路堤一起向河心滑移。田庄台桥两侧河岸的裂缝对路堤影响的范围达100至204米,裂缝宽度由几厘米至几十厘米,最大缝宽一米左右。

三是边沟淤塞。在震区西部由于砂土液化,公路两侧边沟出现了大量喷水冒砂。有的水砂积满边沟,有的连取土坑也淤满。

(2)桥梁震害。通过震区的公路共有桥梁513座,遭受震害被毁的96座,占震区桥梁总数的18.3%。桥梁毁损情况有:基础或墩台不均匀下沉、滑移、倾斜、断裂;梁的局部挤坏,纵横向移动、整体坍塌;拱桥上部结构局部挤坏,拱圈变形开裂、折断; 支座锚固螺栓剪断,摆动支座位移、脱落等。在这些遭受震害桥梁中,以盘山双台子河大桥和在建中的营口田庄台辽河大桥损毁最为严重。

3.河北唐山地震的危害

1976年唐山地震极震区内几乎所有建筑物均荡然无存,在震区及周围地区,出现大量的裂缝带,喷水冒沙、井喷、重力崩塌,滚石、公路边坡崩塌,桥梁地基沉陷,岩溶洞陷落以及采空区坍塌等。震区桥梁十之三、四遭到破坏。在地震≥10度烈度区内,建于软弱地基上的桥梁全部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在一般地基上的桥梁出现墩台裂缝、因土压力增大水平方向抵抗力降低而引起墩台的水平位移和倾斜等。

二、在公路建设中对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

1.公路路基的防震措施

(1)平原地区路基的防震措施。尽量避免在地势低洼地带修筑路基;在软弱地基上修筑路基时,要注意鉴别地基中可液化砂土、易触变黏土的埋藏范围与厚度,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加强路基排水,避免路侧积水;严格控制路堤压实,特别是高路堤的分层压实;注意新老路基的结合;尽量采用粘性土做填筑路堤的材料,避免使用低塑性的粉土或砂土;加强桥头路堤的防护工程。

(2)山岭地区路基的防震措施。沿河路线应尽量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的地段;尽量减少对山体自然平衡条件和自然植被的破坏,严格控制挖方边坡高度,并根据地震烈度适当放缓边坡坡度;在山坡上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半填半挖路基,如不可能,则应采取适当加固措施;在≥7度烈度区内,挡土墙应根据设计烈度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2.桥梁的防震措施

(1)充分利用有利地段选定桥位。

(2)在可能发生河岸液化滑坡的软弱地基上建桥时,可适当增加桥长、合理布置桥孔,避免将墩台布设在可能滑动的岸坡上和地形突变处。

(3)当桥梁基础置于软弱黏性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上时,应注意减轻荷载、加大基底面积、减少基底偏心,采用桩基础。

(4)尽量减轻桥梁的总重量,尽量采用比较轻型的上部构造,避免头重脚轻。

(5)加强上部构造的纵横向联结,加强上部构造的整体性。

(6)多孔长桥宜分节建造,化长桥为短桥,使各分节能互不依存地变形。

(7)用砖、石圬工和水泥混凝土等脆性材料修建的建筑物,抗拉、抗冲击能力弱,接缝处是弱点,易发生裂纹、位移、坍塌等病害,应尽量少用,并尽可能选用抗震性能好的钢材或钢筋混凝土。

地震对公路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作者:陈康林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07期

地震是地壳某处发生快速颤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激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长久以来,我国人民与地震灾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地震是无情的,但它有着自己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和探索它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对于公路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防震抗震的斗争中,应当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使我们的防震抗震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公路建设方面分析地震灾害对我国公路建设的影响,以便从中找出减少地震灾害影响的措施,保证公路建设与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地震对公路的危害

1.四川汶川地震的危害

青藏高原东缘的北川断层(Beichuan fault)和彭灌断层(Pengguan fault)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层,表现为逆冲-右旋运动性质,形成走滑断层,其走滑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量,断层的长度足以产生强地面震动的地震,成为区域地震危险性的潜在震源。以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其释放的能量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3倍,对公路交通造成较大损害。

(1)公路震害。汶川地震发生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路受损里程累计达53295公里。成(都)绵(阳)高速公路交通中断;绵广高速公路因地震全线双向封闭。都江堰通往汶川的公路完全中断,四川阿坝州境内多条国省干线公路交通中断,途经汶川震中的G213道路松潘县境内、安宏县道松平路双河以下,小金境内省道303、210交通全部中断。尤其是阿坝州公路交通损失严重。全州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道班房、桥梁、安保设施等均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汶川县、茂县、理县和黑水县交通设施毁坏极为严重。截止5月18日,全州交通设施损失金额初步统计达166亿元,全州公路大部分出现边坡滑坡、崩塌、开裂和沉陷,受灾里程达6043公里;桥梁出现断裂、落梁等震害,受灾桥梁896座。

(2))桥梁震害。据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桥梁工程系李亚东教授统计,汶川地震中,全国有6140多座桥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主梁产生了裂缝,有的桥墩压溃。

2.辽宁、海城、营口地震的危害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震中在北纬40.6度,东经122.8度。这次地震,发生在辽南丘陵地区和辽河冲积平原的交界地带。因工程地质的差异,辽南丘陵地区,基岩露头,第四纪覆盖层较薄,构造物震害较轻;西部为辽河冲积平原,第四纪沉积层较厚,构造物震害较重。

(1))公路路基震害。海城、营口、盘锦、鞍山地区公路受震害影响较为严重,辽阳、本溪、锦州等地也受到影响。由于受灾地区公路路基都比较低,而填筑材料多为砂型土,造成路基沉陷、路堤塌滑、边沟淤塞等路基损坏现象:

一是路基沉陷。一种是成段的不均匀沉陷,路基出现纵向和横向裂缝。桥头引道路堤沉陷,使桥面与引道路面出现明显的垂直裂缝,最大沉陷量为20余厘米。另一种是路基塌陷形成大陷坑。营口市震后公路路基相继出现比较大的陷坑16处,平均每个陷坑抢修时填入片石约50立方米,最大陷坑面积120平方米,深约2米左右,填方160立方米。盘锦地区震后公路路基出现陷坑50余处,最大陷坑面积49平方米,填石方50立方米。海(城)釉(岩)线牌楼至孤山段3米多高的路堤都沉落陷下。

二是路堤塌滑。桥头引道和河滩上的高填土路堤除了边坡有滑坡现象外,有些路堤是边坡向河心滑移,出现顺河岸的裂缝,个别段岸坡及路堤一起向河心滑移。田庄台桥两侧河岸的裂缝对路堤影响的范围达100至204米,裂缝宽度由几厘米至几十厘米,最大缝宽一米左右。

三是边沟淤塞。在震区西部由于砂土液化,公路两侧边沟出现了大量喷水冒砂。有的水砂积满边沟,有的连取土坑也淤满。

(2)桥梁震害。通过震区的公路共有桥梁513座,遭受震害被毁的96座,占震区桥梁总数的18.3%。桥梁毁损情况有:基础或墩台不均匀下沉、滑移、倾斜、断裂;梁的局部挤坏,纵横向移动、整体坍塌;拱桥上部结构局部挤坏,拱圈变形开裂、折断; 支座锚固螺栓剪断,摆动支座位移、脱落等。在这些遭受震害桥梁中,以盘山双台子河大桥和在建中的营口田庄台辽河大桥损毁最为严重。

3.河北唐山地震的危害

1976年唐山地震极震区内几乎所有建筑物均荡然无存,在震区及周围地区,出现大量的裂缝带,喷水冒沙、井喷、重力崩塌,滚石、公路边坡崩塌,桥梁地基沉陷,岩溶洞陷落以及采空区坍塌等。震区桥梁十之三、四遭到破坏。在地震≥10度烈度区内,建于软弱地基上的桥梁全部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在一般地基上的桥梁出现墩台裂缝、因土压力增大水平方向抵抗力降低而引起墩台的水平位移和倾斜等。

二、在公路建设中对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

1.公路路基的防震措施

(1)平原地区路基的防震措施。尽量避免在地势低洼地带修筑路基;在软弱地基上修筑路基时,要注意鉴别地基中可液化砂土、易触变黏土的埋藏范围与厚度,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加强路基排水,避免路侧积水;严格控制路堤压实,特别是高路堤的分层压实;注意新老路基的结合;尽量采用粘性土做填筑路堤的材料,避免使用低塑性的粉土或砂土;加强桥头路堤的防护工程。

(2)山岭地区路基的防震措施。沿河路线应尽量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的地段;尽量减少对山体自然平衡条件和自然植被的破坏,严格控制挖方边坡高度,并根据地震烈度适当放缓边坡坡度;在山坡上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半填半挖路基,如不可能,则应采取适当加固措施;在≥7度烈度区内,挡土墙应根据设计烈度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2.桥梁的防震措施

(1)充分利用有利地段选定桥位。

(2)在可能发生河岸液化滑坡的软弱地基上建桥时,可适当增加桥长、合理布置桥孔,避免将墩台布设在可能滑动的岸坡上和地形突变处。

(3)当桥梁基础置于软弱黏性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上时,应注意减轻荷载、加大基底面积、减少基底偏心,采用桩基础。

(4)尽量减轻桥梁的总重量,尽量采用比较轻型的上部构造,避免头重脚轻。

(5)加强上部构造的纵横向联结,加强上部构造的整体性。

(6)多孔长桥宜分节建造,化长桥为短桥,使各分节能互不依存地变形。

(7)用砖、石圬工和水泥混凝土等脆性材料修建的建筑物,抗拉、抗冲击能力弱,接缝处是弱点,易发生裂纹、位移、坍塌等病害,应尽量少用,并尽可能选用抗震性能好的钢材或钢筋混凝土。


相关内容

  • 地灾评估报告10
  • 目 录 前 言 ....................................................... 3 一.项目由来及主要任务 ......................................... 3 二.评估工作依据 ................... ...

  • 主要地质灾害原因与防治
  • 主要地质灾害原因与防治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裂缝 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 岩溶 1.崩塌: (1)定义: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2)原因:①岩性坚硬的岩石.互层岩石.松散土层:②坡体裂隙发育:③坡度大于45°的高陡边坡,孤立山嘴或凹 ...

  • 公路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原则及措施
  • 公路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原则及措施 摘要:公路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破坏是客观存在的.认清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对公路造成的危害性,以人身安全.公路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大安全观为基点,建立和完备各类防灾.救灾.减灾.抗灾应对工作体系,对保障公路畅通和道路运输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极端自然灾害:应对 ...

  • 滑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及标准
  • 第17卷第3期2006年9月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ne Chinese V01.17 aIldContml No.3 JoumalofGeological H蹦lId Sep.2006 滑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及标准 郑静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滑坡稳定性评价是滑坡防 ...

  • 吕梁市应急救援工作管理规定和应急联动机制
  •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吕梁市应急救援工作管理规定> 和<吕梁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应急救援工作,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规范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 ...

  • [地震避险]教学设计
  • <认知地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七年级第五单元第13课<认知地震>教学内容设计而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了解地震前兆,再指导学生在地震时如何采取科学方法进行自我保护.目的是引领学生用所学知识 ...

  • 高二第一学期地理
  •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互不联系B . 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且界线一定是明确的C . 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影响周边地区D . 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 ...

  •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清单填空
  • 高二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填空 1.自然灾害的定义:是指由于异常变化造成的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形成条件: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灾情大小由什么决定的:孕灾环境(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

  • 地质灾害的特征.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预防措施
  • 摘 要:目前,随着地质灾害和全球环境的恶化,相对于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涉及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组成部分.从科学界延伸到社会界,大力寻找最佳的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国家重点实施的侧重点.自然环境的保护就是从地质环境保护着手,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