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开心麻花2012年推出的话剧,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喜剧电影。男主人公夏洛醉酒大闹学生时期暗恋对象的婚礼,穿越时空重新回到了高中时代并实现了少年时代的全部梦想,最终夏洛认清现实,体悟到关于人生和爱情的真谛。电影《夏洛特烦恼》不仅以批判的视角呈现了男性的中年危机,同时也将讽刺与批判的触角伸向了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针砭时弊与嬉笑怒骂间将喜剧和严肃话题结合,产生了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夏洛特烦恼》;讽刺艺术;批判意识;电影美学;现实意义 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开心麻花2012年推出的话剧,由闫非和彭大魔执导,沈腾、马丽、尹正、王智和艾伦联合主演。《夏洛特烦恼》2015年9月30日登陆院线,与徐峥执导的同样是表现男性中年危机的《港�濉纷驳怠5�《夏洛特烦恼》以紧密的宣传和超高的口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最终以1441亿元票房位列中国内地影史票房第九名。该片讲述了中年男�潘肯穆逶诟咧邪盗刀韵蟮幕槔裆洗┰交亓烁咧惺贝�重走青春路的故事,是一部另类的青春怀旧电影。电影《夏洛特烦恼》延续了开心麻花话剧的喜剧魅力,凭借着一股娱乐至死的精神,狠狠地讽刺、抨击了当今社会上种种错误的价值观和问题乱象,用连珠炮似的笑料包袱妙语连珠地戳中了观众的笑点。影片在喜剧的形势下,表现出直接而深刻的讽刺、批判的美学特征,还原了生活的真实,也粉碎了中年男性对自身、生活和家庭的不切实际的幻梦。 一、中年危机的写实美学 电影艺术有反映现实和批判现实的艺术职责,电影需要以艺术的视角呈现生活中的真实。电影艺术在为观众描绘虚幻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同时,也需要批判的视角警醒观众认清生活的真实面貌,进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纵观国内外电影史,其中关于中年危机的电影有很多,如许鞍华执导的《男人四十》和《女人四十》、萨姆・门德斯执导的《革命之路》、冯小刚执导的《一声叹息》、布莱特・拉特纳执导的《居家男人》,等等,步入中年的男性对于自己的工作、未来、生活、家庭、自身都会产生迷惘的情绪,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夏洛特烦恼》中由沈腾扮演的中年“男�潘俊毕穆澹�从大学毕业后就跟高中时期追求自己的马冬梅结了婚,游手好闲失业在家,一无是处,不思进取,按照马冬梅的话说:“从毕业到现在你挣过一分钱吗?这么些年来,你成天在家躺着,四肢都快躺退化了。”与马冬梅结婚的夏洛,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是一个无法挽回的失败人生,他没有关于人生的任何理想,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不做。多年来,夏洛始终心心念念高中时代暗恋的同班同学――校花秋雅。然而,秋雅结婚的消息对于夏洛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他托关系借来一辆豪车,置办了一身帅气的服装,就连头发也做了造型,他想要在心中的“女神”秋雅面前闪亮登场,可偏偏跟婚礼司仪撞了衫,夏洛的出场以失败告终。夏洛入座后,又被老同学集体挤兑,甚至同学袁华现场做了一首诗讽刺夏洛打肿脸充胖子假装大款。就连久违谋面的班主任王老师,也开始拿夏洛开玩笑。假装大款失败的夏洛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高中时期的悲惨境地,毕业多年,自己除了肉体衰老了,其他没有任何的变化。夏洛借酒浇愁,醉倒在秋雅的婚礼现场。妻子马冬梅赶来接夏洛,夏洛觉得丢尽了面子,只能用激烈的言行掩饰自己羞愧的内心。而面对烂醉如泥、胡言乱语的夏洛,马冬梅当场戳穿了他,暴捶夏洛,大闹婚礼现场。 夏洛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高中时期就被语文老师羞辱成“全班第二傻”,全班上下除了马冬梅以外,所有的同学都拿夏洛当作一个笑话,而他偏偏喜欢校花,整天做着白日梦,幻想自己能与校花秋雅在一起。大学毕业后的夏洛最终和喜欢自己的马冬梅走到了一起,然而婚后夏洛依赖马冬梅生活,不找工作,吃软饭,他始终生活在王老师和全班其他同学的讽刺和羞辱中。他偏激地认为是马冬梅耽误了他的大好青春,如果没有马冬梅,自己一定会跟校花秋雅走到一起,拥有无限美好的明天。在岁月蹉跎中,夏洛终于人到中年,迎来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夏洛特烦恼》对于夏洛中年危机的表现是具有普适性的,以点概面地涵盖了所有中国男性,夏洛的身上有着大部分中年男性的性格缺陷。夏洛没有工作,谈不上毕业后有什么发展,他延续了学生时代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娶了“女汉子”马冬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时间打磨了夏洛的自信,让他活得十分卑微。夏洛好面子,爱吹牛,大男子主义,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面子,能够当着老同学的面欺负老婆。 夏洛的中年危机是由于自我放弃,过于虚幻的理想主义让他看不起自己的现实生活,无法脚踏实地地工作和生活,即便是对自己一往情深的马冬梅与无能的自己结婚,他仍然盲目地认为是马冬梅阻挡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夏洛的中年危机是自我认识的不彻底,不懂得什么对于他才是最珍贵的,也不清楚自己真正拥有什么。 因此,喝醉的夏洛在婚礼现场被马冬梅追打到了男厕所,在马桶上睡着了,梦中穿越到了1997年的高中时代,回到了青春校园。夏洛大胆地强吻了秋雅,痛揍王老师,在尝试用跳楼的方法从梦境中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夏洛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穿越了,企图改变自己的高中时期。于是,出院后的夏洛疯狂地追求秋雅,打压区长的儿子袁华,甩开了对自己死缠烂打、一往情深的马冬梅,并山寨了当年还没有火起来的朴树和许巍等人的成名曲,成了著名的音乐人。梦境中的夏洛成功改变了自己屈辱的历史,甩开了马冬梅的手,娶了校花秋雅,拥有了名声和财富。直到他意识到周围的人都是因为他的名声和财富才围绕在他身边,而妻子秋雅多年后再次与袁华重逢,两人竟然背着夏洛偷情。在这个穿越的梦中,夏洛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马冬梅才是不管自己是否成功,即便是自己一无所有也愿意和他结婚的真心爱他的人。经过这个虚幻的梦,在马桶上醒来的夏洛解开了自己的所有困惑,度过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二、青春怀旧的讽刺美学 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怀旧校园爱情片,“怀旧”是真实的,“青春”却是虚假的。夏洛曾经的青春校园生活跟现在的生活一样不堪,王老师的刁难、排挤和羞辱,同学感情淡薄,“女神”秋雅对他厌恶至极,不思进取的夏洛并没有一个美好的青春岁月。只有马冬梅对夏洛一往情深,他们有着同样的身世――都是遗腹子。所以,夏洛的高中校园生活并不值得怀念,他没有袁华一样的如梦青春,他的青春梦都是破碎的。这样一来,夏洛的青春岁月也谈不上“怀旧”。 相反地,夏洛的穿越之旅是对青春怀旧电影的极大嘲讽。梦里穿越的青春时光中,夏洛大胆地回骂并痛打曾经羞辱他的王老师,大胆地强吻了自己的梦中情人秋雅,对班里“有背景”的好学生袁华颐指气使,自动换了座位跟秋雅一桌。梦中的夏洛再次见到了去世多年的母亲,弹着吉他唱着朴树的成名曲。梦中的夏洛将所有1997年尚未走红的流行歌手的音乐都拿为己用,在校园中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校园歌手,就连那英也跟他邀歌,但极其讽刺和搞笑的是,夏洛写了一首《相约98》,跟那英一起登上春晚的舞台,取代了真实历史中王菲的位置。周杰伦、朴树、许巍、窦唯的热门歌曲都成了夏洛的“原创歌曲”,给夏洛带来了巨大的名声和金钱。这种颠覆的反差的喜剧形式,让人哭笑不得,夏洛即便拥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仍然是选择不劳而获,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秋雅眼中崇拜的长相可以一般,但要有才华的理想男性。 穿越的梦境中,功成名就的夏洛终于得到了梦中情人秋雅,但当他目睹了秋雅和袁华偷情,意识到周围人都是为了金钱才跟他在一起时,夏洛想到了那个没有理由地爱着自己的马冬梅。无论走过什么样的路,是否拥有了名望和金钱,只有那个马冬梅才是真心对待自己的人。梦里的夏洛因为艾滋病而奄奄一息,临终之际只有马冬梅从窗户外面爬了进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夏洛的青春只有马冬梅在的日子才是明亮的,他卑微不堪的校园时光因为马冬梅的存在而变得闪闪发亮。虚无的穿越梦境并不值得夏洛怀念,相反地,真实的现实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三、电影语言的批判美学 虽然《夏洛特烦恼》是一部喜剧片,从头到尾都有着娱乐至死的癫狂喜剧精神,但影片针砭时弊,赤裸裸地讽刺了时下错误的价值观和社会问题,每一字、每一句都掷地有声,辛辣地讽刺现实,戳中观众的笑点。 影片中的王老师代表了当今社会教师收礼的不正之风。在影片开始秋雅的婚礼现场,画外音交代了王老师的现状――因为收礼被学校开除了。面对多年不见的王老师,同学们纷纷做起了自我介绍,而王老师只记得过年给他送过索尼收音机的张扬、给他送过电视的区长儿子袁华,面对说自己送过挂历的大春,王老师淡淡地说:“那老师记不住了,老师不记仇。”这一小段关于王老师的片段辛辣地批判了当下教师收礼的不正之风,王老师代表的收礼教师的丑陋嘴脸跃然屏幕之上。在镜头和画面处理上,镜头严格地遵照三分法构图理论,当王老师面对送索尼收音机、电视机的同学时,他仅占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呈次要位置,而送礼的同学占三分之二,呈主要位置;面对送挂历的大春,王老师则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转为主体位置。王老师面对收礼问题的两副嘴脸在镜头画面的分割处理上得到了凸显,显示出《夏洛特烦恼》电影语言上的批判意识和美学特征。 同时,在夏洛穿越回高中时代时,当镜头表现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讽刺、调侃夏洛时,镜头中的王老师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位置,夏洛仅占据画面的一隅,表现出王老师咄咄逼人的丑陋嘴脸。然而,当王老师路见不平对夏洛和马冬梅出手相救时,镜头则转化为仰拍的方式,凸显王老师英勇高大的形象。通过这个情节,电影《夏洛特烦恼》将王老师这个充满矛盾的复杂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他虽然收礼收到被开除,上学的时候对学生冷嘲热讽、肆意打压,但是其骨子里仍然有无法抹去的正义感,也有自己行事的规矩。 《夏洛特烦恼》还讽刺了当今社会的偶像明星崇拜现象。通过“原创音乐”走红的夏洛成了全校师生崇拜的偶像,甚至曾经辱骂夏洛的王老师、想要开除夏洛的张校长都在媒体面前夸奖夏洛,说夏洛是他们的骄傲。这时,镜头仰拍扫过学校走廊悬挂科学家头像的墙壁,紧挨着牛顿画像的,竟然是标注着“杰出的歌唱家、作词作曲家”的夏洛的画像。影片批判了这种盲目的明星崇拜现象,即便这个明星盗取他人的歌曲,大众也会盲目地跟风崇拜。 《夏洛特烦恼》将镜头与画面的电影语言表现能力,与批判社会问题乱象的目的意识结合在一起,演员一语双关的台词对白,加上电影语言的辅助,使影片实现了让观众在笑声中反思现实的创作目的。 四、结语 喜剧片《夏洛特烦恼》幽默、生动、辛辣、过瘾,在演员妙语连珠的、一语双关的台词对白中,蕴含着对于生活阴暗面的嘲讽以及对于社会乱象的批判,影片不仅做到了让观众笑着流泪,满满的搞笑段子也让观众笑到流泪。截至目前,电影《夏洛特烦恼》依然是中国内地影史票房第九名的作品,制作成本2000万,最终票房收入1441亿,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夏洛特烦恼》虽然有着“娱乐至死”的商业电影特征,但是影片关于男性中年危机问题的反映,对人性的探讨和社会问题的批判,使这部电影不单单是一部搞笑的喜剧片,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藩,马帅.爱情喜剧片的创作规律及当下呈现[J].电影新作,2012(06). [2] 李春.《夏洛特烦恼》:“开心麻花”的味道[J].当代电影,2015(11). [3] 李子佳.大梦初醒方知佳人常在――评电影《夏洛特烦恼》[J].人文天下,2015(22). [4] 王晓婷,刘成新.黑马再现:《夏洛特烦恼》的惊喜逆袭之路[J].西部广播电视,2015(22). [5] 王一迪.电影插曲与时代怀旧情怀的表达――以《夏洛特烦恼》、《泰�濉肺�个案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6(08). [6] 黄慧仙.媒介融合时代电影IP的转化状况――以2015年下半年猫眼票房上榜电影为例[J].青年记者,2016(20). [作者简介] 李思荟(1980―),女,河南开封人,硕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摘要]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开心麻花2012年推出的话剧,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喜剧电影。男主人公夏洛醉酒大闹学生时期暗恋对象的婚礼,穿越时空重新回到了高中时代并实现了少年时代的全部梦想,最终夏洛认清现实,体悟到关于人生和爱情的真谛。电影《夏洛特烦恼》不仅以批判的视角呈现了男性的中年危机,同时也将讽刺与批判的触角伸向了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针砭时弊与嬉笑怒骂间将喜剧和严肃话题结合,产生了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夏洛特烦恼》;讽刺艺术;批判意识;电影美学;现实意义 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开心麻花2012年推出的话剧,由闫非和彭大魔执导,沈腾、马丽、尹正、王智和艾伦联合主演。《夏洛特烦恼》2015年9月30日登陆院线,与徐峥执导的同样是表现男性中年危机的《港�濉纷驳怠5�《夏洛特烦恼》以紧密的宣传和超高的口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最终以1441亿元票房位列中国内地影史票房第九名。该片讲述了中年男�潘肯穆逶诟咧邪盗刀韵蟮幕槔裆洗┰交亓烁咧惺贝�重走青春路的故事,是一部另类的青春怀旧电影。电影《夏洛特烦恼》延续了开心麻花话剧的喜剧魅力,凭借着一股娱乐至死的精神,狠狠地讽刺、抨击了当今社会上种种错误的价值观和问题乱象,用连珠炮似的笑料包袱妙语连珠地戳中了观众的笑点。影片在喜剧的形势下,表现出直接而深刻的讽刺、批判的美学特征,还原了生活的真实,也粉碎了中年男性对自身、生活和家庭的不切实际的幻梦。 一、中年危机的写实美学 电影艺术有反映现实和批判现实的艺术职责,电影需要以艺术的视角呈现生活中的真实。电影艺术在为观众描绘虚幻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同时,也需要批判的视角警醒观众认清生活的真实面貌,进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纵观国内外电影史,其中关于中年危机的电影有很多,如许鞍华执导的《男人四十》和《女人四十》、萨姆・门德斯执导的《革命之路》、冯小刚执导的《一声叹息》、布莱特・拉特纳执导的《居家男人》,等等,步入中年的男性对于自己的工作、未来、生活、家庭、自身都会产生迷惘的情绪,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夏洛特烦恼》中由沈腾扮演的中年“男�潘俊毕穆澹�从大学毕业后就跟高中时期追求自己的马冬梅结了婚,游手好闲失业在家,一无是处,不思进取,按照马冬梅的话说:“从毕业到现在你挣过一分钱吗?这么些年来,你成天在家躺着,四肢都快躺退化了。”与马冬梅结婚的夏洛,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是一个无法挽回的失败人生,他没有关于人生的任何理想,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不做。多年来,夏洛始终心心念念高中时代暗恋的同班同学――校花秋雅。然而,秋雅结婚的消息对于夏洛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他托关系借来一辆豪车,置办了一身帅气的服装,就连头发也做了造型,他想要在心中的“女神”秋雅面前闪亮登场,可偏偏跟婚礼司仪撞了衫,夏洛的出场以失败告终。夏洛入座后,又被老同学集体挤兑,甚至同学袁华现场做了一首诗讽刺夏洛打肿脸充胖子假装大款。就连久违谋面的班主任王老师,也开始拿夏洛开玩笑。假装大款失败的夏洛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高中时期的悲惨境地,毕业多年,自己除了肉体衰老了,其他没有任何的变化。夏洛借酒浇愁,醉倒在秋雅的婚礼现场。妻子马冬梅赶来接夏洛,夏洛觉得丢尽了面子,只能用激烈的言行掩饰自己羞愧的内心。而面对烂醉如泥、胡言乱语的夏洛,马冬梅当场戳穿了他,暴捶夏洛,大闹婚礼现场。 夏洛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高中时期就被语文老师羞辱成“全班第二傻”,全班上下除了马冬梅以外,所有的同学都拿夏洛当作一个笑话,而他偏偏喜欢校花,整天做着白日梦,幻想自己能与校花秋雅在一起。大学毕业后的夏洛最终和喜欢自己的马冬梅走到了一起,然而婚后夏洛依赖马冬梅生活,不找工作,吃软饭,他始终生活在王老师和全班其他同学的讽刺和羞辱中。他偏激地认为是马冬梅耽误了他的大好青春,如果没有马冬梅,自己一定会跟校花秋雅走到一起,拥有无限美好的明天。在岁月蹉跎中,夏洛终于人到中年,迎来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夏洛特烦恼》对于夏洛中年危机的表现是具有普适性的,以点概面地涵盖了所有中国男性,夏洛的身上有着大部分中年男性的性格缺陷。夏洛没有工作,谈不上毕业后有什么发展,他延续了学生时代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娶了“女汉子”马冬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时间打磨了夏洛的自信,让他活得十分卑微。夏洛好面子,爱吹牛,大男子主义,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面子,能够当着老同学的面欺负老婆。 夏洛的中年危机是由于自我放弃,过于虚幻的理想主义让他看不起自己的现实生活,无法脚踏实地地工作和生活,即便是对自己一往情深的马冬梅与无能的自己结婚,他仍然盲目地认为是马冬梅阻挡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夏洛的中年危机是自我认识的不彻底,不懂得什么对于他才是最珍贵的,也不清楚自己真正拥有什么。 因此,喝醉的夏洛在婚礼现场被马冬梅追打到了男厕所,在马桶上睡着了,梦中穿越到了1997年的高中时代,回到了青春校园。夏洛大胆地强吻了秋雅,痛揍王老师,在尝试用跳楼的方法从梦境中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夏洛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穿越了,企图改变自己的高中时期。于是,出院后的夏洛疯狂地追求秋雅,打压区长的儿子袁华,甩开了对自己死缠烂打、一往情深的马冬梅,并山寨了当年还没有火起来的朴树和许巍等人的成名曲,成了著名的音乐人。梦境中的夏洛成功改变了自己屈辱的历史,甩开了马冬梅的手,娶了校花秋雅,拥有了名声和财富。直到他意识到周围的人都是因为他的名声和财富才围绕在他身边,而妻子秋雅多年后再次与袁华重逢,两人竟然背着夏洛偷情。在这个穿越的梦中,夏洛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马冬梅才是不管自己是否成功,即便是自己一无所有也愿意和他结婚的真心爱他的人。经过这个虚幻的梦,在马桶上醒来的夏洛解开了自己的所有困惑,度过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二、青春怀旧的讽刺美学 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怀旧校园爱情片,“怀旧”是真实的,“青春”却是虚假的。夏洛曾经的青春校园生活跟现在的生活一样不堪,王老师的刁难、排挤和羞辱,同学感情淡薄,“女神”秋雅对他厌恶至极,不思进取的夏洛并没有一个美好的青春岁月。只有马冬梅对夏洛一往情深,他们有着同样的身世――都是遗腹子。所以,夏洛的高中校园生活并不值得怀念,他没有袁华一样的如梦青春,他的青春梦都是破碎的。这样一来,夏洛的青春岁月也谈不上“怀旧”。 相反地,夏洛的穿越之旅是对青春怀旧电影的极大嘲讽。梦里穿越的青春时光中,夏洛大胆地回骂并痛打曾经羞辱他的王老师,大胆地强吻了自己的梦中情人秋雅,对班里“有背景”的好学生袁华颐指气使,自动换了座位跟秋雅一桌。梦中的夏洛再次见到了去世多年的母亲,弹着吉他唱着朴树的成名曲。梦中的夏洛将所有1997年尚未走红的流行歌手的音乐都拿为己用,在校园中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校园歌手,就连那英也跟他邀歌,但极其讽刺和搞笑的是,夏洛写了一首《相约98》,跟那英一起登上春晚的舞台,取代了真实历史中王菲的位置。周杰伦、朴树、许巍、窦唯的热门歌曲都成了夏洛的“原创歌曲”,给夏洛带来了巨大的名声和金钱。这种颠覆的反差的喜剧形式,让人哭笑不得,夏洛即便拥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仍然是选择不劳而获,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秋雅眼中崇拜的长相可以一般,但要有才华的理想男性。 穿越的梦境中,功成名就的夏洛终于得到了梦中情人秋雅,但当他目睹了秋雅和袁华偷情,意识到周围人都是为了金钱才跟他在一起时,夏洛想到了那个没有理由地爱着自己的马冬梅。无论走过什么样的路,是否拥有了名望和金钱,只有那个马冬梅才是真心对待自己的人。梦里的夏洛因为艾滋病而奄奄一息,临终之际只有马冬梅从窗户外面爬了进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夏洛的青春只有马冬梅在的日子才是明亮的,他卑微不堪的校园时光因为马冬梅的存在而变得闪闪发亮。虚无的穿越梦境并不值得夏洛怀念,相反地,真实的现实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三、电影语言的批判美学 虽然《夏洛特烦恼》是一部喜剧片,从头到尾都有着娱乐至死的癫狂喜剧精神,但影片针砭时弊,赤裸裸地讽刺了时下错误的价值观和社会问题,每一字、每一句都掷地有声,辛辣地讽刺现实,戳中观众的笑点。 影片中的王老师代表了当今社会教师收礼的不正之风。在影片开始秋雅的婚礼现场,画外音交代了王老师的现状――因为收礼被学校开除了。面对多年不见的王老师,同学们纷纷做起了自我介绍,而王老师只记得过年给他送过索尼收音机的张扬、给他送过电视的区长儿子袁华,面对说自己送过挂历的大春,王老师淡淡地说:“那老师记不住了,老师不记仇。”这一小段关于王老师的片段辛辣地批判了当下教师收礼的不正之风,王老师代表的收礼教师的丑陋嘴脸跃然屏幕之上。在镜头和画面处理上,镜头严格地遵照三分法构图理论,当王老师面对送索尼收音机、电视机的同学时,他仅占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呈次要位置,而送礼的同学占三分之二,呈主要位置;面对送挂历的大春,王老师则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转为主体位置。王老师面对收礼问题的两副嘴脸在镜头画面的分割处理上得到了凸显,显示出《夏洛特烦恼》电影语言上的批判意识和美学特征。 同时,在夏洛穿越回高中时代时,当镜头表现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讽刺、调侃夏洛时,镜头中的王老师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位置,夏洛仅占据画面的一隅,表现出王老师咄咄逼人的丑陋嘴脸。然而,当王老师路见不平对夏洛和马冬梅出手相救时,镜头则转化为仰拍的方式,凸显王老师英勇高大的形象。通过这个情节,电影《夏洛特烦恼》将王老师这个充满矛盾的复杂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他虽然收礼收到被开除,上学的时候对学生冷嘲热讽、肆意打压,但是其骨子里仍然有无法抹去的正义感,也有自己行事的规矩。 《夏洛特烦恼》还讽刺了当今社会的偶像明星崇拜现象。通过“原创音乐”走红的夏洛成了全校师生崇拜的偶像,甚至曾经辱骂夏洛的王老师、想要开除夏洛的张校长都在媒体面前夸奖夏洛,说夏洛是他们的骄傲。这时,镜头仰拍扫过学校走廊悬挂科学家头像的墙壁,紧挨着牛顿画像的,竟然是标注着“杰出的歌唱家、作词作曲家”的夏洛的画像。影片批判了这种盲目的明星崇拜现象,即便这个明星盗取他人的歌曲,大众也会盲目地跟风崇拜。 《夏洛特烦恼》将镜头与画面的电影语言表现能力,与批判社会问题乱象的目的意识结合在一起,演员一语双关的台词对白,加上电影语言的辅助,使影片实现了让观众在笑声中反思现实的创作目的。 四、结语 喜剧片《夏洛特烦恼》幽默、生动、辛辣、过瘾,在演员妙语连珠的、一语双关的台词对白中,蕴含着对于生活阴暗面的嘲讽以及对于社会乱象的批判,影片不仅做到了让观众笑着流泪,满满的搞笑段子也让观众笑到流泪。截至目前,电影《夏洛特烦恼》依然是中国内地影史票房第九名的作品,制作成本2000万,最终票房收入1441亿,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夏洛特烦恼》虽然有着“娱乐至死”的商业电影特征,但是影片关于男性中年危机问题的反映,对人性的探讨和社会问题的批判,使这部电影不单单是一部搞笑的喜剧片,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藩,马帅.爱情喜剧片的创作规律及当下呈现[J].电影新作,2012(06). [2] 李春.《夏洛特烦恼》:“开心麻花”的味道[J].当代电影,2015(11). [3] 李子佳.大梦初醒方知佳人常在――评电影《夏洛特烦恼》[J].人文天下,2015(22). [4] 王晓婷,刘成新.黑马再现:《夏洛特烦恼》的惊喜逆袭之路[J].西部广播电视,2015(22). [5] 王一迪.电影插曲与时代怀旧情怀的表达――以《夏洛特烦恼》、《泰�濉肺�个案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6(08). [6] 黄慧仙.媒介融合时代电影IP的转化状况――以2015年下半年猫眼票房上榜电影为例[J].青年记者,2016(20). [作者简介] 李思荟(1980―),女,河南开封人,硕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