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段段修改示范
要经住岁月的的打磨,需要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面对自己人生路上的挫折,史铁生在人生华年突然瘫痪。这样的打击如同一把尖刀把他的心刺得鲜血淋漓。他也曾想过自杀,可是自杀是弱者的选择。在母亲爱的滋养中,史铁生的心变得坚强乐观起来。他面对生活中一切的幸与不幸,能始终坦然面对,也正是这可坚强之心使他在文坛上能屹立不倒。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史铁生用坚强之心治愈伤口,
王玉强
周日辅导一个高三学生,为了让她迅速学会高分作文的诀窍,我试着引领她一段一段地重写,一段一段地理解,最后终于一篇新的作文诞生了。
下文是这位学生的原文:
题目:经住打磨,方能成才
茶叶刚被采摘下来,都是一样的。有的茶经过几个小时的糅炒成了好茶,而有
让伤口长出了坚强的翅膀。让史铁生在岁月的打磨中收获了“我要感谢上帝赐予我的
的茶经过半个小时的加热便成了粗茶。茶如此,人亦然。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
幸与不幸”的坦然之心。
可经过岁月的打磨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品行。可是,唯有经得住岁月打磨的人,
要经得住岁月的打磨,需不忘本心。坚持理想,一路向前。严嵩是历史上有名
才能磨出好的品性,才能真正成才。
的奸臣,可谁曾知晓刚入仕途的严嵩,曾经也是个有雄心抱负的有志青年?在岁月
要经住岁月的打磨,需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打磨中,严嵩一次次地改变初衷,最后终于被岁月打磨成了一个圆滑的奸臣。
所以无论身在何处,孔子总能找到向别人学习的地方。就算自己博览群书,孔子还
“不要因为走得路太远,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在慢慢人生路上,我们或许会
是谦虚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孔子也在这一点一滴的请教中不断提升自己,充
经过多次打磨,但请不要因为打磨的痛,就忘记了心中的梦。
实自己。于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就诞生了。
岁月在无声无息地打磨着我们,可是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以一颗坚
孔子的一生谦虚学习,在书籍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从他人身上充盈自己的
强勇敢的心去面对它,再紧紧把握住自己的内心,就一定经得住岁月的打磨,做独
道德底蕴,于是在垂垂老矣之时,他仍旧向年轻时那样不忘自己的抱负,还是最初
一无二的自己,成为国家之才。
那个真实的自己,经住了岁月的打磨,让自己更优秀。
经住打磨,方能成才。
这篇文章老师给打了49分。这篇文章存在什么问题?又如何提升到55-60分呢?我觉得本文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开篇入题,概括引用作文材料,但文采不足。二是用例形式单一,点面结合不够,有明显模式化倾向。如用了三个事例,每个事例都是占两段,分析单独成段,有罗列事例嫌疑。三是用例与观点有些背离。观点是人生也需要持久地打磨与锤炼。糅烤的时间短促则容易荒废。而孔子的事例则是从充实自己出发的,严嵩的事例则是写了“打磨中改变了初衷”。这两个事例都有偏离。四是没有过渡段。只有三个段首语支撑文章的脉络,显得构架单薄。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与这个学生一起完成的,是纠正上面这些不足的提升版。括号里的话是具体的分析。 题目:糅炒茶叶与人生历练
一片茶叶,一份糅炒,一份打磨,一份幽香。炒茶告诉我们什么?人生需要打磨,成功需要历练。
(起:开篇用了“一字入题法”。既概括了材料,又文采斐然。还点出了文章的观点。当然还可以用名句入题法。如:加缪说:“我们每个人都应是西西弗。”一枚茶瓣,一顷糅炒,一份磨砺,一缕清香。茶叶要经打磨,炒作,那么人生呢?是谓历练造就人生。)
何为打磨?何为历练?困顿,灾难,饥饿,痛苦,挫折,悲苦是也。人生只有经历了像茶叶一般的糅炒苦练,才能极限人生,人生才会更焕发异彩。 (承:就是承接第一段,对观点进行简短的阐发。)
谁说历练的人生没有价值?谁说打磨的人生不具辉煌?让我们走近孔子吧。那是他疲惫地奔波于诸侯各国;那是他被嘲笑,被讥讽,甚至被排斥的沉郁寡言;那是他
面对着饥饿、困顿,永不言弃。有人说他是“丧家之犬”,他付之一笑;有人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毫不愤然。为什么岁月的风霜没有剥蚀他的理想?为什么无休止的沮丧没有打败一个执着者的坚强?正是因为这坎坷的历练与磨难,才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辉煌。
(转:这是一个“点”的事例段。形式是1+1+1。就是段首句+事例细节+扣题分析。用了不少句子来增强文采,如反问句,排比句,设问句,比喻句等。)
对坚强者而言,难道磨砺不是成功的基石?对胜利者而言,难道坎坷不是金牌的预兆?关键是你是否经得住生活打磨的考验。
(这是过渡段。是对上面事例的总结,又是文章架构的支撑点。)
茶叶要想成为名贵香茗,就须经几小时的糅炒;志士名流要想实现抱负也需要几分砥砺,几分惆怅。忘不了鲁迅笔下的柔石,面对着失明的母亲,面对着黑暗的世道,他毅然“愿赴北方去垦种美丽之花”,创作小说《二月》,扑向那灯光自寻殉灭。忘不了林肯那少年之梦——“太可耻了,一定要把奴隶制打垮”,罪恶的子弹让他倒在追索自由平等的路上。忘不了德国作家海涅,流亡巴黎,病困交加,脊髓病发作,他还拖着艰难的步履去拜见罗浮宫里的维纳斯雕像,他就是一生瘫痪也要用生命诠释美的向往,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那慰藉的目光。是什么力量让柔石走向
光明的热望?是什么力量推动林肯的担当?是什么力量造就海涅对美神的绝响?任何困境都可以踩在脚下,只有磨砺的赤胆衷肠在时空里遥响。
(这是“面”的事例段。用了柔石、林肯、海涅为例。注意了引用、排比、设问。细节清晰,句式顺畅,内容豁达。)
尼采说:“创造是痛苦的大救济和生命的慰藉。”面对着痛苦与磨难,沉郁与忧伤,你只有超越自我,只有创造自我。
(又一个过渡段。这是对上面排比事例的扣题分析,要增强理性思维的含量,所以引用了外国名言。有有厚重感。)
那我们当代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吧?那是哥们意气的酒肉朋友,那是急匆匆的脚步为名利奔波,那是快餐文化充斥手机与电脑,那是浅阅读,那是追逐名牌名装。如果你面对史铁生的灾难,你能有创造的文笔吗?如果你瘫痪轮椅,能有霍金的发现吗?生活没有了追求,就一潭死水;生活缺少了坚强与磨练,就没有美丽的成功。 (这是结合现实的理性分析段。现在高考作文命题其出发点,都是针对社会现实的,都是让你客观认识社会问题,然后提醒自己如何去弘扬真善美的。)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诗句:“我们都是走在沙漠里的驼队,由一个小点,慢慢变大。”人生就是穿越沙漠,就是在磨砺与困顿、荆棘与历练中穿行。穿越磨难,便是绿洲。 (合:结尾段的要求就是简短而有文采。)
两招六式帮你高考作文增加文采
第一招:底蕴成句
第一种情况,引用古诗文。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
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这种直白让人感觉幼稚。
第二个层次是名句后面有一定阐述。 表达式为:名言+意境。如:
①‚生命就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②‚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该层次重点在于名言的意境、思想、风格等的解说。意境的理解多数遵循传统的认知,但个人的感悟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往往更能出新意。 有时表达为:名言+品德。如:
生命就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该层次重点在于把握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和名言所表现的优秀品德。 有时表达为:名言+其它。如:
①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 ②我憧憬归隐于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
引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名言后面表述的内容有时是无法确定的,根据文章需要和作者悟性,变化无穷。
因此本层次的准确表达式为:名言+解说(或阐述)。
第三个层次是将诗句割裂,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如: ①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
②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③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 ④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前二句是剪裁两句古诗组合成一句,后二句是一句古诗割裂后组合成一句。 这一层次已经是比较灵活地运用了。 第四个层次是化用古诗文名句。如: 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感觉古诗里的动植物带着古典的美,又复活在大自然中,装点今天的生活。 第二种情况,用著名历史或文学人物的事迹或细节组句。 表达为:名人+名事。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叙写。
如:‚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 ‚屈原汨罗投江,让忠臣垂泪。‛ 第二个层次是诗意地展示。 如:
①‚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 ②‚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语言的弹性浓缩锤炼了诗的形象,那声“仰天长啸”和“沉痛的叩问”穿过历史的隧道,压迫读者的心灵,让人思索命运的真谛。 第三种情况,历史人物与相关诗句的组合。
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表达为:名人+名言+意境。如: ①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②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③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 前两句是名人名言名德,后一句是名人名言意境。 第二个层次是化用。表达为:名人+名言化用。如: 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 ②‚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③‚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 ④‚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 ⑤‚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
⑥‚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 ⑦‚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化用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
第二招:底蕴成段
【第一种情况】:表达式,N个名句(或N个名人名事)„+意境(或其它)。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
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第二种情况】表达式,名人+名言名事„+议论。分为六种情况: 一、表达式,N个名句+议论。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飘愁,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用旁观的眼神,是于心进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进发与升华! 二、表达式,N个名人+N 个名句+议论(或议论在前)。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三、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事+议论。
当屈原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在悲风中发出阵阵哀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四: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言名事+议论。
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 ……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
五: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
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六: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N段+议论。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苏东坡)
你能体味出‚六根弦架成的桥通向心渊,弹落了多少春花秋月‛中的无奈吗?你能体味出‚一粒千年的老盐,腌咸了爱的花苞‛中的辛酸吗?你能体味出‚思念在风中弥漫,空气中充盈着湿湿的感动‛中的诗情画意吗?你能体味出‚雪花尘封天地的季节,爱是一枚单程邮票‛中的感动吗?你能体味出‚百花伤尽了春,只有一朵秋‛中的悲伤吗?你能体味出‚在遗忘的过程中,漂泊的月光经常来我的梦里栖息‛中的孤寂吗?一句句轻灵的诗句让我体味到了一种语言上的诗意美而又不缺乏哲理,让我在飘香的花园前,感受着现代小诗清新秀丽。那润万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满皇都的烟柳,牵来了一片撩起闲绪的朦胧。可是那飘逸的太白,为我拉来了九天的银河,三千尺的飞流?把我带到那爱晴柔的树阴下,静看满塘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可是潇洒的杨万里?更让我醉心啊,乘上落霞,与孤鹜齐飞;泛舟秋水,共长天一色。
实例借鉴 梦回大唐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祖国在心中。
作文段段修改示范
要经住岁月的的打磨,需要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面对自己人生路上的挫折,史铁生在人生华年突然瘫痪。这样的打击如同一把尖刀把他的心刺得鲜血淋漓。他也曾想过自杀,可是自杀是弱者的选择。在母亲爱的滋养中,史铁生的心变得坚强乐观起来。他面对生活中一切的幸与不幸,能始终坦然面对,也正是这可坚强之心使他在文坛上能屹立不倒。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史铁生用坚强之心治愈伤口,
王玉强
周日辅导一个高三学生,为了让她迅速学会高分作文的诀窍,我试着引领她一段一段地重写,一段一段地理解,最后终于一篇新的作文诞生了。
下文是这位学生的原文:
题目:经住打磨,方能成才
茶叶刚被采摘下来,都是一样的。有的茶经过几个小时的糅炒成了好茶,而有
让伤口长出了坚强的翅膀。让史铁生在岁月的打磨中收获了“我要感谢上帝赐予我的
的茶经过半个小时的加热便成了粗茶。茶如此,人亦然。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
幸与不幸”的坦然之心。
可经过岁月的打磨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品行。可是,唯有经得住岁月打磨的人,
要经得住岁月的打磨,需不忘本心。坚持理想,一路向前。严嵩是历史上有名
才能磨出好的品性,才能真正成才。
的奸臣,可谁曾知晓刚入仕途的严嵩,曾经也是个有雄心抱负的有志青年?在岁月
要经住岁月的打磨,需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打磨中,严嵩一次次地改变初衷,最后终于被岁月打磨成了一个圆滑的奸臣。
所以无论身在何处,孔子总能找到向别人学习的地方。就算自己博览群书,孔子还
“不要因为走得路太远,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在慢慢人生路上,我们或许会
是谦虚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孔子也在这一点一滴的请教中不断提升自己,充
经过多次打磨,但请不要因为打磨的痛,就忘记了心中的梦。
实自己。于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就诞生了。
岁月在无声无息地打磨着我们,可是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以一颗坚
孔子的一生谦虚学习,在书籍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从他人身上充盈自己的
强勇敢的心去面对它,再紧紧把握住自己的内心,就一定经得住岁月的打磨,做独
道德底蕴,于是在垂垂老矣之时,他仍旧向年轻时那样不忘自己的抱负,还是最初
一无二的自己,成为国家之才。
那个真实的自己,经住了岁月的打磨,让自己更优秀。
经住打磨,方能成才。
这篇文章老师给打了49分。这篇文章存在什么问题?又如何提升到55-60分呢?我觉得本文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开篇入题,概括引用作文材料,但文采不足。二是用例形式单一,点面结合不够,有明显模式化倾向。如用了三个事例,每个事例都是占两段,分析单独成段,有罗列事例嫌疑。三是用例与观点有些背离。观点是人生也需要持久地打磨与锤炼。糅烤的时间短促则容易荒废。而孔子的事例则是从充实自己出发的,严嵩的事例则是写了“打磨中改变了初衷”。这两个事例都有偏离。四是没有过渡段。只有三个段首语支撑文章的脉络,显得构架单薄。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与这个学生一起完成的,是纠正上面这些不足的提升版。括号里的话是具体的分析。 题目:糅炒茶叶与人生历练
一片茶叶,一份糅炒,一份打磨,一份幽香。炒茶告诉我们什么?人生需要打磨,成功需要历练。
(起:开篇用了“一字入题法”。既概括了材料,又文采斐然。还点出了文章的观点。当然还可以用名句入题法。如:加缪说:“我们每个人都应是西西弗。”一枚茶瓣,一顷糅炒,一份磨砺,一缕清香。茶叶要经打磨,炒作,那么人生呢?是谓历练造就人生。)
何为打磨?何为历练?困顿,灾难,饥饿,痛苦,挫折,悲苦是也。人生只有经历了像茶叶一般的糅炒苦练,才能极限人生,人生才会更焕发异彩。 (承:就是承接第一段,对观点进行简短的阐发。)
谁说历练的人生没有价值?谁说打磨的人生不具辉煌?让我们走近孔子吧。那是他疲惫地奔波于诸侯各国;那是他被嘲笑,被讥讽,甚至被排斥的沉郁寡言;那是他
面对着饥饿、困顿,永不言弃。有人说他是“丧家之犬”,他付之一笑;有人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毫不愤然。为什么岁月的风霜没有剥蚀他的理想?为什么无休止的沮丧没有打败一个执着者的坚强?正是因为这坎坷的历练与磨难,才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辉煌。
(转:这是一个“点”的事例段。形式是1+1+1。就是段首句+事例细节+扣题分析。用了不少句子来增强文采,如反问句,排比句,设问句,比喻句等。)
对坚强者而言,难道磨砺不是成功的基石?对胜利者而言,难道坎坷不是金牌的预兆?关键是你是否经得住生活打磨的考验。
(这是过渡段。是对上面事例的总结,又是文章架构的支撑点。)
茶叶要想成为名贵香茗,就须经几小时的糅炒;志士名流要想实现抱负也需要几分砥砺,几分惆怅。忘不了鲁迅笔下的柔石,面对着失明的母亲,面对着黑暗的世道,他毅然“愿赴北方去垦种美丽之花”,创作小说《二月》,扑向那灯光自寻殉灭。忘不了林肯那少年之梦——“太可耻了,一定要把奴隶制打垮”,罪恶的子弹让他倒在追索自由平等的路上。忘不了德国作家海涅,流亡巴黎,病困交加,脊髓病发作,他还拖着艰难的步履去拜见罗浮宫里的维纳斯雕像,他就是一生瘫痪也要用生命诠释美的向往,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那慰藉的目光。是什么力量让柔石走向
光明的热望?是什么力量推动林肯的担当?是什么力量造就海涅对美神的绝响?任何困境都可以踩在脚下,只有磨砺的赤胆衷肠在时空里遥响。
(这是“面”的事例段。用了柔石、林肯、海涅为例。注意了引用、排比、设问。细节清晰,句式顺畅,内容豁达。)
尼采说:“创造是痛苦的大救济和生命的慰藉。”面对着痛苦与磨难,沉郁与忧伤,你只有超越自我,只有创造自我。
(又一个过渡段。这是对上面排比事例的扣题分析,要增强理性思维的含量,所以引用了外国名言。有有厚重感。)
那我们当代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吧?那是哥们意气的酒肉朋友,那是急匆匆的脚步为名利奔波,那是快餐文化充斥手机与电脑,那是浅阅读,那是追逐名牌名装。如果你面对史铁生的灾难,你能有创造的文笔吗?如果你瘫痪轮椅,能有霍金的发现吗?生活没有了追求,就一潭死水;生活缺少了坚强与磨练,就没有美丽的成功。 (这是结合现实的理性分析段。现在高考作文命题其出发点,都是针对社会现实的,都是让你客观认识社会问题,然后提醒自己如何去弘扬真善美的。)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诗句:“我们都是走在沙漠里的驼队,由一个小点,慢慢变大。”人生就是穿越沙漠,就是在磨砺与困顿、荆棘与历练中穿行。穿越磨难,便是绿洲。 (合:结尾段的要求就是简短而有文采。)
两招六式帮你高考作文增加文采
第一招:底蕴成句
第一种情况,引用古诗文。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
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这种直白让人感觉幼稚。
第二个层次是名句后面有一定阐述。 表达式为:名言+意境。如:
①‚生命就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②‚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该层次重点在于名言的意境、思想、风格等的解说。意境的理解多数遵循传统的认知,但个人的感悟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往往更能出新意。 有时表达为:名言+品德。如:
生命就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该层次重点在于把握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和名言所表现的优秀品德。 有时表达为:名言+其它。如:
①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 ②我憧憬归隐于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
引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名言后面表述的内容有时是无法确定的,根据文章需要和作者悟性,变化无穷。
因此本层次的准确表达式为:名言+解说(或阐述)。
第三个层次是将诗句割裂,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如: ①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
②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③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 ④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前二句是剪裁两句古诗组合成一句,后二句是一句古诗割裂后组合成一句。 这一层次已经是比较灵活地运用了。 第四个层次是化用古诗文名句。如: 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感觉古诗里的动植物带着古典的美,又复活在大自然中,装点今天的生活。 第二种情况,用著名历史或文学人物的事迹或细节组句。 表达为:名人+名事。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叙写。
如:‚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 ‚屈原汨罗投江,让忠臣垂泪。‛ 第二个层次是诗意地展示。 如:
①‚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 ②‚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语言的弹性浓缩锤炼了诗的形象,那声“仰天长啸”和“沉痛的叩问”穿过历史的隧道,压迫读者的心灵,让人思索命运的真谛。 第三种情况,历史人物与相关诗句的组合。
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表达为:名人+名言+意境。如: ①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②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③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 前两句是名人名言名德,后一句是名人名言意境。 第二个层次是化用。表达为:名人+名言化用。如: 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 ②‚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③‚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 ④‚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 ⑤‚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
⑥‚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 ⑦‚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化用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
第二招:底蕴成段
【第一种情况】:表达式,N个名句(或N个名人名事)„+意境(或其它)。 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
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第二种情况】表达式,名人+名言名事„+议论。分为六种情况: 一、表达式,N个名句+议论。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飘愁,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用旁观的眼神,是于心进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进发与升华! 二、表达式,N个名人+N 个名句+议论(或议论在前)。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三、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事+议论。
当屈原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在悲风中发出阵阵哀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四: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言名事+议论。
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 ……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
五: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
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六: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N段+议论。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苏东坡)
你能体味出‚六根弦架成的桥通向心渊,弹落了多少春花秋月‛中的无奈吗?你能体味出‚一粒千年的老盐,腌咸了爱的花苞‛中的辛酸吗?你能体味出‚思念在风中弥漫,空气中充盈着湿湿的感动‛中的诗情画意吗?你能体味出‚雪花尘封天地的季节,爱是一枚单程邮票‛中的感动吗?你能体味出‚百花伤尽了春,只有一朵秋‛中的悲伤吗?你能体味出‚在遗忘的过程中,漂泊的月光经常来我的梦里栖息‛中的孤寂吗?一句句轻灵的诗句让我体味到了一种语言上的诗意美而又不缺乏哲理,让我在飘香的花园前,感受着现代小诗清新秀丽。那润万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满皇都的烟柳,牵来了一片撩起闲绪的朦胧。可是那飘逸的太白,为我拉来了九天的银河,三千尺的飞流?把我带到那爱晴柔的树阴下,静看满塘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可是潇洒的杨万里?更让我醉心啊,乘上落霞,与孤鹜齐飞;泛舟秋水,共长天一色。
实例借鉴 梦回大唐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祖国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