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书法家王文治[论书绝句三十首]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工书法,以风韵胜。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绝句三十首,依次评品鼎鼓铭文、钟繇、王羲之、褚遂良、王献之、黄庭经、瘗鹤铭、灵飞小楷、米芾、欧阳询、张旭、怀素、孙过庭、李邕、古碑、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蔡襄、苏轼、赵佶、赵孟頫、沈度、沈粲、声闻小乘、董其昌、宝晋鸿堂、张照、励杜讷等人、事、处所、遗迹。作为书论诗,言简意赅,描绘如画,传神达理,评点精当,有如临其书、如见其人之感。难能可贵。虽30首840字之长,一气呵成,读罢意犹未尽。

(一)

焦山鼎腹字如蚕,石鼓遗文笔落酣。

魏晋总教传楷法,中锋先向此中参。

(二)

当涂四表重元常,典午名流尽瓣香。

凭他野鹜家家爱,甘雪私心赏世将。

(三)

醉本兰亭付辨才,一篇茧纸万琼瑰。

菁华已向昭陵閟,宗派还从定武开。

(四)

柬屏不屑独孤贤,阅世飘零总莫传。

恠底虹光生颖上,石函重见永和年。

(五)

一十三行珠琲列,宫奴风韵不犹人。

何当银烛围红袖,半格乌丝写洛神。

(六)

小字黄庭内景经,大书瘗鹤上皇铭。

相傅并是神仙迹,挥洒都成鸾凤形。

(七)

书家品韵辨声微,钟褚谁凭定是非。

却忆味经堂上坐,小窗风雨看灵飞。

(八)

娬媚甯徒魏郑公,河南腕底亦惊鸿。

子山枯树文皇册,颠米平生学不穷。

(九)

貌寝工书有率更,高丽贡使尽知名。

几人眼见元口赞,陕刻空劳搨九成。

(十)

狂素颠张艸稿工,秉胎汉晋自称雄。

岂知有宋诸名辈,祧却羲之祖鲁公。

(十一)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

(十二)

唐代何人绍晋风,括州象比右军龙。

云麾墓道残碑在,万本临摹意未慵。

(十三)

峋嵝山惟留艸树,延陵碑已失龙鸾。

浯溪万丈磨厓颂,合作商彝夏敦看。

(十四)

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间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

(十五)

虽然笔谏足千秋,争坐天尊未许俦。

若把诚悬方鲁国,也如子厚拟苏州。

(十六)

韭花一帖重璆琳,千古华亭最赏音。

想见昼眠人乍起,麦光铺案写秋阴。

(十七)

君漠落笔带春韶,玉润兰馨意欲销。

心画心声原不假,党人争及万安桥。

(十八)

坡翁奇气本超伦,挥洒纵横欲绝尘。

直到晚年师北海,更於平淡见天真。

(十九)

学士苏门沾溉多,出蓝生水究难过。

便将书品衡诗品,毕竟西江逊大峩。

(二十)

鸳鸯绣出任君评,得力终身只自明。

小楷蝇头空一代,谁知从幼学颜行。

(二一)

天姿淩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

一扫二王非妄语,祗应酿蜜不留花。

(二二)

不徒素练画秋鹰,笔态冲融似永兴。

善鉴工书俱第一,宣和天子太多能。

(二三)

狂怪余风待一砭,子昻标格故矜严。

凭君噉尽红蕉蜜,无奈中边祗有甜。

(二四)

何关燕瘦与环肥,窠臼才成意已违。

承旨风流犹有憾,揭虞应等桧无讥。

(二五)

沈家兄弟直词垣,簪笔俱承不次恩。

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

(二六)

吴下风华代有傅,一时文祝更翩翩。

绕渠学尽钟王格,不离声闻小乘禅。

(二七)

书家神品董华亭,楮墨空元透性灵。

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

(二八)

衣冠楚相貌中郎,绛汝虚劳搨二王。

留得先贤神韵在,前惟宝晋后鸿堂。

(二九)

赐諡都仍文敏名,吾朝司寇继元明。

纵然平淡输宗伯,多恐吴兴畏后生。

(三十)

静海书名擅北方,清华三世接芸香。

蹇驴襥被长安道,犹忆亲曾见老苍。

****************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工书法,以风韵胜。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绝句三十首,依次评品鼎鼓铭文、钟繇、王羲之、褚遂良、王献之、黄庭经、瘗鹤铭、灵飞小楷、米芾、欧阳询、张旭、怀素、孙过庭、李邕、古碑、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蔡襄、苏轼、赵佶、赵孟頫、沈度、沈粲、声闻小乘、董其昌、宝晋鸿堂、张照、励杜讷等人、事、处所、遗迹。作为书论诗,言简意赅,描绘如画,传神达理,评点精当,有如临其书、如见其人之感。难能可贵。虽30首840字之长,一气呵成,读罢意犹未尽。

(一)

焦山鼎腹字如蚕,石鼓遗文笔落酣。

魏晋总教传楷法,中锋先向此中参。

(二)

当涂四表重元常,典午名流尽瓣香。

凭他野鹜家家爱,甘雪私心赏世将。

(三)

醉本兰亭付辨才,一篇茧纸万琼瑰。

菁华已向昭陵閟,宗派还从定武开。

(四)

柬屏不屑独孤贤,阅世飘零总莫传。

恠底虹光生颖上,石函重见永和年。

(五)

一十三行珠琲列,宫奴风韵不犹人。

何当银烛围红袖,半格乌丝写洛神。

(六)

小字黄庭内景经,大书瘗鹤上皇铭。

相傅并是神仙迹,挥洒都成鸾凤形。

(七)

书家品韵辨声微,钟褚谁凭定是非。

却忆味经堂上坐,小窗风雨看灵飞。

(八)

娬媚甯徒魏郑公,河南腕底亦惊鸿。

子山枯树文皇册,颠米平生学不穷。

(九)

貌寝工书有率更,高丽贡使尽知名。

几人眼见元口赞,陕刻空劳搨九成。

(十)

狂素颠张艸稿工,秉胎汉晋自称雄。

岂知有宋诸名辈,祧却羲之祖鲁公。

(十一)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

(十二)

唐代何人绍晋风,括州象比右军龙。

云麾墓道残碑在,万本临摹意未慵。

(十三)

峋嵝山惟留艸树,延陵碑已失龙鸾。

浯溪万丈磨厓颂,合作商彝夏敦看。

(十四)

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间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

(十五)

虽然笔谏足千秋,争坐天尊未许俦。

若把诚悬方鲁国,也如子厚拟苏州。

(十六)

韭花一帖重璆琳,千古华亭最赏音。

想见昼眠人乍起,麦光铺案写秋阴。

(十七)

君漠落笔带春韶,玉润兰馨意欲销。

心画心声原不假,党人争及万安桥。

(十八)

坡翁奇气本超伦,挥洒纵横欲绝尘。

直到晚年师北海,更於平淡见天真。

(十九)

学士苏门沾溉多,出蓝生水究难过。

便将书品衡诗品,毕竟西江逊大峩。

(二十)

鸳鸯绣出任君评,得力终身只自明。

小楷蝇头空一代,谁知从幼学颜行。

(二一)

天姿淩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

一扫二王非妄语,祗应酿蜜不留花。

(二二)

不徒素练画秋鹰,笔态冲融似永兴。

善鉴工书俱第一,宣和天子太多能。

(二三)

狂怪余风待一砭,子昻标格故矜严。

凭君噉尽红蕉蜜,无奈中边祗有甜。

(二四)

何关燕瘦与环肥,窠臼才成意已违。

承旨风流犹有憾,揭虞应等桧无讥。

(二五)

沈家兄弟直词垣,簪笔俱承不次恩。

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

(二六)

吴下风华代有傅,一时文祝更翩翩。

绕渠学尽钟王格,不离声闻小乘禅。

(二七)

书家神品董华亭,楮墨空元透性灵。

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

(二八)

衣冠楚相貌中郎,绛汝虚劳搨二王。

留得先贤神韵在,前惟宝晋后鸿堂。

(二九)

赐諡都仍文敏名,吾朝司寇继元明。

纵然平淡输宗伯,多恐吴兴畏后生。

(三十)

静海书名擅北方,清华三世接芸香。

蹇驴襥被长安道,犹忆亲曾见老苍。

****************


相关内容

  • 王士祯"红桥修禊"考辨
  • 作者:朱则杰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07期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5)01-0051-08 DOI:10.13317/j.cnki.jdskxb.2015.007 诗人结社.集会.唱和,三者既有可能相互重合,也有可能相对独立.按 ...

  • 情谊诗词唱和二十首
  • --燕赵书痴王玉良 1绝句  敬赠金学孟老师--王玉良 学今贯古生花笔,孟典丘经效圣贤.笑论相如俗世赋,挥毫华夏美辞篇. 赐赋有感 金老师赐赋情深意重,夜不能寐,谨以拙诗以表衷情. 贞操追孔孟,椽笔走蛟龙.锦绣压屈宋,华章二马惊. 深情潭水浅,励志鹤鹏鸣.峻岭迎红日,春风沐赋中. 春风秋水情志序 夫 ...

  • 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
  • 江南 无名氏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风 作者:李峤 五 ...

  • 冰夫:依旧听风听雨眠
  • 人们总说,人生是一部大书,纷纭繁复,卷册浩瀚,谁也难以理清说明.但是,世上总有许多智者(包括哲学家和文学家),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予以阐述.解读.诗人便是其中之一.所以说,诗人的作品有如许许多多的窗户,透过这些窗户,我们不仅可以认识世界,感知人生,而且也可以窥视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灵魂.因为从某 ...

  • 高中文言名家必背常识
  • <诗经>"诗三百",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1. 1.<诗经>:又名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五经">诗歌305篇,分为篇,分为"." ...

  • 中国文学常识
  • 中国文学常识(一)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

  •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十首赏析
  •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十首赏析 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 (一)山中杂诗 吴均 (五言绝句)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说明在景 ...

  • 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
  • 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快拿去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 ...

  • 福建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
  • 福建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一) 1. <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