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谋士田丰田丰最后怎么死的?

东汉末年谋士田丰 田丰最后怎么死的?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一说渤海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弃韩就袁

田丰自幼天姿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虽然已过,但他仍笑不露齿,因此为乡邻所器重。而且田丰博学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辟,推荐为茂才,后来被选为侍御史,因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于是弃官归家。不久,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因为正直而不得志。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以反客为主之计智取冀州,成为冀州牧,听说田丰威名,带着贵重礼物,非常谦卑地招揽田丰,任命其为别驾,对他很是信任和器重。

计权合变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田丰随袁绍出战公孙瓒,从事期间参与界桥之战。公孙瓒军逼近袁绍,包围袁绍数重,射来的箭像下雨一样。田丰扶着袁绍,让他退入一堵矮墙里里面。袁绍摘下头盔扔到地上,说:“大丈夫应当上前战死,怎么反而逃进墙裹面呢?”催促箭手竞相射箭,射伤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众不知道是袁绍,不少人渐渐退走了。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从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每次接到诏书,总担心对自己不利,于是想要天子搬迁靠近自己,派人对曹操说许县低洼潮湿,洛阳又残缺被毁,应当将都城迁到甄城,以便靠近完整丰足的地区。曹操不答应。田丰对袁绍说:“迁都的计策,既然不被采纳,最好早点儿谋取许县,接来天子,动辄假托天子韶令,向全国发号施令,这是最好的办法。不这样做,最终将受制于他人,那时即使后悔也不起作用了。”袁绍没有采纳。

后来袁绍采用田丰的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官渡之战之前,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领了沛县背叛曹操。曹操亲自率兵征讨刘备。田丰对袁绍说:“同您争夺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现在去束边攻打刘备,双方交战不可能很快结束,现在调动全部兵力袭击曹操的后方,一去就可以平定。军队根据时机出动,造就是时候。”袁绍推辞说儿子生病,田丰的计策没得到施行。田丰举着拐杖敲击地面说:“咳,大事完了!好不容易赶上这样的时机,竟然因为小孩子生病丧失机会,可惜呵!”袁绍听到以后很恼怒,从此就疏远了田丰。

持久战术

曹操害怕袁绍渡过黄河,就加紧攻打刘备,不到一个月将刘备打败。刘备投奔袁绍,袁绍这才进兵攻打许县。田丰认为既然失去前面的时机,眼下不宜出兵,就劝阻袁绍说:“曹操已经打败了刘备,许都就不再空虚丁。而且曹操擅长用兵,变化无常,人数虽少,不可轻视。现在不如长期坚守。将军凭藉山岭黄河的坚固,拥有四个州的人马,外面联合英雄豪杰,内部实行农耕用以备战。然后挑选精锐部队,分为奇兵,趁敌人空虚轮番出战,用来骚扰黄河南面。敌人援救右边,我就攻其左边;敌人援救左边,我就攻其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于本业,我们还没有疲劳但对方已经困乏,用不了三年,安坐就可战胜敌人。现在不用庙堂上稳操胜券的计策而想通过一次战争去决定成败,万一不能如愿以偿,后悔就来不及了。”袁绍不听。田丰极力劝阻,得罪了袁绍,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就将田丰关了起来。于是先发布檄文,大举南下。

直犯覆亡

曹操听闻田丰不在军中,喜道:“袁绍必败。”后袁绍败走,曹操叹道:“假使袁绍用田丰之计,胜败尚未可知也。”

到袁绍军队返回时,一路土崩瓦解,众军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丰在这里,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有人对田丰说:“您下定会受到重用。”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诚,而且我多次因为说真话冒犯他。如果他得胜,一高兴,一定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要是出师得胜,我将得到保全,现在既然打败了,我不指望活命了。”袁绍回来后,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被他耻笑。”逢纪乘机进谗言:“田丰听说将军败退,拍手大笑,正为他预言正确而欢喜呢!”袁绍于是杀了田丰。

东汉末年谋士田丰 田丰最后怎么死的?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一说渤海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弃韩就袁

田丰自幼天姿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虽然已过,但他仍笑不露齿,因此为乡邻所器重。而且田丰博学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辟,推荐为茂才,后来被选为侍御史,因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于是弃官归家。不久,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因为正直而不得志。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以反客为主之计智取冀州,成为冀州牧,听说田丰威名,带着贵重礼物,非常谦卑地招揽田丰,任命其为别驾,对他很是信任和器重。

计权合变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田丰随袁绍出战公孙瓒,从事期间参与界桥之战。公孙瓒军逼近袁绍,包围袁绍数重,射来的箭像下雨一样。田丰扶着袁绍,让他退入一堵矮墙里里面。袁绍摘下头盔扔到地上,说:“大丈夫应当上前战死,怎么反而逃进墙裹面呢?”催促箭手竞相射箭,射伤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众不知道是袁绍,不少人渐渐退走了。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从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每次接到诏书,总担心对自己不利,于是想要天子搬迁靠近自己,派人对曹操说许县低洼潮湿,洛阳又残缺被毁,应当将都城迁到甄城,以便靠近完整丰足的地区。曹操不答应。田丰对袁绍说:“迁都的计策,既然不被采纳,最好早点儿谋取许县,接来天子,动辄假托天子韶令,向全国发号施令,这是最好的办法。不这样做,最终将受制于他人,那时即使后悔也不起作用了。”袁绍没有采纳。

后来袁绍采用田丰的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官渡之战之前,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领了沛县背叛曹操。曹操亲自率兵征讨刘备。田丰对袁绍说:“同您争夺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现在去束边攻打刘备,双方交战不可能很快结束,现在调动全部兵力袭击曹操的后方,一去就可以平定。军队根据时机出动,造就是时候。”袁绍推辞说儿子生病,田丰的计策没得到施行。田丰举着拐杖敲击地面说:“咳,大事完了!好不容易赶上这样的时机,竟然因为小孩子生病丧失机会,可惜呵!”袁绍听到以后很恼怒,从此就疏远了田丰。

持久战术

曹操害怕袁绍渡过黄河,就加紧攻打刘备,不到一个月将刘备打败。刘备投奔袁绍,袁绍这才进兵攻打许县。田丰认为既然失去前面的时机,眼下不宜出兵,就劝阻袁绍说:“曹操已经打败了刘备,许都就不再空虚丁。而且曹操擅长用兵,变化无常,人数虽少,不可轻视。现在不如长期坚守。将军凭藉山岭黄河的坚固,拥有四个州的人马,外面联合英雄豪杰,内部实行农耕用以备战。然后挑选精锐部队,分为奇兵,趁敌人空虚轮番出战,用来骚扰黄河南面。敌人援救右边,我就攻其左边;敌人援救左边,我就攻其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于本业,我们还没有疲劳但对方已经困乏,用不了三年,安坐就可战胜敌人。现在不用庙堂上稳操胜券的计策而想通过一次战争去决定成败,万一不能如愿以偿,后悔就来不及了。”袁绍不听。田丰极力劝阻,得罪了袁绍,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就将田丰关了起来。于是先发布檄文,大举南下。

直犯覆亡

曹操听闻田丰不在军中,喜道:“袁绍必败。”后袁绍败走,曹操叹道:“假使袁绍用田丰之计,胜败尚未可知也。”

到袁绍军队返回时,一路土崩瓦解,众军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丰在这里,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有人对田丰说:“您下定会受到重用。”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诚,而且我多次因为说真话冒犯他。如果他得胜,一高兴,一定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要是出师得胜,我将得到保全,现在既然打败了,我不指望活命了。”袁绍回来后,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被他耻笑。”逢纪乘机进谗言:“田丰听说将军败退,拍手大笑,正为他预言正确而欢喜呢!”袁绍于是杀了田丰。


相关内容

  • 将神答题器
  • 1.请问,以下所列战役中,不属于<三国演义>三大战役的是哪一个? 答案:虎牢关之战 2.<三国演义>书中,头顶嵌宝紫金冠,身披璎珞红锦袍,腰系碾玉狮子带,骑一匹卷毛赤兔马的人物是谁? 答案:孟获 3.赤壁之战被作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其最重要的意义是? 答案 ...

  • 曹操的教育思想
  • TheoryResearch 学★★理★★论 曹操的教育思想 汪增相 (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摘要:曹操重视恢复因汉末战乱而遭到破坏的学校教育,希望通过发展学校教育来移风易俗,实现对社会 的教化.曹操认为人才对政治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甚至关键的作用,因此不仅渴求人才,提倡唯才 ...

  • 三国演义历史人物
  • 三国演义 历史人物 曹魏势力 乱世奸雄 魏武帝 曹孟德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魏王.东汉丞相,中国伟大著名的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时代的奠基人,也是三国时期最伟大杰出的君主.曹操小名阿瞒,人称"曹公",沛国谯郡 (今安徽亳州市)人,出 ...

  • 中国古达以少胜多战役总结
  •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战役的总结 在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下,我们对中国古代以少胜多战役有了很好的了解.并且深入调查 了几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现总结如下: 巨鹿之战,秦朝末年,反秦名将项羽率领楚地义军歼灭秦军章邯.王离主力的重大作战.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公元前208年 ...

  • 曹操的故事
  • 曹操的故事 1.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京城.董卓派人追捕,并四处张贴告示,到处设下捉拿曹操的罗网,情势十分险恶. 曹操和救他脱险的陈宫逃到曹操父亲的老友吕伯奢家.吕伯奢热情款待,因家中无酒,便急忙出去买酒.曹操坐在前堂,忽然听见后面有磨刀声,顿时起了疑心.悄悄走到后院 ...

  • 谋士郭图是个什么样的人
  • 谋士郭图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起郭图,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可能不怎么深刻,他只是袁绍帐前的一个谋士,至于他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作者从未着墨,算是小人物一个. 可小人物不能当小人.一旦馊主意.坏点子发挥了作用,那么,危害程度是相当严重的. 在<三国演义>中,郭图出场并不多.可他每次一露面,给主公 ...

  • 曹操的启示之五:善于倾听除盲点
  •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在人生这条河上有风景如画,水平如镜的阶段,也有惊涛骇浪,暗礁浅滩的时刻,我们这辈子也不容易,首先你要有欣赏风景的情绪,其次也要随时做好应付挑战的准备,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处处看的清楚,事事想明白,因此每个人都会有盲点. 红色很醒目,假如有一个人传红色的衣服, ...

  • 河南为什么历来没有军阀割据?河南人才都去了哪里?
  • "河出图,洛出书",孔夫子的感慨至今言犹在耳. 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这个名字,在古代就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一片土地.中华文明在此诞生,儒.释.道.等都肇始于此地,科举制度也是在这里开始的,丝绸之路,大运河等等等等.而现在的中国人,从 ...

  •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
  • 古代有:黄帝-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家,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祖先 仓颉-黄帝的史官,传说中的文字创立者,有"仓颉造字"之说 杜康-夏朝第五代国王 商汤-商朝开国帝王 姜子牙-周朝宰相,助周武王灭商,河南许昌人 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经>,道教创始人,河南鹿邑人: 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