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应用

  摘    要: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h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引入质量管理理论中的PDCA循环,把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探索实现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PDCA循环    大学生党员发展    应用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中提出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高校作为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的工作主体,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可行性

  (一)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1930年由休哈特提出,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所谓PDCA,即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是指在质量管理中,按照PDCA循环,使质量管理活动周而复始地运转,下一个循环基于上一个循环的基础,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PDCA循环是一个综合性循环,呈爬梯上升式循环。PDCA循环包括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PDCA循环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示意图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P)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其中包括四个步骤:步骤一,收集资料,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步骤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步骤三,确认主要原因;步骤四,制订行动计划。

  第二阶段:执行阶段(D)实施行动计划,此阶段只有这一个步骤,即步骤五。

  第三阶段:检查阶段(C)检查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此阶段也只有这一步,即步骤六。

  第四阶段:处理阶段(A)修订标准,固定成绩,并进行总结反馈。其中包括两个步骤:步骤七,总结经验,修订标准;步骤八,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二)可行性分析

  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相当于一个“产品”从原料加工为成品的过程,即把普通高校学生作为输入,经过系统的党员发展培养,转化为合格的大学生党员的输出过程。这一过程中只有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检查、有反馈,才能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1]。PDCA循环理论提供了这种质量管理思路,即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总结,可以使得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目标更明确、方法更科学、计划更可行。

  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提高,爬梯式上升的循环,每个循环都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的过程。将PDCA循环运用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保证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条理化、系统化和程序化。

  二、PDCA循环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具体实施

  基于PDCA循环理论,把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按照PDCA循环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建立管理过程。

  (一)第一阶段(P)――计划阶段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分析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计划,对于增强党员发展过程管理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从问题出发,分析形成原因。

  (1)考察重专业素质,轻政治素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明确规定:“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但在实际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因为政治标准难以量化把握,常常把可量化的学习成绩,学生工作表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其实是对党员发展标准的歪曲,导致一些尚不具备党员标准的人被吸收进来,影响党员整体质量。

  (2)教育重前期培养,轻后续教育。从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看,对于入党的启蒙教育、积极分子的培养等前期工作比较重视,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各类培训,促进学生对党的基础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但对发展后的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就相对比较忽视。一方面大学生往往经过系列的培养考察后,被接收为预备党员时,已经是高年级,而最后一年要参加校外顶岗实习,这其中产生的时空问题,给后续教育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党建人手不足的问题使得很难对联系对象的思想进行深层次了解与把握,更难以对他们进行持续性的后续教育服务。

  (3)发展重程序形式,轻过程把控。从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程序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提交入党申请→确定为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培养→预备党员转正,有着严格的工作流程,但流程有时被解读操作得过于形式化,导致对于过程的监控并未起到实效。更有甚者,在培养发展时只看材料的齐全程度,并不能全面了解培养发展对象的真实表现和思想动态。

  2.以目标为导向,制订行动计划。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这已经指明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总目标,必须将政治标准和实际行动作为教育考察的关键指标。基于这样的总目标,结合已经分析的党员考察、党员教育、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计划,重点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考察,确立正确的考评机制。第二,构建“连贯学习、层次递进、线上线下、知行统一”的大学生党员教育体系[2]。第三,关注控制环节,制定监控机制,对发展学生党员的全过程进行把控,建立并有效运行自我完善机制,从而达到预防不合格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   (二)第二阶段(D)――执行阶段

  高效的执行力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一环。如何使文件化的�试蚝头椒ú怀晌�一纸空文,要对所有与之相关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强化责任心,明确目标,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3],根据既定的发展目标与计划努力做到:

  1.考察标准严格,评价全面到位。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并从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坚持把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相结合,把学生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相结合,把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相结合,全面考察,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学习层次递进,教育培训扎实。坚持教育的连贯性、层次性、统一性、多样性。在新生中开展党的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重视做好思想上入党工作[4]。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后的后续教育,将党性修养与学生党员自身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进性。拓宽党员教育途径,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注重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到教育的知行合一。

  3.培养流程规范,过程控制严格。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从学生提出入党申请――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教育、考察――预备党员转正,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规范的流程,都有着各个环节的过程控制要点(见图2),要严格按照党员质量标准和发展规程开展各项工作,经过逐层把关,确保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图2    大学生党员发展各环节过程控制要点

  (三)第三阶段(C)――检查阶段

  计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方案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完成,需要进行效果检验后才能得出结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仅要对党员发展工作流程的规范性进行检验,更要对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目标,即有没有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吸收合格的大学生党员进行有效检验。

  1.强化督查考核。高校党委要定期派出督查组深入党总支、党支部进行检查,适时组织互比互查,对党员发展工作流程的规范性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2.健全出口机制。对于界定出的不合格学生党员,要进行及时处置或有效转化,形成吐故纳新、永葆先进的科学机制。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立足教育转化,开展“限期整改”的教育帮扶工作,对未整改或者仍旧无法达到党员标准的,严格落实不合格党员的退出程序。

  (四)第四阶段(A)――处理阶段

  这是一个总结提升的阶段。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计划、实施和检查阶段结束后,应该及时通过座谈研讨、民意测评等多种形式总结经验,对已被证明的有成效的措施进行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以便今后的执行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不足的地方,进行总结反思,为开展新一轮的PDCA循环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2]李婷婷.从质量控制角度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保障机制构建[J].传承,2015(12).

  [3]PDCA循环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J].党建论坛,2013(07).

  [4]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教党[2013]22号.

  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PDCA过程控制的高职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4SJD259。

  摘    要: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h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引入质量管理理论中的PDCA循环,把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探索实现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PDCA循环    大学生党员发展    应用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中提出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高校作为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的工作主体,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可行性

  (一)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1930年由休哈特提出,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所谓PDCA,即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是指在质量管理中,按照PDCA循环,使质量管理活动周而复始地运转,下一个循环基于上一个循环的基础,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PDCA循环是一个综合性循环,呈爬梯上升式循环。PDCA循环包括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PDCA循环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示意图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P)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其中包括四个步骤:步骤一,收集资料,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步骤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步骤三,确认主要原因;步骤四,制订行动计划。

  第二阶段:执行阶段(D)实施行动计划,此阶段只有这一个步骤,即步骤五。

  第三阶段:检查阶段(C)检查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此阶段也只有这一步,即步骤六。

  第四阶段:处理阶段(A)修订标准,固定成绩,并进行总结反馈。其中包括两个步骤:步骤七,总结经验,修订标准;步骤八,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二)可行性分析

  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相当于一个“产品”从原料加工为成品的过程,即把普通高校学生作为输入,经过系统的党员发展培养,转化为合格的大学生党员的输出过程。这一过程中只有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检查、有反馈,才能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1]。PDCA循环理论提供了这种质量管理思路,即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总结,可以使得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目标更明确、方法更科学、计划更可行。

  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提高,爬梯式上升的循环,每个循环都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的过程。将PDCA循环运用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保证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条理化、系统化和程序化。

  二、PDCA循环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具体实施

  基于PDCA循环理论,把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按照PDCA循环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建立管理过程。

  (一)第一阶段(P)――计划阶段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分析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计划,对于增强党员发展过程管理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从问题出发,分析形成原因。

  (1)考察重专业素质,轻政治素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明确规定:“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但在实际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因为政治标准难以量化把握,常常把可量化的学习成绩,学生工作表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其实是对党员发展标准的歪曲,导致一些尚不具备党员标准的人被吸收进来,影响党员整体质量。

  (2)教育重前期培养,轻后续教育。从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看,对于入党的启蒙教育、积极分子的培养等前期工作比较重视,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各类培训,促进学生对党的基础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但对发展后的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就相对比较忽视。一方面大学生往往经过系列的培养考察后,被接收为预备党员时,已经是高年级,而最后一年要参加校外顶岗实习,这其中产生的时空问题,给后续教育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党建人手不足的问题使得很难对联系对象的思想进行深层次了解与把握,更难以对他们进行持续性的后续教育服务。

  (3)发展重程序形式,轻过程把控。从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程序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提交入党申请→确定为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培养→预备党员转正,有着严格的工作流程,但流程有时被解读操作得过于形式化,导致对于过程的监控并未起到实效。更有甚者,在培养发展时只看材料的齐全程度,并不能全面了解培养发展对象的真实表现和思想动态。

  2.以目标为导向,制订行动计划。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这已经指明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总目标,必须将政治标准和实际行动作为教育考察的关键指标。基于这样的总目标,结合已经分析的党员考察、党员教育、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计划,重点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考察,确立正确的考评机制。第二,构建“连贯学习、层次递进、线上线下、知行统一”的大学生党员教育体系[2]。第三,关注控制环节,制定监控机制,对发展学生党员的全过程进行把控,建立并有效运行自我完善机制,从而达到预防不合格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   (二)第二阶段(D)――执行阶段

  高效的执行力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一环。如何使文件化的�试蚝头椒ú怀晌�一纸空文,要对所有与之相关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强化责任心,明确目标,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3],根据既定的发展目标与计划努力做到:

  1.考察标准严格,评价全面到位。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并从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坚持把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相结合,把学生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相结合,把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相结合,全面考察,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学习层次递进,教育培训扎实。坚持教育的连贯性、层次性、统一性、多样性。在新生中开展党的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重视做好思想上入党工作[4]。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后的后续教育,将党性修养与学生党员自身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进性。拓宽党员教育途径,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注重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到教育的知行合一。

  3.培养流程规范,过程控制严格。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从学生提出入党申请――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教育、考察――预备党员转正,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规范的流程,都有着各个环节的过程控制要点(见图2),要严格按照党员质量标准和发展规程开展各项工作,经过逐层把关,确保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图2    大学生党员发展各环节过程控制要点

  (三)第三阶段(C)――检查阶段

  计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方案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完成,需要进行效果检验后才能得出结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仅要对党员发展工作流程的规范性进行检验,更要对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目标,即有没有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吸收合格的大学生党员进行有效检验。

  1.强化督查考核。高校党委要定期派出督查组深入党总支、党支部进行检查,适时组织互比互查,对党员发展工作流程的规范性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2.健全出口机制。对于界定出的不合格学生党员,要进行及时处置或有效转化,形成吐故纳新、永葆先进的科学机制。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立足教育转化,开展“限期整改”的教育帮扶工作,对未整改或者仍旧无法达到党员标准的,严格落实不合格党员的退出程序。

  (四)第四阶段(A)――处理阶段

  这是一个总结提升的阶段。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计划、实施和检查阶段结束后,应该及时通过座谈研讨、民意测评等多种形式总结经验,对已被证明的有成效的措施进行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以便今后的执行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不足的地方,进行总结反思,为开展新一轮的PDCA循环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2]李婷婷.从质量控制角度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保障机制构建[J].传承,2015(12).

  [3]PDCA循环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J].党建论坛,2013(07).

  [4]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教党[2013]22号.

  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PDCA过程控制的高职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4SJD259。


相关内容

  • 质量体系英文缩写
  • · 不断采取防错措施降低产品风险(见"8.APQP与防错"): · 持续改进: · 制定必要的程序.标准和控制方法: · 控制计划是重要的输出: · 制定.实施时间表. APQP 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有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 ...

  • 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 目 录 摘 要 ................................................ - 2 - 一.PDCA循环 ......................................... - 3 - (一)PDCA循环原理 .................. ...

  • PDCA循环在提高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作用
  •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在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的效果,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 按PDCA循环模式,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培训.考核检查.反馈改进.结果 应用PDCA前的洗手执行率为38.5%,而应用PDCA后的洗手执行率为91.5%,应用PDCA后的洗 ...

  • 规范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体会
  • 塑堡塞魃皇班窒兰Q!垒生箜!!鲞笙2翅 ・119・ 规范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体会 李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70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也是最能体现"急"与"救"的阶段.其任务为现场紧急救治各种 ...

  •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
  •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 [课程名称] 全面质量管理TQM [课程编号] F11 第一讲 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1. 引言 2.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3.世界范围内TQM的实施状况和代表人物 4.TQM八大原则 第二讲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 1.引言 2.TQM的特点和关键 3.TQM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 ...

  •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中小企业中的运用
  • 毕 业 论 文 学生姓名: 安海生 学 号: [1**********] 系别班级: 管理系08级工商管理本科班 专业(方向) : 工商管理 题 目: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中小企业中的运用 指导者: 尚云仙 教授 评阅者: 李红英 副教授 2012年4月20日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目 次 ...

  • 宾馆客房清洁卫生PDCA实施计划
  • 宾馆客房清洁卫生PDCA 实施计划 客房清洁PDCA 实施的目标:为了保证客房的清洁保养工作的质量,坚持日常卫生和计划卫生工作相结合,不仅省时.省力.效果好,还能有效的延长客房设备的使用寿命.PDCA 客房清洁卫生实施计划是指在日常的清洁卫生的基础上,拟定一个周期性清洁计划,采取定期循环的方式,将客 ...

  • 戴明循环在反光镜镀膜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通过戴明循环质量管理方法,改进和解决反光镜镀膜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提高镀膜工序的一次合格率.方法:对沈阳汇博光学公司生产的反光镜进行检验,运用PDCA循环的4个控制理论和8个步骤指导质量控制工作.结果:对镀膜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品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最突出质量问题,针对这一质量问题制 ...

  • 塑造优秀领导力
  • 讲师简介 段 正 文  美国加州大学MBA /台大医院管理研究所  美国布兰佳(Blanchard) 训练中心授证讲师:美国博思能(Persona) 训练中心授证讲 师  拥有丰富华人市场的企业经营管理与实战授课经验  曾任知名的企业管理刊物<管理杂志>.<突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