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的历史考察

  [摘 要]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发展动力论 经验与启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      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动力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力量。马克思还进一步提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确立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基本观点。然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阶级和阶级剥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有上述两对矛盾,如果存在又该如何解决以推动社会发展,对此人们的观点却不一致。毛泽东认为:“矛盾是永远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有人以为一到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就十分美好,没有什么坏的东西了,这其实是一种迷信。”[1](P66)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虽然迅速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任何矛盾了,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而“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1](P213)。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主要矛盾,仍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957年1月27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批评了斯大林在一个长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指出斯大林之所以没有把这两对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2](P912)。因此,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1](P214)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什么呢?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1](P215)毛泽东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1956年,党的八大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后来毛泽东还进一步强调,全党要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努力学会做经济工作。为了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毛泽东提出了搞整风运动,进行大协作,下放干部,“两参一改”,干部参加劳动,破除不适当的规章制度等办法。应该说,这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先声,是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成果。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      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上,邓小平总结了毛泽东从一度重视抓经济工作以发展生产力,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改革动力论”。   邓小平首先肯定和继承了1957年前后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观点,另一方面,他总结了毛泽东在发展生产力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问题上认识不一贯、不彻底的教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5](P225)。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是解放和发展产力的必由之路,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持续发展的基础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第一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他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4](P150)。后来,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5](P138);“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5](P131)。邓小平还强调,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能把生产力从僵化的社会体制下解放出来。他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5](P370)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早在1978年10月,邓小平就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1985年3月,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5](P82)。为什么把改革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邓小平解释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5](P134)因此,改革就是革命,不是改良,不是修修补补。邓小平还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5](P237)   在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农村、城市、国有企业等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2000年到来之际顺利地进入了小康阶段。实践证明,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      三、江泽民的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      江泽民一方面继承了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同时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对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有新的丰富和发展,提出了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的思想观点。   第一,关于深化改革的问题。江泽民在总结多年改革的实践经验后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6](P11)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突出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7](P18)。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7](P18)。江泽民认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典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江泽民提出,一方面改革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和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革除一切影响和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点。

  第二,关于不断创新的问题。江泽民在发展动力论上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在坚持和深化改革的同时,要不断创新,并认为这是推进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十六大报告中又加上了“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的表述。这是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做出正确估计之后提出来的。从国际上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冲击着世界各个角落,能否在这次浪潮中利用世界先进技术来实现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出回应的重大课题。从国内来看,新一轮更深层次的改革即将展开,能否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体制创新,直接影响到改革的进程。于是,创新特别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就成了一个关乎民族振兴、国家兴衰的重要推动力。江泽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及时指出:“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8](P1311);“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8](P1401)“推进科技进步,关键要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科技实力的中心环节。”[8](P1402)“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8](P1308)三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所取得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新世纪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7.   [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梅 宏

  [摘 要]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发展动力论 经验与启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      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动力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力量。马克思还进一步提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确立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基本观点。然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阶级和阶级剥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有上述两对矛盾,如果存在又该如何解决以推动社会发展,对此人们的观点却不一致。毛泽东认为:“矛盾是永远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有人以为一到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就十分美好,没有什么坏的东西了,这其实是一种迷信。”[1](P66)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虽然迅速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任何矛盾了,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而“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1](P213)。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主要矛盾,仍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957年1月27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批评了斯大林在一个长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指出斯大林之所以没有把这两对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2](P912)。因此,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1](P214)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什么呢?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1](P215)毛泽东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1956年,党的八大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后来毛泽东还进一步强调,全党要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努力学会做经济工作。为了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毛泽东提出了搞整风运动,进行大协作,下放干部,“两参一改”,干部参加劳动,破除不适当的规章制度等办法。应该说,这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先声,是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成果。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      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上,邓小平总结了毛泽东从一度重视抓经济工作以发展生产力,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改革动力论”。   邓小平首先肯定和继承了1957年前后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观点,另一方面,他总结了毛泽东在发展生产力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问题上认识不一贯、不彻底的教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5](P225)。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是解放和发展产力的必由之路,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持续发展的基础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第一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他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4](P150)。后来,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5](P138);“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5](P131)。邓小平还强调,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能把生产力从僵化的社会体制下解放出来。他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5](P370)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早在1978年10月,邓小平就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1985年3月,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5](P82)。为什么把改革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邓小平解释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5](P134)因此,改革就是革命,不是改良,不是修修补补。邓小平还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5](P237)   在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农村、城市、国有企业等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2000年到来之际顺利地进入了小康阶段。实践证明,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      三、江泽民的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      江泽民一方面继承了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同时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对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有新的丰富和发展,提出了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的思想观点。   第一,关于深化改革的问题。江泽民在总结多年改革的实践经验后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6](P11)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突出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7](P18)。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7](P18)。江泽民认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典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江泽民提出,一方面改革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和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革除一切影响和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点。

  第二,关于不断创新的问题。江泽民在发展动力论上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在坚持和深化改革的同时,要不断创新,并认为这是推进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十六大报告中又加上了“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的表述。这是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做出正确估计之后提出来的。从国际上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冲击着世界各个角落,能否在这次浪潮中利用世界先进技术来实现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出回应的重大课题。从国内来看,新一轮更深层次的改革即将展开,能否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体制创新,直接影响到改革的进程。于是,创新特别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就成了一个关乎民族振兴、国家兴衰的重要推动力。江泽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及时指出:“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8](P1311);“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8](P1401)“推进科技进步,关键要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科技实力的中心环节。”[8](P1402)“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8](P1308)三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所取得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新世纪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7.   [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梅 宏


相关内容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条件及其运行规则
  • 作者:胡炳麟 理论学习月刊 1996年05期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过渡性的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直接经济条件. 党的十四大确认,中国经济体制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这是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要直接证 ...

  •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认识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不仅从客观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从主题的角度回答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 ...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届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6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全国卷分三类: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大纲卷.今年广东省使用全国Ⅰ卷.本文有三个内容:一.简要对比广东卷和全国卷的差异,2.解读2016年历史高考考纲及分析2 ...

  •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论•(二)
  • 五 商人支配生产和工场手 工业 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可归结为两种形式:一是商人支配生产,一是工场手工业.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封建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过渡的"两条途径".商人资本(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是古老的资本形式,封建 社会 晚期,大理出现商人支配生产的情况,是很 自然 的 ...

  • 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沉沦观和近代化
  • 作者:吴承明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3-2-4 22:05:43发布) 阅读1232次 近年来史学界有个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对于多年来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为基本线索的"三次革命高潮"的体系提出了不同意见.其中较著称的是以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 ...

  • 小课题研究论文
  • 小课题研究论文 <自主发展>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和工作中,针对自己的学生,我摸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进而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产生新的经验 ...

  • 端正入党动机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 端正入党动机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大学生们朝气蓬勃,蓄势待发,成为社会主 ...

  • 我国农业劳动力需要与剩余研究
  • 我国农业劳动力需要与剩余研究 管荣开 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能动的要素,劳动力资源是自然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占绝大多数.他们如果分配得当,使用合理,就能转变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本质要求,就是自觉地遵循价值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地 ...

  • 史学概论2014
  • 史学概论复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类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 二.列举1各种历史观:唯物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进化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循环论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2最基本的几种历史观 (1)文明史观 文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