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池市都安县地苏镇的村医带领下,我们走进(全名我忘了)诊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端庄古朴的大堂,三大柜的中药材散发着阵阵幽香,而我们要采访的杨运康(名字不确定)老医生正坐在一张简单的木桌上整理着病历。杨医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愉快地接受我们的采访。
志愿者:杨医生您好,我们想请问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杨医生:68了,从医已经30多年了。
志愿者:那您的经验真的很丰富了,能告诉我们您是怎么走上医学这条道路的吗?还有,您主要是研习中医还是西医呢?
杨医生:我是83年通过西医培训成为一名医生的,此后一直在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中医西医的医疗培训以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
志愿者:杨医生,您是一位老医生,那么对于新农合应该也有一定的了解? 杨医生:这是一定的,我是我们大队的负责人,基本上各项政策都了解的。我们大队有十八个小队,近两千人,新农合参保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参保群众每年都会续保,平时看病在镇卫生院都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很大程度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志愿者:那我想问您新农合报销麻烦吗?如果在重大疾病的情况下,新农合不能报销的部分如何解决呢?
杨医生:新农合的报销在我们县手续不多,村卫生所就能直接报销,在卫生院看病的话,相对来说报销更容易。如果是重大疾病无力支付全款的话,我们政府民政局有一定的政策,会补贴一部分。如我们大队去年有一对双胞胎家庭,姐姐生病花了三万,新农合报销近两万,因为家庭实在贫困,还负有外债两万,向县民政局申请补贴医药费,最后需要支付的只有三千块。通过这件事情,群众深深意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更加积极参保。
志愿者:杨医生,通过您的话我们了解到,新农合实在是一项利国惠民的政策,而且我们都安政府的各项措施都很完善,是真真正正为民办实事的好政府。另外,我们还想和您了解一下我们现在基层的医疗卫生状况如何呢?用我们地苏镇卫生院举例就好。
杨医生:一直以来,我们地苏镇卫生院,面临的最大困境是高素质医疗服务人才的缺失,这几乎是我所了解的所有乡镇卫生院以及县级卫生院的难题。我们很难招收到高素质的人才,也很少有医学人才愿意来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服务,这导致
我们的医疗卫生水平无法满足我们当地人民的需要。
志愿者:那您有什么切身体会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杨医生:我们地苏镇卫生院很少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生为群众服务,能招收到的大多是医专学历的医生,他们不管是系统的学习还是毕业前实习接受的锻炼都不够,因此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会不知所措。比如说,两年前,我在卫生院做护士的侄女给我打电话说,病人头痛医生不知道怎么下药,我在想怎么会不知道怎么下药呢,原来当晚的急诊是有两个医专刚刚毕业三个月的医生值班,所以只能请我过去作指导。
志愿者:这样看来,我们基层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真的是很紧缺。那您觉得怎么样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杨医生: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因为现在愿意投身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生实在不多,所以还是要引导大学生建立为人民服务,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精神,政府学校能够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服务,大学生踊跃下基层服务。同时多进行业务培训,培养出合格的人民医生。留住人才就要看政府还有医院的了,我们对此也没什么经验。真的很希望能有你们医科大的毕业生能够投身我们基层服务群众。
志愿者:杨医生您的话真的是真知灼见,令人收获良多。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会选择基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在河池市都安县地苏镇的村医带领下,我们走进(全名我忘了)诊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端庄古朴的大堂,三大柜的中药材散发着阵阵幽香,而我们要采访的杨运康(名字不确定)老医生正坐在一张简单的木桌上整理着病历。杨医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愉快地接受我们的采访。
志愿者:杨医生您好,我们想请问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杨医生:68了,从医已经30多年了。
志愿者:那您的经验真的很丰富了,能告诉我们您是怎么走上医学这条道路的吗?还有,您主要是研习中医还是西医呢?
杨医生:我是83年通过西医培训成为一名医生的,此后一直在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中医西医的医疗培训以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
志愿者:杨医生,您是一位老医生,那么对于新农合应该也有一定的了解? 杨医生:这是一定的,我是我们大队的负责人,基本上各项政策都了解的。我们大队有十八个小队,近两千人,新农合参保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参保群众每年都会续保,平时看病在镇卫生院都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很大程度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志愿者:那我想问您新农合报销麻烦吗?如果在重大疾病的情况下,新农合不能报销的部分如何解决呢?
杨医生:新农合的报销在我们县手续不多,村卫生所就能直接报销,在卫生院看病的话,相对来说报销更容易。如果是重大疾病无力支付全款的话,我们政府民政局有一定的政策,会补贴一部分。如我们大队去年有一对双胞胎家庭,姐姐生病花了三万,新农合报销近两万,因为家庭实在贫困,还负有外债两万,向县民政局申请补贴医药费,最后需要支付的只有三千块。通过这件事情,群众深深意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更加积极参保。
志愿者:杨医生,通过您的话我们了解到,新农合实在是一项利国惠民的政策,而且我们都安政府的各项措施都很完善,是真真正正为民办实事的好政府。另外,我们还想和您了解一下我们现在基层的医疗卫生状况如何呢?用我们地苏镇卫生院举例就好。
杨医生:一直以来,我们地苏镇卫生院,面临的最大困境是高素质医疗服务人才的缺失,这几乎是我所了解的所有乡镇卫生院以及县级卫生院的难题。我们很难招收到高素质的人才,也很少有医学人才愿意来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服务,这导致
我们的医疗卫生水平无法满足我们当地人民的需要。
志愿者:那您有什么切身体会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杨医生:我们地苏镇卫生院很少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生为群众服务,能招收到的大多是医专学历的医生,他们不管是系统的学习还是毕业前实习接受的锻炼都不够,因此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会不知所措。比如说,两年前,我在卫生院做护士的侄女给我打电话说,病人头痛医生不知道怎么下药,我在想怎么会不知道怎么下药呢,原来当晚的急诊是有两个医专刚刚毕业三个月的医生值班,所以只能请我过去作指导。
志愿者:这样看来,我们基层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真的是很紧缺。那您觉得怎么样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杨医生: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因为现在愿意投身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生实在不多,所以还是要引导大学生建立为人民服务,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精神,政府学校能够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服务,大学生踊跃下基层服务。同时多进行业务培训,培养出合格的人民医生。留住人才就要看政府还有医院的了,我们对此也没什么经验。真的很希望能有你们医科大的毕业生能够投身我们基层服务群众。
志愿者:杨医生您的话真的是真知灼见,令人收获良多。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会选择基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