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1)
西庞村小学 高艳珍
《教育的奇迹》是一本关于学生教育的书籍。本书的序言部分便让我获益匪浅: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希望自已的学生个个是天才。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的?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国外更注重对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便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
这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过一些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伟人小时候和我们平常的孩子小时候是那样的相似,只不过是他们遇到他们人生中的伯乐,让他们最终成才。读完这部书之后,感触也挺大。
在《教育的奇迹》里读到一则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一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根据调查,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教授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读完这个故事,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对此,我深有同感。然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实在太多:当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或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当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我们不是循循善诱,而是毫不留情,大声呵斥,甚至挥以拳头;当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使他懊丧不已,一次次地挫败孩子那颗稚嫩的心„„
温家宝说过,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如何让孩子在上面绘出灿烂的彩虹和美丽的图画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2)
西庞村小学 高艳珍
假期读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这本书不止是写给教师的书,也是写给天下所有父母的一本书。
一、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把“笨小孩”培养成天才的12种方法。书的前言部分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孩子是“笨小孩”。造成笨小孩的责任在家长和老师,“笨小孩”并非真的笨,在他们身上也有着异乎寻常的潜能,并且潜能是呈多元化的,关键是父母和老师如何去挖掘。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你就会觉得你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本书通过十二个所谓的笨小孩,把他们培养成天才的事例,介绍了培养天才的十二种方法。根据我粗浅的理解:
第一、以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牛顿为例,讲了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造性是天才的特征;
第二、以爱“说谎”的“讨厌鬼”达尔文为例,讲了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会成就天才;
第三、以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爱迪生为例,讲了要用爱来培养天才;
第四、以笨拙、反应迟钝的希尔伯特为例,讲了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天才的表现是专注;
第五、以被人称为“愚笨儿”的爱因斯坦为例,说明用音乐也能培养天才;
第六、以被人看作“小呆子”的阿蒙森为例,说明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天才的老师;
第七、以特别好动的差孩子丘吉尔为例,讲要按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天才;
第八、以阅读失常的巴顿为例,说明自信能铸就天才;
第九、以被老师判定为低能儿学生的肯德尔为例,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不断进取的精神,天才就是不断地进取;
第十、以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卡尔·威特为例,告诉我们欣赏孩子会造就天才;
第十一、以让父母伤心的背榜生苏步青为例,告诉我们老师要为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第十二、以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儿海伦·凯勒为例,告诉我们感官教育也能使盲人聋哑人成为天才。
二、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幸福。
书的第三章介绍了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曾经是个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一年级读了三个月就被恩格尔老师撵出了校门。但在母
爱的情感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发明家。所以我想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幸福。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不能只爱德才兼备的优等生,还应该爱平平常常的中等生,更应该爱智力落后的后进生。我想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热爱孩子应该是教师的天职。
三、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希望。
书的最后一章讲了海伦·凯勒的故事,莎莉文老师为了改变海伦·凯勒吃早饭时的不良习惯,与海伦·凯勒进行了一场较量,老师终于胜利了。我觉得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做老师的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身教胜于言教。老师在做出榜样的同时,还要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认识。有句名言说:要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会产生行为;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养成习惯;要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形成性格;要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会影响你的一生。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除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外,还有文明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健康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我觉得合理安排时间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做得好,将为我们赢来双倍的生命。
所以我想要让孩子们限时限量地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看来要改变孩子不想完成作业的坏习惯,课堂作业当堂课完成已经势在必行,决不能放到课外去做,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休息活动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做到什么时间做什么
爱的情感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发明家。所以我想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幸福。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不能只爱德才兼备的优等生,还应该爱平平常常的中等生,更应该爱智力落后的后进生。我想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热爱孩子应该是教师的天职。
三、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希望。
书的最后一章讲了海伦·凯勒的故事,莎莉文老师为了改变海伦·凯勒吃早饭时的不良习惯,与海伦·凯勒进行了一场较量,老师终于胜利了。我觉得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做老师的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身教胜于言教。老师在做出榜样的同时,还要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认识。有句名言说:要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会产生行为;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养成习惯;要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形成性格;要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会影响你的一生。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除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外,还有文明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健康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我觉得合理安排时间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做得好,将为我们赢来双倍的生命。
所以我想要让孩子们限时限量地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看来要改变孩子不想完成作业的坏习惯,课堂作业当堂课完成已经势在必行,决不能放到课外去做,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休息活动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做到什么时间做什么
事。愿孩子们都能养成好习惯。这是我的心愿,也是你们的心愿。因为好习惯可以让孩子们在成长中走向胜利。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更多是父母、爷爷、奶奶等人的责任!总之,无论是来自哪一个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创造真正的奇迹。而这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无时无刻不在显示人性的爱!是爱,各种各样的真爱,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1)
西庞村小学 高艳珍
《教育的奇迹》是一本关于学生教育的书籍。本书的序言部分便让我获益匪浅: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希望自已的学生个个是天才。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的?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国外更注重对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便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
这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过一些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伟人小时候和我们平常的孩子小时候是那样的相似,只不过是他们遇到他们人生中的伯乐,让他们最终成才。读完这部书之后,感触也挺大。
在《教育的奇迹》里读到一则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一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根据调查,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教授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读完这个故事,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对此,我深有同感。然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实在太多:当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症结,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甚或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当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我们不是循循善诱,而是毫不留情,大声呵斥,甚至挥以拳头;当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使他懊丧不已,一次次地挫败孩子那颗稚嫩的心„„
温家宝说过,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如何让孩子在上面绘出灿烂的彩虹和美丽的图画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要考虑的问题。
《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2)
西庞村小学 高艳珍
假期读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这本书不止是写给教师的书,也是写给天下所有父母的一本书。
一、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把“笨小孩”培养成天才的12种方法。书的前言部分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孩子是“笨小孩”。造成笨小孩的责任在家长和老师,“笨小孩”并非真的笨,在他们身上也有着异乎寻常的潜能,并且潜能是呈多元化的,关键是父母和老师如何去挖掘。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你就会觉得你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本书通过十二个所谓的笨小孩,把他们培养成天才的事例,介绍了培养天才的十二种方法。根据我粗浅的理解:
第一、以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牛顿为例,讲了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造性是天才的特征;
第二、以爱“说谎”的“讨厌鬼”达尔文为例,讲了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会成就天才;
第三、以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爱迪生为例,讲了要用爱来培养天才;
第四、以笨拙、反应迟钝的希尔伯特为例,讲了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天才的表现是专注;
第五、以被人称为“愚笨儿”的爱因斯坦为例,说明用音乐也能培养天才;
第六、以被人看作“小呆子”的阿蒙森为例,说明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天才的老师;
第七、以特别好动的差孩子丘吉尔为例,讲要按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天才;
第八、以阅读失常的巴顿为例,说明自信能铸就天才;
第九、以被老师判定为低能儿学生的肯德尔为例,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不断进取的精神,天才就是不断地进取;
第十、以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卡尔·威特为例,告诉我们欣赏孩子会造就天才;
第十一、以让父母伤心的背榜生苏步青为例,告诉我们老师要为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第十二、以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儿海伦·凯勒为例,告诉我们感官教育也能使盲人聋哑人成为天才。
二、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幸福。
书的第三章介绍了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曾经是个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一年级读了三个月就被恩格尔老师撵出了校门。但在母
爱的情感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发明家。所以我想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幸福。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不能只爱德才兼备的优等生,还应该爱平平常常的中等生,更应该爱智力落后的后进生。我想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热爱孩子应该是教师的天职。
三、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希望。
书的最后一章讲了海伦·凯勒的故事,莎莉文老师为了改变海伦·凯勒吃早饭时的不良习惯,与海伦·凯勒进行了一场较量,老师终于胜利了。我觉得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做老师的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身教胜于言教。老师在做出榜样的同时,还要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认识。有句名言说:要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会产生行为;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养成习惯;要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形成性格;要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会影响你的一生。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除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外,还有文明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健康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我觉得合理安排时间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做得好,将为我们赢来双倍的生命。
所以我想要让孩子们限时限量地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看来要改变孩子不想完成作业的坏习惯,课堂作业当堂课完成已经势在必行,决不能放到课外去做,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休息活动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做到什么时间做什么
爱的情感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发明家。所以我想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幸福。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不能只爱德才兼备的优等生,还应该爱平平常常的中等生,更应该爱智力落后的后进生。我想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热爱孩子应该是教师的天职。
三、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希望。
书的最后一章讲了海伦·凯勒的故事,莎莉文老师为了改变海伦·凯勒吃早饭时的不良习惯,与海伦·凯勒进行了一场较量,老师终于胜利了。我觉得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做老师的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身教胜于言教。老师在做出榜样的同时,还要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认识。有句名言说:要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会产生行为;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养成习惯;要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形成性格;要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会影响你的一生。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除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外,还有文明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健康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我觉得合理安排时间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做得好,将为我们赢来双倍的生命。
所以我想要让孩子们限时限量地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看来要改变孩子不想完成作业的坏习惯,课堂作业当堂课完成已经势在必行,决不能放到课外去做,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休息活动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做到什么时间做什么
事。愿孩子们都能养成好习惯。这是我的心愿,也是你们的心愿。因为好习惯可以让孩子们在成长中走向胜利。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更多是父母、爷爷、奶奶等人的责任!总之,无论是来自哪一个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创造真正的奇迹。而这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无时无刻不在显示人性的爱!是爱,各种各样的真爱,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