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检测食品科学
2009, Vol. 30, No. 16275
牛至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MS 与GC-O 分析
张玉玉,孙宝国,祝 钧*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牛至精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闻香器(GC-O)的方法对牛至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牛至精油中共分离鉴定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占色谱总流出峰相对百分含量的97.50%,其中包括22种(60.66%)烃、6种(26.56%)酮、2种(9.18%)酚、2种(0.64%)酯、2种(0.44%)醇和1种(0.02%)醛。
关键词:牛至精油;气质联用(GC-MS);气相色谱-闻香器(GC-O);挥发性成分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by GC-MS and GC-O
ZHANG Yu-yu,SUN Bao-guo,ZHU Jun*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Abstract :A method based on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followed by GC-MS coupled to GC-olfactometry was presented for the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Thirty-fiv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ccountingfor 97.50% of total peak area, and consisted of 22 hydrocarbons (60.66%), 6 ketones (26.56%), 2 esters (0.64%), 2phenols (9.18%), 2 alcohols (0.44%) and 1 aldehyde (0.02%). All these results can provide valuable and scientific information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riganum vulgare L. essential oil.
Key words: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agare L.;GC-MS ;GC-O ;volatile compounds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16-0275-03
牛至(Origanum vulgare L.)为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干燥全草可用于治疗中暑、感冒、头痛、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水肿等病症[1-2]。牛至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全草可提精油,其中叶子的出油率约为0. 67%[3]。一般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其挥发油广泛用于饮料、焙烤食品以及化妆品等。牛至精油为淡黄色澄清油状液体,有浓重的清凉感,给人以香辛甜美之感,在牛至全草中的大致含量为1~10ml/100g DW[4]。
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为一种感官检测技术,是用来研究香味混合物的有效手段,在鉴别特征香味化合物、香味活性化合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香味成分分析方法,在食品以及香精特征香气成分的鉴定中有广泛的应用[5-7]。
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精油,以气质联用(GC-MS)、气相色谱-闻香器(GC-O)相结合的方法,对牛至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为开发利用牛至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11.1
材料与方法
材料、试剂与仪器
天然牛至精油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河南项城市恒祥有限公司;正构烷烃标准品(色谱纯) 百灵威化学公司。
6890N-5973i 气质联用仪、 6890N气相色谱 美国Agilent 公司;Sniffer 9000闻香器 瑞士Brechb ühler 公司;10μl 微量进样器 上海高鸽工贸有限公司。1.21.2.1
方法实验方法
用微量进样针取0.6μl 牛至精油分别注入GC-MS 和GC-O 的进样口,分流比设为30:1。由3位嗅闻人员(每人重复一次) 轮流在SNIFFER 末端进行嗅闻,并记录保留时间及闻到的香气特征。1.2.2
分析测定条件
色谱条件:DB-MS 毛细管柱(30m×0.25mm ,0.25μm) ,
收稿日期:2009-07-22
基金项目: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张玉玉(1982—)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香精香料的分析与应用。E-mail :zhangyy2@163.com*通讯作者:祝钧(1966—) ,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纳米材料。E-mail :zhujun@btbu.edu.cn
276 2009, Vol. 30, No. 16
食品科学※分析检测
载气为氦气,流速1ml/min;进样口温度260℃,分流比为30:1;升温程序:起始温度50℃(保留2min) ,以8℃/min升至90℃,再以4℃/min升至180℃,最后以10℃/min升至300℃。
质谱条件:EI 电离源,电子轰击能量70eV ;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25~450amu ;辅助温度280℃;调谐文件stune.u ;扫描模式S c a n 。
GC-O 条件:GC-O 系统由气相色谱(配有FID 检测器) 及Sniffer 嗅闻装置组成,色谱柱为HP-5(30m×0.32mm ,0.25μm) ;1177进样口,进样口温度260℃;载气为氮气,恒流模式,流速为1.0ml/min;柱箱采用与气相色谱同样的程序升温。流出物以1:1的分流模式分别流入FID 检测器和Sniffer 闻香器。1.2.3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GC-MS 鉴定挥发性成分通过NIST05谱库检索结果与人工图谱解析共同确定,化合物相对含量确定采用峰
面积归一化法。GC-O 通过保留指数、香气特征和GC-MS 的检索结果相结合确定化合物的种类[8]。2
结果与分析
牛至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MS 总离子流图见图1,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见表1,GC-O 分析香气成分及特点见表2。
[***********]0
[***********]62830
时间(min)
图1 牛至精油的挥发性成分总离子流图
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表1 牛至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MS 分析结果
Table 1 GC-MS analysis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序号[***********][***********][***********]2333435
保留时间(min)化合物名称
7.06α-侧柏烯7.211R-α-蒎烯7.55檀紫三烯7.84苯甲醛8.122,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8.204-亚甲基-1-(1-甲基乙基)-环己烯8.46β-月桂烯9.18异松油烯9.521-甲基-3-(1-甲基乙基) 苯9.63D -柠檬烯10.20γ-松油烯10.54苯乙酮10.63顺-β-松油醇11.051-甲基-4-(1-甲基乙基) 苯11.85α-侧柏酮11.99β-侧柏酮12.30顺-氧化柠檬烯13.67牛至醇14.21二氢香芹酮14.433-十一炔15.953-甲基-1-己炔16.63顺-氧化香芹酮16.884-蒈烯17.59香芹酚17.944-羟基-3-甲基苯乙酮19.065-甲基-2-(1-甲基乙基) 苯酚乙酸酯19.59百里香酚21.141,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21.52(Z,Z )-α-金合欢烯22.31Z -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23.28香木兰烯23.40(Z,E )-3,7,11-三甲基-1,3,6,10-十二烷四烯24.152,3-二氢苯并呋喃-3-甲酸乙酯26.15丁香烯氧化物26.773-庚炔
分子式
C 10H 16C 10H 16C 10H 16C 7H 6O C 10H 16C 10H 16C 10H 16C 10H 16C 10H 14C 10H 16C 10H 16C 8H 8O C 10H 18O C 10H 12C 10H 16O C 10H 16O C 10H 16O C 10H 18O C 10H 16O C 11H 20C 7H 12C 10H 14O 2C 7H 16C 10H 14O C 9H 10O 2C 12H 16O 2C 10H 14O C 11H 14O 2C 15H 24C 15H 24C 15H 24C 15H 24C 11H 12O 3C 15H 24O C 7H 12
相对百分含量(%)
0.130.040.010.020.960.030.270.036.596.910.030.081540.0319.180.680.020.390.220.256.280.030.048.886.370.440.3030.550.275.450.070.030.202.330.34
匹配度[***********]9574900.[***********][***********]9158707283
保留指数[***********][***********][***********][***********][***********][***********][***********]5931616
鉴定方式M S ,R I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 S ,R I MS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S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S MS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参考文献[3][9][11][3][9][10][11]
丰度(×106)
[3][9][11][11][3][11][11][3][10][11]
[3][9]
[9][10][3]
注:RI 表示与NIST02谱库中的保留指数一致;保留指数的计算方法参照文献[12]进行。
※分析检测食品科学
表2 牛至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O 结果
2009, Vol. 30, No. 16277
Table 2 GC-O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序号[***********][***********]324
保留指数9289761034~[***********]24~[***********][***********][***********][***********]
可能的化合物1R-α-蒎烯
4-亚甲基-1-(1-甲基乙基)-环己烯
D -柠檬烯γ-松油烯顺-β-松油醇
1-甲基-4-(1-甲基乙基) 苯
顺-氧化柠檬烯未知化合物牛至醇未知化合物二氢香芹酮3-甲基-1-己炔顺-氧化香芹酮
4-蒈烯香芹酚
4-羟基-3-甲基苯乙酮
5-甲基-2-(1-甲基乙基) 苯酚乙酸酯
百里香酚
1,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
(Z,Z )-α-金合欢烯
Z -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
香木兰烯丁香烯氧化物未知化合物
气味描述松油味
霉香,蘑菇味,铁锈味甜香,药草香,清凉感
枯草香,青花香青草香,水果香青草味,生土豆味
辛香,壤香,薰衣草香,青涩味
橘皮味,草药味
壤香,青香,青涩味,中草药味青香,未熟的水果味,淡壤香清凉,苦味,不愉快的涩味生土豆泥味,药草香,橘子香
中药味,甜味,留兰香
中草药香气
清凉,烟草味,草药味薄荷香,清凉油,药香淡淡的甜味,薄荷香烟熏,药草,甜,薄荷香甜味,薄荷,清凉,苦涩甜,清凉,薄荷,风油精
甜香,青香
苦涩味,药香,橘子青草味,苦,药草,辛香烟草,辛香,甜香,水果香
被嗅闻到的频次(n =6)
[***********]342234
G C-MS 分析法从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牛至精油中,共分离出72个峰,得到鉴定的有35个,占色谱总流出峰相对百分含量的97.50%。从表1可以看出,从牛至精油中共分离鉴定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22种(60.66%)烃、6种(26.56%)酮、2种(9.18%)酚、2种(0.64%)酯、2种(0.44%)醇、1种(0.02%)醛。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包括1,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30.55%)、α-侧柏酮(19.18%)、香芹酚(8.88%)、D -柠檬烯(6.91%)、1-甲基-3-(1-甲基乙基) 苯(6.59%)、4-羟基-3-甲基苯乙酮(6.37%)、3-甲基-1-己炔(6.28%)、Z -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5.45%)和丁香烯氧化物(2.33%)。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气相色谱-闻香器,闻到24个有气味的峰,得到鉴定的有21个。从香气的总体特征看,以清凉薄荷香气,中草药香气,甜香和青香为主。主要成分包括α-蒎烯(具有松木、树脂样香气) 、D -柠檬烯(具有甜香、柑橘香、柠檬香) 、γ-松油烯(具有油腻的气息,也有萜香、柑橘香) 、牛至醇(具有青香、凉香、辛香、壤香、木香) 、香芹酚(辛香、药香、凉香、烟香、木香) 、百里香酚(具有百里香油似的辛香和草香) 、α-金合欢烯(具有萜香、青香、草香、药草香、松木香) 等[13],这些组分给人以清凉辛香感。33.1
结 论
牛至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和食用香料植物,其精
基)-苯(30.55%)、D -柠檬烯(6.91%)、Z -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5.45%)、丁香烯氧化物(2.33%)和α-蒎烯(0.96%)等。
3.2牛至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与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其挥发性成分与文献[3,9-11]报道的结果有所不同,但其中有11种组分相同,包括α-侧柏烯、α-蒎烯、β-月桂烯、异松油烯、D -柠檬烯、γ-松油烯、β-松油醇、4-蒈烯、香芹酚、百里香酚和α-金合欢烯。通过GC-O 嗅闻到牛至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大多具有清凉的薄荷香气、中草药香气、甜香和青香。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10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药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 197.袁果, 先静缄, 袁家谟. 黔产牛至叶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25(3): 41-43.
朱斌, 程向炜, 刘迎新. 牛至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07, 30(8): 1038-1041.
张青, 王锡昌, 刘源. GC-O法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09, 30(3): 284-287.
CHOI H S, MIN K C. Aroma-active compounds of Elsholtzia splendensusing AEDA and HS-SPME-GC-O dilution analysis[J]. Flavor and Fra-grance Journal, 2008, 23: 58-64.
夏玲君, 宋焕禄. 香味检测技术: GC/O的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32 (1): 83-87.
XIE J C, SUN B G, ZHENG F P, et al. Volatile flavor constituents inroasted pork of mini-pig[J]. Food Chemistry, 2008, 109: 506-514.车国勇, 庞浩, 廖兵, 等.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牛至挥发性组分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6, 26(4): 121-123.
方颖, 孙丽娟, 刘红兵, 等. 牛至挥发油GC 指纹图谱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8(7): 1543-1545.
田辉, 李萍, 赖东美. 牛至挥发油的GC-MS 分析[J]. 中药材, 2006,29(9): 920-921.
谢建春. 现代香味分析技术及应用[M] .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17-18.孙宝国. 食用调香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油中含有萜醇和萜烯等成分,具有抗菌、抑菌等功效[4]。本实验测的牛至精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烯烃类,其相对百分含量为47.17%,包括1,2-二甲氧基-4-(2-丙烯
※分析检测食品科学
2009, Vol. 30, No. 16275
牛至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MS 与GC-O 分析
张玉玉,孙宝国,祝 钧*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牛至精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闻香器(GC-O)的方法对牛至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牛至精油中共分离鉴定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占色谱总流出峰相对百分含量的97.50%,其中包括22种(60.66%)烃、6种(26.56%)酮、2种(9.18%)酚、2种(0.64%)酯、2种(0.44%)醇和1种(0.02%)醛。
关键词:牛至精油;气质联用(GC-MS);气相色谱-闻香器(GC-O);挥发性成分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by GC-MS and GC-O
ZHANG Yu-yu,SUN Bao-guo,ZHU Jun*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Abstract :A method based on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followed by GC-MS coupled to GC-olfactometry was presented for the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Thirty-fiv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ccountingfor 97.50% of total peak area, and consisted of 22 hydrocarbons (60.66%), 6 ketones (26.56%), 2 esters (0.64%), 2phenols (9.18%), 2 alcohols (0.44%) and 1 aldehyde (0.02%). All these results can provide valuable and scientific information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riganum vulgare L. essential oil.
Key words: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agare L.;GC-MS ;GC-O ;volatile compounds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16-0275-03
牛至(Origanum vulgare L.)为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干燥全草可用于治疗中暑、感冒、头痛、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水肿等病症[1-2]。牛至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全草可提精油,其中叶子的出油率约为0. 67%[3]。一般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其挥发油广泛用于饮料、焙烤食品以及化妆品等。牛至精油为淡黄色澄清油状液体,有浓重的清凉感,给人以香辛甜美之感,在牛至全草中的大致含量为1~10ml/100g DW[4]。
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为一种感官检测技术,是用来研究香味混合物的有效手段,在鉴别特征香味化合物、香味活性化合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香味成分分析方法,在食品以及香精特征香气成分的鉴定中有广泛的应用[5-7]。
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精油,以气质联用(GC-MS)、气相色谱-闻香器(GC-O)相结合的方法,对牛至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为开发利用牛至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11.1
材料与方法
材料、试剂与仪器
天然牛至精油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河南项城市恒祥有限公司;正构烷烃标准品(色谱纯) 百灵威化学公司。
6890N-5973i 气质联用仪、 6890N气相色谱 美国Agilent 公司;Sniffer 9000闻香器 瑞士Brechb ühler 公司;10μl 微量进样器 上海高鸽工贸有限公司。1.21.2.1
方法实验方法
用微量进样针取0.6μl 牛至精油分别注入GC-MS 和GC-O 的进样口,分流比设为30:1。由3位嗅闻人员(每人重复一次) 轮流在SNIFFER 末端进行嗅闻,并记录保留时间及闻到的香气特征。1.2.2
分析测定条件
色谱条件:DB-MS 毛细管柱(30m×0.25mm ,0.25μm) ,
收稿日期:2009-07-22
基金项目: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张玉玉(1982—)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香精香料的分析与应用。E-mail :zhangyy2@163.com*通讯作者:祝钧(1966—) ,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纳米材料。E-mail :zhujun@btbu.edu.cn
276 2009, Vol. 30, No. 16
食品科学※分析检测
载气为氦气,流速1ml/min;进样口温度260℃,分流比为30:1;升温程序:起始温度50℃(保留2min) ,以8℃/min升至90℃,再以4℃/min升至180℃,最后以10℃/min升至300℃。
质谱条件:EI 电离源,电子轰击能量70eV ;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25~450amu ;辅助温度280℃;调谐文件stune.u ;扫描模式S c a n 。
GC-O 条件:GC-O 系统由气相色谱(配有FID 检测器) 及Sniffer 嗅闻装置组成,色谱柱为HP-5(30m×0.32mm ,0.25μm) ;1177进样口,进样口温度260℃;载气为氮气,恒流模式,流速为1.0ml/min;柱箱采用与气相色谱同样的程序升温。流出物以1:1的分流模式分别流入FID 检测器和Sniffer 闻香器。1.2.3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GC-MS 鉴定挥发性成分通过NIST05谱库检索结果与人工图谱解析共同确定,化合物相对含量确定采用峰
面积归一化法。GC-O 通过保留指数、香气特征和GC-MS 的检索结果相结合确定化合物的种类[8]。2
结果与分析
牛至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MS 总离子流图见图1,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见表1,GC-O 分析香气成分及特点见表2。
[***********]0
[***********]62830
时间(min)
图1 牛至精油的挥发性成分总离子流图
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表1 牛至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MS 分析结果
Table 1 GC-MS analysis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序号[***********][***********][***********]2333435
保留时间(min)化合物名称
7.06α-侧柏烯7.211R-α-蒎烯7.55檀紫三烯7.84苯甲醛8.122,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8.204-亚甲基-1-(1-甲基乙基)-环己烯8.46β-月桂烯9.18异松油烯9.521-甲基-3-(1-甲基乙基) 苯9.63D -柠檬烯10.20γ-松油烯10.54苯乙酮10.63顺-β-松油醇11.051-甲基-4-(1-甲基乙基) 苯11.85α-侧柏酮11.99β-侧柏酮12.30顺-氧化柠檬烯13.67牛至醇14.21二氢香芹酮14.433-十一炔15.953-甲基-1-己炔16.63顺-氧化香芹酮16.884-蒈烯17.59香芹酚17.944-羟基-3-甲基苯乙酮19.065-甲基-2-(1-甲基乙基) 苯酚乙酸酯19.59百里香酚21.141,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21.52(Z,Z )-α-金合欢烯22.31Z -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23.28香木兰烯23.40(Z,E )-3,7,11-三甲基-1,3,6,10-十二烷四烯24.152,3-二氢苯并呋喃-3-甲酸乙酯26.15丁香烯氧化物26.773-庚炔
分子式
C 10H 16C 10H 16C 10H 16C 7H 6O C 10H 16C 10H 16C 10H 16C 10H 16C 10H 14C 10H 16C 10H 16C 8H 8O C 10H 18O C 10H 12C 10H 16O C 10H 16O C 10H 16O C 10H 18O C 10H 16O C 11H 20C 7H 12C 10H 14O 2C 7H 16C 10H 14O C 9H 10O 2C 12H 16O 2C 10H 14O C 11H 14O 2C 15H 24C 15H 24C 15H 24C 15H 24C 11H 12O 3C 15H 24O C 7H 12
相对百分含量(%)
0.130.040.010.020.960.030.270.036.596.910.030.081540.0319.180.680.020.390.220.256.280.030.048.886.370.440.3030.550.275.450.070.030.202.330.34
匹配度[***********]9574900.[***********][***********]9158707283
保留指数[***********][***********][***********][***********][***********][***********][***********]5931616
鉴定方式M S ,R I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 S ,R I MS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S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 S ,R I MS MS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M S ,R I MS
参考文献[3][9][11][3][9][10][11]
丰度(×106)
[3][9][11][11][3][11][11][3][10][11]
[3][9]
[9][10][3]
注:RI 表示与NIST02谱库中的保留指数一致;保留指数的计算方法参照文献[12]进行。
※分析检测食品科学
表2 牛至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O 结果
2009, Vol. 30, No. 16277
Table 2 GC-O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from Origanum vulgare L.
序号[***********][***********]324
保留指数9289761034~[***********]24~[***********][***********][***********][***********]
可能的化合物1R-α-蒎烯
4-亚甲基-1-(1-甲基乙基)-环己烯
D -柠檬烯γ-松油烯顺-β-松油醇
1-甲基-4-(1-甲基乙基) 苯
顺-氧化柠檬烯未知化合物牛至醇未知化合物二氢香芹酮3-甲基-1-己炔顺-氧化香芹酮
4-蒈烯香芹酚
4-羟基-3-甲基苯乙酮
5-甲基-2-(1-甲基乙基) 苯酚乙酸酯
百里香酚
1,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
(Z,Z )-α-金合欢烯
Z -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
香木兰烯丁香烯氧化物未知化合物
气味描述松油味
霉香,蘑菇味,铁锈味甜香,药草香,清凉感
枯草香,青花香青草香,水果香青草味,生土豆味
辛香,壤香,薰衣草香,青涩味
橘皮味,草药味
壤香,青香,青涩味,中草药味青香,未熟的水果味,淡壤香清凉,苦味,不愉快的涩味生土豆泥味,药草香,橘子香
中药味,甜味,留兰香
中草药香气
清凉,烟草味,草药味薄荷香,清凉油,药香淡淡的甜味,薄荷香烟熏,药草,甜,薄荷香甜味,薄荷,清凉,苦涩甜,清凉,薄荷,风油精
甜香,青香
苦涩味,药香,橘子青草味,苦,药草,辛香烟草,辛香,甜香,水果香
被嗅闻到的频次(n =6)
[***********]342234
G C-MS 分析法从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牛至精油中,共分离出72个峰,得到鉴定的有35个,占色谱总流出峰相对百分含量的97.50%。从表1可以看出,从牛至精油中共分离鉴定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22种(60.66%)烃、6种(26.56%)酮、2种(9.18%)酚、2种(0.64%)酯、2种(0.44%)醇、1种(0.02%)醛。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包括1,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30.55%)、α-侧柏酮(19.18%)、香芹酚(8.88%)、D -柠檬烯(6.91%)、1-甲基-3-(1-甲基乙基) 苯(6.59%)、4-羟基-3-甲基苯乙酮(6.37%)、3-甲基-1-己炔(6.28%)、Z -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5.45%)和丁香烯氧化物(2.33%)。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气相色谱-闻香器,闻到24个有气味的峰,得到鉴定的有21个。从香气的总体特征看,以清凉薄荷香气,中草药香气,甜香和青香为主。主要成分包括α-蒎烯(具有松木、树脂样香气) 、D -柠檬烯(具有甜香、柑橘香、柠檬香) 、γ-松油烯(具有油腻的气息,也有萜香、柑橘香) 、牛至醇(具有青香、凉香、辛香、壤香、木香) 、香芹酚(辛香、药香、凉香、烟香、木香) 、百里香酚(具有百里香油似的辛香和草香) 、α-金合欢烯(具有萜香、青香、草香、药草香、松木香) 等[13],这些组分给人以清凉辛香感。33.1
结 论
牛至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和食用香料植物,其精
基)-苯(30.55%)、D -柠檬烯(6.91%)、Z -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5.45%)、丁香烯氧化物(2.33%)和α-蒎烯(0.96%)等。
3.2牛至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与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其挥发性成分与文献[3,9-11]报道的结果有所不同,但其中有11种组分相同,包括α-侧柏烯、α-蒎烯、β-月桂烯、异松油烯、D -柠檬烯、γ-松油烯、β-松油醇、4-蒈烯、香芹酚、百里香酚和α-金合欢烯。通过GC-O 嗅闻到牛至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大多具有清凉的薄荷香气、中草药香气、甜香和青香。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10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药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 197.袁果, 先静缄, 袁家谟. 黔产牛至叶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1997, 25(3): 41-43.
朱斌, 程向炜, 刘迎新. 牛至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07, 30(8): 1038-1041.
张青, 王锡昌, 刘源. GC-O法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09, 30(3): 284-287.
CHOI H S, MIN K C. Aroma-active compounds of Elsholtzia splendensusing AEDA and HS-SPME-GC-O dilution analysis[J]. Flavor and Fra-grance Journal, 2008, 23: 58-64.
夏玲君, 宋焕禄. 香味检测技术: GC/O的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32 (1): 83-87.
XIE J C, SUN B G, ZHENG F P, et al. Volatile flavor constituents inroasted pork of mini-pig[J]. Food Chemistry, 2008, 109: 506-514.车国勇, 庞浩, 廖兵, 等.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牛至挥发性组分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6, 26(4): 121-123.
方颖, 孙丽娟, 刘红兵, 等. 牛至挥发油GC 指纹图谱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8(7): 1543-1545.
田辉, 李萍, 赖东美. 牛至挥发油的GC-MS 分析[J]. 中药材, 2006,29(9): 920-921.
谢建春. 现代香味分析技术及应用[M] .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17-18.孙宝国. 食用调香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油中含有萜醇和萜烯等成分,具有抗菌、抑菌等功效[4]。本实验测的牛至精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烯烃类,其相对百分含量为47.17%,包括1,2-二甲氧基-4-(2-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