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与脐带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发与脐带

林文月

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每回见了,都令我十分心痛。

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身心痛苦感受,所以不敢轻易清理这个抽屉。早晚打开抽屉的时候,总是让它停留在半开状态,最多也不是超过三分之二,因为在那隐蔽的三分之一后段,藏着母亲遗留的白发,与曾经联系着母亲和她胎内的我的脐带。

白发用一张淡色的信纸包着,脐带安放在素色小纸盒内。每回重见这两样东西,都不得不教我回忆那个悲伤的黄昏。

办完丧事后的黄昏,我们都回到母亲的卧室,凄楚地清理的遗物。那个黄昏,夕阳冉冉,犹有些许燠热,但失去母亲的女子,心中只有一片冰寒。我们衔悲默默,分头清理,没有费多少时间就做完了工作。

唉,人的一生中所能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

五个素色纸盒,在一具用旧了的衣橱底层找到。母亲有五个子女,除了弟弟因避上海事迹在东京出世外,我们四姊妹先后都在上海诞生。母亲生前没有谈起过这件事。意外的发现,着实令我们讶异且感动。十几年之间,我们的家庭经历过多少次迁移,实在想不透,这许多年来的舟车转徙,母亲竟然完整地携带着分别安放的五条脐带!

我们各自辨认盒上褪色的钢笔字迹,小心翼翼分留下来。无需任何言语佐注,那五个纸盒本身就是“母爱”两字的最原始的诠释。

是我在那个小抽屉内发现母亲遗下的落发。那上面残留着属于母亲的独特香泽。摩挲着,嗅闻着,想到母亲的躯体已遵嘱火化,而那团白发乃是她躯体仅留的部分,便有心碎的怀念与哀痛,眼泪遂纷纷落下。即将于次日返归异国居地的大妹看见,悲苦地央求分与她一些发丝。我便将那一团白发分成五分,让弟妹们带回去珍藏。心想:这样子,母亲就可以跟着她所疼爱的五个子女分散各地而无处不在了。

属于我的一终绺白发与装着脐带的小盒,三年多来一直深藏在我自己的卧室内梳妆台的抽屉里。

纸盒内垫着一些棉花。原先应该是纯白的棉花,如今已年久发黄。那一条枯干如草的脐带便弯弯地搁在棉花上面,较粗的一头还打了两个小小的结。

初时,我有点害怕,不敢正视它,也不敢去碰触它,但想到那是将自己和母亲牢牢联系的东西,便有一种温暖亲热的感觉漾荡心上。我轻轻将它拿起。放在右手食指上端详。

多么奇妙啊,这一段萎缩成寸许长的细带,竟是生命的隧道,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年,甚至另一端已经烬灭了,它仍然完整地叙说着薪火传递的故事。其实,脐带的剪断,甚至干落,并没有使我与母亲完全分离,因为随着年岁增加,我越长越像母亲。造化的美妙运作之一,是把父母的形貌气质移植在子女身上,使得生命的泉脉永流不竭。

经过这样漫长的岁月,这许多痛苦的经验,我终于体悟孝经上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于今,我方始明了十余年前不慎灼伤自己肌肤时,母亲何以举声悲泣的原因。她一定是在我的身上看到自己,我的疼痛乃遂直接移袭到她的身上。我们的躯体原来是二而一的,然则母亲虽已离去,她的生命却仍然藉着我的躯体延续下去,因此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我若能发扬光大生命的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

母亲那略泛金黄色的白发,不盈一握在我掌心。我用指尖细腻梳通,一如母亲晚年病中我为她沐浴时那样温柔,然后,重新用另一张素色的包包妥。

我彻底清理过梳妆台的抽屉,仍然将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现在,我不再逃避、害怕,也不再激起,伤悲了。我的心似有一种通过苦痛经验的澄明平静。

  选自《现代当代散文选读》(有删改)

1.请体会文中划线语句“唉,人的一生中所能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的丰富含义。

2.请分条叙述作者的感情经历的主要变化,并说明出现这样的变化的原因。

3.请简要分析本文所用的“借物传情”表现手法。

4.有人认为“白发”和“脐带”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阅读答案:

1.从表面看,母亲一生中经手的东西不少,但遗留的东西不多,能用以寄托感情的更是有限;从深层看,通过“不少”与“有限”的对比,更能体现出母亲保存的脐带对子女而言的无限珍贵。

这句话深刻地传达出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的爱与感恩。

(如果考生能够从文本上升到普遍的人的高度对句子加以阐释,也可酌情给分。)

2.(1)看到母亲的白发而感到心碎,意外发现母亲保存的子女脐带而感动,都是由于对母亲的怀念与哀痛。

(2)害怕整理抽屉看见母亲遗留的白发和自己的脐带,因为看见了这些会使我陷于失去母亲的身心痛苦。

(3)后来,再看到白发与脐带心里有一种澄明平静,因为作者懂得了母亲的生命仍在自己的躯体内延续。

3.本文中的物,是两件人体的富有特征的遗物白发与脐带;本文表达的情是母爱与爱母之情。写物是手段,传情是目的。全文紧扣与“白发”、“脐带”相关的事情,细致、深情地表达母亲对子女的恩情和子女对先母的怀念。

4.同意。“白发”和“脐带”都是母爱的信物,母亲就是为了这五个生命的出生、成长,把满头乌黑光泽的华发累白了,所以说二者之间有必然联系;母亲已逝,可她的肉体生命曾经这样存在过的“信物”在子女们心头永驻,在母爱不灭的烛光照耀下,他们将继续未完的生命之旅,学着像母亲那样爱自己的子女和天下人的子女,这正是整个人类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整体象征。(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发与脐带

林文月

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每回见了,都令我十分心痛。

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身心痛苦感受,所以不敢轻易清理这个抽屉。早晚打开抽屉的时候,总是让它停留在半开状态,最多也不是超过三分之二,因为在那隐蔽的三分之一后段,藏着母亲遗留的白发,与曾经联系着母亲和她胎内的我的脐带。

白发用一张淡色的信纸包着,脐带安放在素色小纸盒内。每回重见这两样东西,都不得不教我回忆那个悲伤的黄昏。

办完丧事后的黄昏,我们都回到母亲的卧室,凄楚地清理的遗物。那个黄昏,夕阳冉冉,犹有些许燠热,但失去母亲的女子,心中只有一片冰寒。我们衔悲默默,分头清理,没有费多少时间就做完了工作。

唉,人的一生中所能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

五个素色纸盒,在一具用旧了的衣橱底层找到。母亲有五个子女,除了弟弟因避上海事迹在东京出世外,我们四姊妹先后都在上海诞生。母亲生前没有谈起过这件事。意外的发现,着实令我们讶异且感动。十几年之间,我们的家庭经历过多少次迁移,实在想不透,这许多年来的舟车转徙,母亲竟然完整地携带着分别安放的五条脐带!

我们各自辨认盒上褪色的钢笔字迹,小心翼翼分留下来。无需任何言语佐注,那五个纸盒本身就是“母爱”两字的最原始的诠释。

是我在那个小抽屉内发现母亲遗下的落发。那上面残留着属于母亲的独特香泽。摩挲着,嗅闻着,想到母亲的躯体已遵嘱火化,而那团白发乃是她躯体仅留的部分,便有心碎的怀念与哀痛,眼泪遂纷纷落下。即将于次日返归异国居地的大妹看见,悲苦地央求分与她一些发丝。我便将那一团白发分成五分,让弟妹们带回去珍藏。心想:这样子,母亲就可以跟着她所疼爱的五个子女分散各地而无处不在了。

属于我的一终绺白发与装着脐带的小盒,三年多来一直深藏在我自己的卧室内梳妆台的抽屉里。

纸盒内垫着一些棉花。原先应该是纯白的棉花,如今已年久发黄。那一条枯干如草的脐带便弯弯地搁在棉花上面,较粗的一头还打了两个小小的结。

初时,我有点害怕,不敢正视它,也不敢去碰触它,但想到那是将自己和母亲牢牢联系的东西,便有一种温暖亲热的感觉漾荡心上。我轻轻将它拿起。放在右手食指上端详。

多么奇妙啊,这一段萎缩成寸许长的细带,竟是生命的隧道,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年,甚至另一端已经烬灭了,它仍然完整地叙说着薪火传递的故事。其实,脐带的剪断,甚至干落,并没有使我与母亲完全分离,因为随着年岁增加,我越长越像母亲。造化的美妙运作之一,是把父母的形貌气质移植在子女身上,使得生命的泉脉永流不竭。

经过这样漫长的岁月,这许多痛苦的经验,我终于体悟孝经上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于今,我方始明了十余年前不慎灼伤自己肌肤时,母亲何以举声悲泣的原因。她一定是在我的身上看到自己,我的疼痛乃遂直接移袭到她的身上。我们的躯体原来是二而一的,然则母亲虽已离去,她的生命却仍然藉着我的躯体延续下去,因此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我若能发扬光大生命的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

母亲那略泛金黄色的白发,不盈一握在我掌心。我用指尖细腻梳通,一如母亲晚年病中我为她沐浴时那样温柔,然后,重新用另一张素色的包包妥。

我彻底清理过梳妆台的抽屉,仍然将白发与脐带放回原处。现在,我不再逃避、害怕,也不再激起,伤悲了。我的心似有一种通过苦痛经验的澄明平静。

  选自《现代当代散文选读》(有删改)

1.请体会文中划线语句“唉,人的一生中所能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的丰富含义。

2.请分条叙述作者的感情经历的主要变化,并说明出现这样的变化的原因。

3.请简要分析本文所用的“借物传情”表现手法。

4.有人认为“白发”和“脐带”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阅读答案:

1.从表面看,母亲一生中经手的东西不少,但遗留的东西不多,能用以寄托感情的更是有限;从深层看,通过“不少”与“有限”的对比,更能体现出母亲保存的脐带对子女而言的无限珍贵。

这句话深刻地传达出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的爱与感恩。

(如果考生能够从文本上升到普遍的人的高度对句子加以阐释,也可酌情给分。)

2.(1)看到母亲的白发而感到心碎,意外发现母亲保存的子女脐带而感动,都是由于对母亲的怀念与哀痛。

(2)害怕整理抽屉看见母亲遗留的白发和自己的脐带,因为看见了这些会使我陷于失去母亲的身心痛苦。

(3)后来,再看到白发与脐带心里有一种澄明平静,因为作者懂得了母亲的生命仍在自己的躯体内延续。

3.本文中的物,是两件人体的富有特征的遗物白发与脐带;本文表达的情是母爱与爱母之情。写物是手段,传情是目的。全文紧扣与“白发”、“脐带”相关的事情,细致、深情地表达母亲对子女的恩情和子女对先母的怀念。

4.同意。“白发”和“脐带”都是母爱的信物,母亲就是为了这五个生命的出生、成长,把满头乌黑光泽的华发累白了,所以说二者之间有必然联系;母亲已逝,可她的肉体生命曾经这样存在过的“信物”在子女们心头永驻,在母爱不灭的烛光照耀下,他们将继续未完的生命之旅,学着像母亲那样爱自己的子女和天下人的子女,这正是整个人类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整体象征。(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相关内容

  • 白发与脐带
  • 林文月 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母亲遗留的白发,与曾经联系着母亲和她胎内的我的脐带. 白发用一张淡色的信纸包着,脐带安放在素色小纸盒内.每回重见这两样东西,都不得不教我回忆那个悲伤的黄昏. 办完丧事后的黄昏,我们都回到母亲的 ...

  • 百花洲阅读答案
  • 阅读百花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神七"航天员出舱的电视直播时,人们神情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上的翟志刚.人们发现翟志刚在费力地开舱门,就在舱门打开.一缕亮光从舱门缝隙闪过的瞬间,舱门似乎又被重重地吸合关上了,人们甚至听到了翟志刚沉重的喘气声,可见航天员出舱的费力程度.在开门的 ...

  • 梦里炊烟诗中境阅读答案
  • 梦里炊烟诗中境王民选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村落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炊 ...

  • 七年级下科学试卷答案
  •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出生 生长发育 生殖 寿命 生殖 22.有性生殖 分裂 出芽 无性 23.①④⑦⑧ ②③⑤⑥ 24.输卵管 输卵管 卵黄 母体 分娩 肚脐 25.没有 胎盘和脐带 26.女性骨盆宽大 第二 27.(1)十分缓慢 (2 ...

  • [小巷深处]和[田野上的白发]阅读答案.
  • <小巷深处>林莉 小题1:.第一段中,"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同一般"体现在哪里?(2分) 小题2:.第二段中"依旧满面春风"与"心中深深的落寞"形成强烈对照,这样写说明什么?(2分) 小题3:.第 ...

  • 文学类文本阅读[田野上的白发](附答案)
  •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 ...

  •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迟子建阅读答案
  •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 ...

  • 航空卫生与保健答案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高空减压病:由于人体组织.体液中溶解的氮气析出形成气泡,压迫局部组织和栓赛血管等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2.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3.航空医学:是研究人在大气层飞行时外界环境 ...

  • 1.1新生命的诞生教案
  • 第一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节 新生命的诞生 课堂追踪训 1.精子和卵细胞 2)精子和卵细胞的比较. 2.人的生殖系统 (1)人的生殖系统的功能是 . (2)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 . . . . . 等器官组成.其中 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 . (3)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 . . . 等器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