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骨科常见病
颈椎: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颈椎管狭窄 颈椎滑脱
胸椎:胸椎压缩性骨折 胸椎陈旧性骨折
腰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压缩骨折 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
四肢骨折:锁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干骨折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脱位 腘窝肿瘤 胫骨骨折 踝关节骨折 跟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骨盆骨折等
骨科疾病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由于目前医疗条件及医疗资源有限,医院治疗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此医生一般会在病人住院期间教授各种功能锻炼方法和出院后注意事项。但有些病人并不注意这医生的提醒,造成一些不应出现的后遗症。那么,出院病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德庆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医护人员提醒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出院记录中的出院医嘱:出院记录一般是交代住院前的情况、住院治疗过程、出院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是出院医嘱,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做出个性化的交代。
二、遵守医嘱,按时复查:医生会根据病情预计第一次复查时间,出院后要按时到医院复查,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在出院的第一阶段内的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骨痂生长情况,对患者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计划提出相应的更改。
三、注意石膏固定的护理:有些部位的骨折,虽然已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但如果是粉碎性骨折、骨质缺损等,光有内固定还是不够稳定,需要配合合适的外固定,通常采用石膏外固定。
四、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正确对待,遵守计划:骨科的治疗周期一般比较长,有的病人甚至需要长时间卧床。
五、亲情关怀,照顾周到,共同配合,早日康复:病人的治疗需要家属全程的密切配合,家属可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调整饮食,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颈椎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1、颈椎病患者出院后要带颈托至少三个月;逐步解除颈托固定,先是在睡眠时去除,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间断使用,直至颈托完全解除;
2、 合适的枕头与睡眠姿势对颈椎病患者很重要,应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长度为40~60cm或超过肩宽10~16cm,高度为10~12cm,以中间低、两端高为宜;
3 、颈部要避免做低头、仰头、旋转等动作,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看电脑,防止颈部疲劳过度;
4 、术后三个月内不要负重或者抬重物;
5、 保持肢体功能锻炼;
6、手术后应防止颈部外伤,尤其防止在坐车急刹车时颈部前后剧烈晃动,导致损伤。所以,在出院乘车回家时,最好应平卧车上(可弯腿,下肢屈曲) ,戴颈托。手术后一年之内也应当小心,避免颈部的突然受力以及颈部外伤,以防止手术后症状再次加重。颈椎病
手术后还应防止感冒,否则会加重症状。
7、定期复查:出院后在第3个月(本地1个月,外地3个月)、6个月、12个月到医院复查。如伤口红肿、渗液、疼痛、外伤者,要立即就诊。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1. 出院后1个月后可进行日常活动,做到3个月内不负重、不弯腰,同时应正确使用腰围,即每天间断佩戴腰围,睡觉、吃饭时可取下腰围。起床后、工作前适当活动腰部,以增加腰肌的协调和脊柱关节的灵活性。搬东西时,物体要靠近身体,取下蹲屈髋屈膝姿势。6个月内避免持重物及重体力劳动, 需要提物时, 物重要小于体重的1/10。避免用单一姿势站立或坐的时间太久,女病人应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站立或行走。
2. 平时应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力求练成自身的“肌肉腰围”。恢复后期,腰围只用于久坐和弯腰负重时,防止腰背肌萎缩。控制体重,进低脂饮食,防止肥胖,减轻腰椎的负重。
3. 出院后仍应卧硬板床,3个月内尽可能多卧床,有利于术后康复。
卧床时应取床头高30°同时轻屈膝位,以有利于减少脊柱前凸,缓解背肌痉挛。
4.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一年内,提举重物时都必须十分小心,避免强烈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还要注意防止便秘。
5出院时若尚未拆线,术后10天到门诊拆线。定期门诊咨询,不适随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出院注意事项
1、 体位: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侧卧。术后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大于90°。遵循“三不”原则: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屈膝而坐。
2、 功能活动:术后3周内可用助行器、拐杖行走,3个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但拐杖的使用应坚持双拐→单拐→弃拐原则。之后可进行简单活动,如散步等。下午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上午散步导致的水肿。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患肢应尽量外展。完全康复后可进行散步、骑车、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游泳、跳舞等活动,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做对人工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
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冰、打网球等。
3 、日常活动: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穿需要系带的鞋,在穿裤和袜时应在伸髋屈膝位;加强营养,戒烟酒;避免体重过度增加而加重对假体的负担;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若外出时最好使用手杖,既可保护自己,又可向周围暗示以获帮助。在进行一切活动时,均应减少对患髋的负重。
睡眠时:要放枕头在两腿中间,转身时要以没有做手术的一边向上,卧在床上时勿交叠双脚。仰睡姿势:不可交叠双脚。侧睡姿势:关节臵换的腿在下。 坐椅时:要经常保持髋关节弯曲不多于90°。避免坐矮椅或软沙发,若必须坐矮椅时,先要将关节臵换的腿伸直。不应屈身向前、垫高脚或交叠双脚。
由站至坐或坐至站起时:慢慢将身体移后直至" 好脚" 触到椅边,坐下前,先将曾做手术的一边脚向前伸出,利用椅柄支撑身体缓缓坐下,勿把身体向前倾。
起立时:应先将身体移到椅边,伸出曾做手术的一边脚,并利用椅柄把身体撑起。
入厕时:不可蹲者,站起及坐下时要先把做了手术的一边脚伸直,“好脚”慢慢屈膝坐下。
穿裤:①穿内裤及长裤:以长柄钳或穿衣辅助器勾住裤头,放低至地面,先伸直做了手术的一边脚,并把裤管套上,然后穿另一边,把裤头拉高至大腿,站起来把裤穿好,站立前,依照“3”步骤。②
脱内裤及长裤时:把裤头推至低过臀部,慢慢坐下,将裤推低过膝头,先把没做手术的一边脚抽出,然后才用长柄钳或穿衣辅助器把另一边裤管抽出,切勿提高做了手术的一边脚或弯身脱裤。
穿袜:先把袜套放在辅助套上,把辅助器的棉带垂至地面,将脚穿入,再拉高袜套。脱袜时,以穿衣辅助器推低袜头,露出足踝,将袜推离脚面。
穿鞋:穿鞋时可用长柄鞋抽,可避免髋关节过份屈曲,又可站着,一双手扶着适当高度的家具或床边,把做了手术的一边向后屈起,然后穿鞋。
洗澡时:建议用淋浴,如必须使用浴缸,则要使用适当高度的坐椅,或可用放臵在浴缸内的冲凉椅或板。坐下前,先将双脚贴近浴缸,将做了手术的一边脚伸直,一只手按着浴板的中心,另一只手扶着步行架或扶手慢慢坐下(切勿坐在板的边缘)。“好脚”先移进去。做了手术的脚要与身体同时移进浴缸,切勿扭转身体,并要保持这脚伸直。
从地上拾物:可利用长柄钳拾物,或把做了手术的一边脚放在身后,然后跪下取物,这样可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这方法是否合用,则要根据个别病人体能而定.
乘坐交通工具:坐私家车时,应先把前座椅子推后,并把靠背后倾,然后把身体慢慢向后移进去,再把做了手术一边伸直放在前面;坐公共汽车时,上车应用没做手术的一边脚先踏上,下车就用做了手术的一边脚先下,选择近走廊或前面有开阔空间的座位,可把做了手术的一边脚伸直。
4 、复诊时间: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术后6个月内,每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若有髋部疼痛或活动后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
股骨颈骨折病人出院注意事项
1、继续功能锻炼,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体重增加、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等。
2、多食含钙丰富,高蛋白、富营养之食品。如,肉、蛋、动物内脏、豆制品等。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
3、下床功能锻炼时最好有家人在旁保护,以免摔倒造成2次骨折。
4、半年内禁止侧卧、盘腿坐,以防患肢内收、外旋、造成不良后果。 5、2~3个月内扶双拐不负重活动,待摄x 线片检查后酌情决定能否负重行走。
6、6~12个月再摄x 线片检查,待骨折完全骨性愈合后方能去除固定的鳞纹针,内固定去除宜晚不宜早。
7、以后每6个月摄x 线片1次,发现股骨头密度增高,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现。有囊性变应立即停止活动。
8、若骨折愈合,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觉得髋内疼痛,说明股骨头有坏死的可能,应及时检查,以便早期再治疗。
9、日常生活中洗澡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厕用坐式而不用蹲式。不要做盘腿的动作,不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弯腰拾物,禁止爬坡。 警惕感染的发生:关节局部红、肿、痛及不适,应及时复诊。
10、本病一搬需连续观察5年,5年后股骨头再发生缺血坏死者极少。 。
股骨干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1、继续功能锻炼,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体重增加、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等。
2、多食含钙丰富,高蛋白、富营养之食品。如,肉、蛋、动物内脏、豆制品等。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
3、下床功能锻炼时最好有家人在旁保护,以免摔倒造成2次骨折。
4、半年内禁止侧卧、盘腿坐,以防患肢内收、外旋、造成不良后果。 5 、1个月后可以拆掉石膏后下地,但患肢不负重,3个月后参阅X 线片骨折愈合后患肢可负重。
6、2~3个月内扶双拐不负重活动,待摄x 线片检查后酌情决定能否负重行走。
7、6~12个月再摄x 线片检查,待骨折完全骨性愈合后方能去除固定的鳞纹针,内固定去除宜晚不宜早。
8、以后每6个月摄x 线片1次,发现股骨头密度增高,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现。有囊性变应立即停止活动。
9、若骨折愈合,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觉得髋内疼痛,说明股骨头有坏死的可能,应及时检查,以便早期再治疗。
10、日常生活中洗澡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厕用坐式而不用蹲式。不要做盘腿的动作,不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弯腰拾物,禁止爬坡。
11、警惕感染的发生:关节局部红、肿、痛及不适,应及时复诊。
12、本病一搬需连续观察5年,5年后股骨头再发生缺血坏死者极少。
锁骨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1 、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的有效固定位, 并维持3周。
2 、循序渐进地坚持肩关节的锻炼。先练习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再进行各个方向的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运动、两臂做划船动作等。 3 、如出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时需随时复查。术后1个月进行X 拍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于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1 、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多喝牛奶。牛奶富含钙、磷、钾,所含蛋白质和钙易于吸收,是骨折病人最好的饮品。
2 、休息:不强调卧床,尽可能离床活动。
3 、注意维护外固定的稳定,观察患肢手指的血运。如外固定松动、手的颜色改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予以调整和处理。绝不能在拆除固定后将患肢长期下垂和用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否则将导致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障碍,并且长时间难以恢复。
4 、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指导并督促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肢,发挥患肢功能,要求用患肢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5 、定期复查,查看外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及锻炼计划。内固定器材在术后6个月取出。
肱骨干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⑴伴桡神经损伤者, 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并配合理疗1~2个月。
⑵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骨折4周内,严禁做上臂旋转活动。外固定解除后,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⑶复查指征及时间:“U ”形石膏固定的病人,在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会松动,应来院复诊;悬吊石膏固定2周后来院更换长臂石膏托,维持固定6周左右后再拆除石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伴桡神经损伤者,定期复查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肱骨髁上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⑴保持休息与活动的体位要求。
⑵继续功能锻炼:家长要督促并指导患儿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⑶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皮肤发绀、发凉、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麻木,应立即就诊。自石膏固定之日算起,2周后复诊,将肘关节由屈曲60°~90°固定的石膏托改为肘关节钝角位长臂石膏托固定,再过3周来院拆除石膏。分别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尺骨、桡骨骨干双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⑴休息与体位: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头肩部抬高;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⑵功能锻炼: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3周内避免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4周后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6~10周后拆除外固定,可做各关节全面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时间要比骨折愈合的时间长,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持之以恒。 ⑶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出现“5P ”征,应立即就诊。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⑴保持正确的体位,维持有效的固定。
⑵严格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⑶复查指征和时间:当固定的肢体皮肤发绀或苍白、感觉过敏或消退、肿胀和麻木等,应来院就诊。如病人的石膏固定是维持在掌屈尺偏位,则自固定之日算起,2~3周来复诊,更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再过2~3周拆除石膏。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石膏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脊柱骨折的出院出院注意事项
⑴做好颈椎外伤的预防:乘车、乘飞机要用安全带;出外行走期间,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患有颈椎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对于高空作业和地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安全作业的宣传,以免发生意外受伤。
我院骨科常见病
颈椎: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颈椎管狭窄 颈椎滑脱
胸椎:胸椎压缩性骨折 胸椎陈旧性骨折
腰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压缩骨折 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
四肢骨折:锁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干骨折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脱位 腘窝肿瘤 胫骨骨折 踝关节骨折 跟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骨盆骨折等
骨科疾病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由于目前医疗条件及医疗资源有限,医院治疗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此医生一般会在病人住院期间教授各种功能锻炼方法和出院后注意事项。但有些病人并不注意这医生的提醒,造成一些不应出现的后遗症。那么,出院病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德庆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医护人员提醒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出院记录中的出院医嘱:出院记录一般是交代住院前的情况、住院治疗过程、出院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是出院医嘱,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做出个性化的交代。
二、遵守医嘱,按时复查:医生会根据病情预计第一次复查时间,出院后要按时到医院复查,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在出院的第一阶段内的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骨痂生长情况,对患者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计划提出相应的更改。
三、注意石膏固定的护理:有些部位的骨折,虽然已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但如果是粉碎性骨折、骨质缺损等,光有内固定还是不够稳定,需要配合合适的外固定,通常采用石膏外固定。
四、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正确对待,遵守计划:骨科的治疗周期一般比较长,有的病人甚至需要长时间卧床。
五、亲情关怀,照顾周到,共同配合,早日康复:病人的治疗需要家属全程的密切配合,家属可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调整饮食,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颈椎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1、颈椎病患者出院后要带颈托至少三个月;逐步解除颈托固定,先是在睡眠时去除,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间断使用,直至颈托完全解除;
2、 合适的枕头与睡眠姿势对颈椎病患者很重要,应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长度为40~60cm或超过肩宽10~16cm,高度为10~12cm,以中间低、两端高为宜;
3 、颈部要避免做低头、仰头、旋转等动作,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看电脑,防止颈部疲劳过度;
4 、术后三个月内不要负重或者抬重物;
5、 保持肢体功能锻炼;
6、手术后应防止颈部外伤,尤其防止在坐车急刹车时颈部前后剧烈晃动,导致损伤。所以,在出院乘车回家时,最好应平卧车上(可弯腿,下肢屈曲) ,戴颈托。手术后一年之内也应当小心,避免颈部的突然受力以及颈部外伤,以防止手术后症状再次加重。颈椎病
手术后还应防止感冒,否则会加重症状。
7、定期复查:出院后在第3个月(本地1个月,外地3个月)、6个月、12个月到医院复查。如伤口红肿、渗液、疼痛、外伤者,要立即就诊。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1. 出院后1个月后可进行日常活动,做到3个月内不负重、不弯腰,同时应正确使用腰围,即每天间断佩戴腰围,睡觉、吃饭时可取下腰围。起床后、工作前适当活动腰部,以增加腰肌的协调和脊柱关节的灵活性。搬东西时,物体要靠近身体,取下蹲屈髋屈膝姿势。6个月内避免持重物及重体力劳动, 需要提物时, 物重要小于体重的1/10。避免用单一姿势站立或坐的时间太久,女病人应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站立或行走。
2. 平时应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力求练成自身的“肌肉腰围”。恢复后期,腰围只用于久坐和弯腰负重时,防止腰背肌萎缩。控制体重,进低脂饮食,防止肥胖,减轻腰椎的负重。
3. 出院后仍应卧硬板床,3个月内尽可能多卧床,有利于术后康复。
卧床时应取床头高30°同时轻屈膝位,以有利于减少脊柱前凸,缓解背肌痉挛。
4.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一年内,提举重物时都必须十分小心,避免强烈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还要注意防止便秘。
5出院时若尚未拆线,术后10天到门诊拆线。定期门诊咨询,不适随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出院注意事项
1、 体位: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侧卧。术后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大于90°。遵循“三不”原则: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屈膝而坐。
2、 功能活动:术后3周内可用助行器、拐杖行走,3个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但拐杖的使用应坚持双拐→单拐→弃拐原则。之后可进行简单活动,如散步等。下午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上午散步导致的水肿。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患肢应尽量外展。完全康复后可进行散步、骑车、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游泳、跳舞等活动,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做对人工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
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冰、打网球等。
3 、日常活动: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穿需要系带的鞋,在穿裤和袜时应在伸髋屈膝位;加强营养,戒烟酒;避免体重过度增加而加重对假体的负担;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若外出时最好使用手杖,既可保护自己,又可向周围暗示以获帮助。在进行一切活动时,均应减少对患髋的负重。
睡眠时:要放枕头在两腿中间,转身时要以没有做手术的一边向上,卧在床上时勿交叠双脚。仰睡姿势:不可交叠双脚。侧睡姿势:关节臵换的腿在下。 坐椅时:要经常保持髋关节弯曲不多于90°。避免坐矮椅或软沙发,若必须坐矮椅时,先要将关节臵换的腿伸直。不应屈身向前、垫高脚或交叠双脚。
由站至坐或坐至站起时:慢慢将身体移后直至" 好脚" 触到椅边,坐下前,先将曾做手术的一边脚向前伸出,利用椅柄支撑身体缓缓坐下,勿把身体向前倾。
起立时:应先将身体移到椅边,伸出曾做手术的一边脚,并利用椅柄把身体撑起。
入厕时:不可蹲者,站起及坐下时要先把做了手术的一边脚伸直,“好脚”慢慢屈膝坐下。
穿裤:①穿内裤及长裤:以长柄钳或穿衣辅助器勾住裤头,放低至地面,先伸直做了手术的一边脚,并把裤管套上,然后穿另一边,把裤头拉高至大腿,站起来把裤穿好,站立前,依照“3”步骤。②
脱内裤及长裤时:把裤头推至低过臀部,慢慢坐下,将裤推低过膝头,先把没做手术的一边脚抽出,然后才用长柄钳或穿衣辅助器把另一边裤管抽出,切勿提高做了手术的一边脚或弯身脱裤。
穿袜:先把袜套放在辅助套上,把辅助器的棉带垂至地面,将脚穿入,再拉高袜套。脱袜时,以穿衣辅助器推低袜头,露出足踝,将袜推离脚面。
穿鞋:穿鞋时可用长柄鞋抽,可避免髋关节过份屈曲,又可站着,一双手扶着适当高度的家具或床边,把做了手术的一边向后屈起,然后穿鞋。
洗澡时:建议用淋浴,如必须使用浴缸,则要使用适当高度的坐椅,或可用放臵在浴缸内的冲凉椅或板。坐下前,先将双脚贴近浴缸,将做了手术的一边脚伸直,一只手按着浴板的中心,另一只手扶着步行架或扶手慢慢坐下(切勿坐在板的边缘)。“好脚”先移进去。做了手术的脚要与身体同时移进浴缸,切勿扭转身体,并要保持这脚伸直。
从地上拾物:可利用长柄钳拾物,或把做了手术的一边脚放在身后,然后跪下取物,这样可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这方法是否合用,则要根据个别病人体能而定.
乘坐交通工具:坐私家车时,应先把前座椅子推后,并把靠背后倾,然后把身体慢慢向后移进去,再把做了手术一边伸直放在前面;坐公共汽车时,上车应用没做手术的一边脚先踏上,下车就用做了手术的一边脚先下,选择近走廊或前面有开阔空间的座位,可把做了手术的一边脚伸直。
4 、复诊时间: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术后6个月内,每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若有髋部疼痛或活动后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
股骨颈骨折病人出院注意事项
1、继续功能锻炼,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体重增加、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等。
2、多食含钙丰富,高蛋白、富营养之食品。如,肉、蛋、动物内脏、豆制品等。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
3、下床功能锻炼时最好有家人在旁保护,以免摔倒造成2次骨折。
4、半年内禁止侧卧、盘腿坐,以防患肢内收、外旋、造成不良后果。 5、2~3个月内扶双拐不负重活动,待摄x 线片检查后酌情决定能否负重行走。
6、6~12个月再摄x 线片检查,待骨折完全骨性愈合后方能去除固定的鳞纹针,内固定去除宜晚不宜早。
7、以后每6个月摄x 线片1次,发现股骨头密度增高,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现。有囊性变应立即停止活动。
8、若骨折愈合,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觉得髋内疼痛,说明股骨头有坏死的可能,应及时检查,以便早期再治疗。
9、日常生活中洗澡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厕用坐式而不用蹲式。不要做盘腿的动作,不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弯腰拾物,禁止爬坡。 警惕感染的发生:关节局部红、肿、痛及不适,应及时复诊。
10、本病一搬需连续观察5年,5年后股骨头再发生缺血坏死者极少。 。
股骨干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1、继续功能锻炼,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体重增加、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等。
2、多食含钙丰富,高蛋白、富营养之食品。如,肉、蛋、动物内脏、豆制品等。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
3、下床功能锻炼时最好有家人在旁保护,以免摔倒造成2次骨折。
4、半年内禁止侧卧、盘腿坐,以防患肢内收、外旋、造成不良后果。 5 、1个月后可以拆掉石膏后下地,但患肢不负重,3个月后参阅X 线片骨折愈合后患肢可负重。
6、2~3个月内扶双拐不负重活动,待摄x 线片检查后酌情决定能否负重行走。
7、6~12个月再摄x 线片检查,待骨折完全骨性愈合后方能去除固定的鳞纹针,内固定去除宜晚不宜早。
8、以后每6个月摄x 线片1次,发现股骨头密度增高,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现。有囊性变应立即停止活动。
9、若骨折愈合,已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觉得髋内疼痛,说明股骨头有坏死的可能,应及时检查,以便早期再治疗。
10、日常生活中洗澡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厕用坐式而不用蹲式。不要做盘腿的动作,不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弯腰拾物,禁止爬坡。
11、警惕感染的发生:关节局部红、肿、痛及不适,应及时复诊。
12、本病一搬需连续观察5年,5年后股骨头再发生缺血坏死者极少。
锁骨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1 、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的有效固定位, 并维持3周。
2 、循序渐进地坚持肩关节的锻炼。先练习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再进行各个方向的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运动、两臂做划船动作等。 3 、如出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时需随时复查。术后1个月进行X 拍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于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1 、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多喝牛奶。牛奶富含钙、磷、钾,所含蛋白质和钙易于吸收,是骨折病人最好的饮品。
2 、休息:不强调卧床,尽可能离床活动。
3 、注意维护外固定的稳定,观察患肢手指的血运。如外固定松动、手的颜色改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予以调整和处理。绝不能在拆除固定后将患肢长期下垂和用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否则将导致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障碍,并且长时间难以恢复。
4 、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指导并督促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肢,发挥患肢功能,要求用患肢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5 、定期复查,查看外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及锻炼计划。内固定器材在术后6个月取出。
肱骨干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⑴伴桡神经损伤者, 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并配合理疗1~2个月。
⑵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骨折4周内,严禁做上臂旋转活动。外固定解除后,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⑶复查指征及时间:“U ”形石膏固定的病人,在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会松动,应来院复诊;悬吊石膏固定2周后来院更换长臂石膏托,维持固定6周左右后再拆除石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伴桡神经损伤者,定期复查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肱骨髁上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⑴保持休息与活动的体位要求。
⑵继续功能锻炼:家长要督促并指导患儿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⑶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皮肤发绀、发凉、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麻木,应立即就诊。自石膏固定之日算起,2周后复诊,将肘关节由屈曲60°~90°固定的石膏托改为肘关节钝角位长臂石膏托固定,再过3周来院拆除石膏。分别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尺骨、桡骨骨干双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⑴休息与体位: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头肩部抬高;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⑵功能锻炼: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3周内避免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4周后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6~10周后拆除外固定,可做各关节全面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时间要比骨折愈合的时间长,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持之以恒。 ⑶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出现“5P ”征,应立即就诊。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的出院注意事项
⑴保持正确的体位,维持有效的固定。
⑵严格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⑶复查指征和时间:当固定的肢体皮肤发绀或苍白、感觉过敏或消退、肿胀和麻木等,应来院就诊。如病人的石膏固定是维持在掌屈尺偏位,则自固定之日算起,2~3周来复诊,更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再过2~3周拆除石膏。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 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石膏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脊柱骨折的出院出院注意事项
⑴做好颈椎外伤的预防:乘车、乘飞机要用安全带;出外行走期间,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患有颈椎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对于高空作业和地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安全作业的宣传,以免发生意外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