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下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摘要: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与是对顶角,

那么一定有;反之如果,那么与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反之如果180,则与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

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对顶角相等的根据 。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C 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

B A

D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

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P

O A

如图,PO⊥AB,同P到直线AB的距离是PO的长。PO是垂线段。PO是点P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画各种三角形的三条垂线 ...........

5.2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a b

c

如左图所示,∵b∥a,c∥a ∴b∥c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

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a,b的上方,

b ②∠5与∠3在截线l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a,b之间(内)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③∠5与∠4在截线l的同侧,在被截直线a,b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A”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 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

E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⑴∠1与∠2;⑵∠1与∠7;⑶∠1与∠BAD;⑷∠2与∠6;⑸∠5与∠8。

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

E

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

不是,因为∠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

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符号语言:

∵ ∠3=∠2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

注意:⑴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上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就是根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

⑵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两种:①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

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

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

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

解答:⑴由∠2=∠B可判定AB∥DE,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⑵由∠1=∠D可判定AC∥DF,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⑶由∠3+∠F=180°可判定AC∥DF,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符号语言:

∵AB∥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直线AB∥CD,EF⊥AB于E,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与CD间的距离。

注意:直线AB∥CD,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G,过点G作CD的垂线段GH,则垂线段GH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与CD间的距离。

3、命题:

⑴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典型例题:已知∠1=∠B,求证:∠2=∠C

证明:∵∠1=∠B(已知)

∴DE∥BC(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C(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注意,在了DE∥BC,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BC,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

典型例题:如图,AB∥DF,DE∥BC,∠1=65° 求∠2、∠3的度数

解答:∵DE∥BC(已知)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DF(已知) ∴AB∥DF(已知)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 5.4

平移

1、平移变换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2、平移的特征:

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实数单元知识点复习

1算术平方根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只有正数和0才有算术平方根。

0的算术平方根是0;1的算术平方根是

1

题型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与05 (1)-与-7 (2)

2

有意义

当2x有意义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估计与40最接近的两个整数是多少? 倍数关系

0000

已知

111

xx_______.

99x

题型

求下列各题中x的值 (1)

x

2

810 (2)(2x1)25

2

81的平方根是 ( )

A. 9 B. ±9 C. 3 D. ±3

若x3是4的平方根,则x=______ 。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平方根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a1和7a,则这个正数是 。 3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一个数a的立方根记为a,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公式aa 题型

求下列各题中x的值 (1)51227

x

3

33

0 (2)x-3=

8

3 2

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5 (2)3与

若8的立方根是y1,则

y=______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立方根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若2y1与3x互为相反数,则

4实数

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如

可表示为

等等;所有形如

(m, n为互质的整数,n≠0)的数都是有理数。

可表示为0.4,

x

 y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无理数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如:π,

,- ,- ……。

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无理数不一定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3.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我们一般用下列两种情况将实数进行分类:

4.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又都表示一个实数。

例如,|- |= ,|-π|=π,| |= -

,| )

- |=-( - )= - …

注意:-a(a

识记

2

题型 1判断

(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4)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 (5)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实数。

2.找出下列各数中的无理数:-5,3.1416,

, - , , ,π,- ,0.808008…, ,

,0

3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8 3 17

4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322)2 (2)

5 已知a22,b322,且ab12,求a和b的值。

6如果无理数5和12的小数部分分别为a,b,不用计算器,试求出ab的精确值。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题型总结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给了距离定坐标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二、经典例题

知识一、坐标系的理解

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 D 一个有序数对

2.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点O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的坐标是0

C 原点O既在X轴上也在Y轴上 D 原点O在坐标平面内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点在x轴上,坐标为(x,0)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x0

点在y轴上,坐标为(0,y)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即在y=x直线上);坐标点(x,y)xy>0

第二、 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即在y= -x直线上);坐标点(x,y)xy

例1 点P在x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则点P的坐标是 ,若点Q在y轴上

实数是1

3,则点Q的坐标是 ,

例2 点P(a-1,2a-9)在x轴负半轴上,则P点坐标是 。

学生自测

1、点P(m+2,m-1)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2、已知点A(m,-2),点B(3,m-1),且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

3、 已知:A(1,2),B(x,y),AB∥x轴,且B到y轴距离为2,则点B的坐标是4.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

A.大于0 B.小于0 C.相等 D.互为相反数

对应的

(3)若点(a ,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

(3)已知点P(x-3,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

5.过点A(2,-3)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交y轴于点B,则点B坐标为( ).

A.(0,2) B.(2,0)C.(0,-3)D.(-3,0)

6.如果直线AB平行于y轴,则点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横坐标相等 B.纵坐标相等

C.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知识点三:点符号特征。

点在第一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二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点有第三象限

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四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 。 2

例1 .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例2、如果y<0,那么点P(x,y)在( ) x

(A) 第二象限 (B) 第四象限 (C) 第四象限或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学生自测

1.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象限.

2、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点的坐标是

3.点 A在第二象限 ,它到 x轴 、y轴的距离分别是 、2,则坐标是 ;

4. 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在第象限;

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且在x轴上方,则点P在第 象限.

'若点P(a,b)在第三象限,则点P(-a,-b+1)在第 象限;

5.若点P(1m, m)在第二象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0m1 B.m0 C.m0 D.m1

6.点(x,x1)不可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已知点P(2x10,3x)在第三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 .3x5 B.3≤x≤5 C.x5或x3 D.x≥5或x≤3

8.(本小题12分)设点P的坐标(x,y),根据下列条件判定点P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

(1)xy0;(2)xy0;(3)xy0.

(2)点A(1-2,)在第 象限.

(3)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零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X轴的负半轴 (D)Y轴的负半轴

(4)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已知点A(m,n)在第四象限,那么点B(n,m)在第 象限

(6)若点P(3a-9,1-a)是第三象限的整数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那么a=

知识四:求一些特殊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

过点作x轴的 线,垂足所代表的 是这点的横坐标;过点作y轴的垂线,垂足所代表的实数,是这

点的 。点的横坐标写在小括号里第一个位置,纵坐标写小括号里的第 个位置,中间用 隔开。 例1、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2.5,则点P的坐标为( )

A(2.5,0) B (-2.5,0) C(0,2.5) D(2.5,0)或(-2.5,0)

例2、已知三点A(0,4),B(—3,0),C(3,0),现以A、B、C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请根据A、B、

C三点的坐标,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

学生自测

1、点A(2,3)到x轴的距离为-4,0)到y轴的距离为C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点坐标是 。

2.若点A的坐标是(-3,5),则它到x轴的距离是y轴的距离是

3.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1,则点P的坐标可能为 。

4.已知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M点的坐标为( ).

A.(3,2) B.(-3,-2) C.(3,-2)

D.(2,3),(2,-3),(-2,3),(-2,-3)

5.若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这样的点P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2 ,0),B(2 ,3).A是直角顶点,斜边长为5,求顶点C的坐

标 .

7. 直角坐标系中,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坐标是(0,3),另两个顶点B、C都在x轴上,求B,C的坐标.

8.对于边长为6的正△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第_______象限.

10.直角坐标系中,一长方形的宽与长分别是6,8,对角线的交点在原点,两组对边分别与坐标轴平行,求它各顶点的坐标.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第_______象限.

12.(本小题11分)在图5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A,B,C,D各点的坐标;

(2)描出E(1,0),F(1,3),G(3,0),H(1,3);

(3)顺次连接A,B,C,D各点,再顺次连接E,F,G,H,围成的两个封闭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图6

14.已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坐标为A(-4,0),B(2,0),求:(1)点C的坐标;(2)•△ABC的面积 知识点五: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关于x对称的点,横坐标不 ,纵坐标互为 ;关于y轴对称的点, 坐标不变, 坐标互为相

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 ,纵坐标 。

(1)已知A(-3,5),则该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关于y轴对的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关于直线x=2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

(2)将三角形ABC的各顶点的横坐标都乘以1,则所得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关系(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了一个单位

学生自测

1在第一象限到x轴距离为4,到y轴距离为7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在第四象限到x轴距离为5,到y轴距离为2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点A(-1,-3)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是

4.若点A(m,-2),B(1,n)关于原点对称,则5.已知:点P的坐标是(m,1),且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n),则m_ ___,n_____;

6.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7.若 M(关于原点对称 ,则 m_____,n_____; 3,m)与N(n,m1)

8.已知mn0,则点(m,n)在 ;

9.直角坐标系中,将某一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________轴对称;将某一图形的各顶点的纵坐标都乘以1,横坐标保持不变,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________轴对称.

10.点A(3,4)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

A.(3,4) B. (3,4) C . (3, 4) D. (4, 3)

11.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

A.(1,2) B (1,2) C (1,2) D. (2,1)

1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是 ( )

A (2,3) B. (2,3) C. (2, 3) D. (2,3)

(b+2)=0,则点M(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 2

13.若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此点一定在( )

A.原点 B.x轴上 C.两坐标轴第一、三象限夹角的平分线上

D.两坐标轴第二、四象限夹角的平分线上

知识点七:平移、旋转的坐标特点。

图形向左平移m个单位,纵坐标不变,横坐标 m个单位;图形向右平移m个单位,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 m个单位;图形向上平移个单位,横坐标 ,纵坐标增加n个单位;向下平移n个单位, 不变, 减小n个单位。旋转的情形,同学们自己归纳一下。

1、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3)的对应点C(2,5),则B(-3,-2)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将三角形ABC的各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减去3,连结所得三点组成的三角形是由三角形ABC(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3个单位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相向相遇:快者路程+慢者路程=相距距离

同向追击:快者路程-慢者路程=相距距离

相向相距:快者路程+慢者路程=总距离±相距距离

同向相距:快者路程-慢者路程=总距离±相距距离

环形跑道:同向 快者路程-慢者路程=一圈长度

相向 快者路程+慢者路程=一圈长度

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量

人均工作效率x人数x时间=工作量

人均工作效率=

等量关系各部分工作量的和

配套: A需要2个B需要3个数字问题:十位数字乘10+个位数字(两位数表示表格法)

利润: 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利润率×进价

售价=标价×折扣×0.1

进价提高20%=进价×(1+20%)

利润率=售价-进价´100% 进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

年龄问题:年龄差相等;年龄同增同减

例 五年前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五倍:现在母亲X岁,女儿Y岁 则X-5=5×(Y-5)

调度问题:内部调整 一增一减

外部调入 调入两家的数量和为调入总数

球赛积分:总积分=胜场积分+负场积分+平场积分

产油量:总产油量=亩产量×种植面积×出油率

提高10个百分点指在原来百分数的基础上加10%,原来40%现在50%

不等式问题找准不等量语句进行表示

盈不足找准不满的进行表示,注意人数减1

例 每间6人,最后一间不足5人但有人

0

注意保持单位的统一,先从单位上检查,不清楚要多读题

频率=频数÷总人数 频数=总人数×频率

总人数=频数÷频率

频数之和等于总人数,频率之和等于1,百分比之和等于100%

圆心角=百分比×360°(当百分比不是准确值时用份数比×360°)例 73600 9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摘要: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与是对顶角,

那么一定有;反之如果,那么与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反之如果180,则与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

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对顶角相等的根据 。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C 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

B A

D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

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P

O A

如图,PO⊥AB,同P到直线AB的距离是PO的长。PO是垂线段。PO是点P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画各种三角形的三条垂线 ...........

5.2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a b

c

如左图所示,∵b∥a,c∥a ∴b∥c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

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a,b的上方,

b ②∠5与∠3在截线l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a,b之间(内)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③∠5与∠4在截线l的同侧,在被截直线a,b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A”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 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

E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⑴∠1与∠2;⑵∠1与∠7;⑶∠1与∠BAD;⑷∠2与∠6;⑸∠5与∠8。

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

E

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

不是,因为∠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

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符号语言:

∵ ∠3=∠2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

注意:⑴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上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就是根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

⑵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两种:①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

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

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

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

解答:⑴由∠2=∠B可判定AB∥DE,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⑵由∠1=∠D可判定AC∥DF,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⑶由∠3+∠F=180°可判定AC∥DF,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符号语言:

∵AB∥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直线AB∥CD,EF⊥AB于E,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与CD间的距离。

注意:直线AB∥CD,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G,过点G作CD的垂线段GH,则垂线段GH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与CD间的距离。

3、命题:

⑴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典型例题:已知∠1=∠B,求证:∠2=∠C

证明:∵∠1=∠B(已知)

∴DE∥BC(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C(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注意,在了DE∥BC,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BC,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

典型例题:如图,AB∥DF,DE∥BC,∠1=65° 求∠2、∠3的度数

解答:∵DE∥BC(已知)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DF(已知) ∴AB∥DF(已知)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 5.4

平移

1、平移变换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2、平移的特征:

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实数单元知识点复习

1算术平方根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只有正数和0才有算术平方根。

0的算术平方根是0;1的算术平方根是

1

题型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与05 (1)-与-7 (2)

2

有意义

当2x有意义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估计与40最接近的两个整数是多少? 倍数关系

0000

已知

111

xx_______.

99x

题型

求下列各题中x的值 (1)

x

2

810 (2)(2x1)25

2

81的平方根是 ( )

A. 9 B. ±9 C. 3 D. ±3

若x3是4的平方根,则x=______ 。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平方根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a1和7a,则这个正数是 。 3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一个数a的立方根记为a,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公式aa 题型

求下列各题中x的值 (1)51227

x

3

33

0 (2)x-3=

8

3 2

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5 (2)3与

若8的立方根是y1,则

y=______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立方根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若2y1与3x互为相反数,则

4实数

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如

可表示为

等等;所有形如

(m, n为互质的整数,n≠0)的数都是有理数。

可表示为0.4,

x

 y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无理数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如:π,

,- ,- ……。

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无理数不一定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3.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我们一般用下列两种情况将实数进行分类:

4.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又都表示一个实数。

例如,|- |= ,|-π|=π,| |= -

,| )

- |=-( - )= - …

注意:-a(a

识记

2

题型 1判断

(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4)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 (5)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实数。

2.找出下列各数中的无理数:-5,3.1416,

, - , , ,π,- ,0.808008…, ,

,0

3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8 3 17

4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322)2 (2)

5 已知a22,b322,且ab12,求a和b的值。

6如果无理数5和12的小数部分分别为a,b,不用计算器,试求出ab的精确值。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题型总结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给了距离定坐标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二、经典例题

知识一、坐标系的理解

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 D 一个有序数对

2.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点O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的坐标是0

C 原点O既在X轴上也在Y轴上 D 原点O在坐标平面内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点在x轴上,坐标为(x,0)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x0

点在y轴上,坐标为(0,y)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即在y=x直线上);坐标点(x,y)xy>0

第二、 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即在y= -x直线上);坐标点(x,y)xy

例1 点P在x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则点P的坐标是 ,若点Q在y轴上

实数是1

3,则点Q的坐标是 ,

例2 点P(a-1,2a-9)在x轴负半轴上,则P点坐标是 。

学生自测

1、点P(m+2,m-1)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2、已知点A(m,-2),点B(3,m-1),且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

3、 已知:A(1,2),B(x,y),AB∥x轴,且B到y轴距离为2,则点B的坐标是4.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

A.大于0 B.小于0 C.相等 D.互为相反数

对应的

(3)若点(a ,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

(3)已知点P(x-3,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

5.过点A(2,-3)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交y轴于点B,则点B坐标为( ).

A.(0,2) B.(2,0)C.(0,-3)D.(-3,0)

6.如果直线AB平行于y轴,则点A,B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横坐标相等 B.纵坐标相等

C.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知识点三:点符号特征。

点在第一象限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二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点有第三象限

时,横、纵坐标都为 ,点在第四象限时,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 。 2

例1 .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例2、如果y<0,那么点P(x,y)在( ) x

(A) 第二象限 (B) 第四象限 (C) 第四象限或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学生自测

1.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象限.

2、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点的坐标是

3.点 A在第二象限 ,它到 x轴 、y轴的距离分别是 、2,则坐标是 ;

4. 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在第象限;

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且在x轴上方,则点P在第 象限.

'若点P(a,b)在第三象限,则点P(-a,-b+1)在第 象限;

5.若点P(1m, m)在第二象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0m1 B.m0 C.m0 D.m1

6.点(x,x1)不可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已知点P(2x10,3x)在第三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 .3x5 B.3≤x≤5 C.x5或x3 D.x≥5或x≤3

8.(本小题12分)设点P的坐标(x,y),根据下列条件判定点P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

(1)xy0;(2)xy0;(3)xy0.

(2)点A(1-2,)在第 象限.

(3)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零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X轴的负半轴 (D)Y轴的负半轴

(4)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已知点A(m,n)在第四象限,那么点B(n,m)在第 象限

(6)若点P(3a-9,1-a)是第三象限的整数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那么a=

知识四:求一些特殊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

过点作x轴的 线,垂足所代表的 是这点的横坐标;过点作y轴的垂线,垂足所代表的实数,是这

点的 。点的横坐标写在小括号里第一个位置,纵坐标写小括号里的第 个位置,中间用 隔开。 例1、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2.5,则点P的坐标为( )

A(2.5,0) B (-2.5,0) C(0,2.5) D(2.5,0)或(-2.5,0)

例2、已知三点A(0,4),B(—3,0),C(3,0),现以A、B、C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请根据A、B、

C三点的坐标,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

学生自测

1、点A(2,3)到x轴的距离为-4,0)到y轴的距离为C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点坐标是 。

2.若点A的坐标是(-3,5),则它到x轴的距离是y轴的距离是

3.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1,则点P的坐标可能为 。

4.已知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M点的坐标为( ).

A.(3,2) B.(-3,-2) C.(3,-2)

D.(2,3),(2,-3),(-2,3),(-2,-3)

5.若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这样的点P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2 ,0),B(2 ,3).A是直角顶点,斜边长为5,求顶点C的坐

标 .

7. 直角坐标系中,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坐标是(0,3),另两个顶点B、C都在x轴上,求B,C的坐标.

8.对于边长为6的正△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第_______象限.

10.直角坐标系中,一长方形的宽与长分别是6,8,对角线的交点在原点,两组对边分别与坐标轴平行,求它各顶点的坐标.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第_______象限.

12.(本小题11分)在图5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A,B,C,D各点的坐标;

(2)描出E(1,0),F(1,3),G(3,0),H(1,3);

(3)顺次连接A,B,C,D各点,再顺次连接E,F,G,H,围成的两个封闭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图6

14.已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坐标为A(-4,0),B(2,0),求:(1)点C的坐标;(2)•△ABC的面积 知识点五: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关于x对称的点,横坐标不 ,纵坐标互为 ;关于y轴对称的点, 坐标不变, 坐标互为相

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 ,纵坐标 。

(1)已知A(-3,5),则该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关于y轴对的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关于直线x=2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

(2)将三角形ABC的各顶点的横坐标都乘以1,则所得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关系( )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了一个单位

学生自测

1在第一象限到x轴距离为4,到y轴距离为7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在第四象限到x轴距离为5,到y轴距离为2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点A(-1,-3)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是

4.若点A(m,-2),B(1,n)关于原点对称,则5.已知:点P的坐标是(m,1),且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n),则m_ ___,n_____;

6.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7.若 M(关于原点对称 ,则 m_____,n_____; 3,m)与N(n,m1)

8.已知mn0,则点(m,n)在 ;

9.直角坐标系中,将某一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________轴对称;将某一图形的各顶点的纵坐标都乘以1,横坐标保持不变,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________轴对称.

10.点A(3,4)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

A.(3,4) B. (3,4) C . (3, 4) D. (4, 3)

11.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

A.(1,2) B (1,2) C (1,2) D. (2,1)

1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是 ( )

A (2,3) B. (2,3) C. (2, 3) D. (2,3)

(b+2)=0,则点M(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 2

13.若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此点一定在( )

A.原点 B.x轴上 C.两坐标轴第一、三象限夹角的平分线上

D.两坐标轴第二、四象限夹角的平分线上

知识点七:平移、旋转的坐标特点。

图形向左平移m个单位,纵坐标不变,横坐标 m个单位;图形向右平移m个单位,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 m个单位;图形向上平移个单位,横坐标 ,纵坐标增加n个单位;向下平移n个单位, 不变, 减小n个单位。旋转的情形,同学们自己归纳一下。

1、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3)的对应点C(2,5),则B(-3,-2)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将三角形ABC的各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减去3,连结所得三点组成的三角形是由三角形ABC(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3个单位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相向相遇:快者路程+慢者路程=相距距离

同向追击:快者路程-慢者路程=相距距离

相向相距:快者路程+慢者路程=总距离±相距距离

同向相距:快者路程-慢者路程=总距离±相距距离

环形跑道:同向 快者路程-慢者路程=一圈长度

相向 快者路程+慢者路程=一圈长度

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量

人均工作效率x人数x时间=工作量

人均工作效率=

等量关系各部分工作量的和

配套: A需要2个B需要3个数字问题:十位数字乘10+个位数字(两位数表示表格法)

利润: 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利润率×进价

售价=标价×折扣×0.1

进价提高20%=进价×(1+20%)

利润率=售价-进价´100% 进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

年龄问题:年龄差相等;年龄同增同减

例 五年前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五倍:现在母亲X岁,女儿Y岁 则X-5=5×(Y-5)

调度问题:内部调整 一增一减

外部调入 调入两家的数量和为调入总数

球赛积分:总积分=胜场积分+负场积分+平场积分

产油量:总产油量=亩产量×种植面积×出油率

提高10个百分点指在原来百分数的基础上加10%,原来40%现在50%

不等式问题找准不等量语句进行表示

盈不足找准不满的进行表示,注意人数减1

例 每间6人,最后一间不足5人但有人

0

注意保持单位的统一,先从单位上检查,不清楚要多读题

频率=频数÷总人数 频数=总人数×频率

总人数=频数÷频率

频数之和等于总人数,频率之和等于1,百分比之和等于100%

圆心角=百分比×360°(当百分比不是准确值时用份数比×360°)例 73600 9


相关内容

  • 人教版数学七下思维导图式复习提纲
  •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对顶角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本知识点可会出现的填空题中来考). 5.2 平行线 (重点知识必考) 1.经过直线外一点, ...

  • 冀教版数学七下教学计划.docx2
  •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永年区第十三中学 李美茹 2017.02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继续担任的七年级二班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 ...

  • 数学七下教材分析Microsoft Word 文档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教材主要突出数学知识发展的阶段性:七年级课本涉及到的部分知识是一个基础性的体系,并不要求学生现阶段达到<标准>里所提出的目标.七年级下册主要涵盖<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 ...

  • 初中数学章节目录表
  • 教材顺序 七上: 第1章:有理数 第2章:整式的加减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七下: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6章:实数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八上: 第11章:三角形 第12章:全等三角形 第 ...

  • 湘教版数学七下3.6.3[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word教案
  • 3.6.3 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26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2.能够测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会画到已知直线已知距离的平行线. 3.通过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使学生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它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关 ...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小车下滑的时间]word教案
  •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6.1小车下滑的时间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小车在斜坡上下滑时高度与时间数据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小车下滑时间随着高度变化而变化,从而了解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意义,了解可以用列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归纳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从表格的数据中分 ...

  • 新北师大版数学七下3.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word学案
  •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七年级数学学案 命题:lw 单元课题:第三章 三角形 本课题目: 3.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课前复习]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三角形全等,对应边 ,对应角 . 2.如图:△ADC ≌△CBA ,那么∠ABC =∠ ,AB = . A D C B C 3.如图:△ABD ≌△ ...

  • 大邹初中七下第十二周数学练习(综合)02(20140509)
  •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 大邹初中七年级第十二周数学练习02(综合) 2014.5.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如图,直线m ∥n ,∠1=55°,∠2=45°,则∠3的度数为 ( ) A .80° B .90 ...

  • 七下暑假作业数学答案
  • 七下暑假作业数学答案 练习一 一.填空题 60°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对顶角相等 1 2 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5° 50° 140° 80° 二.选择题 ABAAA 三.应用题 第一题略,过程太多懒得打字 2.∠DEF=125° 3.∠EGB=55°,∠HGQ=35° 第四题貌似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