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教案

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教案

车圩中学 吴德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

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权时学会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让学生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1、“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学会依法继承遗产。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此部分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同时又要发扬传统美德。只有提高继承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减少争议,化解矛盾。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

鉴于本课的法律性较强,名词术语较多,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应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由于本框知识点较多,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实现信息与技术的整合。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容量大、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小品角色扮演法:以课本晓军一家的遗产继承案例的情节变化为主线,通过精心设计和改造,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得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乐于学习。

3、讨论法:通过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争辩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将教材新知识设置于一系列

问题情景之中,通过情景设置条件的变化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不断猜想、思考、讨论、归纳以获得问题的解决,逐步弄清本课所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节目编排等

五、教学时间为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我们也知道,财产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那么,在公民死亡后如何来处理遗留的财产呢?这就涉及到财产的继承问题,本节课就来学习第二框题《财产留给谁》

(二)讲授新课

二、财产留给谁 (板书)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活动一:学生分角色扮演晓军一家人

那么,爷爷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请同学们看课本,把这些概念找出来:

1、我们享有继承权 (板书)

(1)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 (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多媒体展示)

教师:明白了这几个关于继承问题的概念后,让我们再来看晓军家的事。

晓军父亲尚未辞世,财产能继承吗?是否所有的财产都可以继承?(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归纳一下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 (板书)

活动二:人生AB剧

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叔叔觉得:晓军的爷爷、妈妈、姑姑、晓军和自己都是晓军爸爸的亲人,都应该继承爷爷的遗产。姑姑却说:晓军是小孩子,没有继承权。而妈妈认为:姑姑迟早是要嫁出去的,不能继承父亲的遗产。对此,晓军感到很困惑,究竟谁说的对呢?

师:请你根据课本的知识帮晓军对家人的观点进行判断。 (学生回答)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7页,教师点评(多媒体显示)

我国继承法第二章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因此,本案中晓军 的爷爷、妈妈、叔叔、姑姑和晓军都有继承权。

(3)法定继承人范围 (板书)

但是,并非他们所有人都能继承父亲的遗产,因为: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叔叔和姑姑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所以他们不能继承父亲的遗产。

(4)继承顺序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和对教材的阅读,已经可以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共识,爷爷、叔叔、妈妈、姑姑和晓军作为爸爸的法定继承人,都享有继承权;但叔叔和姑姑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父亲的遗产。明白了“谁能继承”后,一家人依然为遗产的怎样分配愁眉不展.作为旁观者,你认为该怎么分配?请说明你的理由.

请学生阅读教材78页,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

(5)遗产分割原则 (板书)

现在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晓军家的这个案例:

本案中晓军父亲遗留的遗产有稿酬、图书字画、宝石古玩和其他财产中属于他的那份,他的法定继承人有爷爷、妈妈、叔叔、姑姑和晓军五人,其中属于第一顺序的有爷爷、妈妈和晓军,遗产应该由他们来继承,而作为第二顺序的叔叔和姑姑则不能继承一般来说爷爷、妈妈和晓军应该平均分配遗产份额

请同学们参照课本,想一想,晓军家依据的这种继承方式是什么继承方式?

在我国,公民的遗产继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法定继承,一种是遗嘱继承,那晓军家的这种继承方式属于哪种继承方式?

2、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板书)

(1)法定继承 (板书)

活动三:律师到我家

师问:晓军父亲立遗嘱确定继承人的继承方式叫什么?

(学生回答)

(2)遗嘱继承 (板书)

①遗嘱继承的含义 (板书)

师:这种继承方式与法定继承有什么区别?

师:假如是你,你最希望谁来继承你的遗产?如果是法定继承可以不可以实现?

(学生回答)

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遗嘱继承的特点是什么呢?

②遗嘱继承的优点 (板书)

学生回答: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自己遗留的财产。

师:而且遗嘱继承可以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相比有明显的优点,那是不是凡是有遗嘱的案件都能按遗嘱进行继承呢?(学生回答)不是,这里需要条件,就是遗嘱必须有效,那什么样的遗嘱才是有效的遗嘱呢?

③遗嘱有效的必备条件 (板书)(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

教师:那晓军父亲的遗嘱有效吗?

(学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讲了晓军家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方式进行继承,

现在又

讲了遗嘱继承,那究竟晓军家应该按照哪种方式进行继承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

我国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因而晓军一家应该根据父亲的遗嘱继承遗产比较合理合法。

④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板书)

活动四:家庭纷争

师:我们前面讲了遗嘱必须有效才能进行遗嘱继承,而遗嘱要有效,其中有一个条件是: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那现在这个阿山不是晓军爷爷的法定继承人,这个遗嘱还有效吗? (学生回答)

(3)遗赠 (板书)

教师:有效。这是叫遗赠,公民可以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外的人,这是法律允许的。 叔叔和姑姑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不正确.他们的做法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会使亲情淡化,既违背道德的要求也违反法律的规定.

师:面对叔叔和姑姑,假如你是晓军,你会怎么做?

(教师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回答)

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你最赞同哪种做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 (板书)

(1)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板书)

(2)当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害时,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板书)

(学生畅所欲言。多媒体展示)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当继承发生争议时,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课堂小结与反馈

1、请一位学生进行知识小结;

2、请学生做课堂练习,教师讲解。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想一下,老两口死后遗产该怎来继承? 教师讲角:

第一步:找遗产。看哪些可以作为遗产(死亡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第二步:找遗嘱。看有没有遗嘱,如有看其是否有效(必备条件),如果有且有效,先按遗嘱的意思进行处理;处理之后还有剩遗产或没有遗嘱的,

第三步:找法定继承人,先看有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有的话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没有看有没有第二顺序继承人,有的话由其继承。

3、如果有时间顺便讲一下转继承和代位继承。

(四)板书设计

1、我们享有继承权

(1)有关继承的几个基本概念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

(3)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4)继承顺序

(5)遗产分割原则

2、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1)法定继承

(2)遗嘱继承

①遗嘱继承的含义

②遗嘱继承的特点

③遗嘱继承的条件

④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3)遗赠

3、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

(1)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板书)

(2)当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害时,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教案

车圩中学 吴德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

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权时学会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让学生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1、“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学会依法继承遗产。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此部分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同时又要发扬传统美德。只有提高继承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减少争议,化解矛盾。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

鉴于本课的法律性较强,名词术语较多,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应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由于本框知识点较多,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实现信息与技术的整合。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容量大、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小品角色扮演法:以课本晓军一家的遗产继承案例的情节变化为主线,通过精心设计和改造,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得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乐于学习。

3、讨论法:通过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争辩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将教材新知识设置于一系列

问题情景之中,通过情景设置条件的变化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不断猜想、思考、讨论、归纳以获得问题的解决,逐步弄清本课所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节目编排等

五、教学时间为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我们也知道,财产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那么,在公民死亡后如何来处理遗留的财产呢?这就涉及到财产的继承问题,本节课就来学习第二框题《财产留给谁》

(二)讲授新课

二、财产留给谁 (板书)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活动一:学生分角色扮演晓军一家人

那么,爷爷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请同学们看课本,把这些概念找出来:

1、我们享有继承权 (板书)

(1)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 (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多媒体展示)

教师:明白了这几个关于继承问题的概念后,让我们再来看晓军家的事。

晓军父亲尚未辞世,财产能继承吗?是否所有的财产都可以继承?(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归纳一下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 (板书)

活动二:人生AB剧

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叔叔觉得:晓军的爷爷、妈妈、姑姑、晓军和自己都是晓军爸爸的亲人,都应该继承爷爷的遗产。姑姑却说:晓军是小孩子,没有继承权。而妈妈认为:姑姑迟早是要嫁出去的,不能继承父亲的遗产。对此,晓军感到很困惑,究竟谁说的对呢?

师:请你根据课本的知识帮晓军对家人的观点进行判断。 (学生回答)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7页,教师点评(多媒体显示)

我国继承法第二章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因此,本案中晓军 的爷爷、妈妈、叔叔、姑姑和晓军都有继承权。

(3)法定继承人范围 (板书)

但是,并非他们所有人都能继承父亲的遗产,因为: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叔叔和姑姑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所以他们不能继承父亲的遗产。

(4)继承顺序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和对教材的阅读,已经可以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共识,爷爷、叔叔、妈妈、姑姑和晓军作为爸爸的法定继承人,都享有继承权;但叔叔和姑姑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父亲的遗产。明白了“谁能继承”后,一家人依然为遗产的怎样分配愁眉不展.作为旁观者,你认为该怎么分配?请说明你的理由.

请学生阅读教材78页,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

(5)遗产分割原则 (板书)

现在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晓军家的这个案例:

本案中晓军父亲遗留的遗产有稿酬、图书字画、宝石古玩和其他财产中属于他的那份,他的法定继承人有爷爷、妈妈、叔叔、姑姑和晓军五人,其中属于第一顺序的有爷爷、妈妈和晓军,遗产应该由他们来继承,而作为第二顺序的叔叔和姑姑则不能继承一般来说爷爷、妈妈和晓军应该平均分配遗产份额

请同学们参照课本,想一想,晓军家依据的这种继承方式是什么继承方式?

在我国,公民的遗产继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法定继承,一种是遗嘱继承,那晓军家的这种继承方式属于哪种继承方式?

2、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板书)

(1)法定继承 (板书)

活动三:律师到我家

师问:晓军父亲立遗嘱确定继承人的继承方式叫什么?

(学生回答)

(2)遗嘱继承 (板书)

①遗嘱继承的含义 (板书)

师:这种继承方式与法定继承有什么区别?

师:假如是你,你最希望谁来继承你的遗产?如果是法定继承可以不可以实现?

(学生回答)

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遗嘱继承的特点是什么呢?

②遗嘱继承的优点 (板书)

学生回答: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自己遗留的财产。

师:而且遗嘱继承可以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相比有明显的优点,那是不是凡是有遗嘱的案件都能按遗嘱进行继承呢?(学生回答)不是,这里需要条件,就是遗嘱必须有效,那什么样的遗嘱才是有效的遗嘱呢?

③遗嘱有效的必备条件 (板书)(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

教师:那晓军父亲的遗嘱有效吗?

(学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讲了晓军家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方式进行继承,

现在又

讲了遗嘱继承,那究竟晓军家应该按照哪种方式进行继承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

我国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因而晓军一家应该根据父亲的遗嘱继承遗产比较合理合法。

④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板书)

活动四:家庭纷争

师:我们前面讲了遗嘱必须有效才能进行遗嘱继承,而遗嘱要有效,其中有一个条件是: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那现在这个阿山不是晓军爷爷的法定继承人,这个遗嘱还有效吗? (学生回答)

(3)遗赠 (板书)

教师:有效。这是叫遗赠,公民可以将自己的财产待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外的人,这是法律允许的。 叔叔和姑姑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不正确.他们的做法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会使亲情淡化,既违背道德的要求也违反法律的规定.

师:面对叔叔和姑姑,假如你是晓军,你会怎么做?

(教师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回答)

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你最赞同哪种做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 (板书)

(1)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板书)

(2)当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害时,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板书)

(学生畅所欲言。多媒体展示)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当继承发生争议时,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课堂小结与反馈

1、请一位学生进行知识小结;

2、请学生做课堂练习,教师讲解。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想一下,老两口死后遗产该怎来继承? 教师讲角:

第一步:找遗产。看哪些可以作为遗产(死亡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第二步:找遗嘱。看有没有遗嘱,如有看其是否有效(必备条件),如果有且有效,先按遗嘱的意思进行处理;处理之后还有剩遗产或没有遗嘱的,

第三步:找法定继承人,先看有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有的话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没有看有没有第二顺序继承人,有的话由其继承。

3、如果有时间顺便讲一下转继承和代位继承。

(四)板书设计

1、我们享有继承权

(1)有关继承的几个基本概念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

(3)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4)继承顺序

(5)遗产分割原则

2、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1)法定继承

(2)遗嘱继承

①遗嘱继承的含义

②遗嘱继承的特点

③遗嘱继承的条件

④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3)遗赠

3、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

(1)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板书)

(2)当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害时,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相关内容

  •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鲁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案
  • 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学案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三维 目标)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课 型 新授 备课人 执教人 审核人 备课时 间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授课时 间 课 时 序号: 学 案 内 容 教法学法 (关注兴趣点) 1.知道法律维护公民的财产权,增 ...

  • 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
  • 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 1.知识目标 ⑴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⑵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⑶明确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继承权的含义及实现方式. ⑷明确智力成果的含义,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 2.能力目标 ⑴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⑵未成年人的财 ...

  • 罗马人的法律(新教案)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 罗马人的法律"教学设计 [教材地位]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与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 ...

  • 勿忘国耻_振兴中华_教案
  • 13机电2班主题教育班会 名称: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时间:2014年12月13号晚自习 地点:教学楼 13机电2班教室 形式:教师及同学互动讨论 材料一: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 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 ...

  • [留给我]教案
  • 合唱课<留给我>教学预案 一.教材分析 <留给我>是一首二部合唱曲,曲调清新自然,旋律优美流畅,二段体式.合唱版本的A 段以三度叠置的和声为主,和谐优雅,后半段以轮唱形式为主,将乐曲推向高潮,呼唤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 (1)用自然.圆润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

  • 小青蛙学本领,教案
  • 篇一:<小青蛙学本领>课堂教学设计 <小青蛙学本领>课堂教学设计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同学们"去郊游",来到动物园里,"小白兔". ...

  • 感悟珍珠港教案
  • 感悟珍珠港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在珍珠港的所见所想,感悟主旨. 2.找出文中描写语段,把握作者对事件的感悟. 3.结合实际,探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对珍珠港的"感悟" 2. 体会作者将写景,记事,抒发情感,发表看法有机 ...

  • 财产留给谁说课稿
  • <财产留给谁>说课稿 三星口九年一贯制学校 王小龙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财产留给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九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框 ...

  •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导学案
  • 初三年级政治备课组"自主.互动.高效"教学案 课题名称: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导学案 主备人: 参与者: 审核: 时间: 学习目标: 1.明确本课的主要内容.(看课文引言三段总结) 2.明确合法私有财产权的含义并会区分四项权利.(举例分析判断) 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