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往事中]阅读答案

活在往事中(16分)

①旧历小年第二天,正当人们忙着迎接春节的时候,我则坐在电脑前用冰凉的双手敲打春节前最后一个比较正式的文字。是的,好长时间没有正式写字了,没有心绪,没有思路,没有热情,没有时间。其实这段日子除了上班,每天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2008年最初的一段日子,天降大雪,三十年不遇,住在小城的人们像一个个耗子,缩在洞里极少出门。闭门不出本是我的生活习惯,但近日心却静不下来。我常常一下午一下午地面对电脑浏览网友们的博客,就像一个东摇西荡的流浪汉。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②不知什么时候,每到年关我总盼望着春节的快快降临,像小时候一样。不同之处是那时候盼望放鞭炮,穿新衣,而现在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辞旧迎新——丢弃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闲暇时,偶尔跟朋友把酒聊天,他们也谈到这样的感受。尽管年近不惑,一点也没有感到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可怕,反而老在企盼时光走得快点,快点,再快点,似乎越快越能丢掉生活中的不快和忧郁。

  ③我们都生活在时光这条河里,那些往事就像飘摇的水草,我们就是穿梭于水草之间的鱼,看着身边的水草不断往后飘去,我们禁不止感叹,时光走得太匆匆。每到年关,人们总习惯说:啊,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了!是的,时间过得真快,快得不允许我们回忆些什么。除了作家、诗人,他们用带着神秘的光芒文字引领人们进入他的记忆的故事里,用如麻的思索编织一张张记忆之网,让读者身陷进去不能自拔。

④偶尔在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会将时间徜徉于往事的回忆当中。

⑤对于雪的最初记忆有些诗意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清早,一觉醒来,窗外茫茫一片,奶奶告诉我,那是白面,我们可以做馒头吃了。我便急着喊大人赶快用畚箕装。他们看着我哈哈大笑,于是雪便在一大串笑声中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⑥山里的雪一冬天都不会化的,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一副旧扑克牌糊了又糊,缺了,在硬纸板画着替补。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常常在雪地里堆火炉。

⑦城里的小孩堆雪人,山里的小孩不堆,他们捏雪球打雪仗,或带着狗在雪地里打滚。滚雪球,一直滚到滚不动为止,足有一人多高。

⑧“燕山雪花大如席”,那是诗人的夸张,但鹅毛团是常有的事,大片大片如丝棉,飘呀飘呀总没个完,“米颗雪,下一月。鹅毛团,下一年。”山里的孩子是念着这样的俗曲儿过完了一个又一个冬天的……

⑨人们年轻的时候极少回忆往事,那时候他们在走上坡路,太阳就在前方,为了赶路,他们低着头拼命地爬高,只有在年老的时候,人们才会用更多的时间回顾已往的岁月,这时候,他们走下坡路,可以直起身子回顾身后的夕阳了。往事常常附着苍凉的玫瑰红,披着朦胧的面纱。留下的是美,剔除的是恶,因此我们的记忆里的一切往往是美好的,令人憧憬的。

⑩雪还没有停,鞭炮已经响起来了,过年了。是啊,2008年到了!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第①段中作者写到“闭门不出本是我的生活习惯,但近日心却静不下来。”原因是什么?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4分)

8.从第⑤段开始,作者的思绪又回到了“儿时”以及“山里的雪”,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9.第⑨段划线句有何含义?(5分)

参考答案:

5.(1)如:文明,让社区更和谐; 社区,让邻里更和睦 等 (2)略

6.(1)“卧”字采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积雪、寒冷给人带来的压抑。(2)“揣在棉袖里”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因寒冷而缩手缩脚。“提沓提沓地趿着鞋窜门”更是再现出来在冬天山里人们的百无聊赖。

7.原因:大雪带来的压抑心情、对新年的期盼和迷惘、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往事的回忆及深思。

8.写雪是和开头照应,回顾儿时是将“对往事的回忆”具体化,从而含蓄地表达了岁月如流,逝者如斯的感慨。

9.当我们年轻时,怀揣着希望和梦想,向着目标不断努力,此时我们眼中看到的是结果。当我们老了,不必再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我们才静下心会回顾人生,回忆往事,而这一切因为已经逝去而显得尤其美好。

活在往事中(16分)

①旧历小年第二天,正当人们忙着迎接春节的时候,我则坐在电脑前用冰凉的双手敲打春节前最后一个比较正式的文字。是的,好长时间没有正式写字了,没有心绪,没有思路,没有热情,没有时间。其实这段日子除了上班,每天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2008年最初的一段日子,天降大雪,三十年不遇,住在小城的人们像一个个耗子,缩在洞里极少出门。闭门不出本是我的生活习惯,但近日心却静不下来。我常常一下午一下午地面对电脑浏览网友们的博客,就像一个东摇西荡的流浪汉。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②不知什么时候,每到年关我总盼望着春节的快快降临,像小时候一样。不同之处是那时候盼望放鞭炮,穿新衣,而现在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辞旧迎新——丢弃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闲暇时,偶尔跟朋友把酒聊天,他们也谈到这样的感受。尽管年近不惑,一点也没有感到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可怕,反而老在企盼时光走得快点,快点,再快点,似乎越快越能丢掉生活中的不快和忧郁。

  ③我们都生活在时光这条河里,那些往事就像飘摇的水草,我们就是穿梭于水草之间的鱼,看着身边的水草不断往后飘去,我们禁不止感叹,时光走得太匆匆。每到年关,人们总习惯说:啊,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了!是的,时间过得真快,快得不允许我们回忆些什么。除了作家、诗人,他们用带着神秘的光芒文字引领人们进入他的记忆的故事里,用如麻的思索编织一张张记忆之网,让读者身陷进去不能自拔。

④偶尔在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会将时间徜徉于往事的回忆当中。

⑤对于雪的最初记忆有些诗意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清早,一觉醒来,窗外茫茫一片,奶奶告诉我,那是白面,我们可以做馒头吃了。我便急着喊大人赶快用畚箕装。他们看着我哈哈大笑,于是雪便在一大串笑声中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⑥山里的雪一冬天都不会化的,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一副旧扑克牌糊了又糊,缺了,在硬纸板画着替补。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常常在雪地里堆火炉。

⑦城里的小孩堆雪人,山里的小孩不堆,他们捏雪球打雪仗,或带着狗在雪地里打滚。滚雪球,一直滚到滚不动为止,足有一人多高。

⑧“燕山雪花大如席”,那是诗人的夸张,但鹅毛团是常有的事,大片大片如丝棉,飘呀飘呀总没个完,“米颗雪,下一月。鹅毛团,下一年。”山里的孩子是念着这样的俗曲儿过完了一个又一个冬天的……

⑨人们年轻的时候极少回忆往事,那时候他们在走上坡路,太阳就在前方,为了赶路,他们低着头拼命地爬高,只有在年老的时候,人们才会用更多的时间回顾已往的岁月,这时候,他们走下坡路,可以直起身子回顾身后的夕阳了。往事常常附着苍凉的玫瑰红,披着朦胧的面纱。留下的是美,剔除的是恶,因此我们的记忆里的一切往往是美好的,令人憧憬的。

⑩雪还没有停,鞭炮已经响起来了,过年了。是啊,2008年到了!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第①段中作者写到“闭门不出本是我的生活习惯,但近日心却静不下来。”原因是什么?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4分)

8.从第⑤段开始,作者的思绪又回到了“儿时”以及“山里的雪”,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9.第⑨段划线句有何含义?(5分)

参考答案:

5.(1)如:文明,让社区更和谐; 社区,让邻里更和睦 等 (2)略

6.(1)“卧”字采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积雪、寒冷给人带来的压抑。(2)“揣在棉袖里”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因寒冷而缩手缩脚。“提沓提沓地趿着鞋窜门”更是再现出来在冬天山里人们的百无聊赖。

7.原因:大雪带来的压抑心情、对新年的期盼和迷惘、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往事的回忆及深思。

8.写雪是和开头照应,回顾儿时是将“对往事的回忆”具体化,从而含蓄地表达了岁月如流,逝者如斯的感慨。

9.当我们年轻时,怀揣着希望和梦想,向着目标不断努力,此时我们眼中看到的是结果。当我们老了,不必再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我们才静下心会回顾人生,回忆往事,而这一切因为已经逝去而显得尤其美好。


相关内容

  • 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 往事依依 (9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 ...

  • 于漪[往事依依]阅读答案
  • (1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 ...

  • 手帕土阅读答案
  • 篇一:手帕土阅读答案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桅子花发出浓郁的香味."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手帕?" ...

  • 春夜阅读答案
  • 阅读回答问题 春夜 宋长征 春夜能看见什么呢?这样想的时候,我的双脚已经跨出了门槛. 一阵风,柔柔地吹来,有青草的气息,有杨柳的气息,还有村东那弯小河里漫过来的水草的气息,竟有丝丝凉意! 过了三十几年,也应该有过三十几个春天了吧.很浅显的道理,却不得不回望仓促的流年,到底怎样才是春天的模样?竟找不到 ...

  •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 :习志国 焦立伟 杨明杰 时间:2014.2 共计 2 课时 课题 :<孙权劝学> 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 ...

  •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阅读答案
  • 篇一: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阅读答案 [清]李昌垣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1)上阕最后一句 花满溪南处士家 ,似乎与前三句所写的景象不协调,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2)末尾两句表现 ...

  •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及答案
  •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

  •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①]阅读答案
  •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①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作者为怀念他早逝的妻子而作.②被酒:醉酒.③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谓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 ...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阅读答案
  • 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各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