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实事求是 努力做到谋事要实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围绕“谋事要实,对照实事求是”这一研讨主题,做以下发言,与大家共同研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习总书记指出,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谋事要实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之后,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三严三实”,在全党、全社会引起高度共鸣,对谋事要实,对照实事求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广泛共识。
实与虚,存乎一心、在乎一念。从古到今,“不谋实事”是对为官者最强烈的批评之一。“大人不华,君子务实”。“谋事”是否“实”,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讨厌。荒山泼油漆的“绿化”工程,路边建大棚的“官赏”工程,不切实际的“样板”工程,柏油路上种黄豆的“掩盖”工程,无外乎把个人利益看重了,把群众利益看轻了;把上级的印象看重了,把群众的意见看轻了。如此谋事的干部越多,群众的利益受损越重,对党的执政基础的考验越艰巨和复杂。为群众谋事的干部,
能够一心一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所敬仰;谋势的干部,贪恋官位和权力,欺骗上级,蒙蔽群众,最终难逃民心的判决、党纪国法的制裁。
现实生活中,群众关心啥、盼望啥,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缺啥、需要补啥,都是干部谋事的“方向盘”。只有不间断地把这些思考贯穿谋事全过程,才能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干事创业也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反之,如果不能透过群众对当前发展、民生保障的认知和态度,尤其是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地分析形势、谋划进路,任何工作的推进成效都是要打折扣的,甚至可能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问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然而工作当中,有的人不愿调查研究,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想问题、作决策凭经验、凭感觉;即使开展一些调研,也是为使决策程序看上去“完美”,调研结果与工作谋划“两张皮”;有的不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不深入、不全面,抓不住问题的本质。
谋事要实,重在谋实在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要谋实在事,必须附身亲民,懂得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
要义关键,端正作风,务实求真,戒躁戒虚,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成效的地方。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所困,正是各级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谋事要实,还需脚踏实地。谋事要“三符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谋事要成功,“谋”的路子必须要对,“谋”的脚步必须要实。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把脚步迈稳,把脚印踩实,才能收获到改革的果实,老百姓才能尝到改革的甜头。
新时期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把谋事要实作为为官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标尺,作为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立足自身工作,开拓进取,努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确理解实事求是 努力做到谋事要实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围绕“谋事要实,对照实事求是”这一研讨主题,做以下发言,与大家共同研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习总书记指出,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谋事要实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之后,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三严三实”,在全党、全社会引起高度共鸣,对谋事要实,对照实事求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广泛共识。
实与虚,存乎一心、在乎一念。从古到今,“不谋实事”是对为官者最强烈的批评之一。“大人不华,君子务实”。“谋事”是否“实”,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讨厌。荒山泼油漆的“绿化”工程,路边建大棚的“官赏”工程,不切实际的“样板”工程,柏油路上种黄豆的“掩盖”工程,无外乎把个人利益看重了,把群众利益看轻了;把上级的印象看重了,把群众的意见看轻了。如此谋事的干部越多,群众的利益受损越重,对党的执政基础的考验越艰巨和复杂。为群众谋事的干部,
能够一心一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所敬仰;谋势的干部,贪恋官位和权力,欺骗上级,蒙蔽群众,最终难逃民心的判决、党纪国法的制裁。
现实生活中,群众关心啥、盼望啥,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缺啥、需要补啥,都是干部谋事的“方向盘”。只有不间断地把这些思考贯穿谋事全过程,才能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干事创业也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反之,如果不能透过群众对当前发展、民生保障的认知和态度,尤其是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地分析形势、谋划进路,任何工作的推进成效都是要打折扣的,甚至可能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问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然而工作当中,有的人不愿调查研究,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想问题、作决策凭经验、凭感觉;即使开展一些调研,也是为使决策程序看上去“完美”,调研结果与工作谋划“两张皮”;有的不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不深入、不全面,抓不住问题的本质。
谋事要实,重在谋实在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要谋实在事,必须附身亲民,懂得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
要义关键,端正作风,务实求真,戒躁戒虚,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成效的地方。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所困,正是各级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谋事要实,还需脚踏实地。谋事要“三符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谋事要成功,“谋”的路子必须要对,“谋”的脚步必须要实。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把脚步迈稳,把脚印踩实,才能收获到改革的果实,老百姓才能尝到改革的甜头。
新时期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把谋事要实作为为官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标尺,作为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立足自身工作,开拓进取,努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