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黄叶病及防治方法综述

果树黄叶病成因及防治综述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08级1班 郝登全

近年来,果树黄叶病发生严重,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樱桃、杏、李、柑橘、龙眼等最多水果,轻则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重则不结果,甚至整株枯死,这是一种世界性难以防治的果树生理病害。果树黄叶的诱因很多,如施肥、修剪不当、灌水、挂果太多、地下水位过高,磷肥及氮素化肥施用太多及缺铁均可引起黄化。若不及时矫治,树体光合作用便会减弱,生长发育明显减慢,进而影响果实的品质,使果品的商品率大大降低。连续发病数年后,枝梢向下逐级干枯,最后导致整株死亡[1]。果树在生长季节经常出现黄叶病,但引发果树黄叶症的原因很多,很难用一种药物全部有效防除。因此,只有区分类型,对症施药防治方可奏效[2]。本文就引起黄叶病的主要因素阐述其诊断和防治方法。

1. 果树黄叶病成因及症状

1.1 病毒病引起黄叶[2]

病毒型黄叶发生比较普遍,该类型黄叶的主要表现是:叶片呈深浅相间的黄色,边缘不清晰,也有的呈大小不一的鲜黄色斑块,边缘清晰,或带有条状斑,沿叶脉变黄失绿,出现较宽的带状或细密网纹,也有的沿叶脉出现黄化镶边。

2.1 由缺素引起的黄叶[3]

缺氮型黄叶:植株生长矮小,细弱,叶形变小,叶片呈黄绿色,黄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植株枯死。

缺磷型黄叶:叶色变暗并逐渐变成紫黄色。

缺钾型黄叶:作物生长后期易发生,叶片边缘变枯黄,叶尖变干,似火烧状。

缺镁型黄叶:主要表现在老叶上,叶脉间逐渐发黄,叶脉附近仍为绿色。

缺钙型黄叶:主要发生在新叶上,叶片从外向内逐渐发黄,叶脉仍为绿色,叶缘向下卷曲,似降落伞状。

缺硫型黄叶:幼叶变黄,特点是叶脉先失绿,而后遍及全叶,严重时全叶发白,叶片发硬卷曲。

缺铁型黄叶[2]:缺铁引起的果树黄叶,主要表现为树梢上部新叶除叶脉仍为绿色外,其余全部变为黄绿色或黄白色,叶片小而薄,严重时叶缘因枯焦而大量脱落。幼嫩叶片变为淡黄色,严重时变为白色。

缺锌型黄叶:症状为新叶失绿且有黄色斑点,根系生长发育差。

缺锰:表现为嫩叶上呈现细小的黄斑点,叶片发黄,严重时失绿褐变。

缺铜型黄叶:中幼叶龄叶片失绿,叶尖渐渐枯萎,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

缺钼型黄叶:植株顶部小叶由浅绿变黄色,叶片向上翻卷,植株生长迟缓。

3.1 营养元素相对障碍引起黄叶[4]

所谓相对障碍是指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绝对值并不低下,但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果树不能够正常吸收利用。即土壤中并不缺乏上述营养元素,只是不能吸收利用环节出了问题。除了因根系病态而产生吸收障碍外,土壤营养环境是造成吸收障碍的主要原因。

4.1 病虫害导致黄叶

(银杏树)发生根腐病、根腐病等病害,侵染根系致根腐病渐溃烂,吸收水、养分的功能甚至丧失, 则叶片萎蔫渐黄化、干枯, 导致黄化病[5]。果树由于线虫的危害,导致根系吸收营养能力降低,引起地上植株矮小,枝、蔓、叶衰弱,从而引起果树黄叶[6]。

5.1 肥害与药害黄叶[2]

肥害和药害也会引发果树黄叶病,发生原因是施肥过多,离根际过近或喷施农药浓度过高,用药量过多等。肥害与药害黄叶症状表现为:叶尖、叶边先发黄,后呈铁锈色。

6.1 肥料的拮抗作用[7]

据专家观察,如施用氮肥过多,会对铁离子发生拮抗,影响铁元素的吸收,就会进一步加重葡萄黄化病的发生。

7.1 早期落叶型黄叶

果树早期落叶病也可引发果树黄叶。果树早期落叶型黄叶多以褐斑为主,病斑周围有绿线,向外逐渐变黄。

8.1 干旱型黄叶[2]

果树干旱,水分供应不足,导致果树叶片因缺水而干枯黄化。

9.1 虫害黄叶[2]

由于果树遭受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虫害,导致果树因虫害而黄叶。

10.1 嫁接亲和力差[8] [2]

嫁接亲和力差导致砧木与接穗之间的筛管、导管的连接不顺畅,就会阻碍树体营养、水分的输送,严重抑制果树的生长,长生黄化现象。

11.1 土壤渍水

土壤渍水而板结不透气,抑制根系生长,土壤盐分(钙、镁离子等)随水积于地表,破坏了植物正常生长的平衡溶液,从而抑制了果树的正常生长[8]。柑、橙、柚的根系极不耐水。如果在水中连续浸泡48小时, 它的毛细根(柑桔的营养根)就会霉烂。因此它适宜在土壤含水量60%~80%的湿度。遇上连绵雨天, 根须在水中浸泡就容易缺氧, 形

成烂根。特别是没有挖深坑、起高垄栽培的果园更容易烂根霉须, 从而使叶片发黄[9]。 12.1 促花控梢不当[8]

有些农户采用树干机械损伤(如环割)、页面喷药(乙烯利)、根部施药(次氯酸钾)等促花控梢的措施,如果机械损伤或用药量过大,或挂果期间肥水不足,都会造成树木生长不良,产生黄化现象。

13.1 回缩过重(如桃)[10]

在桃树修剪中,对桃树重回缩,使树体突然失去了大量制造养分的叶片,导致树体本身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均严重减弱,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也随之急剧下降,养分供应严重不足,而此时树体萌芽、长叶、抽枝又需要大量营养,便出现了叶片黄化、营养不良等症。

2. 果树黄叶病的诊断方法

1.1 缺素引起的黄叶病[11]

1.1.1 形态诊断

根据前述的果树缺素和营养过剩的症状作出初步的判断。注意各种缺素症之间的区别及各自的规律做出较准确的初步判断。

2.1.1 土壤分析诊断

土壤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土壤中某一时期易被果树吸收的可给态养分的动态变化及供肥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果树土壤养分含量的丰缺指标(附表6)。

3.1.1 植株营养诊断

植株营养诊断。果树与大田作物不同,

其当年树体营养水平,除部分受土壤供

给状况影响外,也受树体中初始贮藏养

分水平的影响。因此,只测定土壤养分

状况,并不能完全反映树体的营养状况,

必须直接以树体本身的养分水平作为营

养诊断的依据。在一定条件下,植株养

分浓度与产量或生长量呈曲线模式(图

3)。曲线的前面一段.表示养分供缺时,由于植株生长所引起的稀释效应;在缺乏区,随体内养分浓度增加,生长量或产量也随之增加,至最适浓度时,达最大生长量或产量;在足量区,养分奢侈吸收,已无明显生长效应;在过剩区,奢侈吸收进一步发展就会使养分在体内积累,导致营养失调以至产生毒害。因此,值株体内养分最好控制在最达浓度范出内,即有效区内,这个范围稍高于最适浓度,以保证有充足养分供应而不致于减产。并以此为基础,提心不问果树植株养分的诊断指标(见下图)。

4.1.1 生理生化诊断。果树某些营养元素失调时。将影响体内—些生理生化过程的速度

和方向。引起体内酶活性的变化。生理生化诊断较之外形诊断能更早地察觉植株营养状况,是一个很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方法,但目前测试技术还不够完善,测定结果尚未量化,方法也比较复杂,而且又费时费事,至今还尚未被广大果农所应用。近年,采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可以在无损植株的情况下,在田问诊断果树的氮素营养水平,并以此作为氮肥推荐的依据,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已在部分农作物的施肥研究中得到应用。

5.1.1 总之,在进行营养诊断时,最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2.1 病虫害[12]

1.1.1 真菌性病害

病部表面常长出各种丝状、粉状、颗粒状物等病症。真菌病害所引起植株或某一器官的腐烂,病部表面往往都长有棉絮状物或霉状物,用手探摸病组织无粘滑感,无臭味,常有酒精味。真菌也能引起作物地上部叶子变色,主要是它侵染植株根部所致。真菌性的萎蔫病,后期常造成植株枯死,并产生各种颜色的粉状物和点粒状物。为了进一步鉴别,可先用湿润的解剖刀将病部的霉状物刮下来或撕下病部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看到致病的真菌。菪病症尚未表现,可用湿沙布或保湿器将病部保湿24h,霉状物即可长出,再行观察鉴别。

2.1.1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一样。多造成局部性病斑。细菌感染作物时,多从寄主的水孔、气孔和伤口处侵入,分泌多种酶来破坏作物的生理代谢,使受害病株腐烂。有的细菌产生毒素杀死寄主细胞,使受害部位产生坏死斑,病斑周围呈水渍状或油渍状。有的细菌分泌有刺激作用的物质,使受害部位增长出肿瘤或变为畸形。细菌造成的腐烂常有恶臭味,在病组织上常溢出乳白色至棕黄色的粘质菌液,用手探摸有粘滑感。干燥后成为黄色或污白色鱼籽状或薄膜粘附在叶片上。细菌性叶斑病的田间诊断应在清晨露水未退时进行,此时病斑的水渍状特别明显,并常有白色菌脓溢出,发病后期,病斑常有干硬菌膜,很容易穿孔。为了进一步确认,可用刀片切下一块病组织放于载玻片上,并滴上一滴清水,再用另一片玻璃盖上夹紧,在太阳光下观察,若有白色霉状物从导管中溢出,表明为细菌性病害。

3.1.1 病毒病害

作物病毒病一般是全株性慢性病,没有病症表现。病毒病株往往表现出某一类型的变色、褪色、花叶、丛矮、畸型、枯斑、组织坏死等器官变态,这些病状常不是单独发生,

往往是几种混合发生,病株在田间分布与真菌、细菌性病害一样多半呈分散状,有明显的病健交错现象,但没有发病中心。该病的发生与蔓延常与某些媒介昆虫的消长有关.如蚜虫多,病毒病发生传染就严重。因此,消灭传毒昆虫是防治病毒病的重要措施。

4.1.1 线虫病害

线虫大多在土壤中为害作物的根和地下茎,少数在地上为害。一般线虫病表现的症状为植株营养不良.生长衰弱,生育迟缓,致使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叶片萎蔫,与缺肥水的表现相似。田间线虫的分布多随种植年限而加重。气候干燥则症状明显。线虫病害在田间主要表现是:植株根部有线虫所致的瘤状物,这种瘤状物常呈乳白色、有米粒大小。要把它与豆科作物的根瘤菌所致的根瘤区别开来,可用刀切开瘤状物,横截面为白色、有虫体的是线虫.而横截面为粉红色的为根瘤菌所致的根瘤。在田间诊断时,必须深入实地,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和调查访问,力求仔细认真、实事求是,切忌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对于作物的一些常见病害.一般在田间现场通过上述的观察分析即可做出诊断,但对于少见的病害和新病害.则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或扩大镜仔细地观察病部组织有无病原物,进行病原病害名称的鉴定。对病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诱发实验,以及化学诊断和一些治疗实验排除等措施,进行详细的诊断,以便得出确切的结论。

3.1 嫁接不亲和[13]。

嫁接结合部解剖观察结果,砧穗结合部极易拉开裂。黄化越严重,越易开裂拉断,开裂面整齐,结合部肿胀粗大。双目镜下观察结合部剖面。可见接穗与砧本间愈伤组织呈瘤状突起成轮纹状,有的成沟状,使砧穗间形成一个组织隔层,拉开裂后组织间分离明显。髓部干枯变褐,韧皮部与本质部间近韧皮部部分呈灰白色。近本质部部分变黄褐色呈环状。剖面细胞组织呈脱水干枯状,局部有的似有白色胶状物。

3. 果树黄叶病的防治方法

1.1 科学选址。建园时应注意园地选择,尽可能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

壤土田块。忌在已栽过多年生果树的重茬地和土质黏重地建园。也不可在地下水位较高,易发生积水的地块建园。

2.1 科学施肥、灌水要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配合施肥,大量元素与微量

元素配合施肥。偏碱性土壤要注重增施有机肥料。有条件的可采用渗灌或滴灌技术。

3.1 严格控制产量盛果期产量,严防负载过量,以保持健壮的树势。

4.1 对症防治。对根系因病理因素诱发的生理缺素症黄化树,要尽快治疗根部病害。在剪除

病根、刮除病皮的基础上,选用5%菌毒清100倍液涂抹病疤,并喷施5%菌毒清200-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交替使用,灌根2-3次。对

根结线虫病诱发的缺素黄化树,应选用10%的克线磷、克线丹颗粒剂,每667m2 用量3-5 kg ,或40%毒丝本乳油800倍液喷洒处理根际土壤,杀灭根结线虫,结合剪除病状须根,尽快恢复根系的生理功能。

5.1 选用抗性砧木。在土壤偏碱地区,应注意选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抗黄化和抗盐碱的砧木。

6.1 树上挂袋滴注法。此法应在苹果树落叶至来年花芽萌动前1周进行(即果树休眠期施用)。

滴注的液肥为“光泰”牌苹果树、李树营养注射肥,该液态肥富含氮、磷、钾、铁、锌、锰、铜等,注入树后,能被果树快速吸收并高效利用,使果树叶片变绿、加厚、增大,对营养失调所产生的黄化等生理病害有显著疗效。具体操作:①稀释营养肥。稀释浓度为30~40倍。稀释用水应为纯净水或软水,无软水时,须将自来水烧开晾凉后使用。稀释用具应用塑料桶,不得用金属器具;② 在果树的根颈部钻孔,孔径约6毫米,孔深一般为主干直径的2/3,钻头与树干的夹角呈80。左右;③将单株所需营养肥装入专用滴注袋中,垂直挂在距地面约1.5米高的中心枝权上,排出管道中的气体,然后将滴注针头插入钻孔即可。要防止吊袋、管道、针头堵塞、打折、变形或漏液[14]。

7.1 改土培肥提高土壤抗“黄化”能力。

1.1.1 增施有机肥料。可通过增施农家肥料、秸秆还田、果园生草等途径,增加土壤有

机质含量。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是一种天然螯合剂,不仅对铁,而且对其它多种元素都有螯合作用,并能提高元素的有效性;同时有机质能直接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能为根系呼吸和吸收创造良好条件。

2.1.1 推广全素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植株诊断,确定缺素种类,然后建立全素配方,

制成专用肥,进行科学施肥。这样既可矫治土壤缺素的危害,又提高了土壤的整体肥力水平,为高产优质培育了良好的土壤基础。

3.1.1 改良土壤质地。在土壤粘质地区,可使用粉煤灰、炉灰或细沙,局部改良土壤质

地;在土壤过沙地区,可使用粘质土壤,以调节土壤质地,创造一个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生长环境。

8.1 合理修剪,主要针对设施栽培的果树(如桃树)。采用养树修剪法。第一步先养树:

采完果后马上施肥浇水养树10天后再进行重回缩。一般5月中下旬采完果的设施桃树均应养树,让树体得到恢复后再进行重回缩。第二步分期回缩:先回缩树体中下部的枝条,回缩量为全树枝量的2/3,待下部新芽大部分长到3厘米~5厘米时再回缩树体上部枝条,让树体下部新梢先发育.既防止上强下弱现象的发生, 又有利于树体营养积累。同时在回缩枝条时,对长度小于30厘米的枝梢不动。最后待上部新梢长到5厘米~10厘米时,再疏除留下的短于30厘米的老枝梢 这样就避免了一次性回缩枝条,树体创伤过

重、死根严重的弊端,有效地调解了树上树下营养平衡供应。对于采果晚的,如6月采完果的,可边采果边回缩枝条,采完果后,同样施肥浇水促新梢生长[15]。

参考文献:

[1]何勇强,陆申年.菠萝黄化的病因与对策[J]. 广西热作科技,1996(4):1-2.

[2]曹友军.果树黄叶病的类型及防治措施[J]. 山西果树, 2007,5,(3):57-58.

[3] 马玉忠.果树黄化病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农村科技),2009,7:54-55.

[4]吴佐斌.樱桃黄化病成因及矫治办法[J].陕西农业科学,2008,(4):114-115

[5] 沈远华.浅谈银杏黄化病的防治[J].科技博览,2010:271.

[6]戴忠孝.猕猴桃黄化病的防治技术[J]. 园林果树,2010,(6):17.

[7]刘效义,刘榆,张毅.葡萄黄化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5:27-28.

[8]黎建伟.龙眼树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热带农业科技,2007,30,(4):13.

[9]赵双林. 柑、橙、柚果树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J].农场新技术.2005,(6):14-15.

[10]刘会英.桃树黄叶病浅析[J].河北林业(星火科技),2010.1:32.

[11]马国瑞,石伟勇.果树营养失调症原色图谱[M].第一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2] 沈宗焕.作物病虫害的田间诊断[J].现代农业科技,2007(7):66-67.

[13] 廖飞雄,王代蓉,郭秋华.枳砧改良橙黄化与嫁接不亲和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1):68-71.

[14] 热沙来提·买买提.苹果黄化病严重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果树医

生,2010(6):28-29.

[15] 邸淑娇.设施桃树采果后重回缩引起树体黄化的原因及防治[J]. 农村实用科技,2006,(8):18-19.

果树黄叶病成因及防治综述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08级1班 郝登全

近年来,果树黄叶病发生严重,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樱桃、杏、李、柑橘、龙眼等最多水果,轻则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重则不结果,甚至整株枯死,这是一种世界性难以防治的果树生理病害。果树黄叶的诱因很多,如施肥、修剪不当、灌水、挂果太多、地下水位过高,磷肥及氮素化肥施用太多及缺铁均可引起黄化。若不及时矫治,树体光合作用便会减弱,生长发育明显减慢,进而影响果实的品质,使果品的商品率大大降低。连续发病数年后,枝梢向下逐级干枯,最后导致整株死亡[1]。果树在生长季节经常出现黄叶病,但引发果树黄叶症的原因很多,很难用一种药物全部有效防除。因此,只有区分类型,对症施药防治方可奏效[2]。本文就引起黄叶病的主要因素阐述其诊断和防治方法。

1. 果树黄叶病成因及症状

1.1 病毒病引起黄叶[2]

病毒型黄叶发生比较普遍,该类型黄叶的主要表现是:叶片呈深浅相间的黄色,边缘不清晰,也有的呈大小不一的鲜黄色斑块,边缘清晰,或带有条状斑,沿叶脉变黄失绿,出现较宽的带状或细密网纹,也有的沿叶脉出现黄化镶边。

2.1 由缺素引起的黄叶[3]

缺氮型黄叶:植株生长矮小,细弱,叶形变小,叶片呈黄绿色,黄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植株枯死。

缺磷型黄叶:叶色变暗并逐渐变成紫黄色。

缺钾型黄叶:作物生长后期易发生,叶片边缘变枯黄,叶尖变干,似火烧状。

缺镁型黄叶:主要表现在老叶上,叶脉间逐渐发黄,叶脉附近仍为绿色。

缺钙型黄叶:主要发生在新叶上,叶片从外向内逐渐发黄,叶脉仍为绿色,叶缘向下卷曲,似降落伞状。

缺硫型黄叶:幼叶变黄,特点是叶脉先失绿,而后遍及全叶,严重时全叶发白,叶片发硬卷曲。

缺铁型黄叶[2]:缺铁引起的果树黄叶,主要表现为树梢上部新叶除叶脉仍为绿色外,其余全部变为黄绿色或黄白色,叶片小而薄,严重时叶缘因枯焦而大量脱落。幼嫩叶片变为淡黄色,严重时变为白色。

缺锌型黄叶:症状为新叶失绿且有黄色斑点,根系生长发育差。

缺锰:表现为嫩叶上呈现细小的黄斑点,叶片发黄,严重时失绿褐变。

缺铜型黄叶:中幼叶龄叶片失绿,叶尖渐渐枯萎,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

缺钼型黄叶:植株顶部小叶由浅绿变黄色,叶片向上翻卷,植株生长迟缓。

3.1 营养元素相对障碍引起黄叶[4]

所谓相对障碍是指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绝对值并不低下,但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果树不能够正常吸收利用。即土壤中并不缺乏上述营养元素,只是不能吸收利用环节出了问题。除了因根系病态而产生吸收障碍外,土壤营养环境是造成吸收障碍的主要原因。

4.1 病虫害导致黄叶

(银杏树)发生根腐病、根腐病等病害,侵染根系致根腐病渐溃烂,吸收水、养分的功能甚至丧失, 则叶片萎蔫渐黄化、干枯, 导致黄化病[5]。果树由于线虫的危害,导致根系吸收营养能力降低,引起地上植株矮小,枝、蔓、叶衰弱,从而引起果树黄叶[6]。

5.1 肥害与药害黄叶[2]

肥害和药害也会引发果树黄叶病,发生原因是施肥过多,离根际过近或喷施农药浓度过高,用药量过多等。肥害与药害黄叶症状表现为:叶尖、叶边先发黄,后呈铁锈色。

6.1 肥料的拮抗作用[7]

据专家观察,如施用氮肥过多,会对铁离子发生拮抗,影响铁元素的吸收,就会进一步加重葡萄黄化病的发生。

7.1 早期落叶型黄叶

果树早期落叶病也可引发果树黄叶。果树早期落叶型黄叶多以褐斑为主,病斑周围有绿线,向外逐渐变黄。

8.1 干旱型黄叶[2]

果树干旱,水分供应不足,导致果树叶片因缺水而干枯黄化。

9.1 虫害黄叶[2]

由于果树遭受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虫害,导致果树因虫害而黄叶。

10.1 嫁接亲和力差[8] [2]

嫁接亲和力差导致砧木与接穗之间的筛管、导管的连接不顺畅,就会阻碍树体营养、水分的输送,严重抑制果树的生长,长生黄化现象。

11.1 土壤渍水

土壤渍水而板结不透气,抑制根系生长,土壤盐分(钙、镁离子等)随水积于地表,破坏了植物正常生长的平衡溶液,从而抑制了果树的正常生长[8]。柑、橙、柚的根系极不耐水。如果在水中连续浸泡48小时, 它的毛细根(柑桔的营养根)就会霉烂。因此它适宜在土壤含水量60%~80%的湿度。遇上连绵雨天, 根须在水中浸泡就容易缺氧, 形

成烂根。特别是没有挖深坑、起高垄栽培的果园更容易烂根霉须, 从而使叶片发黄[9]。 12.1 促花控梢不当[8]

有些农户采用树干机械损伤(如环割)、页面喷药(乙烯利)、根部施药(次氯酸钾)等促花控梢的措施,如果机械损伤或用药量过大,或挂果期间肥水不足,都会造成树木生长不良,产生黄化现象。

13.1 回缩过重(如桃)[10]

在桃树修剪中,对桃树重回缩,使树体突然失去了大量制造养分的叶片,导致树体本身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均严重减弱,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也随之急剧下降,养分供应严重不足,而此时树体萌芽、长叶、抽枝又需要大量营养,便出现了叶片黄化、营养不良等症。

2. 果树黄叶病的诊断方法

1.1 缺素引起的黄叶病[11]

1.1.1 形态诊断

根据前述的果树缺素和营养过剩的症状作出初步的判断。注意各种缺素症之间的区别及各自的规律做出较准确的初步判断。

2.1.1 土壤分析诊断

土壤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土壤中某一时期易被果树吸收的可给态养分的动态变化及供肥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果树土壤养分含量的丰缺指标(附表6)。

3.1.1 植株营养诊断

植株营养诊断。果树与大田作物不同,

其当年树体营养水平,除部分受土壤供

给状况影响外,也受树体中初始贮藏养

分水平的影响。因此,只测定土壤养分

状况,并不能完全反映树体的营养状况,

必须直接以树体本身的养分水平作为营

养诊断的依据。在一定条件下,植株养

分浓度与产量或生长量呈曲线模式(图

3)。曲线的前面一段.表示养分供缺时,由于植株生长所引起的稀释效应;在缺乏区,随体内养分浓度增加,生长量或产量也随之增加,至最适浓度时,达最大生长量或产量;在足量区,养分奢侈吸收,已无明显生长效应;在过剩区,奢侈吸收进一步发展就会使养分在体内积累,导致营养失调以至产生毒害。因此,值株体内养分最好控制在最达浓度范出内,即有效区内,这个范围稍高于最适浓度,以保证有充足养分供应而不致于减产。并以此为基础,提心不问果树植株养分的诊断指标(见下图)。

4.1.1 生理生化诊断。果树某些营养元素失调时。将影响体内—些生理生化过程的速度

和方向。引起体内酶活性的变化。生理生化诊断较之外形诊断能更早地察觉植株营养状况,是一个很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方法,但目前测试技术还不够完善,测定结果尚未量化,方法也比较复杂,而且又费时费事,至今还尚未被广大果农所应用。近年,采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可以在无损植株的情况下,在田问诊断果树的氮素营养水平,并以此作为氮肥推荐的依据,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已在部分农作物的施肥研究中得到应用。

5.1.1 总之,在进行营养诊断时,最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2.1 病虫害[12]

1.1.1 真菌性病害

病部表面常长出各种丝状、粉状、颗粒状物等病症。真菌病害所引起植株或某一器官的腐烂,病部表面往往都长有棉絮状物或霉状物,用手探摸病组织无粘滑感,无臭味,常有酒精味。真菌也能引起作物地上部叶子变色,主要是它侵染植株根部所致。真菌性的萎蔫病,后期常造成植株枯死,并产生各种颜色的粉状物和点粒状物。为了进一步鉴别,可先用湿润的解剖刀将病部的霉状物刮下来或撕下病部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看到致病的真菌。菪病症尚未表现,可用湿沙布或保湿器将病部保湿24h,霉状物即可长出,再行观察鉴别。

2.1.1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一样。多造成局部性病斑。细菌感染作物时,多从寄主的水孔、气孔和伤口处侵入,分泌多种酶来破坏作物的生理代谢,使受害病株腐烂。有的细菌产生毒素杀死寄主细胞,使受害部位产生坏死斑,病斑周围呈水渍状或油渍状。有的细菌分泌有刺激作用的物质,使受害部位增长出肿瘤或变为畸形。细菌造成的腐烂常有恶臭味,在病组织上常溢出乳白色至棕黄色的粘质菌液,用手探摸有粘滑感。干燥后成为黄色或污白色鱼籽状或薄膜粘附在叶片上。细菌性叶斑病的田间诊断应在清晨露水未退时进行,此时病斑的水渍状特别明显,并常有白色菌脓溢出,发病后期,病斑常有干硬菌膜,很容易穿孔。为了进一步确认,可用刀片切下一块病组织放于载玻片上,并滴上一滴清水,再用另一片玻璃盖上夹紧,在太阳光下观察,若有白色霉状物从导管中溢出,表明为细菌性病害。

3.1.1 病毒病害

作物病毒病一般是全株性慢性病,没有病症表现。病毒病株往往表现出某一类型的变色、褪色、花叶、丛矮、畸型、枯斑、组织坏死等器官变态,这些病状常不是单独发生,

往往是几种混合发生,病株在田间分布与真菌、细菌性病害一样多半呈分散状,有明显的病健交错现象,但没有发病中心。该病的发生与蔓延常与某些媒介昆虫的消长有关.如蚜虫多,病毒病发生传染就严重。因此,消灭传毒昆虫是防治病毒病的重要措施。

4.1.1 线虫病害

线虫大多在土壤中为害作物的根和地下茎,少数在地上为害。一般线虫病表现的症状为植株营养不良.生长衰弱,生育迟缓,致使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叶片萎蔫,与缺肥水的表现相似。田间线虫的分布多随种植年限而加重。气候干燥则症状明显。线虫病害在田间主要表现是:植株根部有线虫所致的瘤状物,这种瘤状物常呈乳白色、有米粒大小。要把它与豆科作物的根瘤菌所致的根瘤区别开来,可用刀切开瘤状物,横截面为白色、有虫体的是线虫.而横截面为粉红色的为根瘤菌所致的根瘤。在田间诊断时,必须深入实地,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和调查访问,力求仔细认真、实事求是,切忌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对于作物的一些常见病害.一般在田间现场通过上述的观察分析即可做出诊断,但对于少见的病害和新病害.则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或扩大镜仔细地观察病部组织有无病原物,进行病原病害名称的鉴定。对病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诱发实验,以及化学诊断和一些治疗实验排除等措施,进行详细的诊断,以便得出确切的结论。

3.1 嫁接不亲和[13]。

嫁接结合部解剖观察结果,砧穗结合部极易拉开裂。黄化越严重,越易开裂拉断,开裂面整齐,结合部肿胀粗大。双目镜下观察结合部剖面。可见接穗与砧本间愈伤组织呈瘤状突起成轮纹状,有的成沟状,使砧穗间形成一个组织隔层,拉开裂后组织间分离明显。髓部干枯变褐,韧皮部与本质部间近韧皮部部分呈灰白色。近本质部部分变黄褐色呈环状。剖面细胞组织呈脱水干枯状,局部有的似有白色胶状物。

3. 果树黄叶病的防治方法

1.1 科学选址。建园时应注意园地选择,尽可能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

壤土田块。忌在已栽过多年生果树的重茬地和土质黏重地建园。也不可在地下水位较高,易发生积水的地块建园。

2.1 科学施肥、灌水要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配合施肥,大量元素与微量

元素配合施肥。偏碱性土壤要注重增施有机肥料。有条件的可采用渗灌或滴灌技术。

3.1 严格控制产量盛果期产量,严防负载过量,以保持健壮的树势。

4.1 对症防治。对根系因病理因素诱发的生理缺素症黄化树,要尽快治疗根部病害。在剪除

病根、刮除病皮的基础上,选用5%菌毒清100倍液涂抹病疤,并喷施5%菌毒清200-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交替使用,灌根2-3次。对

根结线虫病诱发的缺素黄化树,应选用10%的克线磷、克线丹颗粒剂,每667m2 用量3-5 kg ,或40%毒丝本乳油800倍液喷洒处理根际土壤,杀灭根结线虫,结合剪除病状须根,尽快恢复根系的生理功能。

5.1 选用抗性砧木。在土壤偏碱地区,应注意选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抗黄化和抗盐碱的砧木。

6.1 树上挂袋滴注法。此法应在苹果树落叶至来年花芽萌动前1周进行(即果树休眠期施用)。

滴注的液肥为“光泰”牌苹果树、李树营养注射肥,该液态肥富含氮、磷、钾、铁、锌、锰、铜等,注入树后,能被果树快速吸收并高效利用,使果树叶片变绿、加厚、增大,对营养失调所产生的黄化等生理病害有显著疗效。具体操作:①稀释营养肥。稀释浓度为30~40倍。稀释用水应为纯净水或软水,无软水时,须将自来水烧开晾凉后使用。稀释用具应用塑料桶,不得用金属器具;② 在果树的根颈部钻孔,孔径约6毫米,孔深一般为主干直径的2/3,钻头与树干的夹角呈80。左右;③将单株所需营养肥装入专用滴注袋中,垂直挂在距地面约1.5米高的中心枝权上,排出管道中的气体,然后将滴注针头插入钻孔即可。要防止吊袋、管道、针头堵塞、打折、变形或漏液[14]。

7.1 改土培肥提高土壤抗“黄化”能力。

1.1.1 增施有机肥料。可通过增施农家肥料、秸秆还田、果园生草等途径,增加土壤有

机质含量。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是一种天然螯合剂,不仅对铁,而且对其它多种元素都有螯合作用,并能提高元素的有效性;同时有机质能直接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能为根系呼吸和吸收创造良好条件。

2.1.1 推广全素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植株诊断,确定缺素种类,然后建立全素配方,

制成专用肥,进行科学施肥。这样既可矫治土壤缺素的危害,又提高了土壤的整体肥力水平,为高产优质培育了良好的土壤基础。

3.1.1 改良土壤质地。在土壤粘质地区,可使用粉煤灰、炉灰或细沙,局部改良土壤质

地;在土壤过沙地区,可使用粘质土壤,以调节土壤质地,创造一个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生长环境。

8.1 合理修剪,主要针对设施栽培的果树(如桃树)。采用养树修剪法。第一步先养树:

采完果后马上施肥浇水养树10天后再进行重回缩。一般5月中下旬采完果的设施桃树均应养树,让树体得到恢复后再进行重回缩。第二步分期回缩:先回缩树体中下部的枝条,回缩量为全树枝量的2/3,待下部新芽大部分长到3厘米~5厘米时再回缩树体上部枝条,让树体下部新梢先发育.既防止上强下弱现象的发生, 又有利于树体营养积累。同时在回缩枝条时,对长度小于30厘米的枝梢不动。最后待上部新梢长到5厘米~10厘米时,再疏除留下的短于30厘米的老枝梢 这样就避免了一次性回缩枝条,树体创伤过

重、死根严重的弊端,有效地调解了树上树下营养平衡供应。对于采果晚的,如6月采完果的,可边采果边回缩枝条,采完果后,同样施肥浇水促新梢生长[15]。

参考文献:

[1]何勇强,陆申年.菠萝黄化的病因与对策[J]. 广西热作科技,1996(4):1-2.

[2]曹友军.果树黄叶病的类型及防治措施[J]. 山西果树, 2007,5,(3):57-58.

[3] 马玉忠.果树黄化病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农村科技),2009,7:54-55.

[4]吴佐斌.樱桃黄化病成因及矫治办法[J].陕西农业科学,2008,(4):114-115

[5] 沈远华.浅谈银杏黄化病的防治[J].科技博览,2010:271.

[6]戴忠孝.猕猴桃黄化病的防治技术[J]. 园林果树,2010,(6):17.

[7]刘效义,刘榆,张毅.葡萄黄化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5:27-28.

[8]黎建伟.龙眼树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热带农业科技,2007,30,(4):13.

[9]赵双林. 柑、橙、柚果树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J].农场新技术.2005,(6):14-15.

[10]刘会英.桃树黄叶病浅析[J].河北林业(星火科技),2010.1:32.

[11]马国瑞,石伟勇.果树营养失调症原色图谱[M].第一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2] 沈宗焕.作物病虫害的田间诊断[J].现代农业科技,2007(7):66-67.

[13] 廖飞雄,王代蓉,郭秋华.枳砧改良橙黄化与嫁接不亲和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1):68-71.

[14] 热沙来提·买买提.苹果黄化病严重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果树医

生,2010(6):28-29.

[15] 邸淑娇.设施桃树采果后重回缩引起树体黄化的原因及防治[J]. 农村实用科技,2006,(8):18-19.


相关内容

  • 树干注射技术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 西北农业学报 2004, 13(3) :154-157树干注射技术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张秋香, 武绍波, 李文祥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昆明 650201) Ξ 摘 要:树干注射能迅速补充植物急需而又难以从土壤或喷施中得到的营养, 在植物缺素症的矫治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中已得到应用, 并且有减少 ...

  • 苹果施肥防病害 葡萄采收巧补钙
  • 苹果: 苹果补钙防苦痘病 苹果补钙可防苦痘病和痘斑病.苹果落花后的第三周.第五周及采收前的第八周.第十周,各喷一次0.3%-0.5%的硝酸钙或氯化钙水溶液. 要增施有机肥,追施含钙量较多的果树全元复合肥,以防因土壤中各元素离子不平衡而抑制对钙离子的吸收. 苹果补锌防小叶病 苹果补锌可防黄叶病.施有机 ...

  • 胶质芽孢杆菌的作用与功效硅酸盐菌剂-胶质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胶质芽孢杆菌又叫硅酸盐菌剂,它是利用从作物根部筛选出来的解钾能力很强的硅酸盐细菌,采用特定的培养基,经工业发酵而成.土壤通过该菌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刺激作物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有较强的增产效果,而且能有效预防干旱.胶质芽孢杆菌在作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保护,有效抑制各种土传病害的 ...

  • 怎样防治沙梨黄叶病
  • 近几年来黄淮地区栽植的优质沙梨叶片黄化病发生比较普遍,新高和爱宕两个梨品种尤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果园连年施用无机肥,有机肥用量过少,土壤碱化程度较重,不利于梨树根系对铁的吸收:二是果树负载量大,造成树体衰弱.防治方法: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53199. ...

  • 大樱桃树栽培技术
  • 大樱桃树栽培技术 1.建园 1.1 园地选择 大樱桃树建园宜选择在排.灌水良好,不易受冻害.晚霜侵害的山坡地.粘土地和脊薄地要改良土壤,开沟和起垅栽植.易受霜冻的平泊地最好按设施栽培建园,并选择较耐寒品种. 1.2 选用壮苗 苗木质量与建园成败密切相关.新建园必须用根系发达,枝条充实,芽体饱满,无病 ...

  • 秋天的原野
  • 秋天的原野 秋天来临了. 天空像一块覆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一对小白鹅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很多的酒,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的等待这人们去收割. 半空中,排成"人&qu ...

  • 绿化管理的内容
  • 绿化管理的内容 物业绿化管理的内容包括对绿化植物及园林小品等进行养护管理.保洁.更新.修缮,使其达到改善.美化环境,保持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效果.物业绿化管理除了日常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外,还包括绿化翻新改造.花木种植.环境布置.绿化有偿服务等工作. (一)日常管理 绿化的日常管理包括浇水.修剪造型 ...

  • 浅谈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摘 要:沼气是一种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绿色能源,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有着直接相关性.沼气技术是将人畜粪便集中起来流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形成沼气,沼气作为燃料,沼液和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因此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对提高农民经济收益.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针对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 ...

  • 苹果栽培技术
  • 苹果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地块进行全面深犁并平整,按行距开植树沟,在植树沟中心挖栽植坑,栽植坑应春植秋挖,秋植春挖,规格80×80×80厘米,栽植时,先将表土与20公斤腐熟有机肥混匀填入坑内成土丘状. 二.选择良种 品种选择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栽,气候.生产.规模化,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适销对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