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第一阶段小结

蔡家塬小学课题研究组 郭永亮

新课程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功。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奠基石,因此,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更要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善于发现、关心学困生,使他们都能学有所长。

一、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虽然,学困生有许多令人头疼的学习上、心理上的问题,但其形成的原因和类型有很大差异。据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证明,学困生中的90%是可以通过教育转化的。所以弄清楚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身原因 除了智力方面的原因,如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慢,抑或是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其它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小学生好动、贪玩、纪律性差等导致的不良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低、学习很被动等等。

家庭原因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的家长能为孩子创设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更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稳定的家庭结构、和谐的家庭气氛、合理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1)不良的家庭环境。近几年来,离婚率大大提高,单亲家庭剧增,或再婚,没有处理好家庭与子女的感情问题,造成孩子与家庭的隔阂,使孩子心理发展畸形。有一部分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整日吵着要离婚,这样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对家庭产生厌恶的心理。没有温暖的日子,又怎么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呢?好大一部分学困生的家长自己忙生意、忙工作、忙着赚钱,平时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游戏、娱乐,当然也就更少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活动。他们认为赚钱是他们的义务,至于其他就要看孩子自己的了。还有的家长酗酒、搓麻将和无节制地看电视,影响、干扰子女正常学习生活,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对学习丧失自信心。长期的压抑、单调、苦闷的家庭生活使这帮学习上自叹不如的学困生又在生活中形成了严重的不利于发展的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父母越来越多,产生了了大量的留守子女。这种家庭或把孩子寄宿在别人家,或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管。管护孩子的爷爷奶奶由于文化程度低、生活能力差和精力不足,对孩子的教育起不了多大作用。寄居在别人家的孩子,与长辈的沟通就

更加不易,难免有寄人篱下之感。福建省农调队曾经对福清、沙县等地的留守儿童进行过调查,在福清的留守儿童中,学业成绩差的多达32%,沙县也高达22%。

(2)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现在大部分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家庭成员自然非常疼爱他们,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把周六、周日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倘若孩子达不到要求,家长就板着面孔责骂,甚至殴打,孩子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而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相反,有的家长却认为小学阶段不重要,对孩子的学习不是那么重视,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还有的家庭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对孩子的需求无限制地满足,一旦满足不了,孩子的心理就会发生极大障碍,甚至于不少家长认为读书没用,没读书同样做生意挣大钱,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更是助长了读书无用的消极思想,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好不好没关系,再过几年,孩子就可以和他们一样做生意挣钱了。

学校原因

(1)学校教育工作方向的失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关爱学困生,转变学生观、教学观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但由于“应试教育”未能很好地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评价体系的单一性,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为了晋职、晋级唯分数论,无视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有的教师对学困生采取歧视的态度,甚至采取驱赶、劝退的手段,以求得班级的安宁、升学率的提高。

(2)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之一。在学校中,不尊重学生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的教师动不动骂学生笨、蠢,甚至用各种带有侮辱性的惩罚方式来对待学生,如罚抄五十、一百遍之类;有的老师教学方法简单、呆板,使学生缺乏兴趣并产生厌恶心理,尤其对成绩偏差的学生另眼相看,一旦发生不好事情,首先猜测到的就是这些学生。学生在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还承受着精神压力,就更容易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小学学困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心身发展尚未成熟,对变革中的社会认识比较肤浅,是非分辩能力比较弱,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比较弱,容易上当受骗。我所任教的六年级(2)班有一个学生叫王龙,他性格内向,刚转学来的上学期,他各方面表现很好,能自觉上学,学习认真,成绩还算中上水平。可到了下学期,他就经常逃学、旷课,刚开始还请假,说是头痛。后来干脆不请假了。社会上不良因素还有很多,有时教育者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一遇上社会不良因素的诱发,顷刻就会化为乌有。所以,不可忽视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第一阶段小结

蔡家塬小学课题研究组 郭永亮

新课程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功。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奠基石,因此,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更要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善于发现、关心学困生,使他们都能学有所长。

一、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虽然,学困生有许多令人头疼的学习上、心理上的问题,但其形成的原因和类型有很大差异。据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证明,学困生中的90%是可以通过教育转化的。所以弄清楚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身原因 除了智力方面的原因,如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慢,抑或是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其它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小学生好动、贪玩、纪律性差等导致的不良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低、学习很被动等等。

家庭原因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的家长能为孩子创设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更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稳定的家庭结构、和谐的家庭气氛、合理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1)不良的家庭环境。近几年来,离婚率大大提高,单亲家庭剧增,或再婚,没有处理好家庭与子女的感情问题,造成孩子与家庭的隔阂,使孩子心理发展畸形。有一部分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整日吵着要离婚,这样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对家庭产生厌恶的心理。没有温暖的日子,又怎么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呢?好大一部分学困生的家长自己忙生意、忙工作、忙着赚钱,平时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游戏、娱乐,当然也就更少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活动。他们认为赚钱是他们的义务,至于其他就要看孩子自己的了。还有的家长酗酒、搓麻将和无节制地看电视,影响、干扰子女正常学习生活,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对学习丧失自信心。长期的压抑、单调、苦闷的家庭生活使这帮学习上自叹不如的学困生又在生活中形成了严重的不利于发展的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父母越来越多,产生了了大量的留守子女。这种家庭或把孩子寄宿在别人家,或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管。管护孩子的爷爷奶奶由于文化程度低、生活能力差和精力不足,对孩子的教育起不了多大作用。寄居在别人家的孩子,与长辈的沟通就

更加不易,难免有寄人篱下之感。福建省农调队曾经对福清、沙县等地的留守儿童进行过调查,在福清的留守儿童中,学业成绩差的多达32%,沙县也高达22%。

(2)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现在大部分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家庭成员自然非常疼爱他们,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把周六、周日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倘若孩子达不到要求,家长就板着面孔责骂,甚至殴打,孩子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而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相反,有的家长却认为小学阶段不重要,对孩子的学习不是那么重视,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还有的家庭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对孩子的需求无限制地满足,一旦满足不了,孩子的心理就会发生极大障碍,甚至于不少家长认为读书没用,没读书同样做生意挣大钱,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更是助长了读书无用的消极思想,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好不好没关系,再过几年,孩子就可以和他们一样做生意挣钱了。

学校原因

(1)学校教育工作方向的失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关爱学困生,转变学生观、教学观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但由于“应试教育”未能很好地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评价体系的单一性,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为了晋职、晋级唯分数论,无视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有的教师对学困生采取歧视的态度,甚至采取驱赶、劝退的手段,以求得班级的安宁、升学率的提高。

(2)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之一。在学校中,不尊重学生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的教师动不动骂学生笨、蠢,甚至用各种带有侮辱性的惩罚方式来对待学生,如罚抄五十、一百遍之类;有的老师教学方法简单、呆板,使学生缺乏兴趣并产生厌恶心理,尤其对成绩偏差的学生另眼相看,一旦发生不好事情,首先猜测到的就是这些学生。学生在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还承受着精神压力,就更容易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小学学困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心身发展尚未成熟,对变革中的社会认识比较肤浅,是非分辩能力比较弱,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比较弱,容易上当受骗。我所任教的六年级(2)班有一个学生叫王龙,他性格内向,刚转学来的上学期,他各方面表现很好,能自觉上学,学习认真,成绩还算中上水平。可到了下学期,他就经常逃学、旷课,刚开始还请假,说是头痛。后来干脆不请假了。社会上不良因素还有很多,有时教育者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一遇上社会不良因素的诱发,顷刻就会化为乌有。所以,不可忽视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相关内容

  • 学困生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背景1:我们学校地处天河区最北面,在白云区、萝岗区交界处,是一所典型城乡结合部学校,每次学生数学的测验及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而且很大部分的题目失分都是在计算部分,如何提高“数与代数”这一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课题立足于学生在一至六年级“数与代数 ...

  • "小学'学困生'典型个案研究"问卷调查报告
  • 一.概念界定及调查目的 小学"学困生"是指在小学学龄期儿童中智力基本正常,但由于环境.心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能力或发展出现障碍的学生群体.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非常复杂,因此,我们试图从典型个案研究入手,通过调查分析.访谈等手段,了解小学&quo ...

  • 吉林省教育学会
  • 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申 报 表 课 题 名 称 "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谷波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敦化市第五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06年4月20日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学困生"的类型 ...

  • 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
  • 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 如何对学困生实施教育转化呢?根据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我们首先必须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透视,这才是对症下药的关键.通过平时观察.调查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我们认为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如下: 1.自身因素 (1 ...

  • 学困生现状成因分析及转化措施13
  • 学困生现状成因分析及转化措施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语文基础因素.这些学困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和读课文,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更何况是阅读和写作了.这些学困生语文基础薄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 (二)家庭环境因素.父母 ...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编者注:根据现有学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现补充一些贴近学生发展.贴近班主任成长的更具实践价值课题,供大家选题参考.可直接选择,可改造性选择,也可自创. 1. 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2. 班主任评价中的问题及改进 3. 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 ...

  • 小学数学辅导学困生计划
  • 小学数学学困生帮扶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卢素霞 小学数学学困生帮扶计划 从学期数学期中测试的分析来看,我校学困生偏多,成绩不是很理想,与其他同学相比,这部分学困生显得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良,暂时记忆力弱,长时记忆持久性差,数学基础知识打得不扎实,加之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有的学生 ...

  • 陇西县首阳小学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
  • 陇西县首阳小学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定西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若干意见>,切实提高我校"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困 ...

  • 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 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核心是素质教育,目的是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品德和学力基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育者要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然而在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有较高升学率的学校就会得到上级部门的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