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卿[官职名]

“九卿”是个多义词,点击这里查看其它含义。本词条由oyf创建,已被浏览59次,共有1位协作者编辑了1个版本。最新协作者:oyf。

目录

1 九卿简介

九卿[官职名] - 九卿简介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条谈到建筑宫室规模时说:“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机关的总称。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少府为大府。魏晋南北朝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位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大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代皇帝的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提,可见不把六部计算在九卿之内。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说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则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祭酒、顺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

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内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莽﹐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士﹑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莽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 《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它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已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见卿监)。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延伸阅读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九卿”是个多义词,点击这里查看其它含义。本词条由oyf创建,已被浏览59次,共有1位协作者编辑了1个版本。最新协作者:oyf。

目录

1 九卿简介

九卿[官职名] - 九卿简介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条谈到建筑宫室规模时说:“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机关的总称。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少府为大府。魏晋南北朝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位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大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代皇帝的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提,可见不把六部计算在九卿之内。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说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则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祭酒、顺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

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内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莽﹐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士﹑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莽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 《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它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已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见卿监)。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延伸阅读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相关内容

  • 三国时期官职
  • 中央官职: 丞相(相国):在东汉时期并无丞相这个官职,后董卓专权,任相国,集大权于一身.三国初建后,都设此官职,为一国之首宰,为群臣之首. 太师:原为"三孤"之一,东汉并不设此官职.董卓迁都到长安后,为太师,号尚父.位在太傅之上. 太傅:原为"三孤"(太师.太 ...

  • 古代"三公九卿"指哪三公?
  • 古代"三公九卿"指哪三公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 ...

  • 三公九卿制
  • 三公九卿制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 ...

  • 秦朝中央集权制
  • 2008级历史二班 学号:0803142 姓名:万敏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第一册) [教学目标]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 ...

  • 古代官位等级的细致划分
  • 古代官位等级的细致划分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 ...

  • [人文通史] 汉代京城官员职位详解(来自史书,绝对权威)
  • 下面是从<后汉书>的译本上摘到的关于汉代京官的详细描述,东汉和西汉相差不多,有的官职改了名称,有的时而设立时而裁撤,这里以东汉时期为准.想写汉代文和架空历史的亲不要错过了. 因为是史书所以没有图真是抱歉了??(捂脸) 太傅:位列三公之上,执掌以善劝导天子,无日常职事. 太尉:三公之一,执 ...

  • 中国历史官职解密:秦朝古今官职大对比
  • 本文主要是讲各朝代的官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官,之前看了一下网上只有清朝部分,所以本人来了兴趣把各朝代的与现在我国官职对比.虽然可能在对比的情况下有错漏或者无法真正对应,但是也能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各位有不同意见请指出,让我们一起完善. 本人只是历史爱好者,并不是历史专业的.所以很多资料是在网上及书籍中收 ...

  • 说说"卿"字的前世今生
  • 说说"卿"字的前世今生 未 0530 1415 说说"卿"字的前世今生 看电视.看电影,听戏,有皇帝出场的时候总要说几句"爱卿平身""众卿家„„"之类的话,大家也听得耳熟.今天,我们就讲讲"卿"的话题 ...

  •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第一册: 1. 选自<左传·僖公十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 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 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