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地位低?不宜片面强调"性别平等"|平等|性别

社会发展,不会允许某个性别无休止地拔高自己到地位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海明

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普遍出现过男尊女卑的现象。在我国,男尊女卑的传统,相当久远,甚至没有休止符。建国后,政府部门倡导男女平等,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虽然政界男女的性别比例还不够协调,女性高官的数量有限,但官员选拔的性别壁垒早已被打破了。至于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改变更明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平等状况明显改善。最新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夫妻共同决策家庭事务成为趋势,70%以上的妇女参与家庭重大事务决策。(新华网9月22日报道)

在婚姻家庭中,女性的地位由附属地位到有权参与家庭重大事务,甚至享有重大事务的决策权。这个现象,不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早已具有了普遍性。这种状况的存在,因多系家庭隐私,外人一般不会公开议论。只是这个性别平等白皮书的发表,意外地触动了众多网民的神经。准确地说,应该是男性网民的神经。他们对白皮书的态度,不是简单地“附和”,而是变相地批评:“不对吧,应该是男同胞才参与,女同胞是决策!”“我国妇女无论家事大小,都要参与,直至拍板!”“现在女人不只是翻身做主人,而是要翻天做王母娘娘!”“如果这个主语改成’大妈’,那参与家庭重大决策的比率将是100%,上到儿女的恋爱婚事,下到买1.9元/斤的白菜还是买2.1元/斤的白菜,统统都要管滴。”

在古代,外有征夫,家有怨妇。如今,家有主妇,男的成了“耙耳朵”,以至于有年春晚的小品,就是讽刺四川男人“耙耳朵”,在家里地位低下。这样的现象,不知这个性别平等白皮书的调查可否有所关注。如果关注了,白皮书全文中会不会有所披露。如果未能关注,片面继续强调男女地位不平等,女性的弱势形象与社会现实是否一致呢?

就我个人的观察看,不论中东部还是西南地区,不论乡村还是城市,虽然有些家庭男士的话语权依然较强,但多数家庭男性地位下降现象同样明显。有的家庭,女性的家庭地位则异军突起,明显超过了男性的地位。更有甚者,有的女性在社交场合也不给丈夫基本的尊重。如果笔者的这个观感具有代表性的话,这是不是暴露出一个问题:片面强调女性地位提高,而忽略女性地位提高到何处是个临界点,会不会出现矫枉过正的局面?如果这样,若干年后,会不会需要提高男性地位,以维护基本的性别平等呢?在这方面,一些网友也颇有同感:“在中国要求男女平等的应该是男性。”“为男权的衰败感到悲哀~倒不是觉得女性不能当家,而是女性主导的家庭往往真不咋的。”“女权可维护但不可大搞,尊重自然科学方能处在不败之地,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

性别的不平等是个历史现象,也是个文化现象。社会发展,不会允许某个性别无休止地拔高自己到地位。行政权力干预性别平等,好处固然多,但后遗症也不少。现在,女性地位被人为强调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也不少。不少家庭悲剧的产生,与女性的强势不无关系。如此看来,《尚书·牧誓》所言的“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就不无道理了。

性别平等无法绝对,性别平等需要自然竞争。行政部门对性别平等的刻意维护,是不是该金牌选手了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社会发展,不会允许某个性别无休止地拔高自己到地位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海明

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普遍出现过男尊女卑的现象。在我国,男尊女卑的传统,相当久远,甚至没有休止符。建国后,政府部门倡导男女平等,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虽然政界男女的性别比例还不够协调,女性高官的数量有限,但官员选拔的性别壁垒早已被打破了。至于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改变更明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平等状况明显改善。最新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夫妻共同决策家庭事务成为趋势,70%以上的妇女参与家庭重大事务决策。(新华网9月22日报道)

在婚姻家庭中,女性的地位由附属地位到有权参与家庭重大事务,甚至享有重大事务的决策权。这个现象,不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早已具有了普遍性。这种状况的存在,因多系家庭隐私,外人一般不会公开议论。只是这个性别平等白皮书的发表,意外地触动了众多网民的神经。准确地说,应该是男性网民的神经。他们对白皮书的态度,不是简单地“附和”,而是变相地批评:“不对吧,应该是男同胞才参与,女同胞是决策!”“我国妇女无论家事大小,都要参与,直至拍板!”“现在女人不只是翻身做主人,而是要翻天做王母娘娘!”“如果这个主语改成’大妈’,那参与家庭重大决策的比率将是100%,上到儿女的恋爱婚事,下到买1.9元/斤的白菜还是买2.1元/斤的白菜,统统都要管滴。”

在古代,外有征夫,家有怨妇。如今,家有主妇,男的成了“耙耳朵”,以至于有年春晚的小品,就是讽刺四川男人“耙耳朵”,在家里地位低下。这样的现象,不知这个性别平等白皮书的调查可否有所关注。如果关注了,白皮书全文中会不会有所披露。如果未能关注,片面继续强调男女地位不平等,女性的弱势形象与社会现实是否一致呢?

就我个人的观察看,不论中东部还是西南地区,不论乡村还是城市,虽然有些家庭男士的话语权依然较强,但多数家庭男性地位下降现象同样明显。有的家庭,女性的家庭地位则异军突起,明显超过了男性的地位。更有甚者,有的女性在社交场合也不给丈夫基本的尊重。如果笔者的这个观感具有代表性的话,这是不是暴露出一个问题:片面强调女性地位提高,而忽略女性地位提高到何处是个临界点,会不会出现矫枉过正的局面?如果这样,若干年后,会不会需要提高男性地位,以维护基本的性别平等呢?在这方面,一些网友也颇有同感:“在中国要求男女平等的应该是男性。”“为男权的衰败感到悲哀~倒不是觉得女性不能当家,而是女性主导的家庭往往真不咋的。”“女权可维护但不可大搞,尊重自然科学方能处在不败之地,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

性别的不平等是个历史现象,也是个文化现象。社会发展,不会允许某个性别无休止地拔高自己到地位。行政权力干预性别平等,好处固然多,但后遗症也不少。现在,女性地位被人为强调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也不少。不少家庭悲剧的产生,与女性的强势不无关系。如此看来,《尚书·牧誓》所言的“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就不无道理了。

性别平等无法绝对,性别平等需要自然竞争。行政部门对性别平等的刻意维护,是不是该金牌选手了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相关内容

  • 社会性别的概念及特点
  • 2011级社会学 陈钊(18号)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和特点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是由一系列有关社会性别的认识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社会性别概念 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性别"一 ...

  • "双性同体"与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 &==&年第$期 江西社会科学>?'(,8?@+A?'B@A?7(A70 文艺研究 "双性同体"与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 杨玉珍 4吉首大学中文系,湖南吉首 3$:===5 #摘要%本文以"双性同体"观为切入点,审视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

  • 女性的道德发展
  • 作者:肖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6年12期 [内容摘要] 美国女性主义道德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审视批评了西方社会现有的人类道德发展理论对女性的忽视,通过访谈等方式对女性进行经验性研究,论述了女性在道德发展上的不同,建立起了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学.她的理论在西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争论. [关键 ...

  • 浅析大陆网络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 浅析大陆网络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Analyzing the Gender Issues of Internet in Main Land China 作者: 清华大学传播系副教授 刘惠芬 Associate Professor,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of Tsinghua ...

  • 现代化进程中妇女发展展望与对策
  •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它包括价值观念现代化.思维方式现代化.心理结构现代化.行为方式现代化等.妇女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现代化过程离不开妇女的发展. 妇女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妇女作为一个由性别分层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不断进行自我超越,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妇 ...

  • "失踪"的女孩:中国出生性别失衡调查
  • 失踪的女孩中国出生性别失衡调查 每次看到2岁左右的小女孩,林凤(化名)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的疼. "我那个小闺女如果留住的话,也差不多这么大了."林凤的话里透着悲伤. 29岁的林凤已经有了一个5岁的女儿.在江苏北部这个偏僻的小乡村里,头胎是女儿的,只要交2万元就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

  •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对翻译的影响
  • 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字体: 最大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 (右键暂停) 发布日期:[2012-5-8] 人气:269 苗亚娜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犀利的社会文化批评话语崛起在西方世界崛起后,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者更是将视野投向文 ...

  • 英国文学女性主义
  • 近代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嬗变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女性作家在她们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主义思想,试图研究近代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嬗变以及所经历的过程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英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思想嬗变 简·奥斯汀作品中对女性智 ...

  • 从法语职业词汇构词看女性性别歧视
  • 第7卷第1期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7No.1Feb.2008 2008年02月 JournalofShaoy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语言研究 从法语职业词汇构词看女性性别歧视 彭凡 (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经过长时间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