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数平行四边形复习题

八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

1.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F 分别在线段BC 、AB 上,

∠EFB=60°,DC=EF.

(1)求证:四边形EF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BF=EF,求证:AE=AD.

2. 已知平行四边形中相邻两边的长度之比是3:4,其中较长的边长是6,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3. 如图,□ 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其周长为16,且△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小2。求边AB 和BC 得长。

4. 图,在□ ABCD 中,对角线AC=21cm,BE ⊥AC, 垂足为点E, 且BE=5cm,AD=7cm。求AD 和BC 之间的距离。

5. 如图,如果△AOB 与△AOD 的周长之差为8,而AD:AB=3:2,那么□ ABCD 的周长是多少?

6. 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cm ,则它的对角线可能是( )

A 、4cm 和6cm B 、4cm 和14cm

C 、4cm 和8cm D 、10㎝和2 ㎝

7. 思考题:你能画一条直线将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吗?试一试,这样的直线你能画几条?

8. 如图:已知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的中点,

求证:AE 与DF 互相平分.

9.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0cm ,AE ⊥BC 于E ,AF ⊥CD 于F ,AE=2 cm ,AF=3 cm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10. 已知:如图,在□ ABCD 中∠ADC 的平分线与AB 相交与点E 。求证:BE+BC=CD.

D C

B A E

11.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BC=4,BE ⊥AC, 垂足为E. 试求BE 的长。

12. 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O ,AE 垂直且平分线段BO, 垂足为E,BD=15cm,求AC 、AB 的长。

13.如图,如果直线m ∥n, 那么△ABC 的面积和△DBC 的面积是相等的。你能说出理由吗?你还能在两条平行线m 、n 之间画出其他与△ABC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14. 已知:E 、F 分别为□ABCD 两边AD 、BC 的中点,连接BE 、DF ,求证:∠1=∠2.

15. 如图,在□ABCD 中,点E 、F 是对角线AC 上两点,且AE =CF .

求证:∠EBF =∠FDE .

16. 如图,D 是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BC 上的一点,点E 、F 分别在边AC 、AB 上,且DE ∥AB 、DF ∥AC 、试问DE 、DF 与AB 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17. 如图、以□ABCD 的边AD 、BC 为边分别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DE 和BCF 、求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

18. 如图,在□ABCD 中,过对角线AC 的中点O 作EF 分别与AD 、BC 交于点E 、F 、连结BE 、AF 相交于点G 、连结EC 、FD 相交于点H 、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试证明其中的一个。

19.如图,在△ABC 中,BD 平分∠ABC ,DE ∥BC 交AB 于点E ,EF ∥AC 交BC 于点F ,试说明:BE=CF

20. 如图,矩形ABCD 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如果四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和是86cm ,对角线的长是13cm ,那么矩形的周长是多少?

21.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O B =60°,

AB =4, 求AC 与AD 的长.

22. 如图,点P 是矩形ABCD 的边AD 上的一个动点,矩形的两条边长AB 、BC 分别为8和15。求点P 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的距离之和.

23. 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垂足为点D 、AG 是△ABC 的外角∠FAC 的平分线,DE ∥AB 、交AG 于点E 、求证:四边形ADCE 是矩形。

八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复习试题

1.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F 分别在线段BC 、AB 上,

∠EFB=60°,DC=EF.

(1)求证:四边形EF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BF=EF,求证:AE=AD.

2. 已知平行四边形中相邻两边的长度之比是3:4,其中较长的边长是6,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3. 如图,□ 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其周长为16,且△AOB 的周长比△BOC 的周长小2。求边AB 和BC 得长。

4. 图,在□ ABCD 中,对角线AC=21cm,BE ⊥AC, 垂足为点E, 且BE=5cm,AD=7cm。求AD 和BC 之间的距离。

5. 如图,如果△AOB 与△AOD 的周长之差为8,而AD:AB=3:2,那么□ ABCD 的周长是多少?

6. 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cm ,则它的对角线可能是( )

A 、4cm 和6cm B 、4cm 和14cm

C 、4cm 和8cm D 、10㎝和2 ㎝

7. 思考题:你能画一条直线将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吗?试一试,这样的直线你能画几条?

8. 如图:已知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的中点,

求证:AE 与DF 互相平分.

9.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0cm ,AE ⊥BC 于E ,AF ⊥CD 于F ,AE=2 cm ,AF=3 cm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10. 已知:如图,在□ ABCD 中∠ADC 的平分线与AB 相交与点E 。求证:BE+BC=CD.

D C

B A E

11.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BC=4,BE ⊥AC, 垂足为E. 试求BE 的长。

12. 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O ,AE 垂直且平分线段BO, 垂足为E,BD=15cm,求AC 、AB 的长。

13.如图,如果直线m ∥n, 那么△ABC 的面积和△DBC 的面积是相等的。你能说出理由吗?你还能在两条平行线m 、n 之间画出其他与△ABC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14. 已知:E 、F 分别为□ABCD 两边AD 、BC 的中点,连接BE 、DF ,求证:∠1=∠2.

15. 如图,在□ABCD 中,点E 、F 是对角线AC 上两点,且AE =CF .

求证:∠EBF =∠FDE .

16. 如图,D 是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BC 上的一点,点E 、F 分别在边AC 、AB 上,且DE ∥AB 、DF ∥AC 、试问DE 、DF 与AB 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17. 如图、以□ABCD 的边AD 、BC 为边分别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DE 和BCF 、求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

18. 如图,在□ABCD 中,过对角线AC 的中点O 作EF 分别与AD 、BC 交于点E 、F 、连结BE 、AF 相交于点G 、连结EC 、FD 相交于点H 、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试证明其中的一个。

19.如图,在△ABC 中,BD 平分∠ABC ,DE ∥BC 交AB 于点E ,EF ∥AC 交BC 于点F ,试说明:BE=CF

20. 如图,矩形ABCD 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如果四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和是86cm ,对角线的长是13cm ,那么矩形的周长是多少?

21.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O B =60°,

AB =4, 求AC 与AD 的长.

22. 如图,点P 是矩形ABCD 的边AD 上的一个动点,矩形的两条边长AB 、BC 分别为8和15。求点P 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的距离之和.

23. 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垂足为点D 、AG 是△ABC 的外角∠FAC 的平分线,DE ∥AB 、交AG 于点E 、求证:四边形ADCE 是矩形。


相关内容

  • 初中数学各版本教材目录比较
  • 华师大版(新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2.2 数轴 1.数轴 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3 相反数 2.4 绝对值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6 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7 有理 ...

  •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 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2.运算定律.混合运算 3.多边形的面积 4.应用题 复习要求: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复习重点: 1.小数乘.除法的 ...

  • 初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 2015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材涵盖了<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五章内容,内容多,难度大,加上本次复习时间短,只有不到两周的复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计划 ...

  • 认识长方形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复习课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复习课,在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前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教学中将知识的梳理.复习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展开与折叠 3.截一个几何体 4.从不同方向看 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数怎么不够用了 2.数轴 3.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 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摘要:数学复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数学复习课"枯燥.乏味.无激 情"的现状出发,进行思考.探究,并对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效率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学 复习课 有效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 ...

  • 初中数学所有知识点
  •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

  •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 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复 习 教 案 2013-2014学年度 第一学期 数 学 学科 五 年段 连文芳 教师 第一课时:复习小数乘法和除法 复习内容: 小数乘法和除法 复习目标: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