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1

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编制。 适用范围 本预案指导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系统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保障医院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各类危害。

2、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开展职业安全防护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4、 快速反应,措施有力。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制度,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突发性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协调与配合的能力。

第二条

一、危险源 1、法定的传染病达39种(包括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 2、中心属于人员高度密集场所,X光机、高压锅。一旦事故发生,将对医护员工生命身体造成威胁。

二、危害程度 各种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导致人民群众的身体、医护员工、医院诊疗秩序遭受破坏,可能对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影响,职业安全防护极为重要。

第三条

一、机构及职责

(一)组长由中心领导担任,成员由中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各级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接受市委市政府的应急决策、部署和领导;接受卫生局应急指挥机构的调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心应急体系;研究决定中心重大应急决策和部署;统一领导中心应急工作;指挥中心系统应急处置实施工作。

(二)中心应急领导小主要职责: 对各部门执行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相关部门共同负责职业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承担日常应急事务、协调工作。 应急专家组 中心建立应急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组建应急专家组,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中心各部门应急工作机构

第四条 应急处置

一、先期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在做好信息报告的同时,要启动预案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二、应急救援 发生突发事件时,中心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需要,调度人员、资源对病人进行救治、支援;适当情形请求地方政府启动社会应急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

三、后期处置 1、恢复与重建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后续救治、中心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对于重点部位和特殊区域,要认真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建议和意见,按有关规定报批实施。 2、调查与评估 应急办、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对特别重大、重大以及影响范围较大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相关职能部门按季度、年度对突发事件处置及应急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在事件处置过程中,事发部门和参与事件处置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收集各类数据,开展事件处置过

程分析和评估。事件结束后,要及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加强和改进同类事件应急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第五条 应急保障

一、 通信与信息保障 1、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组织建设,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应急通信,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通信畅通。

二、 应急队伍保障 1、按照“平急结合、反应快速”的原则,持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应急医疗救援队伍,主要负责科室内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按要求参加其他应急医疗救援。

三、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装备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并建立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确保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需要。 2、建立应急物资管理标准,确保各类救援药品、器械等物资的日常维护良好、配置充足,并做到及时补充、更换。 3、实行应急救援资源共享、统一调拨机制,各部门参与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

四、技术保障和其他 1、建立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将应急科学研究工作纳入科技发展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开展应急装备。 2、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不断引进、更新应急技术,改进应急技术设备,提高应急设施水平,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高效、准确、快捷、先进的技术保障。

第六条培训和演练:

1、每年组织一次中心应急演练培训,明确应急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要求。 2、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通过演练,不断增强预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性。每年至少举行1次;现场处置方案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适时开展演练,要明确应急演练的通知下发、实施方案、内容、时间、地点、要求等。3、加强医疗救治工作等基本知识的培训,定期开展对应急队伍的实战演练,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4、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现场处理能力。

第七条奖 惩

对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中心给予表彰和奖励。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工作不力,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个人,中心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编制。 适用范围 本预案指导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系统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保障医院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各类危害。

2、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开展职业安全防护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4、 快速反应,措施有力。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制度,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突发性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协调与配合的能力。

第二条

一、危险源 1、法定的传染病达39种(包括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 2、中心属于人员高度密集场所,X光机、高压锅。一旦事故发生,将对医护员工生命身体造成威胁。

二、危害程度 各种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导致人民群众的身体、医护员工、医院诊疗秩序遭受破坏,可能对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影响,职业安全防护极为重要。

第三条

一、机构及职责

(一)组长由中心领导担任,成员由中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各级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接受市委市政府的应急决策、部署和领导;接受卫生局应急指挥机构的调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心应急体系;研究决定中心重大应急决策和部署;统一领导中心应急工作;指挥中心系统应急处置实施工作。

(二)中心应急领导小主要职责: 对各部门执行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相关部门共同负责职业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承担日常应急事务、协调工作。 应急专家组 中心建立应急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组建应急专家组,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中心各部门应急工作机构

第四条 应急处置

一、先期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在做好信息报告的同时,要启动预案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二、应急救援 发生突发事件时,中心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需要,调度人员、资源对病人进行救治、支援;适当情形请求地方政府启动社会应急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

三、后期处置 1、恢复与重建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后续救治、中心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对于重点部位和特殊区域,要认真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建议和意见,按有关规定报批实施。 2、调查与评估 应急办、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对特别重大、重大以及影响范围较大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相关职能部门按季度、年度对突发事件处置及应急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在事件处置过程中,事发部门和参与事件处置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收集各类数据,开展事件处置过

程分析和评估。事件结束后,要及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加强和改进同类事件应急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第五条 应急保障

一、 通信与信息保障 1、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组织建设,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应急通信,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通信畅通。

二、 应急队伍保障 1、按照“平急结合、反应快速”的原则,持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应急医疗救援队伍,主要负责科室内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按要求参加其他应急医疗救援。

三、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装备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并建立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确保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需要。 2、建立应急物资管理标准,确保各类救援药品、器械等物资的日常维护良好、配置充足,并做到及时补充、更换。 3、实行应急救援资源共享、统一调拨机制,各部门参与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

四、技术保障和其他 1、建立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将应急科学研究工作纳入科技发展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开展应急装备。 2、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不断引进、更新应急技术,改进应急技术设备,提高应急设施水平,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高效、准确、快捷、先进的技术保障。

第六条培训和演练:

1、每年组织一次中心应急演练培训,明确应急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要求。 2、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通过演练,不断增强预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性。每年至少举行1次;现场处置方案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适时开展演练,要明确应急演练的通知下发、实施方案、内容、时间、地点、要求等。3、加强医疗救治工作等基本知识的培训,定期开展对应急队伍的实战演练,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4、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现场处理能力。

第七条奖 惩

对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中心给予表彰和奖励。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工作不力,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个人,中心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相关内容

  • 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 中建市政公司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在发生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为平安奥运做贡献,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 ...

  •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
  •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规范本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及< ...

  • 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围绕"加强教育,预防为主,强化责任,细化措施,技术保障,消除隐患"为主要内容,按照<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的精神,根据本企 ...

  • 加油站职业卫生应急预案
  •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结合采石场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 ...

  • 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12-16项
  • 第十二项 职业健康 一.健康管理 (一)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二)按规定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工伤保险 为驾驶员办理工伤保险. 三.危害告知 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宣传培训.使其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 ...

  •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 2Z105000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2Z10501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 一.知识点讲解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0系列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被各类组织普遍采用,适用于各行各业.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用于建立组织的职 ...

  •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要点
  •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1.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防止事故发生. 2.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错误:监督原则认为为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 ...

  • 文件名称:防火和氧气.乙炔爆炸应急预案
  • 文件名称:防火和氧气.乙炔爆炸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AJ/G23--2003 版本:A/0 授控号: 编制:房 浩 审批:刘洪涛 日期:2010年4月19 日 防火和氧气.乙炔爆炸应急预案 1目的: 对因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可能造成的爆炸和火灾做出准备应急响应,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 ...

  • 7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潘金莲美女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2月1日 潘金莲美女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 江星发[2013] 007号 总体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 一.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地区及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 ...

  • 汽车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 汽车服务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仅供参考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写) 1.总则 1.1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事故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2.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