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难了点。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

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

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难了点。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

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

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内容

  •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 1 课时 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推理.交流,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 ...

  •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厘米的认识]教案
  • 青岛版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教材解读 单元教材解读 (一)信息窗1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情景图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阿福做上衣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师傅用手测量阿福的身长,结果是3拃,徒弟记录:徒弟用自己的手测量出3拃,试做新衣:阿福试新衣时,衣服又瘦又小,师傅量了一下身长只有2拃.情景图 ...

  • [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 <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王洪波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 ...

  • 长度单位2
  •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学科 相关 领域 教材 书名:数学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年 8 月 数学 长度单位 学段:第一学段 年级 二年级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设计理念: 在认识尺子的基础上,先认识 1 厘米,再认识几厘米:接着重点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空间观念.通 过在尺上找一 ...

  • [分米毫米的认识]课堂实录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课堂实录 昌乐县西湖小学 李瑞霞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感知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在独立思考和分组探索中感悟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运用 ...

  •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掌握已有知识"米和和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新知,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 ...

  • 厘米的认识
  •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科目 教学时间 厘米的认识 数学 2013-10-23 年级 二年级上 学习者分析 "对厘米.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中认识比较了物体的长.短 ...

  • 毫米.分米的认识
  • 毫米.分米的认识范文大全 | 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中心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考试辅导 | 诗词鉴赏 | 国学 | 散文 | 实用工具 | 高校 | 手机/风景图片 | 手抄/黑板报 | 美食菜谱 语文教案 | 数学教案 | 英语教案 | 政治教案 | 物理教案 | 化学教案 | 历 ...

  • 三年级测量教案
  • 三 年级数学 上 册 三单元备课表 主备教师:王金慧 复备教师: 毫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 (1)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2. 3. 4. 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 ...

  •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毫米.分米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