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认识

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认识

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在进行充分的国际比较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行中小学教育课程存在的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课程的管理六个方面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一、素质教育思想观念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和推进素质教育,是因为传统的教育与时代的需求和人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或背离,不改变这种教育滞后的状况,将无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一)、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

李岚清副总理在出访以色列与以色列总统佩雷斯会谈,佩雷斯认为现代教育要教会学生三大本领:一是会继续学习,二是会与不同的人共事,三是在不同环境下都能生存发展并做出贡献。根据专家的研究预测,21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时时充电,以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那种一劳永逸,一试定终身的学习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享用一辈子的知识技能,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世界将发生变化,一个人一辈子有可能从事几种工作。“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就业”往往是新一轮学习的开始。今天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正所谓干到老学到老。营造自身的造血功能,掌握学习方法比学现成的知识更重要。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要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树立学习者是学习主人的理念,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创造性的学习。

2、合作能力:时代发展决定成功必须走相互合作的道路。现代的科学分工越来越精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发挥整体的力量。比如第六个夸克的发现就是由两个实验组件800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的。所以我们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在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更多地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在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的体验到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

3、竞争能力:竞争就是优胜劣汰,21世纪的到来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竞争。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

4、抗挫折能力:激烈的竞争必然会导致相应的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挑战共生。面对困难与挫折,是消沉、徘徊,还是拼搏、奋进?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衣来伸手的生活,抗挫折能力急需培养。“夏令营中的较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有教育专家发出警告:中国新一代的青少年,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氛围的熏陶,辉煌的“小太阳”正遭受“黑斑”的侵蚀,这些“黑斑”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自立意识淡薄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异常脆弱。有些学校搞的磨难教育,抗挫折教育等活动,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5:身心健康:身心两方面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脆弱,虚荣心强,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要达到如下标准:一是要具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二是要有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行为反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和自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情商的投入,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热爱、关心、理解、尊重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善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健康成长。智商和情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双翼,缺一不可。

6:消费能力:在未来社会中,人不仅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必须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只会创造不会享受,不是一个完善的社会人。但我们所提倡的是适度的消费观,不是奢侈浪费。

(二)、素质教育的特性

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必须认识素质教育的特性,明确素质教育特性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着力点和发展的走向,是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包括两个要点:一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少数学生,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应试教育只关注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搞的是精英式教育,淘汰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伤害了大多数学生 的自尊心,而且是明显的教育不平等,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固然需要高层次的人才,但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才结构都是宝塔型的,教育就是要为祖国建设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才。那种选拔少数尖子学生 ,淘汰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教育模式,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

2: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内涵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点包括: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三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角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市的“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的教学模式,就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主体性的特点。

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学习者是学习主人的理念。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创设外部条件,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服务者,引导者,学生要从顺从听话的小绵羊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3: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发展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要点:一是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创造力,潜能和个性的发展;二是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最充分地发展自已的才能。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一律以统一的标准去对待学生,造成学生个性发展的严重扭曲。而素质教育就是最大限度在发展学生 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合格加特长已成为公认的素质教育模式。特长就是个性,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个性得到发展。理论依据是多重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有7种智力:语言符号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每个正常的人都拥有这7种智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因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一个人是否聪明,而在于他在哪方面聪明。由于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及其优化组不同,形成了个体间智力程度的差异和个体特长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然后采取多种措施去发展强化它。该理论认为,教育不该有“差生”,某一方面的差生可能是另一方面的优生。因此学校应重视和大力开设活动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发现学生优势智力的好媒介、好舞台。 4: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主要有两个要点:一是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到教学活动而言,即要重“认知”过程的教育,又要重“情感”过程陶;二是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人生打基础或做准备的教育”所以要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基础性和整体性的培养。

人的素质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大部分。应试教育虽然也培养一定的素质,但他只关注升学考试中所要求的智力素质,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生只是被动式的接受,导致学生整体素质的残缺,有人说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是体弱,二是缺“德”,三是缺“心”,应试体制下所谓的尖子生,却连基本的文明素养都欠缺,令人摇头长叹。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其主要内容可用“七个学会”来概括: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应该互相支持,协调发展。学校教育不能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忽视美育和体育,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塑造人格,教师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需求出发实施教育,鼓励冒尖,允许落后。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有人问哈佛大学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大学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三十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有闪闪发光。人无全才,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之才,在未来社会中,全面发展并且学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社会适应性和生存竞争的能力会更强,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几率也最大。

5: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要点:一是教育内容要宽,应有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二是素质教育要求突破校内、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教育网络。要求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教育内容、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素质全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注的是全体学生适应时代变化的培养;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选拔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少数尖子学生的升学教育。

2、人才观:素质教育重能力,强调全面提高质量 ,关注学生各基本素质全面发展,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全方位的人才观;应试教育重知识,关注学生的升学需要和升学素质的培养,忽视或放弃了其他需要和其他素质的培养,培养的是单一型人才。

3、教育观:应试教育坚持客体教育观,把教育视为社会的客体(教师和学生因而被客体化),视为社会阶层和人力选拔的工具,把选拔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它把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进而简化为简单易行的“纸笔测验”,把考试视为终极目的。素质教育则坚持主体教育观,把教育视为社会的主体(教师、学生为主体)。教育的发展功能被视为终极目的,素质教育健全地发挥选拔功能:把发展置于首位,让发展的人接受社会的选拔。把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把“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作为基本的评价手段。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一直被视为一种选拔的工具,把学生装分成三六九等,选出最好的,淘汰较差的,这种评价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违背了教育规律。教育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我们不能以一次考试的成败来评价学生,也不能以一堂课的优劣来评价老师,更不能以一年一度的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另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多元的评价体系,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4、主体作用: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条件。而应试教育则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选择适合的学生去搞所谓的升学率,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在教育中丧失。

5、共性与个性:素质教育兼顾共性与个性,注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应试教育只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个性和个性的发展。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教育目标短视性,只要能升学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对象局限性,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内容片面性,重智育轻其他;教育方法被动性,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整齐划一面向升学。但为什么应试教育还有很大的市场呢?主要是应试教育由来以久,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一是家长的价值取向误导了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在考虑孩子出路时,首先想到的是读书、升学、做官,其次才是当工人、农民,这是因为学历受到极大的强化,把学历视为能力

的象征,学历与工资、住房、招工、提干等挂钩;二是由于竞争就业带来的压力,把升学当成就业的主桥梁;三是中考、高考仍采用传统的考试形式,择高分录取;四是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往往仅以考试成绩、升学率来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的关系

不能否认,有些学校在特长教育活动中,已经步入了教育的误区,认为搞特长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全发展和学有特长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明确学有特长的前提是全面发展。中小学是为培养全面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是为今后学有特长做准备的时期,即使是有些学生对某些学科有一定的兴趣爱好,也不能丢掉全面发展这个基础。离开了全面发展就谈不上学有所长,即使是有一技之长,由于没有全面扎实的根基,也难有继续发展的后劲。所以不能为了所谓的特长教育,而抛弃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特长。

2、面向全体和培养“尖子生”的关系

所谓尖子生就是指在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素质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在面向全体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应试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不同层次的人才,而且要为少数学生将来成为高层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教师素质与提高学生素质的关系

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条件。因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4、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如果说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那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一种阉割,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本身并没有错,是因为应试教育把考试当成了终极目的,扭曲了考试的作用。素质教育的质量同样要借助于考试的手段来检查、评价和强化。所以传统的考试要扬弃,但不能废弃。一是要改革考试思想,最大限度地克服考试分数功能的绝对化,强化考试的诊断功能,淡化不必要的竞争,充分利用考试的反馈信息调节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二是要改革考试方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面试相结合,实践操作与作业答辩相结合,克服考试结果失真现象和误导死记硬背的弊端;三是改革考试内容,要以考查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对各方面的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辩证的看待一问题。第一是减负问题,学生的重负要减轻,但学习不能没有合理的负担,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反对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所谓的高质量。另一方面要站在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高度,理直气壮地强化教学质量管理,防止以“减负”为借口,降低工作质量。第二是“转轨”问题。素质教育就是使全体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这里的面向全体,就是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在“合格”的基础上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但不是平均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就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全面素质 的和谐发展,但不能违背“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这里的生动活泼就是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乐学的环境,但不能排除勤学、苦学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步素质教育的轨道,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时也防止素质教育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而时代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就是创新。所以,基础教育要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为学生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要更好的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几个概念。

创新意识:是一种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期。它

来自于对事物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意志,在教学中应鼓励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创新精神: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很难有创造性的成果。 创新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

创新教育:根据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性人才的一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习得和增强,主要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一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必须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创新

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校长和老师。校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么,我们应该转变哪些教育观念呢?要由传统的“标准件”型教育观向信息时代创新型教育观转变;由重升学评价观向素质教育评价观转变;由师道尊严和教师主宰一切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重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

(二)、实践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俗话说: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这里强调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并确定为必修课,中小学每周三课时,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采取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它的课程内容不是预先由专家规划设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索、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方法和过程,而重点不在成果和水平。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三)、实施创新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着力点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而创新教育要求教学创新,那么,如何做到教学创新呢?

1、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创造人格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有赖于长期的综合熏陶,而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创新素质不可缺少的条件。首先是师生关系的民主,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要真心实意地与学生交往,要蹲下来与学生说话。其次是教学的民主化,教师是主导,但不能霸道,不能搞“一言堂”。教师的任务是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创造文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问多思的习惯,善问多思是创造思维的前提和起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适当的余地,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机会,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疑问,宜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问。

另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标新立异就是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迷信权威、教师、教材,勇于从标准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提出疑问,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

们去做;解放学生的眼睛,敲碎有色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可以说,“六解放”实现之时,即为创新教育成功之日。

2、追求教学的开放性

创新教学不是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而应是以开放的模式培养开放性思维的活动。因而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空间及问题情境等方面具有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指要及时吸收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前沿,面向未知,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打破了书本是知识唯一载体的封闭状态。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就是让现有的“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没有市场,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合作交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但要注意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教学空间的开放性是要打破学校和教室教学空间的概念,使课堂向社会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是指教师应注意给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如具有不确定性、非唯一结论的问题, 条件不很清晰,不很完备需要搜寻和补充的问题等,让学生通过自己一系列思维,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创新教育是学会学习的教育,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学会知识只能一时受益,而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爱学习,学习刻苦努力,可为什么学不好呢?宋代米芾“一张宣纸造就一个书法家”的故事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如果我们仅将学习过程看作是储存记忆,只满足“学到的是什么”,而不注重“应该怎样学”,是无法提高学习质量的。这就需要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科学,学会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创新教育必须实现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更新

当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素养的高低将逐渐作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强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全面改革,要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整合。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信息技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素质教育需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如果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跻身于世界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那么面对21世纪教育技术革命的挑战,若没有先进技术的进步与支持,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难以实现的。信息技术也为学校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又能形成相互合作学习。从教学内容上看,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内容更加形象,更有吸引力。从教学手段上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三点一线的格局。另外,信息技术也更新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同志们,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呼唤创新教育,21世纪更呼唤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只要我们能自觉地把素质教育的观念付诸于实践,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新理念,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会生机盎然

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认识

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在进行充分的国际比较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行中小学教育课程存在的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课程的管理六个方面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一、素质教育思想观念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和推进素质教育,是因为传统的教育与时代的需求和人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或背离,不改变这种教育滞后的状况,将无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一)、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

李岚清副总理在出访以色列与以色列总统佩雷斯会谈,佩雷斯认为现代教育要教会学生三大本领:一是会继续学习,二是会与不同的人共事,三是在不同环境下都能生存发展并做出贡献。根据专家的研究预测,21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时时充电,以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那种一劳永逸,一试定终身的学习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享用一辈子的知识技能,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世界将发生变化,一个人一辈子有可能从事几种工作。“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就业”往往是新一轮学习的开始。今天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正所谓干到老学到老。营造自身的造血功能,掌握学习方法比学现成的知识更重要。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要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树立学习者是学习主人的理念,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创造性的学习。

2、合作能力:时代发展决定成功必须走相互合作的道路。现代的科学分工越来越精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发挥整体的力量。比如第六个夸克的发现就是由两个实验组件800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的。所以我们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在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更多地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在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的体验到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

3、竞争能力:竞争就是优胜劣汰,21世纪的到来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竞争。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

4、抗挫折能力:激烈的竞争必然会导致相应的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挑战共生。面对困难与挫折,是消沉、徘徊,还是拼搏、奋进?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衣来伸手的生活,抗挫折能力急需培养。“夏令营中的较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有教育专家发出警告:中国新一代的青少年,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氛围的熏陶,辉煌的“小太阳”正遭受“黑斑”的侵蚀,这些“黑斑”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自立意识淡薄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异常脆弱。有些学校搞的磨难教育,抗挫折教育等活动,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5:身心健康:身心两方面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脆弱,虚荣心强,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要达到如下标准:一是要具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二是要有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行为反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和自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情商的投入,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热爱、关心、理解、尊重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善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健康成长。智商和情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双翼,缺一不可。

6:消费能力:在未来社会中,人不仅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必须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只会创造不会享受,不是一个完善的社会人。但我们所提倡的是适度的消费观,不是奢侈浪费。

(二)、素质教育的特性

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必须认识素质教育的特性,明确素质教育特性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着力点和发展的走向,是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包括两个要点:一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少数学生,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应试教育只关注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搞的是精英式教育,淘汰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伤害了大多数学生 的自尊心,而且是明显的教育不平等,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固然需要高层次的人才,但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才结构都是宝塔型的,教育就是要为祖国建设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才。那种选拔少数尖子学生 ,淘汰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教育模式,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

2: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内涵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点包括: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三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角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市的“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的教学模式,就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主体性的特点。

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学习者是学习主人的理念。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创设外部条件,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服务者,引导者,学生要从顺从听话的小绵羊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3: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发展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要点:一是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创造力,潜能和个性的发展;二是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最充分地发展自已的才能。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一律以统一的标准去对待学生,造成学生个性发展的严重扭曲。而素质教育就是最大限度在发展学生 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合格加特长已成为公认的素质教育模式。特长就是个性,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个性得到发展。理论依据是多重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有7种智力:语言符号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每个正常的人都拥有这7种智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因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一个人是否聪明,而在于他在哪方面聪明。由于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及其优化组不同,形成了个体间智力程度的差异和个体特长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然后采取多种措施去发展强化它。该理论认为,教育不该有“差生”,某一方面的差生可能是另一方面的优生。因此学校应重视和大力开设活动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发现学生优势智力的好媒介、好舞台。 4: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主要有两个要点:一是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到教学活动而言,即要重“认知”过程的教育,又要重“情感”过程陶;二是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人生打基础或做准备的教育”所以要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基础性和整体性的培养。

人的素质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大部分。应试教育虽然也培养一定的素质,但他只关注升学考试中所要求的智力素质,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生只是被动式的接受,导致学生整体素质的残缺,有人说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是体弱,二是缺“德”,三是缺“心”,应试体制下所谓的尖子生,却连基本的文明素养都欠缺,令人摇头长叹。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其主要内容可用“七个学会”来概括: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应该互相支持,协调发展。学校教育不能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忽视美育和体育,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塑造人格,教师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需求出发实施教育,鼓励冒尖,允许落后。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有人问哈佛大学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大学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三十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有闪闪发光。人无全才,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之才,在未来社会中,全面发展并且学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社会适应性和生存竞争的能力会更强,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几率也最大。

5: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要点:一是教育内容要宽,应有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二是素质教育要求突破校内、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教育网络。要求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教育内容、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素质全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注的是全体学生适应时代变化的培养;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选拔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少数尖子学生的升学教育。

2、人才观:素质教育重能力,强调全面提高质量 ,关注学生各基本素质全面发展,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全方位的人才观;应试教育重知识,关注学生的升学需要和升学素质的培养,忽视或放弃了其他需要和其他素质的培养,培养的是单一型人才。

3、教育观:应试教育坚持客体教育观,把教育视为社会的客体(教师和学生因而被客体化),视为社会阶层和人力选拔的工具,把选拔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它把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进而简化为简单易行的“纸笔测验”,把考试视为终极目的。素质教育则坚持主体教育观,把教育视为社会的主体(教师、学生为主体)。教育的发展功能被视为终极目的,素质教育健全地发挥选拔功能:把发展置于首位,让发展的人接受社会的选拔。把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把“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作为基本的评价手段。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一直被视为一种选拔的工具,把学生装分成三六九等,选出最好的,淘汰较差的,这种评价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违背了教育规律。教育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我们不能以一次考试的成败来评价学生,也不能以一堂课的优劣来评价老师,更不能以一年一度的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另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多元的评价体系,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4、主体作用: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条件。而应试教育则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选择适合的学生去搞所谓的升学率,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在教育中丧失。

5、共性与个性:素质教育兼顾共性与个性,注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应试教育只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个性和个性的发展。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教育目标短视性,只要能升学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对象局限性,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内容片面性,重智育轻其他;教育方法被动性,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整齐划一面向升学。但为什么应试教育还有很大的市场呢?主要是应试教育由来以久,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一是家长的价值取向误导了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在考虑孩子出路时,首先想到的是读书、升学、做官,其次才是当工人、农民,这是因为学历受到极大的强化,把学历视为能力

的象征,学历与工资、住房、招工、提干等挂钩;二是由于竞争就业带来的压力,把升学当成就业的主桥梁;三是中考、高考仍采用传统的考试形式,择高分录取;四是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往往仅以考试成绩、升学率来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的关系

不能否认,有些学校在特长教育活动中,已经步入了教育的误区,认为搞特长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全发展和学有特长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明确学有特长的前提是全面发展。中小学是为培养全面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是为今后学有特长做准备的时期,即使是有些学生对某些学科有一定的兴趣爱好,也不能丢掉全面发展这个基础。离开了全面发展就谈不上学有所长,即使是有一技之长,由于没有全面扎实的根基,也难有继续发展的后劲。所以不能为了所谓的特长教育,而抛弃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特长。

2、面向全体和培养“尖子生”的关系

所谓尖子生就是指在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素质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在面向全体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应试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不同层次的人才,而且要为少数学生将来成为高层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教师素质与提高学生素质的关系

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条件。因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4、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如果说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那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一种阉割,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本身并没有错,是因为应试教育把考试当成了终极目的,扭曲了考试的作用。素质教育的质量同样要借助于考试的手段来检查、评价和强化。所以传统的考试要扬弃,但不能废弃。一是要改革考试思想,最大限度地克服考试分数功能的绝对化,强化考试的诊断功能,淡化不必要的竞争,充分利用考试的反馈信息调节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二是要改革考试方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面试相结合,实践操作与作业答辩相结合,克服考试结果失真现象和误导死记硬背的弊端;三是改革考试内容,要以考查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对各方面的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辩证的看待一问题。第一是减负问题,学生的重负要减轻,但学习不能没有合理的负担,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反对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所谓的高质量。另一方面要站在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高度,理直气壮地强化教学质量管理,防止以“减负”为借口,降低工作质量。第二是“转轨”问题。素质教育就是使全体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这里的面向全体,就是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在“合格”的基础上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但不是平均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就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全面素质 的和谐发展,但不能违背“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这里的生动活泼就是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乐学的环境,但不能排除勤学、苦学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步素质教育的轨道,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时也防止素质教育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而时代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就是创新。所以,基础教育要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为学生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要更好的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几个概念。

创新意识:是一种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期。它

来自于对事物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意志,在教学中应鼓励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创新精神: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很难有创造性的成果。 创新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

创新教育:根据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性人才的一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习得和增强,主要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一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必须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创新

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校长和老师。校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么,我们应该转变哪些教育观念呢?要由传统的“标准件”型教育观向信息时代创新型教育观转变;由重升学评价观向素质教育评价观转变;由师道尊严和教师主宰一切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重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

(二)、实践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俗话说: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这里强调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并确定为必修课,中小学每周三课时,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采取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它的课程内容不是预先由专家规划设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索、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方法和过程,而重点不在成果和水平。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三)、实施创新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着力点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而创新教育要求教学创新,那么,如何做到教学创新呢?

1、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创造人格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有赖于长期的综合熏陶,而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创新素质不可缺少的条件。首先是师生关系的民主,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要真心实意地与学生交往,要蹲下来与学生说话。其次是教学的民主化,教师是主导,但不能霸道,不能搞“一言堂”。教师的任务是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创造文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问多思的习惯,善问多思是创造思维的前提和起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适当的余地,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机会,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疑问,宜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问。

另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标新立异就是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迷信权威、教师、教材,勇于从标准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提出疑问,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

们去做;解放学生的眼睛,敲碎有色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可以说,“六解放”实现之时,即为创新教育成功之日。

2、追求教学的开放性

创新教学不是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而应是以开放的模式培养开放性思维的活动。因而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空间及问题情境等方面具有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指要及时吸收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前沿,面向未知,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打破了书本是知识唯一载体的封闭状态。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就是让现有的“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没有市场,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合作交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但要注意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教学空间的开放性是要打破学校和教室教学空间的概念,使课堂向社会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是指教师应注意给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如具有不确定性、非唯一结论的问题, 条件不很清晰,不很完备需要搜寻和补充的问题等,让学生通过自己一系列思维,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创新教育是学会学习的教育,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学会知识只能一时受益,而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爱学习,学习刻苦努力,可为什么学不好呢?宋代米芾“一张宣纸造就一个书法家”的故事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如果我们仅将学习过程看作是储存记忆,只满足“学到的是什么”,而不注重“应该怎样学”,是无法提高学习质量的。这就需要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科学,学会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创新教育必须实现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更新

当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素养的高低将逐渐作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强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全面改革,要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整合。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信息技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素质教育需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如果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跻身于世界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那么面对21世纪教育技术革命的挑战,若没有先进技术的进步与支持,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难以实现的。信息技术也为学校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又能形成相互合作学习。从教学内容上看,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内容更加形象,更有吸引力。从教学手段上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三点一线的格局。另外,信息技术也更新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同志们,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呼唤创新教育,21世纪更呼唤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只要我们能自觉地把素质教育的观念付诸于实践,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新理念,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会生机盎然


相关内容

  •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 欧美发达国家进行的波及世界的教育改革尚且还多次出现反复和挫折,我们咋能没有困难和问题,咋能一帆风顺?但不管是怎么样的反复和挫折,甚至拉锯,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和挫折中前进了. 应从哲学层面探讨 高天明 我从网上看到了靳玉乐与艾兴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读后心中 ...

  •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简论
  •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简论 新课程计划,把"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化的课程设置,使学校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落实.要富有成效地实施新的课程计划,发挥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处理好两类课程的关系. 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把 ...

  • 生活世界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刘旭东
  • 第7期 第37-41页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第19卷(1999年) □ 刘旭东 生活世界理论 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生活世界及其教育学意义 生活世界,是被多个哲学家论及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曾将人的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实践哲学.创制性知识三大领域,认为实践哲学所面对的就是人的全部生活现实.文 ...

  • 要深刻认识课程改革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和
  • 第11期 (总第46期) 大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 二00四年四月三十日印发 我市召开课程改革实验总结表彰大会 4月26日下午,在市教育局701会议室召开了"大连市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总结表彰大会".各区市县教育局主管基础教育的局长.督学室主任以及部分校长.教师代表,市. ...

  • 课程与教学论 老师重点)
  •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活动.教学制度与教学思想.任务:揭示规律 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之一. 教育事业处处充满着价值纷争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引. 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平,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这是千百年来教育界不懈 ...

  • 论福禄贝尔的儿童教育课程观
  • 论福禄贝尔的儿童教育课程观 babyABC.taobao.com 一.福禄贝尔提出课程体系的思想依据 (一)本体论 1.上帝论. 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福禄贝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上帝精神的体现,世间的一切都来源于上帝,受上帝制约. 同时,他也认为儿童是上帝力量的体现.他认为,人与植物.动物服从于同一条发 ...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修订稿)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 ................................................................................ 2 一.课程性质 .............................. ...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一.新课标修订背景 教育部于 2000 年颁布了第 8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并正式启动了各学科的课程改革,1999 年10月至 2001 年 4月,研制并颁布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以新课程为代表的基础化学教育 课程改革十年,是新 ...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邓国显 背景与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 ...

  •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