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三角方程

6.5最简三角方程(2)

上海市第四中学 张云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在掌握最简三角方程的解集基础上,学会解简单的三角方程.利用同角三角比或三角比的有关公式将同时含有几个三角函数的方程化为只含有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方程,然后采用基本的转化方法,将原方程化成简单三角方程求解.有关三角方程的实数解问题,不仅要考虑以三角函数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0,而且要关注此三角函数本身的条件限制.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会解简单的三角方程(形如A sin x +B cos x =C ,A sin 2x +B sin x =C ,

A sin 2x +B cos x =C 等).

[说明]把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单的三角方程,一是要掌握基本方法,二是要合理选用公式和变换方法.其基本的转化方法有:(1)化为同角、同名的三角函数;(2)因式分解法;(3)化为sin x 、cos x 的齐次式;(4)引入辅助角.

2.利用函数的图像解与三角函数有关的方程问题.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单的三角方程基本方法与合理选用公式和变换方法;

难点: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单的三角方程的过程中合理选用

公式和变换方法,及含有字母三角方程的实数解讨论.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流程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概念辨析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实际上是求解最简三角方程),要熟练掌握最简三角方程的解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下表:

把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单的三角方程,一是要掌握基本方法,二是要合理选用公式和变换方法.其基本的转化方法有: (1)可化为同角、同名的三角函数的方程,通常用解代数方程的方法,转化为最简的三角方程;

(2)一边可以分解,而另一边为零的方程,通常用因式分解法,转化为最简的三角方程;

(3)关于sin x 、cos x 的齐次方程,,通常化为关于tan x 的方程。再用解代数方程的方法,转化为关于tan x 最简的三角方程;

(4

)形如a sin x +b cos x =c 的方程,通常是引入辅助角,化原方程为

sin(x +θ) =

≤1时,方程有解.

2.例题分析

例1、解方程2sin 2x +3cos x =0.

解 原方程可化为 2(1-c 2o x s +) 3x =c o ,s 0

即 2cos 2x -3cos x -2=0. 解这个关于cos x 的二次方程,得

1

cos x =2,cos x =-.

2

由cos x =2,得解集为φ; 由cos x =-,得解集为⎨x x =2k π±

2

1

2π⎫, k ∈Z ⎬. 3⎭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2k π±

2π⎫, k ∈Z ⎬. 3⎭

[说明]方程中的sin 2x 可化为1-cos 2x ,这样原方程便可看成以cos x 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当∆≥0时,可用因式分解将原方程转化成两个最简方程,从而求得它们的解. 例2

、解方程sin 2x -

x cos x -cos 2x =0. 3

解一 因为cos x ≠0(使cos x =0的x 的值不可能满足原方程),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除以cos 2x ,得

tan 2x x -1=0. 解关于tan x 的二次方程,得

tan x =

tan x =

由tan x =⎨x x =k π+, k ∈Z ⎬;

3

⎧π⎫

由tan x =⎧π⎫⎨x x =k π-, k ∈Z ⎬. 6⎩⎭

⎧⎩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k π+, 或x =k π-, k ∈Z ⎬.

3

6

ππ⎫

[说明]若方程的每一项关于sin x 及cos x 的次数都是相同的(本题都是二次), 那么这样的方程叫做关于sin x 及cos x 的齐次方程.它的解法一般是, 先化为只含有未知数的正切函数的三角方程,然后求解. 解二 降次得

化简得

1-c o s x 23+1c x o s 2

i n x 2-=,0 22

i n x 2+c o x s =2. 0

因为cos 2x ≠0(使cos 2x =0的x 的值不可能满足原方程),所以

在方程的两边同除以cos 2x

,得tan 2x =

由tan 2x = 2x =k π-, k ∈Z ,即x =

3

π

k ππ

-, k ∈Z . 2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

k ππ⎫-, k ∈Z ⎬. 26⎭

[说明]由于转化方法的不同,所得解集的表达形式不同,但当k 是偶数2n 时,

k πππk πππ

-变成n π-;当k 是奇数2n+1时,-变成n π+,266263

所以实质上⎨x x =k π+, 或x =k π-, k ∈Z ⎬与⎨x x =

3

6

⎧ππ⎫⎧

k ππ⎫

-, k ∈Z ⎬是相26⎭

等的集合. 解三 降次得

化简得

1-c o s x 23+1c x o s 2

i n x 2-=,0 22

i n x 2+3

c o x s =2, 0

即 sin(2x +) =0,

3

π

得 2x +

π

3

=k π, k ∈Z ,即x =

k ππ

-, k ∈Z . 2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

k ππ⎫-, k ∈Z ⎬. 26⎭

[说明]一般说来,对于形如a sin x +b cos x =c 的三角方程,可先在方程的两边都除

以,然后引入辅助角,原方程变形

sin(x +θ) =

≤1时,方程有解.

例3、若方程cos 2x -2sin x +m -1=0存在实数解,求m 的取值范围. 解一 由原方程,得 2sin 2x +2sin x -m =0,

即 sin 2x +sin x -

m

=0 2

解这个以sin x 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因为-1≤sin x ≤1

m ⎧

∆=1-4⋅(-) ≥0⎪⎪2

要使方程有解,只需⎨

m ⎪1+1-≥0

⎪⎩2

解得-≤m ≤4.

所以m 的取值范围为⎡. -, 4⎢⎥⎣2⎦

1

1

2

[说明] 有关三角方程的实数解问题,不仅要考虑以sin x 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0,而且必须考虑sin x 的值在[-1,1]内.

解二 由原方程得 2sin 2x +2sin x -m =0,

得m =2sin 2x +2sin x =2(sinx +) 2- 因为-1≤sin x ≤1,所以-≤m ≤4.

所以m 的取值范围为⎡. -, 4⎢⎥⎣2⎦

11

2

12

12

[说明] 当方程sin x =t (t 为常数)有解时,必须满

足t ≤1,则原题就转化为求m =2(t +) 2-, t ∈[-1,1]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3.问题拓展

例4、求方程sin 2x =cos(π-x ) 的解集. 解一 由原方程得2sin x ⋅cos x =-cos x ,

1

2

12

得 cos x =0,sin x =-.

由cos x =0,得解集为⎧x x =k π+, k ∈Z ⎨⎬;

2

1

1

2

π

由sin x =-,得解集为⎨x x =k π-(-1) K

2

⎩⎧⎩

⎧π

⎫, k ∈Z ⎬. 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k π+或x =k π-(-1) K

2

ππ

, k ∈Z ⎬. 6⎭

解二 由原方程得sin 2x =-cos x , 即sin 2x =sin(

得2x =2k π+即x =2k π+

+x ) 2

3π3π

+x 或2x =2k π+π-(+x ) , 22

3π2k ππ

-,k ∈Z . 或x =

23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2k π+

3π2k ππ⎫

或x =-, k ∈Z ⎬. 236⎭

解三 由原方程得sin 2x =-cos x , 即cos(+2x ) =cos x

2

π

得2x +

π

2

=2k π+x 或2x +

π

2

=2k π-x ,

即x =2k π-或x =

2

π

2k ππ

-,k ∈Z . 3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2k π-或x =

2

⎧π

2k ππ⎫

-, k ∈Z ⎬. 36⎭

[说明] 由于转化方法的不同,所得解集的表达形式不同,通过验证

这些解集是相等的集合.对于两个相等的同名三角函数所组成的三角方程,可直接利用以下关系得到方程的解.

(1)sin α=sin β,则α=2k π+β或α=2k π+π-β, k ∈Z ; (2)cos α=cos β,则α=2k π+β或α=2k π-β, k ∈Z ; (3)tan α=tan β,则α=k π+β, k ∈Z .

三、巩固练习

1、解下列方程的解集: (1)2sin 2x +3cos x -3=0; (2)8sin 2x =5sin 2x -1.

2、关于x 的方程sin 2x +cos x +k =0有实数解,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3、求方程cos(πsin x ) =的解集. 4、已知函数f (x ) =sin 4+4cos 2(1)化简f (x ) ,并求f (

x 2

x x x

-cos 4+4sin 2, 222

1

2

25

π) ; 6

(2)若0

2

α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是把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三角方程。掌握基本方法与合理选用公式和变换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含有字母三角方程的实数解讨论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作业布置

6.5最简三角方程(2)

上海市第四中学 张云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在掌握最简三角方程的解集基础上,学会解简单的三角方程.利用同角三角比或三角比的有关公式将同时含有几个三角函数的方程化为只含有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方程,然后采用基本的转化方法,将原方程化成简单三角方程求解.有关三角方程的实数解问题,不仅要考虑以三角函数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0,而且要关注此三角函数本身的条件限制.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会解简单的三角方程(形如A sin x +B cos x =C ,A sin 2x +B sin x =C ,

A sin 2x +B cos x =C 等).

[说明]把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单的三角方程,一是要掌握基本方法,二是要合理选用公式和变换方法.其基本的转化方法有:(1)化为同角、同名的三角函数;(2)因式分解法;(3)化为sin x 、cos x 的齐次式;(4)引入辅助角.

2.利用函数的图像解与三角函数有关的方程问题.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单的三角方程基本方法与合理选用公式和变换方法;

难点: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单的三角方程的过程中合理选用

公式和变换方法,及含有字母三角方程的实数解讨论.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流程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概念辨析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实际上是求解最简三角方程),要熟练掌握最简三角方程的解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下表:

把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单的三角方程,一是要掌握基本方法,二是要合理选用公式和变换方法.其基本的转化方法有: (1)可化为同角、同名的三角函数的方程,通常用解代数方程的方法,转化为最简的三角方程;

(2)一边可以分解,而另一边为零的方程,通常用因式分解法,转化为最简的三角方程;

(3)关于sin x 、cos x 的齐次方程,,通常化为关于tan x 的方程。再用解代数方程的方法,转化为关于tan x 最简的三角方程;

(4

)形如a sin x +b cos x =c 的方程,通常是引入辅助角,化原方程为

sin(x +θ) =

≤1时,方程有解.

2.例题分析

例1、解方程2sin 2x +3cos x =0.

解 原方程可化为 2(1-c 2o x s +) 3x =c o ,s 0

即 2cos 2x -3cos x -2=0. 解这个关于cos x 的二次方程,得

1

cos x =2,cos x =-.

2

由cos x =2,得解集为φ; 由cos x =-,得解集为⎨x x =2k π±

2

1

2π⎫, k ∈Z ⎬. 3⎭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2k π±

2π⎫, k ∈Z ⎬. 3⎭

[说明]方程中的sin 2x 可化为1-cos 2x ,这样原方程便可看成以cos x 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当∆≥0时,可用因式分解将原方程转化成两个最简方程,从而求得它们的解. 例2

、解方程sin 2x -

x cos x -cos 2x =0. 3

解一 因为cos x ≠0(使cos x =0的x 的值不可能满足原方程),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除以cos 2x ,得

tan 2x x -1=0. 解关于tan x 的二次方程,得

tan x =

tan x =

由tan x =⎨x x =k π+, k ∈Z ⎬;

3

⎧π⎫

由tan x =⎧π⎫⎨x x =k π-, k ∈Z ⎬. 6⎩⎭

⎧⎩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k π+, 或x =k π-, k ∈Z ⎬.

3

6

ππ⎫

[说明]若方程的每一项关于sin x 及cos x 的次数都是相同的(本题都是二次), 那么这样的方程叫做关于sin x 及cos x 的齐次方程.它的解法一般是, 先化为只含有未知数的正切函数的三角方程,然后求解. 解二 降次得

化简得

1-c o s x 23+1c x o s 2

i n x 2-=,0 22

i n x 2+c o x s =2. 0

因为cos 2x ≠0(使cos 2x =0的x 的值不可能满足原方程),所以

在方程的两边同除以cos 2x

,得tan 2x =

由tan 2x = 2x =k π-, k ∈Z ,即x =

3

π

k ππ

-, k ∈Z . 2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

k ππ⎫-, k ∈Z ⎬. 26⎭

[说明]由于转化方法的不同,所得解集的表达形式不同,但当k 是偶数2n 时,

k πππk πππ

-变成n π-;当k 是奇数2n+1时,-变成n π+,266263

所以实质上⎨x x =k π+, 或x =k π-, k ∈Z ⎬与⎨x x =

3

6

⎧ππ⎫⎧

k ππ⎫

-, k ∈Z ⎬是相26⎭

等的集合. 解三 降次得

化简得

1-c o s x 23+1c x o s 2

i n x 2-=,0 22

i n x 2+3

c o x s =2, 0

即 sin(2x +) =0,

3

π

得 2x +

π

3

=k π, k ∈Z ,即x =

k ππ

-, k ∈Z . 2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

k ππ⎫-, k ∈Z ⎬. 26⎭

[说明]一般说来,对于形如a sin x +b cos x =c 的三角方程,可先在方程的两边都除

以,然后引入辅助角,原方程变形

sin(x +θ) =

≤1时,方程有解.

例3、若方程cos 2x -2sin x +m -1=0存在实数解,求m 的取值范围. 解一 由原方程,得 2sin 2x +2sin x -m =0,

即 sin 2x +sin x -

m

=0 2

解这个以sin x 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因为-1≤sin x ≤1

m ⎧

∆=1-4⋅(-) ≥0⎪⎪2

要使方程有解,只需⎨

m ⎪1+1-≥0

⎪⎩2

解得-≤m ≤4.

所以m 的取值范围为⎡. -, 4⎢⎥⎣2⎦

1

1

2

[说明] 有关三角方程的实数解问题,不仅要考虑以sin x 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0,而且必须考虑sin x 的值在[-1,1]内.

解二 由原方程得 2sin 2x +2sin x -m =0,

得m =2sin 2x +2sin x =2(sinx +) 2- 因为-1≤sin x ≤1,所以-≤m ≤4.

所以m 的取值范围为⎡. -, 4⎢⎥⎣2⎦

11

2

12

12

[说明] 当方程sin x =t (t 为常数)有解时,必须满

足t ≤1,则原题就转化为求m =2(t +) 2-, t ∈[-1,1]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3.问题拓展

例4、求方程sin 2x =cos(π-x ) 的解集. 解一 由原方程得2sin x ⋅cos x =-cos x ,

1

2

12

得 cos x =0,sin x =-.

由cos x =0,得解集为⎧x x =k π+, k ∈Z ⎨⎬;

2

1

1

2

π

由sin x =-,得解集为⎨x x =k π-(-1) K

2

⎩⎧⎩

⎧π

⎫, k ∈Z ⎬. 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k π+或x =k π-(-1) K

2

ππ

, k ∈Z ⎬. 6⎭

解二 由原方程得sin 2x =-cos x , 即sin 2x =sin(

得2x =2k π+即x =2k π+

+x ) 2

3π3π

+x 或2x =2k π+π-(+x ) , 22

3π2k ππ

-,k ∈Z . 或x =

23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2k π+

3π2k ππ⎫

或x =-, k ∈Z ⎬. 236⎭

解三 由原方程得sin 2x =-cos x , 即cos(+2x ) =cos x

2

π

得2x +

π

2

=2k π+x 或2x +

π

2

=2k π-x ,

即x =2k π-或x =

2

π

2k ππ

-,k ∈Z . 36

所以原方程的解集为⎨x x =2k π-或x =

2

⎧π

2k ππ⎫

-, k ∈Z ⎬. 36⎭

[说明] 由于转化方法的不同,所得解集的表达形式不同,通过验证

这些解集是相等的集合.对于两个相等的同名三角函数所组成的三角方程,可直接利用以下关系得到方程的解.

(1)sin α=sin β,则α=2k π+β或α=2k π+π-β, k ∈Z ; (2)cos α=cos β,则α=2k π+β或α=2k π-β, k ∈Z ; (3)tan α=tan β,则α=k π+β, k ∈Z .

三、巩固练习

1、解下列方程的解集: (1)2sin 2x +3cos x -3=0; (2)8sin 2x =5sin 2x -1.

2、关于x 的方程sin 2x +cos x +k =0有实数解,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3、求方程cos(πsin x ) =的解集. 4、已知函数f (x ) =sin 4+4cos 2(1)化简f (x ) ,并求f (

x 2

x x x

-cos 4+4sin 2, 222

1

2

25

π) ; 6

(2)若0

2

α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是把简单的三角方程转化为最简三角方程。掌握基本方法与合理选用公式和变换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含有字母三角方程的实数解讨论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作业布置


相关内容

  • 2014年上海中考数学考纲
  • 上海中考数学考纲及命题趋势解析 一.各章节分值情况 1.方程(28 分左右)和函数(32 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 2.统计的分值约占 10%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 占 10%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 因式分解 3 分左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
  • §3-4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 2学时 三角网测量的目的,是通过观测三角形的各角度或边长,计算三角网中各未知点的坐标.边的长度及方位角等.三角网按条件平差计算时,首要的问题是列出条件方程.因此了解三角网的构成,总结其条件方程的种类及各种条件方程的组成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三角网的种类比较多,网的布设形式 ...

  • 反三角函数及最简三角方程
  • 反三角函数及最简三角方程 一.知识回顾: 1.反三角函数: ⎡ππ⎤ 概念:把正弦函数y =sin x ,x ∈⎢-, ⎥时的反函数,成为反正弦函数,记作 ⎣22⎦ y =arcsin x . y =sin x (x ∈R ) ,不存在反函数. ⎡ππ⎤ 含义:arcsin x 表示一个角α:角α∈ ...

  •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
  •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 初中数学中考计算题 : . +(π﹣2013). |﹣2cos30°+(﹣)×(﹣1) 2013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题: ①②解方程: 2.计算: 3.计算:|1﹣ 4.计算:﹣ 5.计算:6. 7.计算: 8.计算:9.计算: 10.计算: 11.计算:12.1 ...

  • 反三角函数与最简三角方程
  • 反三角函数与最简三角方程专题 反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一.基本知识: 1.反三角函数: 概念:把正弦函数 ⎡ππ⎤ y =sin x ,x ∈⎢-, ⎥时的反函数,成为反正弦函数,记作y =arcsin x . ⎣22⎦ y =sin x (x ∈R ) ,不存在反函数. 含义:arcsin x ...

  • 沪教版教材大纲
  • 小学 一年级(一)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分一分 数一数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 加法 讲讲算算(一) 减法 讲讲算算(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20以内数 ...

  •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初中几何是在小学数学中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知 识,向他们直观地介绍一些空间几何图形知识.初中几何将逻辑性与直观性相结合,通过各种图形的概念.性质.作(画)图及运算等方面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 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算能力,并使他们初步获得研究几何图形 ...

  •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三知识整理 人教版 体系框架(7-9年级) 第21章 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