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场工程】 〖通信网络系统施工方案〗
目 录
1 编制依据 . .................................................................................................................................. 1 1.1. 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记要、洽商记录、设计变更........................................................ 1 1.2. 相关资料、标准、规范 ................................................................................................... 1 2 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 .......................................................................................................... 2 3 施工部署 . .................................................................................................................................. 3 3.1. 总体部署原则: ............................................................................................................... 3 3.2. 施工阶段划分 ................................................................................................................... 3 4 施工准备 . .................................................................................................................................. 4 4.1. 施工准备流程图 ............................................................................................................... 4 4.2. 技术准备 ........................................................................................................................... 4 4.3. 物资准备 ........................................................................................................................... 5 4.4. 组织准备 ........................................................................................................................... 7 4.5. 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 9 4.6. 施工现场及场外的准备 ................................................................................................... 9 5 主要施工方法 . ........................................................................................................................ 10 5.1. 施工工艺流程 ................................................................................................................. 10 5.2. 施工工艺 ......................................................................................................................... 10 5.3. 设备安装 ......................................................................................................................... 11 5.4. H I P A TH 4000运行环境和安装要求 ................................................................................. 13 5.5. 系统调试 ......................................................................................................................... 17 6 质量标准和验收 . .................................................................................................................... 20 6.1. 质量控制标准 ................................................................................................................. 20 7 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等注意事项 ..................................................... 21 7.1. 产品保护 ......................................................................................................................... 21 7.2. 安全和环保措施 ............................................................................................................. 21
1 编制依据
1.1. 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记要、洽商记录、设计变更
1.1.1. 《国家体育场电讯工程深化施工图 第八册 综合布线系统、公共信息显示系 统和数据网络系统》 1.1.2. 设计交底记要 1.1.3. 洽商记录 1.1.4. 设计变更
1.2. 相关资料、标准、规范
2 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固定语音通信系统主要是为国家体育场提供电话语音通信功能,满足赛后举行大型集会活动期间及日常办公对通信系统的需求。
语音通信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向IP 方向融合,在传统的可靠的电路交换基础上与IP 包交换融合的技术,既在一个通信平台上可实现电路交换和软交换的技术。
过去的语音通信产品都采用电路交换的原理,即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的技术,该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主要提供基本的语音通信功能和一些非语音的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特别Internet 技术发展,将语音通信技术向IP 方向融合是大势所趋,即现在的IP-PABX 系统,在一个通信平台上可实现电路交换和IP 包交换技术于一体,即保持了电路交换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又融合了IP 技术,使系统更加灵活、更容易面向非语音的增值应用。考虑通信技术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国家体育场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选用HiPath4000系统。
电话语音系统主要提供赛会期间、赛后及日常办公的电话语音服务功能, PABX 系统配置1600端口,其中数字电话端口与模拟电话端口的比例为1:3。与公网采用数字中继接口ISDN 的中继方式,考虑到赛时的话务量较大,配置10个E1的电路与公网连接;配置两个PC 话务台,提供查号服务和转接服务。设置了10个座席的呼叫中心系统,主要用于票务系统的电话服务热线和赛后的场地租赁服务电话使用。还配置了统一消息系统, 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处理语音留言、传真、电子邮件等功能。考虑到赛后部分设施要改为酒店,配置了酒店通信功能模块,为客房的电话提供酒店通信功能,并提供与酒店前台管理系统的接口。
3 施工部署
3.1. 总体部署原则:
1) 集中力量保质量、保工期。在人力、物资、机具上给工程施工以充分保证。
各项管理工作应着眼于促进项目经理部组织好施工工作;
2) 分阶段施工。由于施工工序多,我们把整体项目分阶段实施,力争做到忙
而不乱,疏而不漏。
3) 推行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4) 按照ISO9001的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不留任何质量隐患。 3.2. 施工阶段划分
1) 组织进行施工图设计及会审,并在业主和弱电总包组织下进行设计交底;
进行施工现场布置,编制详尽的施工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组织人力、机具进场,设备材料采购。
2) 对设备基础、预留线路等进行检验。 3) 进行非标准构件的预制加工和安装。 4) 设备就位、安装。 5) 各个系统校线、接线。
6) 各个系统调试、试运行、竣工验收。 7) 保修、回访、保驾护航。
4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基本任务: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施工准备工作内容: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 4.1. 施工准备流程图
4.2. 技术准备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通过施工单位自审,以及建设单位和(或) 监理单位主持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的三方会审。使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在施工开始之前改正,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从而使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建筑产品。
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内容:
1) 建筑总平面图与现场情况是否一致,以及电讯系统的设计功能和使用要求
是否符合卫生、消防、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要求。
2) 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工
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3) 审查建筑总平面图与其它设计图纸在几何尺寸、坐标、标高等方面是否一
致。
4) 审查设备安装图纸与其相配套的土建施工图纸在坐标、标高上是否一致,
掌握土建施工质量是否满足电讯设备安装的要求。
5) 明确拟建工程的系统形式和特点,复核主要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审查
设计图纸中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6) 明确工期,分期分批交付安装、使用的顺序和时间,以及工程所用的主要
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来源和供货日期。
7)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的条件与设计图纸的条件不符,或者发
现图纸中仍然有错误,或者因为材料的规格、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者因为施工单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及时修订时,应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进行图纸的施工现场签证。在施工现场的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主要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拟建工程施工档案,作为指导施工、施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4.3. 物资准备
材料、设备、配件、制品、机具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1) 物资准备工作程序
2) 材料、设备准备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设备名称、规格、使用时间,根据储备、消耗情况,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储运方式安排,需用储存面积和构筑物要求。
3) 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
按照配件、制品的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情况,编制出需要量计划,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及储运方式安排,需用储存面积和构筑物要求。 4) 施工机具的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按照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进场时间等,编制建筑安装机具的需要量计划,确定施工机具供应办法和储运方式安排,需用储存面积等。机具及、设备、仪器仪表材料配置计划,如下表:
(1)设备安装阶段的物资工具准备
(2)系统调试阶段的物资工具准备
4.4. 组织准备
1) 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我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组建了项目组织机构,在电讯工程分部下设区域责任师,以积极配合、协调现场各区域的土建单位的施工,由电讯主管进行各区域责任师之间的配合、协调。
项目部电讯工程组织框架图:
2) 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根据该工程的工期要求和工作量,做好劳动力的统筹安排,选用素质高、技术水平好的专业施工队伍。并安排其进场前的安全、治安、环保、卫生等方面教育,并进行针对性的技术、质量标准和现场管理制度培训。签定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书,完善用工手续。
现场劳动力配备在严格遵照劳动力计划外,还应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施工进度计划,满足该工程工期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时间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及时进行,以保证工程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
施工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工作应该按照管理系统逐级进行,由上而下直到工人队组。交底的方式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
施工队、组及工人接受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后,要组织其成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操作要领。必要时应该进行示范,并明确任务及做好分工协作,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保证措施。
4.5. 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各项制度如下:工程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构件、配件、制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技术责任制度及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安全操作制度。 4.6. 施工现场及场外的准备
为确保本工程能够顺利施工,应对现场做如下准备工作: 1) 造临时设施;
2) 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3) 做好施工用配件、制品和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4) 及时提供施工材料的检验申请计划; 5) 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 6) 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7) 设置消防、保安设施。
5 主要施工方法
5.1. 施工工艺流程
5.2. 施工工艺 5.2.1. 机架设备
1) 机房机架设备位置安装正确,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2) 用吊垂测量机架安装垂直偏差度在规定范围内。
3) 大列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整列机架面应在同
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
4) 各种螺栓必须拧紧,同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5)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文字和
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6) 机架必须按施工图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5.2.2. 外围终端设备
1) 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正确。 5.2.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
1) 总配线架底座位置应与成端电缆上线槽或上线孔洞相对应。跳线环的位置
应平直整齐。
2) 总配线架滑梯安装应牢固可靠、滑动平稳,滑梯轨道拼接平正,手闸灵敏。 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含数字配线架、中间配线架等)各直列上下两端
垂直误差应不大于3mm ,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2mm 。 4) 配线架接线板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各种标志完整齐全。 5) 配线架必须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6) 总配线架直列告警装置及总告警装置设备安装齐全。
5.2.4. 布放电缆
1) 布放电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
整齐,外皮无损伤。
2) 交、直流电源的馈电电缆,必须分开布放;电源电缆、信号电缆、用户电
缆与中继电缆应分离布放。
3)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弯的曲率半径应大于60mm 。
4) 布放走道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5) 布放槽道电缆可以不绑扎,槽内电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电缆进出槽
道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捆扎固定。
6) 在活动地板地板下布放的电缆,应注意顺直不零乱,尽量避免交叉,并且
不得堵住送风通道。 5.2.5. 插接架间的电缆及布线
1) 架间电缆的插接、电缆的走向及路由均符合厂家有关规定。 2)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两端必须有明显标志,不得错接、漏接。 3) 插接部位应紧密牢靠,接触良好。插接端子无折断或弯曲现象。 4)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外观平直整齐。 5.2.6. 敷设电源线
1) 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安装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源
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 3) 交换系统用的交流电源线必须有接地保护线。
4) 直流电源线的成端接续连接牢靠,接触良好,电压降指标及对地电位符合
设计要求。
5) 采用胶皮绝缘线作直流馈电线时,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
有统一红蓝标志。安装好的电源线末端必须有胶带等绝缘物封头,电缆剖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 5.3. 设备安装 5.3.1. 主控机柜板位图
5.3.2. 扩展机框板位图
5.4. HiPath4000运行环境和安装要求 5.4.1. HiPath4000的环境要求
5.4.2. HiPath4000的安装要求
HiPath4000 采用19" 的模块, 可安装在19" 的通用机柜。 安装的部件必须能从机柜前后接触到。
机柜的规格为700mm or 800mm 宽,至少600mm 深。800mm 或900mm 深能为
电缆管理等提供更多空间。
需要静载荷能力至少为40kg 的护栏。
cPCI 处理器(主控模块)需要4U 空间,应安装在机架底部。
cPCI 服务器应安装在机架的底部。为确保通风良好,不应损坏单元有风扇
的侧面。
AP3700(扩展模块)- 需要11U (10U + 1U用于机架隔板) 。 可无强制对流(无风扇单元)安装两个AP3700。 安装有两个以上AP 3700的机柜需要一个19" 风扇单元。 cPCI 与 AP 3700之间至少需要2U 间隙。
机柜要保证足够的进气量。需要至少600m3/h的气流。 需要一个交流配电盘(220V/16A),为cPCI 和AP3700供电。 所有机柜应通过主建筑接地线(星形配置)连接在一起。
国家体育场的语音通信系统HiPath4000由7个模块组成,其中包括一个主控模块cCPCI 和6个扩展模块AP3700。需要2个42U 的机柜用于安装这些模块。
5.4.3. HiPath4000的电源要求
对于需要备用电源的主电源系统,为所有接入点和cPCI 处理器连接不间断电源(UPS )。UPS 在主电源发生故障时供电。
AP 3700
AP 3700
AP 3700
cPCI
5.4.4. HiPath4000的地线安装要求
HiPath4000采用综合接地的方式,要求接地总电阻 2欧姆。
5.4.5. HiPath4000机房平面图
5.5. 系统调试 5.5.1. 环境要求
为保证国家体育场的通信统稳定可靠地工作,下面是我们运行环境的要求。 1) 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
机房内机器设备工作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6---32℃;绝对湿度
6—18gH2O/M3;相对湿度20%--70%。
机房内机器设备工作的极限条件为:温度0---45℃;绝对湿度
2---25gH2O/M3;相对湿度5%--85%。 2) 机房内防尘要求为:每年积尘
3) 机房内防震要求为:振动频率5~60HZ ,振幅
要有用于机柜的固定装置。
4) 机房内照明采光要求,采光要求是垂直和水平各为150LX 。 5) 要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长期照射引起印刷板等元器件老化变形。 6) 在任何情况下,机房都要防水、防潮,以免设备受损。 5.5.2. 调试主要内容 1) 安全检查
机房内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凡要求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
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必须保持性能良好。 机房内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楼板预留孔洞应配置阻燃材料的安全盖板。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 安装工艺检查 5.5.3. 调试步骤
6 质量标准和验收
6.1. 质量控制标准
6.1.1. 质量标准
1) 主控项目
机房安全、电源与接地应符合《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
的规定。
通信系统设备的安装工程的监测与性能指标应符合《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
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7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通信系统接入公用通信网信道的传输速率、信号方式、物理接口协议应符
合设计要求。
2) 一般项目
设备、箱体应清洁无杂物,表面无翘曲、变形等现象。
组线箱、分线箱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其安装允许偏差:箱体垂直度(高
用户出线盒面板允许误差:同一场所内高差≤2mm, 垂直度≤0.5mm.
7 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等注意事项
7.1. 产品保护
1) 安装面板时应注意保持墙面的清洁,不得破坏和损伤墙面及地面。
2) 对已安装好的组线箱和面板采取保护措施,严禁碰撞及认为损坏。
7.2. 安全和环保措施
1) 交叉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禁止乱抛工具和材料。
2) 设备通电调试前,必须检查线路接线是否正确,保护措施是否齐全,确认
无误后,方可通电调试。
3) 登高作业时,梯子应安全可靠,且应用防滑措施,不允许两人同梯作业。
4) 施工现场的垃圾、废料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并洒水降尘,严禁随
意乱抛。
5) 现场强噪声施工机具,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噪声。
【国家体育场工程】 〖通信网络系统施工方案〗
目 录
1 编制依据 . .................................................................................................................................. 1 1.1. 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记要、洽商记录、设计变更........................................................ 1 1.2. 相关资料、标准、规范 ................................................................................................... 1 2 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 .......................................................................................................... 2 3 施工部署 . .................................................................................................................................. 3 3.1. 总体部署原则: ............................................................................................................... 3 3.2. 施工阶段划分 ................................................................................................................... 3 4 施工准备 . .................................................................................................................................. 4 4.1. 施工准备流程图 ............................................................................................................... 4 4.2. 技术准备 ........................................................................................................................... 4 4.3. 物资准备 ........................................................................................................................... 5 4.4. 组织准备 ........................................................................................................................... 7 4.5. 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 9 4.6. 施工现场及场外的准备 ................................................................................................... 9 5 主要施工方法 . ........................................................................................................................ 10 5.1. 施工工艺流程 ................................................................................................................. 10 5.2. 施工工艺 ......................................................................................................................... 10 5.3. 设备安装 ......................................................................................................................... 11 5.4. H I P A TH 4000运行环境和安装要求 ................................................................................. 13 5.5. 系统调试 ......................................................................................................................... 17 6 质量标准和验收 . .................................................................................................................... 20 6.1. 质量控制标准 ................................................................................................................. 20 7 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等注意事项 ..................................................... 21 7.1. 产品保护 ......................................................................................................................... 21 7.2. 安全和环保措施 ............................................................................................................. 21
1 编制依据
1.1. 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记要、洽商记录、设计变更
1.1.1. 《国家体育场电讯工程深化施工图 第八册 综合布线系统、公共信息显示系 统和数据网络系统》 1.1.2. 设计交底记要 1.1.3. 洽商记录 1.1.4. 设计变更
1.2. 相关资料、标准、规范
2 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固定语音通信系统主要是为国家体育场提供电话语音通信功能,满足赛后举行大型集会活动期间及日常办公对通信系统的需求。
语音通信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向IP 方向融合,在传统的可靠的电路交换基础上与IP 包交换融合的技术,既在一个通信平台上可实现电路交换和软交换的技术。
过去的语音通信产品都采用电路交换的原理,即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的技术,该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主要提供基本的语音通信功能和一些非语音的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特别Internet 技术发展,将语音通信技术向IP 方向融合是大势所趋,即现在的IP-PABX 系统,在一个通信平台上可实现电路交换和IP 包交换技术于一体,即保持了电路交换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又融合了IP 技术,使系统更加灵活、更容易面向非语音的增值应用。考虑通信技术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国家体育场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选用HiPath4000系统。
电话语音系统主要提供赛会期间、赛后及日常办公的电话语音服务功能, PABX 系统配置1600端口,其中数字电话端口与模拟电话端口的比例为1:3。与公网采用数字中继接口ISDN 的中继方式,考虑到赛时的话务量较大,配置10个E1的电路与公网连接;配置两个PC 话务台,提供查号服务和转接服务。设置了10个座席的呼叫中心系统,主要用于票务系统的电话服务热线和赛后的场地租赁服务电话使用。还配置了统一消息系统, 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处理语音留言、传真、电子邮件等功能。考虑到赛后部分设施要改为酒店,配置了酒店通信功能模块,为客房的电话提供酒店通信功能,并提供与酒店前台管理系统的接口。
3 施工部署
3.1. 总体部署原则:
1) 集中力量保质量、保工期。在人力、物资、机具上给工程施工以充分保证。
各项管理工作应着眼于促进项目经理部组织好施工工作;
2) 分阶段施工。由于施工工序多,我们把整体项目分阶段实施,力争做到忙
而不乱,疏而不漏。
3) 推行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4) 按照ISO9001的质量标准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不留任何质量隐患。 3.2. 施工阶段划分
1) 组织进行施工图设计及会审,并在业主和弱电总包组织下进行设计交底;
进行施工现场布置,编制详尽的施工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组织人力、机具进场,设备材料采购。
2) 对设备基础、预留线路等进行检验。 3) 进行非标准构件的预制加工和安装。 4) 设备就位、安装。 5) 各个系统校线、接线。
6) 各个系统调试、试运行、竣工验收。 7) 保修、回访、保驾护航。
4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基本任务: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施工准备工作内容: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 4.1. 施工准备流程图
4.2. 技术准备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通过施工单位自审,以及建设单位和(或) 监理单位主持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的三方会审。使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在施工开始之前改正,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从而使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建筑产品。
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内容:
1) 建筑总平面图与现场情况是否一致,以及电讯系统的设计功能和使用要求
是否符合卫生、消防、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要求。
2) 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工
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3) 审查建筑总平面图与其它设计图纸在几何尺寸、坐标、标高等方面是否一
致。
4) 审查设备安装图纸与其相配套的土建施工图纸在坐标、标高上是否一致,
掌握土建施工质量是否满足电讯设备安装的要求。
5) 明确拟建工程的系统形式和特点,复核主要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审查
设计图纸中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6) 明确工期,分期分批交付安装、使用的顺序和时间,以及工程所用的主要
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来源和供货日期。
7)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的条件与设计图纸的条件不符,或者发
现图纸中仍然有错误,或者因为材料的规格、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者因为施工单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及时修订时,应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进行图纸的施工现场签证。在施工现场的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主要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拟建工程施工档案,作为指导施工、施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4.3. 物资准备
材料、设备、配件、制品、机具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1) 物资准备工作程序
2) 材料、设备准备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设备名称、规格、使用时间,根据储备、消耗情况,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储运方式安排,需用储存面积和构筑物要求。
3) 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
按照配件、制品的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情况,编制出需要量计划,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及储运方式安排,需用储存面积和构筑物要求。 4) 施工机具的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按照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进场时间等,编制建筑安装机具的需要量计划,确定施工机具供应办法和储运方式安排,需用储存面积等。机具及、设备、仪器仪表材料配置计划,如下表:
(1)设备安装阶段的物资工具准备
(2)系统调试阶段的物资工具准备
4.4. 组织准备
1) 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我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组建了项目组织机构,在电讯工程分部下设区域责任师,以积极配合、协调现场各区域的土建单位的施工,由电讯主管进行各区域责任师之间的配合、协调。
项目部电讯工程组织框架图:
2) 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根据该工程的工期要求和工作量,做好劳动力的统筹安排,选用素质高、技术水平好的专业施工队伍。并安排其进场前的安全、治安、环保、卫生等方面教育,并进行针对性的技术、质量标准和现场管理制度培训。签定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书,完善用工手续。
现场劳动力配备在严格遵照劳动力计划外,还应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施工进度计划,满足该工程工期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时间在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及时进行,以保证工程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
施工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工作应该按照管理系统逐级进行,由上而下直到工人队组。交底的方式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
施工队、组及工人接受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后,要组织其成员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操作要领。必要时应该进行示范,并明确任务及做好分工协作,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保证措施。
4.5. 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各项制度如下:工程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构件、配件、制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技术责任制度及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材料出入库制度、安全操作制度。 4.6. 施工现场及场外的准备
为确保本工程能够顺利施工,应对现场做如下准备工作: 1) 造临时设施;
2) 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3) 做好施工用配件、制品和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4) 及时提供施工材料的检验申请计划; 5) 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 6) 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7) 设置消防、保安设施。
5 主要施工方法
5.1. 施工工艺流程
5.2. 施工工艺 5.2.1. 机架设备
1) 机房机架设备位置安装正确,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2) 用吊垂测量机架安装垂直偏差度在规定范围内。
3) 大列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整列机架面应在同
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
4) 各种螺栓必须拧紧,同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5)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文字和
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6) 机架必须按施工图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5.2.2. 外围终端设备
1) 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正确。 5.2.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
1) 总配线架底座位置应与成端电缆上线槽或上线孔洞相对应。跳线环的位置
应平直整齐。
2) 总配线架滑梯安装应牢固可靠、滑动平稳,滑梯轨道拼接平正,手闸灵敏。 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含数字配线架、中间配线架等)各直列上下两端
垂直误差应不大于3mm ,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2mm 。 4) 配线架接线板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各种标志完整齐全。 5) 配线架必须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6) 总配线架直列告警装置及总告警装置设备安装齐全。
5.2.4. 布放电缆
1) 布放电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缆排列必须
整齐,外皮无损伤。
2) 交、直流电源的馈电电缆,必须分开布放;电源电缆、信号电缆、用户电
缆与中继电缆应分离布放。
3)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弯的曲率半径应大于60mm 。
4) 布放走道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5) 布放槽道电缆可以不绑扎,槽内电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电缆进出槽
道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捆扎固定。
6) 在活动地板地板下布放的电缆,应注意顺直不零乱,尽量避免交叉,并且
不得堵住送风通道。 5.2.5. 插接架间的电缆及布线
1) 架间电缆的插接、电缆的走向及路由均符合厂家有关规定。 2)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两端必须有明显标志,不得错接、漏接。 3) 插接部位应紧密牢靠,接触良好。插接端子无折断或弯曲现象。 4)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外观平直整齐。 5.2.6. 敷设电源线
1) 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安装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源
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 3) 交换系统用的交流电源线必须有接地保护线。
4) 直流电源线的成端接续连接牢靠,接触良好,电压降指标及对地电位符合
设计要求。
5) 采用胶皮绝缘线作直流馈电线时,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
有统一红蓝标志。安装好的电源线末端必须有胶带等绝缘物封头,电缆剖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 5.3. 设备安装 5.3.1. 主控机柜板位图
5.3.2. 扩展机框板位图
5.4. HiPath4000运行环境和安装要求 5.4.1. HiPath4000的环境要求
5.4.2. HiPath4000的安装要求
HiPath4000 采用19" 的模块, 可安装在19" 的通用机柜。 安装的部件必须能从机柜前后接触到。
机柜的规格为700mm or 800mm 宽,至少600mm 深。800mm 或900mm 深能为
电缆管理等提供更多空间。
需要静载荷能力至少为40kg 的护栏。
cPCI 处理器(主控模块)需要4U 空间,应安装在机架底部。
cPCI 服务器应安装在机架的底部。为确保通风良好,不应损坏单元有风扇
的侧面。
AP3700(扩展模块)- 需要11U (10U + 1U用于机架隔板) 。 可无强制对流(无风扇单元)安装两个AP3700。 安装有两个以上AP 3700的机柜需要一个19" 风扇单元。 cPCI 与 AP 3700之间至少需要2U 间隙。
机柜要保证足够的进气量。需要至少600m3/h的气流。 需要一个交流配电盘(220V/16A),为cPCI 和AP3700供电。 所有机柜应通过主建筑接地线(星形配置)连接在一起。
国家体育场的语音通信系统HiPath4000由7个模块组成,其中包括一个主控模块cCPCI 和6个扩展模块AP3700。需要2个42U 的机柜用于安装这些模块。
5.4.3. HiPath4000的电源要求
对于需要备用电源的主电源系统,为所有接入点和cPCI 处理器连接不间断电源(UPS )。UPS 在主电源发生故障时供电。
AP 3700
AP 3700
AP 3700
cPCI
5.4.4. HiPath4000的地线安装要求
HiPath4000采用综合接地的方式,要求接地总电阻 2欧姆。
5.4.5. HiPath4000机房平面图
5.5. 系统调试 5.5.1. 环境要求
为保证国家体育场的通信统稳定可靠地工作,下面是我们运行环境的要求。 1) 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
机房内机器设备工作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6---32℃;绝对湿度
6—18gH2O/M3;相对湿度20%--70%。
机房内机器设备工作的极限条件为:温度0---45℃;绝对湿度
2---25gH2O/M3;相对湿度5%--85%。 2) 机房内防尘要求为:每年积尘
3) 机房内防震要求为:振动频率5~60HZ ,振幅
要有用于机柜的固定装置。
4) 机房内照明采光要求,采光要求是垂直和水平各为150LX 。 5) 要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长期照射引起印刷板等元器件老化变形。 6) 在任何情况下,机房都要防水、防潮,以免设备受损。 5.5.2. 调试主要内容 1) 安全检查
机房内必须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凡要求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
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必须保持性能良好。 机房内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楼板预留孔洞应配置阻燃材料的安全盖板。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 安装工艺检查 5.5.3. 调试步骤
6 质量标准和验收
6.1. 质量控制标准
6.1.1. 质量标准
1) 主控项目
机房安全、电源与接地应符合《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
的规定。
通信系统设备的安装工程的监测与性能指标应符合《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
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7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通信系统接入公用通信网信道的传输速率、信号方式、物理接口协议应符
合设计要求。
2) 一般项目
设备、箱体应清洁无杂物,表面无翘曲、变形等现象。
组线箱、分线箱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其安装允许偏差:箱体垂直度(高
用户出线盒面板允许误差:同一场所内高差≤2mm, 垂直度≤0.5mm.
7 施工、安全防护、消防、临时用电、环保等注意事项
7.1. 产品保护
1) 安装面板时应注意保持墙面的清洁,不得破坏和损伤墙面及地面。
2) 对已安装好的组线箱和面板采取保护措施,严禁碰撞及认为损坏。
7.2. 安全和环保措施
1) 交叉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禁止乱抛工具和材料。
2) 设备通电调试前,必须检查线路接线是否正确,保护措施是否齐全,确认
无误后,方可通电调试。
3) 登高作业时,梯子应安全可靠,且应用防滑措施,不允许两人同梯作业。
4) 施工现场的垃圾、废料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并洒水降尘,严禁随
意乱抛。
5) 现场强噪声施工机具,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