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
一.概述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约占人体总重的20%,占总固体量的45%,是构成和制造肌肉、血液、皮肤、骨骼等多种身体组织的主要物质。
蛋白质在人体内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人体内的蛋白质每天都处在不断分解和合成之中,每天约有3%的蛋白质被更新,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又不能储存,所以每天供应足够的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组成的含氮化合物,基本结构是氨基酸。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2种,其中有9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其它13种为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的不同组合构成人体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蛋白质作为能量代谢时,因含氮元素而不能被完全氧化,会产生尿酸、肌酐、尿素等废物经肾脏排出体外。肾功能有病变者,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二.作用:
1.制造和修护人体组织。
构成人体的肌肉、血液、皮肤、骨骼、头发、指甲等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制造新组织,修护坏组织,如帮助伤口愈合。
2.构成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酶、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
酶在人体内主要起崔化作用,参与人体的各种化学反应。激素在人体内主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和控制身体各种腺体、器官的活动信息。如甲状腺负责新陈代谢等。抗体制造免疫细胞,β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记忆功能,它们对以前遇到过的任何感染能快速作出反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血红蛋白供给人体氧气,带走二氧化碳。
3.提供能量。
每克蛋白质提供能量4千卡热量。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占总能量的10-15%。成人:每天推荐摄入量1.2克/Kg,儿童到青春期:2.5-1.7克/Kg,孕妇和授乳期多补充20克/天。
三.缺乏症状。
1.头发枯黄、断裂、指甲易裂、易断、生倒刺。
2.肌肉松驰、缺乏弹性、皮肤粗糙、无光泽。
3.低血压、贫血、手脚冰凉。
4.抵抗力低、易感冒。
5.胃肠功能差、消化不良。
6.严重缺乏可导致水肿。
7.消瘦、儿童体形矮小矮
8.易疲劳、活动能力不足。
脂类
一.概述:
脂类是脂肪、胆固醇、磷脂、脂蛋白、糖脂的总称。
脂类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中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生物膜的主要成份。脂肪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15%左右,最低13%,最高占50%。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脂肪酸又分为: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几种脂肪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称为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在膳食供给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动物油提供的主要是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提供的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是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 80%由内分泌提供,20%由食物中摄取,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主要由膳食摄入量决定。胆固醇可以转化为多种类的固醇类激素,维生素D及胆汁的前体,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卵磷脂由胆碱、肌醇、不饱和脂肪酸等共同合成,存在
于细胞膜和神经外膜上,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分解脂肪酸,促进脂肪代谢,是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物质,称为血液的清道夫。卵磷脂还有健脑、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功能。
二.脂类的作用
1.细胞膜、生物膜的主要成份。
固定身体组织和器官,脂肪又是器官、关节的隔离层,填充和避免磨擦。
2.供给能量和储存能量。
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25%。
1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
每天还需要脂肪量70-80g。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和吸收。
4。维持体温。
三.缺乏症状:
1.皮肤无光泽、表皮变厚且易剥落、特别是脸上。
2.性功能、生殖能力减弱。
3.毛发变得干燥、稀少。
糖类
一.概述:
糖类是由碳氢氧组成的碳水化合物。
糖类分单糖、双糖、多糖。单糖是糖类的基本单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常见的食物中有葡萄糖、果。双糖是两个单糖组成,常见的有蔗糖、麦芽糖、乳糖。双糖基本上能被人体全部吸收和利用。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主要指食物中的淀粉、膳食纤维。多糖需要经过淀粉酶分解之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多糖中的纤维素因人体内没有纤维酶而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二.作用:
1.提供能量。
主要是提供能量,并可以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能量,储存的能量一般在1200千卡左右,即一天的基本能量。
人体的60-70%能量靠糖类提供。
1克葡萄糖能提供4千卡热量。
纯糖(葡萄糖、蔗糖)的摄入应限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1罐汽水含糖150千卡。
2.构成人体组织,如糖蛋白、核糖、糖脂等。
3.保护肝脏解毒,肝糖充足时,肝脏对乙醇、砷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三.缺乏症状:
1.主要是膳食不均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病的发生。
2.消化道疾病增多,如便秘、肠癌、痔疮等。
维生素
一.概述:
维生素又叫维它命,是生物体代谢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含量很少,但生理作用很大,绝对不能缺少,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身体必有对应的临床表现。
维生素分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种类型。
脂溶性维生素有:A、D、E、K。
水溶性维生素有:C和B族。
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储存于肝脏中,缺乏症状较缓慢,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水溶性维生
素不能大量储存,缺乏症状出现快,每天必需摄入足够的需要量。多摄入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一般对身体无毒性。
二.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在调节人体广泛的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A
维生素A也叫视黄醇,和视力有关。主要表现为“暗适应”能力差,甚至患上夜盲症。 作用:
1.维持正常视觉:构成视紫红质物质,维持暗适应功能。
2.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分化: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3.抗氧化剂:保护微血管免受自由基侵害,提高免疫力。β-胡萝卜素这一功能更强,转化为维生素A后功能减弱。
4.预防贫血:改善铁的吸收和运输。
5.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合成和骨细胞分化。
缺乏症状:
1.暗视力差、夜盲症、干眼病、严重可导致失明。
2.皮肤干燥、角质化、长痘、有头皮屑。
3.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易感染。
4.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强的有机酸。
作用:
1.强抗氧化剂:可以直接与氧化剂作用,以保护其它物质免受氧化破坏。主要作用于血管和细胞质中。
2.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使血管增加弹性,预防血管疾病。
3.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4.解毒作用,促进重金属离子和砷等有毒物质的排出。
5.促进造血机能,帮助铁和叶酸的吸收和利用。
缺乏症状:
1.牙齿出血。
2.脸上长色斑、出痘痘、无光泽。
3.易感冒,免疫力低。
维生素E
维生素E最早被研究过程中,发现与生殖有关,命名为生育粉,是一种延缓衰老的维生素,被称为能吃的美容化妆品。
作用:
1.强抗氧化剂: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起到保护血管、心脏、乳房、眼睛、皮肤等器官和预防多种疾病。
2.延缓衰老:增加细胞分裂次数。
3.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疤痕。
4.减少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5.与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促进性激素分泌,提高生殖能力,预防流产和早产。 缺乏症状:
1.易衰老、过早出现老年斑。
2.习惯性流产。
维生素B
维生素B包括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和生物素。B族维生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因它们化学结构相似,又有许多共
同特点,合并为一个族群,应用中也是一块使用。B族维生素全是以辅酶的形式参与能量代谢。
作用:
1.辅助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新陈代谢。
2.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称为精神维生素。B1、B6、B12在神经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叶酸降低婴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3.维护造血机能:B6是血红素合成辅酶,B12促进红细胞合成,叶酸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4.维护健康的皮肤:B2缺乏出现舌炎、皮炎,烟酸缺乏出现癞皮病。
缺乏症状:
1.泛困无力、体质差、失眠、健忘、烦燥、严重时导致脚气病甚至死亡。
2.舌头有裂纹、苔厚、色泽红紫,有口角炎、皮肤炎、癞皮病。
3.胃肠功能差、消化不良、有口臭,长期腹泻。烟酸缺乏可引起腹泻,叶酸可用于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长期腹泻。
4.贫血:多是缺铁性贫血和缺叶酸贫血。贫血时最好两种一块补充
矿物质
一.概述:
矿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膳食摄入,用量少但生理作用很大,缺乏就会有相应的症状。
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每日需要在100mg以上,包括钙、镁、钾、钠、氯、硫等。
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硒等。
二.矿物质的作用:
构成组织、构成酶,构成激素、激活酶。参与代谢,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兴等。
钙
钙是人体内第五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1.5-2%,其中99%在骨骼和牙齿中,1%在体液和软组织中。
作用:
1.构成骨骼和牙齿。
2.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血压有调控作用。
3.维持和增强神经传导作用,有安定、镇静作用。
4.维持和增强肌肉神经的兴奋性,肌肉的收缩需要钙离子的参与。
5.参与血液凝固,钙离子担任着激活酶的作用。
6.参与合成胶原蛋白,血管和软组织增加弹性。
缺乏症状:
1.骨质疏松、佝偻病、牙齿松动、腰酸背痛、腿抽筋。
2.紧张、焦虑、失眠、健忘、烦燥。
3.心率不齐、肌肉无力。
4.痛经。
5.儿童盗汗、头发稀少、有钙圈、长牙慢。
6.浮肿。
铁
铁在人体中是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人体中约含4-5克。铁在人体存在有两种形式,功能性和储存性。功能性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含铁酶中,储
存性铁以铁蛋白和血铁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脏等处。
作用:
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
构成细胞色素和含铁酶,参与能量代谢。
缺乏症状:
缺铁性贫血。
锌
人体内含锌总量为2-2.5克,分布于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中。
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2.促进性器官和功能的正常发育。
3.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减少毒素吸收,增加记忆。
4.参与构成味觉细胞。
缺乏症状:
1.生长迟缓,性发育障碍。
2.记忆力下降。
3.味觉迟钝,食欲不好,偏食挑食。
纤维素
一.概述:
膳食纤维素是指植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本身不能提供能量,没有营养价值,但是对调节胃肠的消化、吸收、排泄、
降低胆固醇、减缓糖类的吸收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多种慢性病的重要物质,近年来被列为第七大营养素,被称为肠道的清道夫。
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纤维食品指导大纲指出,健康人每日常规饮食中应有30至50克(干重)纤维素。
膳食纤维主要是从植物性食品(谷物及各种瓜果蔬菜)中获得。全麦粉的纤维含量可达25%以上,每人每天只吃200克,就可以获得充足的膳食纤维。精白面粉
的纤维含量低于5%。大米的纤维含量更低,以米饭为主食的人群纤维缺乏现象更为严重。所以要想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只能依靠主食--谷物。
二.纤维素的作用:
1.能与胆固醇、甘油三酯结合,再随粪便排出体外,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刺激肠蠕动并保持水分,增大粪便体积,软化粪便,促进排便,防治便秘。
3.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防治糖尿病。
4.促进毒素排泄,预防肠癌,并有养颜功效。
三.缺乏症状:
1.易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2.便秘。
3.消化不好、口臭。
4.脸上长痘。
水
一.概述: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大营养素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学家认为,在地球上,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作为有高级智能的人类,也和其他的生命体一样,物质生命系统的各个部位是以水为主要物质而组成的。就拿人体来说,水占人体重量的65%~70%。人的眼球里,水占92%,血液中90%以上是水,脑、肺和肾等内脏器官含水量达80%以上,肌肉中70%以上也是水,即使是骨头,含水量也在12%~20%。
二.水的作用:
传送养分,促进液体循环,帮助消化,排泄废物,保持呼吸功能,润滑关节和调节体温。水不但起到体内物质输送与媒介作用,而且直接参与生物大分子结构,水与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信息代谢。水与衰老、寿命、免疫、代谢有直接的关系。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
蛋白质
一.概述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约占人体总重的20%,占总固体量的45%,是构成和制造肌肉、血液、皮肤、骨骼等多种身体组织的主要物质。
蛋白质在人体内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人体内的蛋白质每天都处在不断分解和合成之中,每天约有3%的蛋白质被更新,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又不能储存,所以每天供应足够的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组成的含氮化合物,基本结构是氨基酸。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2种,其中有9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其它13种为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的不同组合构成人体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蛋白质作为能量代谢时,因含氮元素而不能被完全氧化,会产生尿酸、肌酐、尿素等废物经肾脏排出体外。肾功能有病变者,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二.作用:
1.制造和修护人体组织。
构成人体的肌肉、血液、皮肤、骨骼、头发、指甲等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制造新组织,修护坏组织,如帮助伤口愈合。
2.构成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酶、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
酶在人体内主要起崔化作用,参与人体的各种化学反应。激素在人体内主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和控制身体各种腺体、器官的活动信息。如甲状腺负责新陈代谢等。抗体制造免疫细胞,β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记忆功能,它们对以前遇到过的任何感染能快速作出反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血红蛋白供给人体氧气,带走二氧化碳。
3.提供能量。
每克蛋白质提供能量4千卡热量。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占总能量的10-15%。成人:每天推荐摄入量1.2克/Kg,儿童到青春期:2.5-1.7克/Kg,孕妇和授乳期多补充20克/天。
三.缺乏症状。
1.头发枯黄、断裂、指甲易裂、易断、生倒刺。
2.肌肉松驰、缺乏弹性、皮肤粗糙、无光泽。
3.低血压、贫血、手脚冰凉。
4.抵抗力低、易感冒。
5.胃肠功能差、消化不良。
6.严重缺乏可导致水肿。
7.消瘦、儿童体形矮小矮
8.易疲劳、活动能力不足。
脂类
一.概述:
脂类是脂肪、胆固醇、磷脂、脂蛋白、糖脂的总称。
脂类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中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生物膜的主要成份。脂肪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15%左右,最低13%,最高占50%。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脂肪酸又分为: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几种脂肪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称为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在膳食供给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动物油提供的主要是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提供的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是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 80%由内分泌提供,20%由食物中摄取,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主要由膳食摄入量决定。胆固醇可以转化为多种类的固醇类激素,维生素D及胆汁的前体,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卵磷脂由胆碱、肌醇、不饱和脂肪酸等共同合成,存在
于细胞膜和神经外膜上,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分解脂肪酸,促进脂肪代谢,是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物质,称为血液的清道夫。卵磷脂还有健脑、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功能。
二.脂类的作用
1.细胞膜、生物膜的主要成份。
固定身体组织和器官,脂肪又是器官、关节的隔离层,填充和避免磨擦。
2.供给能量和储存能量。
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25%。
1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
每天还需要脂肪量70-80g。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和吸收。
4。维持体温。
三.缺乏症状:
1.皮肤无光泽、表皮变厚且易剥落、特别是脸上。
2.性功能、生殖能力减弱。
3.毛发变得干燥、稀少。
糖类
一.概述:
糖类是由碳氢氧组成的碳水化合物。
糖类分单糖、双糖、多糖。单糖是糖类的基本单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常见的食物中有葡萄糖、果。双糖是两个单糖组成,常见的有蔗糖、麦芽糖、乳糖。双糖基本上能被人体全部吸收和利用。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主要指食物中的淀粉、膳食纤维。多糖需要经过淀粉酶分解之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多糖中的纤维素因人体内没有纤维酶而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二.作用:
1.提供能量。
主要是提供能量,并可以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能量,储存的能量一般在1200千卡左右,即一天的基本能量。
人体的60-70%能量靠糖类提供。
1克葡萄糖能提供4千卡热量。
纯糖(葡萄糖、蔗糖)的摄入应限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1罐汽水含糖150千卡。
2.构成人体组织,如糖蛋白、核糖、糖脂等。
3.保护肝脏解毒,肝糖充足时,肝脏对乙醇、砷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三.缺乏症状:
1.主要是膳食不均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病的发生。
2.消化道疾病增多,如便秘、肠癌、痔疮等。
维生素
一.概述:
维生素又叫维它命,是生物体代谢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含量很少,但生理作用很大,绝对不能缺少,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身体必有对应的临床表现。
维生素分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种类型。
脂溶性维生素有:A、D、E、K。
水溶性维生素有:C和B族。
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储存于肝脏中,缺乏症状较缓慢,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水溶性维生
素不能大量储存,缺乏症状出现快,每天必需摄入足够的需要量。多摄入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一般对身体无毒性。
二.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在调节人体广泛的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A
维生素A也叫视黄醇,和视力有关。主要表现为“暗适应”能力差,甚至患上夜盲症。 作用:
1.维持正常视觉:构成视紫红质物质,维持暗适应功能。
2.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分化: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3.抗氧化剂:保护微血管免受自由基侵害,提高免疫力。β-胡萝卜素这一功能更强,转化为维生素A后功能减弱。
4.预防贫血:改善铁的吸收和运输。
5.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合成和骨细胞分化。
缺乏症状:
1.暗视力差、夜盲症、干眼病、严重可导致失明。
2.皮肤干燥、角质化、长痘、有头皮屑。
3.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易感染。
4.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强的有机酸。
作用:
1.强抗氧化剂:可以直接与氧化剂作用,以保护其它物质免受氧化破坏。主要作用于血管和细胞质中。
2.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使血管增加弹性,预防血管疾病。
3.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4.解毒作用,促进重金属离子和砷等有毒物质的排出。
5.促进造血机能,帮助铁和叶酸的吸收和利用。
缺乏症状:
1.牙齿出血。
2.脸上长色斑、出痘痘、无光泽。
3.易感冒,免疫力低。
维生素E
维生素E最早被研究过程中,发现与生殖有关,命名为生育粉,是一种延缓衰老的维生素,被称为能吃的美容化妆品。
作用:
1.强抗氧化剂: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起到保护血管、心脏、乳房、眼睛、皮肤等器官和预防多种疾病。
2.延缓衰老:增加细胞分裂次数。
3.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疤痕。
4.减少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5.与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促进性激素分泌,提高生殖能力,预防流产和早产。 缺乏症状:
1.易衰老、过早出现老年斑。
2.习惯性流产。
维生素B
维生素B包括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和生物素。B族维生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因它们化学结构相似,又有许多共
同特点,合并为一个族群,应用中也是一块使用。B族维生素全是以辅酶的形式参与能量代谢。
作用:
1.辅助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新陈代谢。
2.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称为精神维生素。B1、B6、B12在神经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叶酸降低婴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3.维护造血机能:B6是血红素合成辅酶,B12促进红细胞合成,叶酸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4.维护健康的皮肤:B2缺乏出现舌炎、皮炎,烟酸缺乏出现癞皮病。
缺乏症状:
1.泛困无力、体质差、失眠、健忘、烦燥、严重时导致脚气病甚至死亡。
2.舌头有裂纹、苔厚、色泽红紫,有口角炎、皮肤炎、癞皮病。
3.胃肠功能差、消化不良、有口臭,长期腹泻。烟酸缺乏可引起腹泻,叶酸可用于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长期腹泻。
4.贫血:多是缺铁性贫血和缺叶酸贫血。贫血时最好两种一块补充
矿物质
一.概述:
矿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膳食摄入,用量少但生理作用很大,缺乏就会有相应的症状。
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每日需要在100mg以上,包括钙、镁、钾、钠、氯、硫等。
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硒等。
二.矿物质的作用:
构成组织、构成酶,构成激素、激活酶。参与代谢,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兴等。
钙
钙是人体内第五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1.5-2%,其中99%在骨骼和牙齿中,1%在体液和软组织中。
作用:
1.构成骨骼和牙齿。
2.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血压有调控作用。
3.维持和增强神经传导作用,有安定、镇静作用。
4.维持和增强肌肉神经的兴奋性,肌肉的收缩需要钙离子的参与。
5.参与血液凝固,钙离子担任着激活酶的作用。
6.参与合成胶原蛋白,血管和软组织增加弹性。
缺乏症状:
1.骨质疏松、佝偻病、牙齿松动、腰酸背痛、腿抽筋。
2.紧张、焦虑、失眠、健忘、烦燥。
3.心率不齐、肌肉无力。
4.痛经。
5.儿童盗汗、头发稀少、有钙圈、长牙慢。
6.浮肿。
铁
铁在人体中是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人体中约含4-5克。铁在人体存在有两种形式,功能性和储存性。功能性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含铁酶中,储
存性铁以铁蛋白和血铁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脏等处。
作用:
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
构成细胞色素和含铁酶,参与能量代谢。
缺乏症状:
缺铁性贫血。
锌
人体内含锌总量为2-2.5克,分布于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中。
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2.促进性器官和功能的正常发育。
3.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减少毒素吸收,增加记忆。
4.参与构成味觉细胞。
缺乏症状:
1.生长迟缓,性发育障碍。
2.记忆力下降。
3.味觉迟钝,食欲不好,偏食挑食。
纤维素
一.概述:
膳食纤维素是指植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本身不能提供能量,没有营养价值,但是对调节胃肠的消化、吸收、排泄、
降低胆固醇、减缓糖类的吸收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多种慢性病的重要物质,近年来被列为第七大营养素,被称为肠道的清道夫。
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纤维食品指导大纲指出,健康人每日常规饮食中应有30至50克(干重)纤维素。
膳食纤维主要是从植物性食品(谷物及各种瓜果蔬菜)中获得。全麦粉的纤维含量可达25%以上,每人每天只吃200克,就可以获得充足的膳食纤维。精白面粉
的纤维含量低于5%。大米的纤维含量更低,以米饭为主食的人群纤维缺乏现象更为严重。所以要想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只能依靠主食--谷物。
二.纤维素的作用:
1.能与胆固醇、甘油三酯结合,再随粪便排出体外,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刺激肠蠕动并保持水分,增大粪便体积,软化粪便,促进排便,防治便秘。
3.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防治糖尿病。
4.促进毒素排泄,预防肠癌,并有养颜功效。
三.缺乏症状:
1.易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2.便秘。
3.消化不好、口臭。
4.脸上长痘。
水
一.概述: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大营养素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学家认为,在地球上,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作为有高级智能的人类,也和其他的生命体一样,物质生命系统的各个部位是以水为主要物质而组成的。就拿人体来说,水占人体重量的65%~70%。人的眼球里,水占92%,血液中90%以上是水,脑、肺和肾等内脏器官含水量达80%以上,肌肉中70%以上也是水,即使是骨头,含水量也在12%~20%。
二.水的作用:
传送养分,促进液体循环,帮助消化,排泄废物,保持呼吸功能,润滑关节和调节体温。水不但起到体内物质输送与媒介作用,而且直接参与生物大分子结构,水与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信息代谢。水与衰老、寿命、免疫、代谢有直接的关系。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