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与孔子

宰予与孔子

初识宰予

余少时读《论语》,于夫子弟子之名多混淆不能别,唯宰予一人总是认得很清楚。何则?夫子系忠厚长者,罕有某弟子处处受夫子苛责的,而宰予则有幸忝居其一也。初识宰予,盖缘于《公冶长》中此段记载:“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当时读至此处,颇为宰予抱不平,——不就是白天睡个懒觉吗,何辄骤加以“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之恶语?无乃夫子太汲汲于“礼”乎?明道先生有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高卧东窗日已红。”莫非宰予当不得这份从容?宰予旦寝,从容不从容倒不好说,以文献不足考徵也。此段记载后倒有一段“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此段话或夫子“于予与何诛”后转身对其他弟子所语,或则是他日之语也未可知。“听其言而信其行”是忠厚长者的本分,因宰予而有所变更,看来宰予是有其足以动人处的。夫子尝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或辄宰予是“巧言令色”之人?看来也未必。夫子称道其弟子中以“言语”取胜者有二人,宰予居其一(另一人为子贡)。利口辩辞

《史记》亦称宰予“利口辩辞”,但“利口辩辞”难说就是“巧言令

色”之“巧言”也。“巧言令色”是为了讨人喜欢的,“利口辩辞”则多讨人嫌。世间有一种“刀子嘴、豆腐心”之人,往往也讨人一时之嫌,但“利口辩辞”也未必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后者多半有口无心,而宰予却自有一种聪明。“三年之丧”是古礼,夫子亦绍述之,在当时礼坏乐崩的情形下对此提出质疑的大有人在,宰予亦居其一。且看宰予之“利口辩辞”:“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此处便见宰予之“聪明”。“三年之丧”本是“礼”之形式的一种体现,宰予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行“三年之丧”适足以使“礼”、“乐”崩坏。确乎能言善辩。实则此能言善辩也不一定出于有心——非要主张什么或反对什么,往往也只是讨个口彩。夫子尝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于是乎宰予一日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夫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读书至此,每尝窃窃然笑,“逝”与“陷”、“欺”与“罔”之意义的差别虽至今不甚了了,但宰予施施然、夫子忿忿然之神态则清晰可见。弟子如此,夫子何诛?况夫子本身就是“讷于言”的,此上所言两事夫子与宰予的正面交锋并没有真正地进行。如三年之丧,夫子只是反问宰予,不服三年之丧“于汝安乎”?宰予答以“安”,夫子喃喃曰“汝安则为之”。宰予得意而去,夫子痛心曰“予之不仁也!”宰予究竟心安与否也不得而知,只是嘴上绝不输与人。再如“井有仁焉”,夫子答以“何为其然也”,既是在说仁者怎么会入井而从仁呢!更是在感慨宰予你怎么能这样说

话呢!夫子或曾于与宰我辩论处吃过苦头,也未可知?以上两事有其不好辩之处,另有一事似为可以辩而不辩的:“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使民战栗”之说吾不知其是否,依宰予之性情,八成是杜撰的。是与非虽不好说,起码可以一辩,朱子即曾辩之:“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战栗,恐惧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会其说与?”夫子则只是说“既往不咎”——哪怕实有其事,既已过去,也不该苛责。观此师弟间的对话,总让我想起一句话: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非徒夫子于宰予有如是之遭遇,庄子于惠施亦有如是之遭遇,但庄子不够木讷,不免多言。如有名的“鱼之乐”之辩即是如此:惠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施:“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从“辩”上说,惠施可谓“全矣!”,庄子最后的答语之前半句于“辩”上多少有些牵强,唯“我知之濠上也”得之,然已无关于辩也。说远了,回到宰予的身上。既讲宰予,都希望听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据郑玄,宰予是鲁人。此其来源也。

结局

《史记》中给他安排了一个很糟糕的结局:“宰我为临菑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前人已考知其非,不赘。《孔子家语》也给宰予安排了一个不光彩的结局,大概是说宰予听了夫子“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这一段议论,吓跑了,不敢再见夫子了。此前尚有很多诗化的东西,可说可不说。史迁之误、《家语》之诗化,自源于对宰予之偏见,亦有替夫子抱不平的意思。夫子倒不见得对宰予有很深的不平,曾于回忆中感慨地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此诸弟子均有“一技之长”,于宰予也未曾忘怀。写七十二贤而以宰予始,颇不伦类,余亦不知孰为七十二贤也。偶然的机缘听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七十二贤人的典故来源:夫子与众弟子被困于陈、蔡,粮食都没了,只剩下一些盐,众弟子只好喝盐水充饥,夫子打趣说:“我的弟子都成了咸人了。”典出于此也。“贤人”既以喝过盐水为标准,宰予既曾从夫子于陈、蔡,自然也是喝过盐水的了,的然为一贤人也。

宰予与孔子

初识宰予

余少时读《论语》,于夫子弟子之名多混淆不能别,唯宰予一人总是认得很清楚。何则?夫子系忠厚长者,罕有某弟子处处受夫子苛责的,而宰予则有幸忝居其一也。初识宰予,盖缘于《公冶长》中此段记载:“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当时读至此处,颇为宰予抱不平,——不就是白天睡个懒觉吗,何辄骤加以“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之恶语?无乃夫子太汲汲于“礼”乎?明道先生有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高卧东窗日已红。”莫非宰予当不得这份从容?宰予旦寝,从容不从容倒不好说,以文献不足考徵也。此段记载后倒有一段“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此段话或夫子“于予与何诛”后转身对其他弟子所语,或则是他日之语也未可知。“听其言而信其行”是忠厚长者的本分,因宰予而有所变更,看来宰予是有其足以动人处的。夫子尝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或辄宰予是“巧言令色”之人?看来也未必。夫子称道其弟子中以“言语”取胜者有二人,宰予居其一(另一人为子贡)。利口辩辞

《史记》亦称宰予“利口辩辞”,但“利口辩辞”难说就是“巧言令

色”之“巧言”也。“巧言令色”是为了讨人喜欢的,“利口辩辞”则多讨人嫌。世间有一种“刀子嘴、豆腐心”之人,往往也讨人一时之嫌,但“利口辩辞”也未必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后者多半有口无心,而宰予却自有一种聪明。“三年之丧”是古礼,夫子亦绍述之,在当时礼坏乐崩的情形下对此提出质疑的大有人在,宰予亦居其一。且看宰予之“利口辩辞”:“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此处便见宰予之“聪明”。“三年之丧”本是“礼”之形式的一种体现,宰予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行“三年之丧”适足以使“礼”、“乐”崩坏。确乎能言善辩。实则此能言善辩也不一定出于有心——非要主张什么或反对什么,往往也只是讨个口彩。夫子尝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于是乎宰予一日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夫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读书至此,每尝窃窃然笑,“逝”与“陷”、“欺”与“罔”之意义的差别虽至今不甚了了,但宰予施施然、夫子忿忿然之神态则清晰可见。弟子如此,夫子何诛?况夫子本身就是“讷于言”的,此上所言两事夫子与宰予的正面交锋并没有真正地进行。如三年之丧,夫子只是反问宰予,不服三年之丧“于汝安乎”?宰予答以“安”,夫子喃喃曰“汝安则为之”。宰予得意而去,夫子痛心曰“予之不仁也!”宰予究竟心安与否也不得而知,只是嘴上绝不输与人。再如“井有仁焉”,夫子答以“何为其然也”,既是在说仁者怎么会入井而从仁呢!更是在感慨宰予你怎么能这样说

话呢!夫子或曾于与宰我辩论处吃过苦头,也未可知?以上两事有其不好辩之处,另有一事似为可以辩而不辩的:“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使民战栗”之说吾不知其是否,依宰予之性情,八成是杜撰的。是与非虽不好说,起码可以一辩,朱子即曾辩之:“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战栗,恐惧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会其说与?”夫子则只是说“既往不咎”——哪怕实有其事,既已过去,也不该苛责。观此师弟间的对话,总让我想起一句话: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非徒夫子于宰予有如是之遭遇,庄子于惠施亦有如是之遭遇,但庄子不够木讷,不免多言。如有名的“鱼之乐”之辩即是如此:惠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施:“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从“辩”上说,惠施可谓“全矣!”,庄子最后的答语之前半句于“辩”上多少有些牵强,唯“我知之濠上也”得之,然已无关于辩也。说远了,回到宰予的身上。既讲宰予,都希望听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据郑玄,宰予是鲁人。此其来源也。

结局

《史记》中给他安排了一个很糟糕的结局:“宰我为临菑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前人已考知其非,不赘。《孔子家语》也给宰予安排了一个不光彩的结局,大概是说宰予听了夫子“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这一段议论,吓跑了,不敢再见夫子了。此前尚有很多诗化的东西,可说可不说。史迁之误、《家语》之诗化,自源于对宰予之偏见,亦有替夫子抱不平的意思。夫子倒不见得对宰予有很深的不平,曾于回忆中感慨地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此诸弟子均有“一技之长”,于宰予也未曾忘怀。写七十二贤而以宰予始,颇不伦类,余亦不知孰为七十二贤也。偶然的机缘听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七十二贤人的典故来源:夫子与众弟子被困于陈、蔡,粮食都没了,只剩下一些盐,众弟子只好喝盐水充饥,夫子打趣说:“我的弟子都成了咸人了。”典出于此也。“贤人”既以喝过盐水为标准,宰予既曾从夫子于陈、蔡,自然也是喝过盐水的了,的然为一贤人也。


相关内容

  • 散文著作中的孔子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 第16卷第2期2009年4月 JoURNALoF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DoNGGUANUNlVERSITYoFTECHNoLoGY V01.16No.2 Apr.2009 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著作中的 孔子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张 岩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先秦历史散 ...

  • 先秦诸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摭谈
  • 2006. 6第 28卷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先秦诸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摭谈 郑先彬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寓言能通过简单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在诸子散文中得到广泛运用.孔子作为当时颇有影响的人物, 经常被诸子用在寓言中担当一定的角色, 表现 ...

  • 孔子语录100句
  • 孔子语录100句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

  • 孔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 在国学热的今天,孔子的形象被一遍遍地演绎着.最近,山东.浙江.山西等省的孔子题材话剧陆续在全国热演,影视剧.纪录片里的孔子也在不断变换着面孔:他是一位老师,一位离家久不归的丈夫,一位悲情的知识分子,一位辛苦的政治学说推销员,一个与自己终生较劲的老者. 子见南子.山东版话剧<孔子>剧照 作 ...

  •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
  • 编者按:原文据中华书局<史记>标点本(1982年11月第二版),白话翻译参照林语堂<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原文标点和白话翻译均有改动. [原文]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 ...

  • 孔子学院的发展问题与管理创新_郭宇路
  • 2009年第6期(总第221期) 学术论坛 A C A D E M I C FO R U M N O . 6, 2009 (C u m u l a t i v e l y N O . 221) 孔子学院的发展问题与管理创新 郭宇路 [摘 要]建设孔子学院, 是中国政府促进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 发展人 ...

  • 还孔子以清白--略论电影[孔子]对孔子形象的丑化
  • 苫平分 ・秽J 逐孔子以清白 --■论电彤<孔子>对孔子形象的丑化 [摘耍] 胡玫导演本来想在<(孔子>申把孔子塑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忠厚仁慈.有教无 类.言行一致者的形象,不想却塑造了一个别有用心.攀附权贵,教而有类.言行不一者的孔子形象. 的学生,他曾说:"有颜 ...

  • 杨伯峻试论孔子
  • 杨伯峻<试论孔子> 第一部分孔子身世 孔子名丘,字仲尼,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羊传>和<穀梁传>,即公元前五五一年),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史记•孔子世家>),相差仅一年.前人为些打了不少笔墨官司,实在不必.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四七九年 ...

  • 孔子弟子和门人
  • 孔子弟子和门人.我们通常说孔子弟子有三千 孔门十哲简介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 ...

  • 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2011年第6期第35卷(总第168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Science Edition) №6,2011Vol.35General, №168 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唐淑宏 (沈阳师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