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以下简称“国29条”)刚颁布,就得到了中小企业主们的积极响应,因为这些期盼已久的扶持措施,给了中小企业极大信心,使其从国际
金融危机阴影中挣脱出来。
但是,中小企业认为,要享受到“国29条”税收优惠,还面临着一些诸如中小企业界定模糊等实际的困难。中小企业热盼国家更加放开一些能够带来更多实惠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毕业的大学生在创业道
路上也亟待财税政策给予更多的帮助。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不明确
就福建目前而言,中小企业群体十分庞大,是经济活跃度极高的一个企业群体。据统计,福建目前有5万余家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近500万人。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免疫性较差,外部环境一变化,受的影响远比大型企业来得严重,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因此,“国29条”的出台备受关注。但事实上,
许多企业在申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时,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周晓亮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不明确,是按规模分、按员工人数分还是按产值分,显得很模糊。此外,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该如何界定也并不清晰。“可以说,现行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过于简略,这也是造成上半年天量信贷没有普遍惠及中小企业,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复苏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以国际通行的标准来看,我国的中型企业从规模上说是十足的大型
企业,小型企业则更符合中小企业的标准。”
9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划分存在一定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考虑细分中小企业标准,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扶持,以实现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门槛”挡住税收优惠
龙海市一家制鞋企业的负责人老徐告诉记者,“国29条”中的财税减免有一道“门槛”,并非所有小企业都能跨过。“国29条”规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算。也就是说,享受优惠的企业首先必须是小型微利企业,而且年应纳税所得额要在3万元以下。如果企业2009年已经具备小型微利企业的资格,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2010年企业就可以享受“国
29条”中规定的税收优惠。
“事实上,这样的优惠措施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也很需要,但遗憾的是,我们被挡在了门外。”老徐说,他的企业有员工80多人,资产总额不足1000万元,也属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范畴,但由于企业
的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3万元,便与优惠措施失之交臂。
采访中,一些中型企业的负责人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声。晋江市豪迈鞋服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郑语声坦言:“在鞋服行业,中型企业与小型微利企业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制作工艺流程相差无几,面对的风险也不相上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企业规模的大小。如果因此无法享受到优惠措施,中型企业反而会输在
起跑线上。”郑语声说,他很希望同样的政策能惠及中型企业。
除了企业所得税,小规模纳税人所能享受到的增值税优惠,也让不少中型企业羡慕不已。从今年起,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其中非商业企业的增值税降低了一半。南安市一小型卫浴企业老板何先生说,对小企业而言,增值税的下调比出口退税上调更有利。据介绍,何先生的企业年销售额达不到80万元,被列入小规模纳税人行列。而在当地的卫浴行业中,规模中等、年销售额在100万元~
400万元的企业居多,这些企业无法享受到相关优惠。为此,何先生很忧虑,他的企业处于成长期,随着
出口情况的不断好转,企业总会不断壮大,年销售额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还能继续享受优惠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纳税人呼声较高的还有针对进口设备免关税这一条款。此次“国29条”中明确,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也就是说,免关税的前提是必须
符合国家鼓励类项目。
这一点让不少纳税人苦恼不已。福州合成文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先生说,国家鼓励的项目多集中在环保、节能等项目上,而福建的许多中小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制造业阶段,想转型也无法一步到位。因此,国家对于减轻企业购置设备税负的优惠措施让很多企业望而兴叹。赵先生建议,国家能否对企业购置未进
入优惠关税目录的设备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大学生创业渴求财税优惠暖身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关注此次“国29条”的不单有中小企业主,还有不少怀揣创业梦想的
大学毕业生。
2006年7月,小蔡从福州某大学毕业,2007年,他在泉州益华电脑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开业初期,扣除成本和开支,盈利非常有限。在“国29条”出台以后,小蔡表示,大学生创业较其他群体而言更加辛苦,更应该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在现有的财税政策中,除了大学生创业可获得一定的贷款融资额度和免税优惠以外,是否能够在税收核定征收部分得到更多的优惠,但“国29条”并没有包含相关内容,希望在这一方面见到实惠。另外,对于像他这样毕业已经几年的大学生走入社会创业,国家目前也应视同
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加以扶持。
据了解,福建目前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工商、税务的登记手续费减免、所得税减免和申请创业贷款。但是在所得税方面有所限制,即大学生新办的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
除外),当年安置待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可免征所得税3年。
在福建师范大学生街开店的师大毕业生小袁认为,大学生创业要想完全免征所得税还是有些困难,希
望国家在这一方面能够放宽限制的条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以下简称“国29条”)刚颁布,就得到了中小企业主们的积极响应,因为这些期盼已久的扶持措施,给了中小企业极大信心,使其从国际
金融危机阴影中挣脱出来。
但是,中小企业认为,要享受到“国29条”税收优惠,还面临着一些诸如中小企业界定模糊等实际的困难。中小企业热盼国家更加放开一些能够带来更多实惠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毕业的大学生在创业道
路上也亟待财税政策给予更多的帮助。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不明确
就福建目前而言,中小企业群体十分庞大,是经济活跃度极高的一个企业群体。据统计,福建目前有5万余家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近500万人。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免疫性较差,外部环境一变化,受的影响远比大型企业来得严重,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因此,“国29条”的出台备受关注。但事实上,
许多企业在申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时,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周晓亮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不明确,是按规模分、按员工人数分还是按产值分,显得很模糊。此外,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该如何界定也并不清晰。“可以说,现行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过于简略,这也是造成上半年天量信贷没有普遍惠及中小企业,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复苏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以国际通行的标准来看,我国的中型企业从规模上说是十足的大型
企业,小型企业则更符合中小企业的标准。”
9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划分存在一定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考虑细分中小企业标准,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扶持,以实现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门槛”挡住税收优惠
龙海市一家制鞋企业的负责人老徐告诉记者,“国29条”中的财税减免有一道“门槛”,并非所有小企业都能跨过。“国29条”规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算。也就是说,享受优惠的企业首先必须是小型微利企业,而且年应纳税所得额要在3万元以下。如果企业2009年已经具备小型微利企业的资格,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2010年企业就可以享受“国
29条”中规定的税收优惠。
“事实上,这样的优惠措施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也很需要,但遗憾的是,我们被挡在了门外。”老徐说,他的企业有员工80多人,资产总额不足1000万元,也属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范畴,但由于企业
的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3万元,便与优惠措施失之交臂。
采访中,一些中型企业的负责人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声。晋江市豪迈鞋服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郑语声坦言:“在鞋服行业,中型企业与小型微利企业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制作工艺流程相差无几,面对的风险也不相上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企业规模的大小。如果因此无法享受到优惠措施,中型企业反而会输在
起跑线上。”郑语声说,他很希望同样的政策能惠及中型企业。
除了企业所得税,小规模纳税人所能享受到的增值税优惠,也让不少中型企业羡慕不已。从今年起,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其中非商业企业的增值税降低了一半。南安市一小型卫浴企业老板何先生说,对小企业而言,增值税的下调比出口退税上调更有利。据介绍,何先生的企业年销售额达不到80万元,被列入小规模纳税人行列。而在当地的卫浴行业中,规模中等、年销售额在100万元~
400万元的企业居多,这些企业无法享受到相关优惠。为此,何先生很忧虑,他的企业处于成长期,随着
出口情况的不断好转,企业总会不断壮大,年销售额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还能继续享受优惠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纳税人呼声较高的还有针对进口设备免关税这一条款。此次“国29条”中明确,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也就是说,免关税的前提是必须
符合国家鼓励类项目。
这一点让不少纳税人苦恼不已。福州合成文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先生说,国家鼓励的项目多集中在环保、节能等项目上,而福建的许多中小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制造业阶段,想转型也无法一步到位。因此,国家对于减轻企业购置设备税负的优惠措施让很多企业望而兴叹。赵先生建议,国家能否对企业购置未进
入优惠关税目录的设备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大学生创业渴求财税优惠暖身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关注此次“国29条”的不单有中小企业主,还有不少怀揣创业梦想的
大学毕业生。
2006年7月,小蔡从福州某大学毕业,2007年,他在泉州益华电脑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开业初期,扣除成本和开支,盈利非常有限。在“国29条”出台以后,小蔡表示,大学生创业较其他群体而言更加辛苦,更应该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在现有的财税政策中,除了大学生创业可获得一定的贷款融资额度和免税优惠以外,是否能够在税收核定征收部分得到更多的优惠,但“国29条”并没有包含相关内容,希望在这一方面见到实惠。另外,对于像他这样毕业已经几年的大学生走入社会创业,国家目前也应视同
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加以扶持。
据了解,福建目前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工商、税务的登记手续费减免、所得税减免和申请创业贷款。但是在所得税方面有所限制,即大学生新办的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
除外),当年安置待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可免征所得税3年。
在福建师范大学生街开店的师大毕业生小袁认为,大学生创业要想完全免征所得税还是有些困难,希
望国家在这一方面能够放宽限制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