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怎么算出来的

小康是怎么算出来的-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罗建国答读者问 自11月23日起,本报连续摘要编发了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撰写的中国小康进程分析报告,独家公布了我国小康进程情况,引起了社会上极大的关注,诸多媒体竞相转载,公众对描绘小康建设进程的统计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纷纷询问:小康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为此,本报记者就小康基本标准、包含的内容、小康概念的变化和计算方法等问题采访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小康研究课题组副组长、高级统计师罗建国先生。 小康标准既有全国的,也分城镇的和农村的据罗建国介绍,《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标准是于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制定的,此后一直作为衡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的尺度。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为了从本质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程度,制定出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他指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如果用全国一套标准很难准确刻画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平均数下会掩盖巨大的差异。所以,一些指标的数量界线确定不能均意义下水平;而对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支出比重和电视机普及率2项指标组成;第五类为生活环境,由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2项指标组成。城镇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五个部分组成,共包括12项指标;农村标准由收入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与安全六个部分组成,共包括16项指标。遵循的主要技术原则有四条:一是全面系统原则,能综合反映小康水平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反映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主线,将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使之与温饱和富裕阶段的生活内涵有明显的区别。二是实用操作原则,衡量我国小康生活发展水平不仅要科学客观,而且要具有简便实用和可操作的特性。价值量指标与实物量指标相结合,尽量以指标的相对量来衡量,以便保持可比性和连续性。三是可比性原则,所选指标要便于横向与纵向的研究分析,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又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城乡差别较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特点,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四是最小可靠原则,在具有几乎同等代表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指标数量的最小性和数据来源可靠性的原则,以使指标少而精,又能客观合理地反映小康生活水平。主持人:为什么要制定三套标准?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违反统一性原则了呢?罗建国: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三套标准是一个体系,它们之间既又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为反映小康水平服务,不违反统一性原则。在制定标准时注重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本质,寻求内在的统一,而并非形式的统一。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采取制定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的做法,其目的是想从本质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程度。大家知道,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如果用全国一套标准很难准确刻画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平均数下会掩盖巨大的差异。因为均值受异常值的严重干扰,当变量的离散度很高时,均值基本上可以说不反映总体水平,只有在总体中每个个体元素差异不很大时,均值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总体水平。如城镇与农村在生活环境和习惯上就有很大差别,城镇现代生活设备为城镇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但造成了环境污染;而农村情况正好相反。还有一些其他风俗带来的差异也是难以用一套标准来衡量的。如营养摄入量包括许多元素,主要是指居民对食物蛋白质、脂肪和热量的摄取,它是人们身体所必须的三大类营养要素,还在各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对人体又是最为重要的。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由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构成的,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们膳食中热能的主要来源,占摄入总热量的60%~80%,这些营养要素的摄取取决于人们的食物。在计算蛋白质或三大营养要素时,选择十几种居民常用食物来计量蛋白质指标。用它们反映居民消费水平是较为科学的。又如,一些指标的数量界线确定也不能第二步战略目标,他的思想被党的十二大所接受。经过十二、十三大的深化和充实,小康的概念逐渐变得具体、明朗。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小康水平的内涵及其具体蓝图做了概括性描述:涵义可知,它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生活质量的涵义也在发展演变,今天人们提到的生活质量一般包含三层涵义,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第二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对每一指标确定一个数量临界值,达到或超过此值就认为该指标达到小康水平。指标临界值确定的方法不尽相同,如有用计量经济模型确定的,有用国际公认标准确定的,有用横向对比法确定的,也有用专家法确定的等,但总的大的依据是前面提到的四条依据和四条原则。如住房使用面积需要考虑人均活动空间、睡觉空间、学习空间、饮食空间等多个因素来确定。指标权重是指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居的重要程度,它的确定同样有多种方法,如专家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等。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个方面的权重分别是14%、48%、14%、10%和14%,其中物质生活权重最大,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核心部分。第三是计算小康进程,即距小康临界值还有多远或者说实现程度。这里采用区间距离实现程度的办法测算,就是将小康临界值(亦为小康生活阶段的初始值或下限值)作为温饱阶段的上限值,将1980年或80年代初的指标值作为温饱阶段的初始值即下限,确定出温饱生活阶段这一区间,此区间的距离用Y表示;某指标由温饱初始值到达现值构成的距离,说明该指标达到的一种数量水平,该区间的距离用X表示,则该指标小康实现程度就是指X与Y的比值的百分比程度即(X/Y)100%。一般X位于温饱区间内,如果X等于或大于Y,则实现程度为100%,小于则为零。总体实现程度为各指标实现程度与其权重乘积之和。主持人:你们计算出的小康结果在国际上相当什么水平?与人们感觉的小康水平一致吗?罗建国: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自己认为,测算出的小康结果,从总体讲是客观合理的,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的较好的生活水平状态,与国际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相当;但是,一些居民的感觉可能与我们有差异,有些人认为小康水平低,容易达到,不过如此;另外一些人认为,其收入不高,没有达到。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小康一般特征的认识的不同。前面说到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历史相对性。任何历史阶段的人类生活均可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水平。人类奋斗的历史就是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历史,即消灭贫困,逐步实现温饱、小康,最后达到全部富裕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贫困、温饱、小康、富裕的理解并不相同。现代意义上的贫困与历史意义上的贫困不相同,同样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与历史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在接受小康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是人们基于历史长河中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认识造成的,人们认识难免不受环境和时空的局限、时代烙印的影响。然而,这种认识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而日趋深化和完善,旧的观念不断被新的观念所取代。这一点,不难从小康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国际上对居民生活水平划分的变化中看出。事实上,小康作为现代意义上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次高级发展阶段,其涵义显然较历史概念有所拓展。其次,是对小康范畴认识的差别。过去,人们对生活好坏的评价上更多地注重衣食住三个方面,在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认为吃好了、穿好了、住好了就是小康生活。而小康标准绝不是停留在狭义的吃穿住三个方面,从前面介绍知道它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大方面,尽管吃、穿、住是核心部分物质生活中的核心内容,在人民生活中占居重要地位,但毕竟不能囊括五大方面的内容。这样范畴的狭义与广义之差,将导致对小康感觉上的差异,如果吃、穿、住三项不变,政府将环境或交通等其他条件改善也将使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用吃、穿、住三项来衡量其生活水平,就感觉没有提高或没有达到小康水平。再次,是小康标准本身的缺陷。上面说到,小康概念界定特别是小康水平临界值的确定是很难有一致的观点,这给小康标准的制定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同时也是众分歧点产生的根源。尽管我们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也反复征求了多领域的专家,但现标准难免不存在缺陷。可以举一个平均数下掩盖不平均的例子来说明问题。这套标准细分为城乡两套标准,已经避免了掩盖城乡两大块间的不平均问题,但是城镇与城镇、农村与农村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若某一差别大的指标按城镇或农村平均数测算,好的地方感觉生活远不止如此,低估了;但差的地方感觉其生活还未达到,高估了。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采取了其他的办法来防止,方法中限制必须每一指标都实现小康即100%,综合值才能达到100%,防止某一增长很高的指标值来拉动增长缓慢的指标从而平均水平达到标准的可能。根据计算方法可知,如果某一方面没达到,小康水平就实现不了,因为一当某指标达到100%,它再增长如何快或高对综合实现程度的贡献都是100%,超出小康标准值部分的贡献是零,这也就说,不会因为在其他指标不增长的情况下,由于某指标超出小康临界值的部分的快速增长而导致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上升。最后,是对小康数量标准认识的片面性。小康标准规定的数量标准仅仅是小康生活阶段的下限值,达到这个值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生活水平的门槛,它可能是一个较长的生活阶段。有些人,对小康临界值作为的一个时点的小康生活来看待,还没有认识到小康生活是一个较长的生活水平阶段,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生活水平状态。这种情况下,用小康阶段的最低值来度量小康就可能导致小康水平偏低的感觉。主持人:听您这么一解释,虽然我们的读者对技术问题不一定全弄懂,但我敢说对原理全清楚了。对您前面说到的

小康是怎么算出来的-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罗建国答读者问 自11月23日起,本报连续摘要编发了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撰写的中国小康进程分析报告,独家公布了我国小康进程情况,引起了社会上极大的关注,诸多媒体竞相转载,公众对描绘小康建设进程的统计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纷纷询问:小康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为此,本报记者就小康基本标准、包含的内容、小康概念的变化和计算方法等问题采访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小康研究课题组副组长、高级统计师罗建国先生。 小康标准既有全国的,也分城镇的和农村的据罗建国介绍,《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标准是于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制定的,此后一直作为衡量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的尺度。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为了从本质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程度,制定出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他指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如果用全国一套标准很难准确刻画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平均数下会掩盖巨大的差异。所以,一些指标的数量界线确定不能均意义下水平;而对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支出比重和电视机普及率2项指标组成;第五类为生活环境,由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2项指标组成。城镇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五个部分组成,共包括12项指标;农村标准由收入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与安全六个部分组成,共包括16项指标。遵循的主要技术原则有四条:一是全面系统原则,能综合反映小康水平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反映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主线,将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使之与温饱和富裕阶段的生活内涵有明显的区别。二是实用操作原则,衡量我国小康生活发展水平不仅要科学客观,而且要具有简便实用和可操作的特性。价值量指标与实物量指标相结合,尽量以指标的相对量来衡量,以便保持可比性和连续性。三是可比性原则,所选指标要便于横向与纵向的研究分析,既要参照国际标准,又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城乡差别较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特点,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四是最小可靠原则,在具有几乎同等代表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指标数量的最小性和数据来源可靠性的原则,以使指标少而精,又能客观合理地反映小康生活水平。主持人:为什么要制定三套标准?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违反统一性原则了呢?罗建国: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三套标准是一个体系,它们之间既又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为反映小康水平服务,不违反统一性原则。在制定标准时注重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本质,寻求内在的统一,而并非形式的统一。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存在较大差别的客观性,采取制定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作为全国标准的细化和补充的做法,其目的是想从本质上更为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程度。大家知道,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和民族众多,生活习俗差异很大,如果用全国一套标准很难准确刻画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平均数下会掩盖巨大的差异。因为均值受异常值的严重干扰,当变量的离散度很高时,均值基本上可以说不反映总体水平,只有在总体中每个个体元素差异不很大时,均值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总体水平。如城镇与农村在生活环境和习惯上就有很大差别,城镇现代生活设备为城镇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但造成了环境污染;而农村情况正好相反。还有一些其他风俗带来的差异也是难以用一套标准来衡量的。如营养摄入量包括许多元素,主要是指居民对食物蛋白质、脂肪和热量的摄取,它是人们身体所必须的三大类营养要素,还在各种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对人体又是最为重要的。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是由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构成的,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们膳食中热能的主要来源,占摄入总热量的60%~80%,这些营养要素的摄取取决于人们的食物。在计算蛋白质或三大营养要素时,选择十几种居民常用食物来计量蛋白质指标。用它们反映居民消费水平是较为科学的。又如,一些指标的数量界线确定也不能第二步战略目标,他的思想被党的十二大所接受。经过十二、十三大的深化和充实,小康的概念逐渐变得具体、明朗。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小康水平的内涵及其具体蓝图做了概括性描述:涵义可知,它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生活质量的涵义也在发展演变,今天人们提到的生活质量一般包含三层涵义,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第二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对每一指标确定一个数量临界值,达到或超过此值就认为该指标达到小康水平。指标临界值确定的方法不尽相同,如有用计量经济模型确定的,有用国际公认标准确定的,有用横向对比法确定的,也有用专家法确定的等,但总的大的依据是前面提到的四条依据和四条原则。如住房使用面积需要考虑人均活动空间、睡觉空间、学习空间、饮食空间等多个因素来确定。指标权重是指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居的重要程度,它的确定同样有多种方法,如专家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等。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个方面的权重分别是14%、48%、14%、10%和14%,其中物质生活权重最大,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核心部分。第三是计算小康进程,即距小康临界值还有多远或者说实现程度。这里采用区间距离实现程度的办法测算,就是将小康临界值(亦为小康生活阶段的初始值或下限值)作为温饱阶段的上限值,将1980年或80年代初的指标值作为温饱阶段的初始值即下限,确定出温饱生活阶段这一区间,此区间的距离用Y表示;某指标由温饱初始值到达现值构成的距离,说明该指标达到的一种数量水平,该区间的距离用X表示,则该指标小康实现程度就是指X与Y的比值的百分比程度即(X/Y)100%。一般X位于温饱区间内,如果X等于或大于Y,则实现程度为100%,小于则为零。总体实现程度为各指标实现程度与其权重乘积之和。主持人:你们计算出的小康结果在国际上相当什么水平?与人们感觉的小康水平一致吗?罗建国: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自己认为,测算出的小康结果,从总体讲是客观合理的,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的较好的生活水平状态,与国际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相当;但是,一些居民的感觉可能与我们有差异,有些人认为小康水平低,容易达到,不过如此;另外一些人认为,其收入不高,没有达到。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小康一般特征的认识的不同。前面说到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历史相对性。任何历史阶段的人类生活均可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水平。人类奋斗的历史就是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历史,即消灭贫困,逐步实现温饱、小康,最后达到全部富裕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贫困、温饱、小康、富裕的理解并不相同。现代意义上的贫困与历史意义上的贫困不相同,同样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与历史意义上的小康概念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在接受小康概念时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是人们基于历史长河中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认识造成的,人们认识难免不受环境和时空的局限、时代烙印的影响。然而,这种认识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而日趋深化和完善,旧的观念不断被新的观念所取代。这一点,不难从小康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国际上对居民生活水平划分的变化中看出。事实上,小康作为现代意义上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次高级发展阶段,其涵义显然较历史概念有所拓展。其次,是对小康范畴认识的差别。过去,人们对生活好坏的评价上更多地注重衣食住三个方面,在认识上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认为吃好了、穿好了、住好了就是小康生活。而小康标准绝不是停留在狭义的吃穿住三个方面,从前面介绍知道它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五大方面,尽管吃、穿、住是核心部分物质生活中的核心内容,在人民生活中占居重要地位,但毕竟不能囊括五大方面的内容。这样范畴的狭义与广义之差,将导致对小康感觉上的差异,如果吃、穿、住三项不变,政府将环境或交通等其他条件改善也将使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用吃、穿、住三项来衡量其生活水平,就感觉没有提高或没有达到小康水平。再次,是小康标准本身的缺陷。上面说到,小康概念界定特别是小康水平临界值的确定是很难有一致的观点,这给小康标准的制定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同时也是众分歧点产生的根源。尽管我们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也反复征求了多领域的专家,但现标准难免不存在缺陷。可以举一个平均数下掩盖不平均的例子来说明问题。这套标准细分为城乡两套标准,已经避免了掩盖城乡两大块间的不平均问题,但是城镇与城镇、农村与农村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若某一差别大的指标按城镇或农村平均数测算,好的地方感觉生活远不止如此,低估了;但差的地方感觉其生活还未达到,高估了。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采取了其他的办法来防止,方法中限制必须每一指标都实现小康即100%,综合值才能达到100%,防止某一增长很高的指标值来拉动增长缓慢的指标从而平均水平达到标准的可能。根据计算方法可知,如果某一方面没达到,小康水平就实现不了,因为一当某指标达到100%,它再增长如何快或高对综合实现程度的贡献都是100%,超出小康标准值部分的贡献是零,这也就说,不会因为在其他指标不增长的情况下,由于某指标超出小康临界值的部分的快速增长而导致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上升。最后,是对小康数量标准认识的片面性。小康标准规定的数量标准仅仅是小康生活阶段的下限值,达到这个值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生活水平的门槛,它可能是一个较长的生活阶段。有些人,对小康临界值作为的一个时点的小康生活来看待,还没有认识到小康生活是一个较长的生活水平阶段,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生活水平状态。这种情况下,用小康阶段的最低值来度量小康就可能导致小康水平偏低的感觉。主持人:听您这么一解释,虽然我们的读者对技术问题不一定全弄懂,但我敢说对原理全清楚了。对您前面说到的


相关内容

  • 仓廪实而衣食足--怎样才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 仓廪实而衣食足--怎样才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嘉宾辛鸣 各位网友大家好. [13:23] 主持人 从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后,习近平一而再的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人民日报>也刊发了系列评论员文章,请问辛老师,您 ...

  • 营销案例剧本
  • 小话剧<大话总店> 康 人 物: (曾老师)--(皮具部) 王府井百货退休老员工 (草草) _____曾老师侄子王府井(皮具部员工) (苏姐)--王府井服装部员工 (小康)--省商务厅工作人员 (靓靓)--小康的妻子,化妆品代理公司老板 (大伟)--王府井百货总经理 (花花) --大伟的 ...

  • 怎么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怎么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途径实现 (教师教育学院 12应用心理学 邓海飞 1211021001) [摘要]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党的 ...

  • 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颜晓峰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 一. 五中全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 五中全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怎么理解它的历史意义? 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主要是通过五中全会的重要文件来把 ...

  • 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 辛向阳: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4) 大家下午好!2014 年 12 月份,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的时候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 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这次讲话中应该说习总书记第一 ...

  • 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重解决的几大问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2 1.1 经济社会转型期 . ............................................................ ...

  • 大学生村官面试试题
  • 2012最新大学生村官面试试题 公开选拨大学生村官面试题及答题要点汇总 一."三个代表"重点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假如你是一名村副职干部,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1.学习政 ...

  •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
  •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 时间:2017/5/9栏目:征文范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征文(一) 让 梦 想 起 航 乐山市沙湾区踏水小学六(1)班 管婷婷 1949年10月1日,当激昂的国歌奏响时,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了,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东方巨 ...

  • 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
  • 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一: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1629字) 近期我读了一本叫<草房子>的书,那是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的一本最有名的儿童小说. 这是一本内容十分丰富的书,讲述的是小男孩桑桑在小乡村里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生活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写了秃-鹰.小白船这几个人物.秃-鹰是一个秃头的乐天派,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