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渗漉(lù) 老妪(ōu) 珊珊可爱(shān)
B.修葺(qì) 栏楯(dùn) 万籁有声(lài)
C.先妣(pǐ) 阖门(hé) 冥然兀坐(wù)
D.垣墙(yuán) 偃仰(yǎn) 呱呱而泣(gū)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B.墙往往而是(到处)
C.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 D.大类女郎也(太像)
3、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雨泽下注 ②东犬西吠 ③乳二世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执此以朝 ⑥使不上漏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⑥∕③④⑤
4、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妪,先大母婢也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
5、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执此以朝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6、下列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比去,以手阖门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B.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
C.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B.“妪,先大母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先妣”(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归有光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着重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聊斋先生”指的分别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二、语段阅读
(一)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稍为修葺( ) ②室始洞然( )
③亦遂增胜( ) ④珊珊可爱( )
10、翻译文中划线句:
(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11、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二)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迨诸父异爨( ) ②凡再变矣( ) ③先妣抚之甚厚( ) ④而母立于兹( ) ⑤何竟日默默在此( ) ⑥以手阖门( ) ⑦瞻顾遗迹( ) ⑧令人长号不自禁( )
13、翻译文中划线句: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4、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5、本段文字的细节描写十分成功,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项脊轩志》练习参考答案
1、D 【A妪yù、B楯shǔn、C妣bǐ】
2、C 【清闲烦闷,无事可做】
3、B 【①②④⑥名作状∕③⑤名作动】
4、A 【A是省略句,B是判断句,C、D是状语后置句】
5、C 【A:每次∕常常;B:才∕起初;C: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D:环顾∕只是】
6、A 【A:等到;B:书籍∕写字;C:经过∕看望:D:后来,接着∕已经】
7、C 【束发指十五岁,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20岁才是】
8、D 【“临川先生”指北宋王安石】
9、①葺(修补);②洞然(明亮);③胜(美景);④珊珊(美好)
10、(略)
11、承上文喜,启下文悲。
12、①迨(等到),②凡(总共),③抚 (对待),④兹(这里),⑤竟日(整天),⑥阖(关上),⑦瞻顾(瞻仰,回顾),⑧号(哭泣)
13、(略)
14、三世变迁、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
15、示例:如“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句以一个小小的细节和一句朴素的话,写尽天下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关切和期待之情,感人至深。
《项脊轩志》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
.旧时栏楯(shǔn)
冥然兀坐(wù) B
.垣墙周庭(yuán)
先大母婢也(bēi) C
.余扃牖而居(jiǒng)
呱呱而泣(gū) D
.家有老妪(ōu)
万籁无声(lài) 2.选出对下面划横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往往而是(到处)
亦遂增胜(美) B
.而母立于兹(你的)
顷之(音节助词) C
.大类女郎也(像)
乳二世(用乳汁喂养) D
.大母过余(过问)
逾庖而宴(厨房) 3.下边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 即丁卯三月十五。 C.“象笏”,
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庭中始为篱,( )为墙,凡再变( )。家有老妪,尝居( )此。妪,先大 母婢( ),乳二世,先妣抚
( )甚厚。 A.已 矣 于 也 彼 B.已 也 于 矣 其
C.已 矣 于 也 之 D.已 也 于 也 之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
选出一句不同类的( )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吾家读书久不效。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译:轩跟西边的内室相接,过世的母亲曾经来过一次。 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等到诸位伯父(分家)别起炉灶,里里外外装了许多小
门,隔墙到处都是。 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译:我的妻子从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个南阁子,那么阁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大概是有保护神吧。 二、填空题 7.《项脊轩志》选自
代后期著名散文家
的《
》,项脊轩是
名,“志”是
意思。本文通过记叙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了
、
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怀念
、
和
的思想感情。 8.文中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月夜之景的语句是
,
,
,
,
。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
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9.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楚人一炬
②四海一
③一肌一容
④用心一也
⑤庭中通南北为一 ⑥先妣尝
一至
⑦一室之中
⑧初一交战 A.①⑥ / ② / ③⑤/④/⑦/⑧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⑥② / ③⑤/④⑦/⑧ D.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10.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③顷之,持一象笏至
②先妣尝一至
④他日汝当用之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B
.轩东故尝为厨 C
.庭中始为篱 D
.余既为此志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中的“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B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
.燕赵之收藏 D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13.请选出与“谁得而族灭也”句式相同的一句( )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B.不霁何虹 C.某所,而母立于兹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14.下面对第二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第二段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D.第二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参考答案
一、1.A 2.D 3.D 4.C 5.D 6.C 二、7.明 归有光 《震川文集》 书斋 记 人亡物在、三世变迁 祖母、母亲、妻子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三、9.A 10.C 11.B 12.D 13.B 14.D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可能喜欢
项脊轩志练习 项脊轩志答案 陈情表练习 项脊轩志课件 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整理 阿房宫赋练习 项脊轩志复习
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 5页 免费
《陈情表》《项脊轩志》教案及练习Microsoft...
《项脊轩志》练习 4页 免费
《项脊轩志》阅读练习 3页 1财富值
项脊轩志练习 2页 2财富值
更多与“项脊轩志练习”相关的文档>>
今日推荐
34221份文档
又是一年复试时
考研复试经验,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更好
谈谈人大的复试经验
30几个复试英语面试常见问题
3781份文档
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21页 免费
婴儿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冬季面部皮肤瘙痒的饮食注意事项 冬季健康饮食常识
201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微信 1 财富值/3
评价文档:
《项脊轩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渗漉(lù) 老妪(ōu) 珊珊可爱(shān)
B.修葺(qì) 栏楯(dùn) 万籁有声(lài)
C.先妣(pǐ) 阖门(hé) 冥然兀坐(wù)
D.垣墙(yuán) 偃仰(yǎn) 呱呱而泣(gū)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B.墙往往而是(到处)
C.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 D.大类女郎也(太像)
3、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雨泽下注 ②东犬西吠 ③乳二世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执此以朝 ⑥使不上漏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⑥∕③④⑤
4、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妪,先大母婢也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
5、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执此以朝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6、下列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比去,以手阖门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B.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
C.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B.“妪,先大母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先妣”(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归有光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着重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聊斋先生”指的分别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二、语段阅读
(一)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稍为修葺( ) ②室始洞然( )
③亦遂增胜( ) ④珊珊可爱( )
10、翻译文中划线句:
(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11、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二)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迨诸父异爨( ) ②凡再变矣( ) ③先妣抚之甚厚( ) ④而母立于兹( ) ⑤何竟日默默在此( ) ⑥以手阖门( ) ⑦瞻顾遗迹( ) ⑧令人长号不自禁( )
13、翻译文中划线句: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4、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5、本段文字的细节描写十分成功,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项脊轩志》练习参考答案
1、D 【A妪yù、B楯shǔn、C妣bǐ】
2、C 【清闲烦闷,无事可做】
3、B 【①②④⑥名作状∕③⑤名作动】
4、A 【A是省略句,B是判断句,C、D是状语后置句】
5、C 【A:每次∕常常;B:才∕起初;C: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D:环顾∕只是】
6、A 【A:等到;B:书籍∕写字;C:经过∕看望:D:后来,接着∕已经】
7、C 【束发指十五岁,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20岁才是】
8、D 【“临川先生”指北宋王安石】
9、①葺(修补);②洞然(明亮);③胜(美景);④珊珊(美好)
10、(略)
11、承上文喜,启下文悲。
12、①迨(等到),②凡(总共),③抚 (对待),④兹(这里),⑤竟日(整天),⑥阖(关上),⑦瞻顾(瞻仰,回顾),⑧号(哭泣)
13、(略)
14、三世变迁、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
15、示例:如“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句以一个小小的细节和一句朴素的话,写尽天下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关切和期待之情,感人至深。
《项脊轩志》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
.旧时栏楯(shǔn)
冥然兀坐(wù) B
.垣墙周庭(yuán)
先大母婢也(bēi) C
.余扃牖而居(jiǒng)
呱呱而泣(gū) D
.家有老妪(ōu)
万籁无声(lài) 2.选出对下面划横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往往而是(到处)
亦遂增胜(美) B
.而母立于兹(你的)
顷之(音节助词) C
.大类女郎也(像)
乳二世(用乳汁喂养) D
.大母过余(过问)
逾庖而宴(厨房) 3.下边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 即丁卯三月十五。 C.“象笏”,
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庭中始为篱,( )为墙,凡再变( )。家有老妪,尝居( )此。妪,先大 母婢( ),乳二世,先妣抚
( )甚厚。 A.已 矣 于 也 彼 B.已 也 于 矣 其
C.已 矣 于 也 之 D.已 也 于 也 之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
选出一句不同类的( )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吾家读书久不效。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译:轩跟西边的内室相接,过世的母亲曾经来过一次。 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等到诸位伯父(分家)别起炉灶,里里外外装了许多小
门,隔墙到处都是。 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译:我的妻子从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个南阁子,那么阁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大概是有保护神吧。 二、填空题 7.《项脊轩志》选自
代后期著名散文家
的《
》,项脊轩是
名,“志”是
意思。本文通过记叙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了
、
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怀念
、
和
的思想感情。 8.文中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月夜之景的语句是
,
,
,
,
。 三、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
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9.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楚人一炬
②四海一
③一肌一容
④用心一也
⑤庭中通南北为一 ⑥先妣尝
一至
⑦一室之中
⑧初一交战 A.①⑥ / ② / ③⑤/④/⑦/⑧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⑥② / ③⑤/④⑦/⑧ D.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10.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③顷之,持一象笏至
②先妣尝一至
④他日汝当用之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B
.轩东故尝为厨 C
.庭中始为篱 D
.余既为此志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中的“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B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
.燕赵之收藏 D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13.请选出与“谁得而族灭也”句式相同的一句( )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B.不霁何虹 C.某所,而母立于兹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14.下面对第二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第二段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D.第二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参考答案
一、1.A 2.D 3.D 4.C 5.D 6.C 二、7.明 归有光 《震川文集》 书斋 记 人亡物在、三世变迁 祖母、母亲、妻子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三、9.A 10.C 11.B 12.D 13.B 14.D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可能喜欢
项脊轩志练习 项脊轩志答案 陈情表练习 项脊轩志课件 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整理 阿房宫赋练习 项脊轩志复习
项脊轩志同步练习2 5页 免费
《陈情表》《项脊轩志》教案及练习Microsoft...
《项脊轩志》练习 4页 免费
《项脊轩志》阅读练习 3页 1财富值
项脊轩志练习 2页 2财富值
更多与“项脊轩志练习”相关的文档>>
今日推荐
34221份文档
又是一年复试时
考研复试经验,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更好
谈谈人大的复试经验
30几个复试英语面试常见问题
3781份文档
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21页 免费
婴儿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冬季面部皮肤瘙痒的饮食注意事项 冬季健康饮食常识
201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微信 1 财富值/3
评价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