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四化学综合试题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因为煤在燃烧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所以冬天用煤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 .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墨书写的文字可以长时间保存 C .因为甲醛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D .因为儿童缺少钙元素时会得佝偻病,所以应通过进食奶类、豆类加以补充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 ②铝合金门窗 ③橡皮塞 ④大理石板⑤羊

毛衫 ⑥铅笔芯 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⑥⑦ 3.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pH 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 为5 B.用10 mL量筒量取了6.53 mL水 C.用20g 氯化钠和l00g 水配制的l20g 食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57g

4.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5.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

定是碳酸盐

6

7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大

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9. A .淀粉遇碘水会变蓝 B. 蛋白质遇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

C .油脂能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D.葡萄糖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某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 试纸上,测定其pH B .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 .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D .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11.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 、Cu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 放入Cu(NO3) 2溶液中;③将Cu 放入AgNO 3溶液中;④将Cu 放入ZnSO 4溶液中;⑤将Zn 放入AgNO 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12.右图为固体物质X 、Y 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t 2℃时分别把质量为a g 的X 、Y 放入100 g

13.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可以减轻“白色污染”

B 健身器表面涂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C 用乙醇汽油代替含铅汽油作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 D 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14. 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 (NO 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有单质铁 B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银

15. 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8g Fe2O 3,通入CO 气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玻璃管

内的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2g ,则此时玻璃管内固体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 6.8g B 5.6g C 2.8g D 1.2g

16. 有人形象地把人体比喻为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依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淀粉

B. 水

C. 脂肪

D 蛋白质

17.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食品安全在行动”的活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 A.在牛奶中加适量乳酸钙,帮助饮用者补充钙元素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敞钠

C.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D.为让失击原色的粽叶返青,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

18. 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

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 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 19、“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l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据此思 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A.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 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 C .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

D .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 20、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 ) A. 若甲为盐酸,丁为水,则乙一定为碱

B. 若甲为碳水化合物,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

C. 若将10g 甲和15g 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25g D. 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理解与应用

21. 按要求从氢氧化镁、铜、氧化钙、碳酸钠、氧气中选择合适的物

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一种金属单质: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一种难容的碱: (4)一种可溶性的盐: 22.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

(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3.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个硫酸根离子 ; ②3O 2 。

(2)用化学式填空:①最简单的有机物 ;②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 。

(3)右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

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① ,② ;

变化类型:③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4. 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 4、ZnSO 4、FeSO 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1)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 (2)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 (填“>”、“

25.小林、小军和小明在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做CaCO 3受热分解的实验,

加热一段时问后,他们对试管内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加热CaCO 3后试管内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小林的假设:CaCO 3未分解,固体成分为CaCO 3;

小军的假设:CaCO 3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 ; 小明的假设:CaCO 3部分分解,固体成分为 。 【收集证据】(1)小军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 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知小军加水时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 式为————————。

(2)小明向小军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生成。

【获得结论】通过实验可知 的假设是成立的。

【交流与评价】实验结束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过程中部分同学提出:在实验中若增加下列仪器

中的 (填编号)就可以直接根据实验现象判断CaCO 3是否分解。

26.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22【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 2CO 3溶液 ,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填化学式) 。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 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 瓶增重22g ,则水垢全部是CaCO 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 ,从导管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 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 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 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 瓶中的NaOH 溶液起到 作用。若A 瓶中无NaOH 溶液,D 瓶中的质量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4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理由

0 稀盐酸的体积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

塞,已知:导管的直径为8mm ,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 。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以上实验 (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27、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 碳酸氢铵(NH 4HCO 3) B. 草木灰(主要成分K 2CO 3) C. 磷矿粉[Ca3(PO4) 2]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所选氮肥混合使

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 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提供的是工业CO 2中混有少量的SO 2,为了除去SO 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

液。

提供资料Ⅰ CO 2与NaHCO 3不会发生反应

Ⅱ SO 2+2 NaHCO3=Na2SO 3+H2O+2CO2↑

Ⅲ SO 2+2 NaOH= Na2SO 3+ H2O 上述__________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8、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滨在实验室里取用8.5 g 该化肥样品与20g NaOH 溶

液共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6.8 g (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HCO 3+2NaOH==

Na 2CO 3+2H2O+NH3↑,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参加反应) 。试求:

(1)生成氨气的质量。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3)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5.0g 石灰石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

②将两份样品分别投入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样品所

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每份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 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若每份样品中加入l0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不考虑水、氯化氢的逸出.结果精确到0.1%)

解:

由图中曲线分析得出,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索是: 请另外举出—个生活或生产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

(3)

(4)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因为煤在燃烧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所以冬天用煤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 .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墨书写的文字可以长时间保存 C .因为甲醛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D .因为儿童缺少钙元素时会得佝偻病,所以应通过进食奶类、豆类加以补充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 ②铝合金门窗 ③橡皮塞 ④大理石板⑤羊

毛衫 ⑥铅笔芯 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⑥⑦ 3.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pH 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 为5 B.用10 mL量筒量取了6.53 mL水 C.用20g 氯化钠和l00g 水配制的l20g 食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57g

4.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5.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

定是碳酸盐

6

7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大

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9. A .淀粉遇碘水会变蓝 B. 蛋白质遇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

C .油脂能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D.葡萄糖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某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 试纸上,测定其pH B .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 .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D .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11.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 、Cu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 放入Cu(NO3) 2溶液中;③将Cu 放入AgNO 3溶液中;④将Cu 放入ZnSO 4溶液中;⑤将Zn 放入AgNO 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12.右图为固体物质X 、Y 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t 2℃时分别把质量为a g 的X 、Y 放入100 g

13.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可以减轻“白色污染”

B 健身器表面涂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

C 用乙醇汽油代替含铅汽油作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 D 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14. 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 (NO 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有单质铁 B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银

15. 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8g Fe2O 3,通入CO 气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玻璃管

内的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2g ,则此时玻璃管内固体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 6.8g B 5.6g C 2.8g D 1.2g

16. 有人形象地把人体比喻为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依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淀粉

B. 水

C. 脂肪

D 蛋白质

17.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食品安全在行动”的活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 A.在牛奶中加适量乳酸钙,帮助饮用者补充钙元素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敞钠

C.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D.为让失击原色的粽叶返青,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

18. 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

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 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 19、“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l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据此思 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A.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 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 C .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

D .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 20、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 ) A. 若甲为盐酸,丁为水,则乙一定为碱

B. 若甲为碳水化合物,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

C. 若将10g 甲和15g 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25g D. 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理解与应用

21. 按要求从氢氧化镁、铜、氧化钙、碳酸钠、氧气中选择合适的物

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一种金属单质: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一种难容的碱: (4)一种可溶性的盐: 22.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

(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3.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个硫酸根离子 ; ②3O 2 。

(2)用化学式填空:①最简单的有机物 ;②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 。

(3)右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

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① ,② ;

变化类型:③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4. 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 4、ZnSO 4、FeSO 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1)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 (2)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 (填“>”、“

25.小林、小军和小明在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做CaCO 3受热分解的实验,

加热一段时问后,他们对试管内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加热CaCO 3后试管内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小林的假设:CaCO 3未分解,固体成分为CaCO 3;

小军的假设:CaCO 3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 ; 小明的假设:CaCO 3部分分解,固体成分为 。 【收集证据】(1)小军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 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知小军加水时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 式为————————。

(2)小明向小军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生成。

【获得结论】通过实验可知 的假设是成立的。

【交流与评价】实验结束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过程中部分同学提出:在实验中若增加下列仪器

中的 (填编号)就可以直接根据实验现象判断CaCO 3是否分解。

26.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22【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 2CO 3溶液 ,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填化学式) 。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 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 瓶增重22g ,则水垢全部是CaCO 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 ,从导管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 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 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 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 瓶中的NaOH 溶液起到 作用。若A 瓶中无NaOH 溶液,D 瓶中的质量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4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理由

0 稀盐酸的体积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

塞,已知:导管的直径为8mm ,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 。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以上实验 (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27、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 碳酸氢铵(NH 4HCO 3) B. 草木灰(主要成分K 2CO 3) C. 磷矿粉[Ca3(PO4) 2]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所选氮肥混合使

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 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提供的是工业CO 2中混有少量的SO 2,为了除去SO 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

液。

提供资料Ⅰ CO 2与NaHCO 3不会发生反应

Ⅱ SO 2+2 NaHCO3=Na2SO 3+H2O+2CO2↑

Ⅲ SO 2+2 NaOH= Na2SO 3+ H2O 上述__________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8、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滨在实验室里取用8.5 g 该化肥样品与20g NaOH 溶

液共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6.8 g (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HCO 3+2NaOH==

Na 2CO 3+2H2O+NH3↑,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参加反应) 。试求:

(1)生成氨气的质量。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3)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5.0g 石灰石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

②将两份样品分别投入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样品所

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每份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 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若每份样品中加入l0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不考虑水、氯化氢的逸出.结果精确到0.1%)

解:

由图中曲线分析得出,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索是: 请另外举出—个生活或生产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

(3)

(4)


相关内容

  • 初四化学试题
  • 初四化学阶段性诊断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 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加以分离的是( ) A. 硝酸钠和硝酸钾 B.铁粉与铜粉 C.氯化钠和碳酸钙 D.氯化钾和硫酸钾 2.有四种溶液:①1%的盐酸②10%的盐酸③石灰水④食盐水,则它们的 ...

  • 初四联考化学试题
  • 2016-2017初四十校第二次联考 化学 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l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5 ...

  • 初四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
  • 初四化学第一单元溶液练习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Zn--65 H--1 S--3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 分,本题共40分) 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碳酸钙和水 B.煤油和水 C.碘晶体和乙醇 D.铁水 ...

  • 目标责任制考核
  • 郭城初中教师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 (2013--2014学年度使用) 说明:本细则中的主科是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常识学科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基本技能学科指音乐.体育.美术.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地方课程等 一.思想政治考核(20分) 1.学习政治,坚持原则(2分) (1)积极参加政治学 ...

  • 初四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知识点
  • 初四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提纯物质时需要注意一下四点: 1.除去杂质的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所选择的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 3.反应的产物易分离,即操作简便易行 4.若除杂过程中被提纯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应复原为原物质.即:不增(杂),不减(主),易分,复原 基本方 ...

  • 鲁教版-初四化学-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 海水"制碱"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海水"制碱"是继海水提镁.海水淡化和海水晒盐之后,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又一个组成部分.从知识结构看,本课时既是下一课时纯碱性质的一个价值体现,又为下一节的顺利呈现服务.从初中的知识体系看,本节内容既是酸碱盐 ...

  • 语文研讨会经验材料
  • 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因为语文成绩中往往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谈不上经验,只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正. 初四是初中最繁忙的一段时间,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作为初四老师,既要劳心,又要劳力,结果还往往差强人意,要想避免事倍功半的忙碌,追求事半功倍的高效, ...

  • 初四物理月考试题 2015 10
  • 初四物理月考试题 2015 11 说明:本试卷g 取10N/kg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 1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铁钉越尖,越易钉入木板,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有关. 2.我们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________传 ...

  • 初中生物复习的几点不成熟做法 (3)
  • 初中生物复习的几点不成熟做法 桓台县世纪中学 王传玲 有人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新课程是新事物.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现象,产生许多新问题,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让我借此机会畅所欲言,共享彼此的经验. 一.过去的做法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