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与期盼--闻一多[七子歌--澳门]赏析(网友来稿)

邢少山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名?……//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是我国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译论》第二卷第三十期的一首《七子之歌》。当时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九龙、旅大等七个地方先后被西方的帝国主义列强霸占、租借,闻一多先生不堪忍受异国他乡的侮辱,毅然回国。一回到祖国,他就亲见是“五州”惨案,洋人横行,民不聊生。诗人从《诗经·觊风》中“七子不安其室,回其母心,自怨自菱”获得灵感。这时诗人满腔的激情一下子喷发出来,写下了《七子之歌》。讨人借喻七子比喻七个地方,强烈地要求回到母亲的怀抱,从而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地希望七子的期盼之情。全诗共分四层。第一层开头两句,叙述游子向母亲倾叙被掳走的苦难经历。妈港(或妈阁)即文“Macau”的音译,本是澳门著名古刹妈阁庙的名称。1553年葡萄牙在此登陆,问当地海民这是什么地方,渔民以为是问这座庙,就不假思索地回答:“妈阁”。从此葡萄牙人就用“Macau”来称号澳门。这好像一个小孩虽然被拐子拐走,拐子也给这孩子起了改名换姓,但孩子的内心一直不承认拐人所起的姓名,儿子澳门与母亲祖国血肉相连,骨肉相亲,儿子被侵略从“襁褓”中掳走,一去就是几百年,这实在是太久了,太久了,这是何为的辛酸与楚痛啊!第二层三、四两句,抒发澳门赤子心向祖国的炽热情怀。诗中说,“但是他们掳走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现在是“精神犹存”,“灵魂不灭”,一颗忠贞不渝,向往母亲的心不变!正是这种精神的存在与张扬,中华民族才千百年来不屈不挠,奋斗不息。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转折对比句,突出澳门赤子之心系祖国,至死不变的炽热情怀。第三层是五、六两句,这一层抒发了澳门赤子强烈期盼回到母亲怀抱的愿望。诗中说,“三百年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本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三百年,对于一个须臾不能离开母亲的孩童是多么漫长和难熬啊。然而就是“三百年”,“梦寐不忘”,时时刻刻想念着自己的亲生母亲;三百年的风雨历程,自己可能变得苍老了,然而还要请母亲叫自己的一声的乳名,多少亲切的话语啊,多么深沉情感啊!诗人在这里用拟人的笔触,表现了满怀深情的呼唤和乞求。第四层,也是最后一句,抒发七子热切而坚定信念。这一句,也是其它几章共有结束语,把全诗推向高潮,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反帝立场。这一句用了“呼唤”、“反复”、“回环”、“拟人”多种表现手法,强化诗的意蕴,强烈抒发期盼回归的情感。全诗通过对七子被侵略者掳去后,经过长期的苦难的述叙与描写,澳门同胞仍期盼回到祖国的怀抱,从而抒发诗人“孤苦之告,眷怀祖国之衷忱”的情思,来唤醒民从,勿忘国耻,收复失地,振兴中华的期待。这正如诗人自己说过的那样:“我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希望炸开那禁锢他的地壳,好放出光与热来。”“百川终入海,九九九归其宗”。“欣看已定珠还旧,泉下应为笑慰多。”(马万祺诗)今天,闻一多先生的期盼终于实现了。澳门已回到了母亲祖国的怀抱。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已伴着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在澳门的上空冉冉地升起。高高地飘扬,国耻尽雪,神州同庆,梦园成真。今天,我们来重读这首诗仍能勉励国人继续奋斗,最后实现台湾的统一大业,让所有的子女 邢少山 [email protected]

邢少山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名?……//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是我国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译论》第二卷第三十期的一首《七子之歌》。当时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九龙、旅大等七个地方先后被西方的帝国主义列强霸占、租借,闻一多先生不堪忍受异国他乡的侮辱,毅然回国。一回到祖国,他就亲见是“五州”惨案,洋人横行,民不聊生。诗人从《诗经·觊风》中“七子不安其室,回其母心,自怨自菱”获得灵感。这时诗人满腔的激情一下子喷发出来,写下了《七子之歌》。讨人借喻七子比喻七个地方,强烈地要求回到母亲的怀抱,从而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地希望七子的期盼之情。全诗共分四层。第一层开头两句,叙述游子向母亲倾叙被掳走的苦难经历。妈港(或妈阁)即文“Macau”的音译,本是澳门著名古刹妈阁庙的名称。1553年葡萄牙在此登陆,问当地海民这是什么地方,渔民以为是问这座庙,就不假思索地回答:“妈阁”。从此葡萄牙人就用“Macau”来称号澳门。这好像一个小孩虽然被拐子拐走,拐子也给这孩子起了改名换姓,但孩子的内心一直不承认拐人所起的姓名,儿子澳门与母亲祖国血肉相连,骨肉相亲,儿子被侵略从“襁褓”中掳走,一去就是几百年,这实在是太久了,太久了,这是何为的辛酸与楚痛啊!第二层三、四两句,抒发澳门赤子心向祖国的炽热情怀。诗中说,“但是他们掳走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现在是“精神犹存”,“灵魂不灭”,一颗忠贞不渝,向往母亲的心不变!正是这种精神的存在与张扬,中华民族才千百年来不屈不挠,奋斗不息。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转折对比句,突出澳门赤子之心系祖国,至死不变的炽热情怀。第三层是五、六两句,这一层抒发了澳门赤子强烈期盼回到母亲怀抱的愿望。诗中说,“三百年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本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三百年,对于一个须臾不能离开母亲的孩童是多么漫长和难熬啊。然而就是“三百年”,“梦寐不忘”,时时刻刻想念着自己的亲生母亲;三百年的风雨历程,自己可能变得苍老了,然而还要请母亲叫自己的一声的乳名,多少亲切的话语啊,多么深沉情感啊!诗人在这里用拟人的笔触,表现了满怀深情的呼唤和乞求。第四层,也是最后一句,抒发七子热切而坚定信念。这一句,也是其它几章共有结束语,把全诗推向高潮,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反帝立场。这一句用了“呼唤”、“反复”、“回环”、“拟人”多种表现手法,强化诗的意蕴,强烈抒发期盼回归的情感。全诗通过对七子被侵略者掳去后,经过长期的苦难的述叙与描写,澳门同胞仍期盼回到祖国的怀抱,从而抒发诗人“孤苦之告,眷怀祖国之衷忱”的情思,来唤醒民从,勿忘国耻,收复失地,振兴中华的期待。这正如诗人自己说过的那样:“我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希望炸开那禁锢他的地壳,好放出光与热来。”“百川终入海,九九九归其宗”。“欣看已定珠还旧,泉下应为笑慰多。”(马万祺诗)今天,闻一多先生的期盼终于实现了。澳门已回到了母亲祖国的怀抱。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已伴着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在澳门的上空冉冉地升起。高高地飘扬,国耻尽雪,神州同庆,梦园成真。今天,我们来重读这首诗仍能勉励国人继续奋斗,最后实现台湾的统一大业,让所有的子女 邢少山 [email protected]


相关内容

  • 泼向"死水"都是"火"--闻一多[死水]赏析(网友来稿)
  •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其笔法之辛辣老到.隐晦曲折,其构思之新颖精巧.虚实相映,其语言之典雅富丽.意味悠长,向来为人称道.不过,对于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却一向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 ...

  • 七子之歌教案
  • 七子之歌--澳门 教案 第1节课 一.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 1.导入: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2.提问: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

  • 七子之歌--澳门
  •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东明中心小学校 徐阳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之一."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国母亲怀 ...

  •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网友来稿)
  •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 ...

  • 生死隔绝情悠悠--苏轼[江城子]赏析(网友来稿)
  • 周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 ...

  • 一首生命的赞歌--刘禹锡[始闻秋风]赏析(网友来稿)
  • 刘廷富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级教师,校语文教研组长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飀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首咏唱秋风的诗,一洗前人悲秋叹老.思乡怀人的旧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境界 ...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赏析(网友来稿)
  • mellowness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山外春已归去的时节,在山中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这种自然界的强烈反差,令诗人产生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复杂感慨.从字面上,诗人在登山之前,曾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 ...

  • 体物察情,别具匠心--杜甫[春夜喜雨]赏析(网友来稿)
  •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 ...

  • 宋词名句赏析(网友来稿)
  • 梁万年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事物写活了.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又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这一"闹"字,把读者的思绪从杏花枝头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