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 B )

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3、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称为( C )

A.人生境界 B.人生理想

C.修养目标 D.理想人格

4、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其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的是( B )

A.请求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B.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行时间和游行路线

C.坚持和平进行,不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

D.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民事行为依据其法律后果可分为有效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 D )

A.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B.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C.恶意串通的民事行为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

6、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 D )

A.职业道德 B.诚信道德

C.文化素养 D.社会公德

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B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C ) A、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不动摇

9、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 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0、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 B )

A.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照抄照搬苏联模式

D.没有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党的( C )

A.性质决定的 B.宗旨决定的

C.执政地位决定的 D.奋斗目标决定的

12、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针对的是( B )

A.城乡发展问题 B.区域发展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D.产业发展问题

13、我国宏观调控主要应当运用( A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财政手段

14、在民主、自由、人权三者关系中,民主所处的地位是( C )

A.前提 B.基础

C.核心 D.保障

1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A )

A.改善民生 B.人才强国

C.发展教育 D.扩大就业

16、2008年l1月下旬,在秘鲁召开了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发表了( B )

A.领导人宣言 B.利马宣言

C.关于亚太经济的声明 D.关于世贸组织多哈发展议程谈判的声明

17、2008年12月上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 C )

A.结构调整 B.改善民生

C.扩大内需 D.增加出口

18、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 )

A 人民政府 B 学校 C 监护人 D群众组织

19、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 ------------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C )

A 相当于 B 等于 C 高于 D 低于

20、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科学技术( ABD )

A.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B、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C.作为潜在生产力,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发挥重要作用

D.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 ABD )

A.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B.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C.在所有地方和产业都必须占优势

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根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 ABC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这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是(ABCD)

A .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B .切实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D .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6、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ACE )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B.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

D.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

E.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7、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ABC )

A.反对个人主义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集体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8、“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ABCDE )

A.思想政治修养 B.审美修养 C.道德修养

D.科学文化修养 E.心理修养

9、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ABD )

A、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B、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E、双方互利原则

10、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 AE)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奉献

C、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和给予 D、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E、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6分)

2、什么职业道德?简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

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6分)

4、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6分)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6分)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1

把学生作为学校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考察其地位和权利、义务,也是教师认识学生的重要侧面。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他是权利的主体,他应该享有自己的权利,履行其相应的义务。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

材料2

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描述教师的价值: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 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 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教师是智慧的使者,是文明的桥梁,是心灵的火炬,是人格力量的重要来源。

今天,教育改革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宽容和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善性,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若全体教师都能够象父母关爱自己的子女那样关爱自己的学生,那么教育方面的好多问题,如“学生的安全问题,变相体罚学生问题,歧视差生问题”等问题,就不是那么难办的问题了。只有教师关爱学生,学生才能进一步尊敬老师,“爱”能消除隔阂,填平感情的鸿沟;关心爱护学生可以营造一座信赖的桥,帮我们建立诚恳谐和的师生关系。

材料3

随着“范跑跑事件”的逐步升级,6月2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将重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据了解,上一次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1年,而这一次,“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

这条内容的加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在坊间讨论得沸沸扬扬的“范跑跑事件”,很显然,写入该内容也明确了“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安全”是教师群体所应该遵守的职业精神,需要广大教师共同遵守,很显然,由一次“逃跑事件”所引发的全民参与的“师德大讨论”,还远远没有结束„„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15分)

2、阅读材料

材料1

世界及西方大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1991年1993年1996年

世界[1**********]9

美国314美国782美国878

日本307英国255英国446

法国239法国206德国278

德国237德国153法国265

国别

英国163日本138日本234

五国合计[1**********]1

根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资料整理

材料2

全球经济使得世界上所有生存有道的经济单位,都能够在需要发展时攫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东西。他们不再需要就近寻找资源,也不必再仰赖政府的正式出力,就可以获得他国的资源或敲开消费者的大门。这种情况已使传统上扮演“中介人”功能的民族国家及其政府变得无用武之地。全球市场靠自己的力量就运作得很好,因此民族国家再也不必扮演创造市场的角色。实际上,现在民族国家自己问题重重,大部分时间反而成为全球经济的绊脚石。假如情况许可,从全球角度所拟出来的问题解决方案会自行流通到有需求的地方而不必受到民族国家的干预。这种现象使得民族国家的中介角色逐渐消失掉,那么谁能坐在全球会议桌前提出全球性解决方案,其资格就不再是根据人工划分的国家疆界,反而是更重视他所代表的地理区单位。

摘自(日本)大前研一《疆界消失在无国界的世界中》

材料3

1999年9月21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高级官员斯蒂格利茨对列强在就贸易自由化问题与发展中国家打交道方面的“虚伪”进行了抨击。他说,穷国对一种新的企图持警惕态度,即试图说服它们进一步向产品和劳务开放本国市场,它们的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斯蒂格利茨说,一个最近的实例是,美国对本土制造商唯命是从,决定动用联邦反倾销法律来抵制来自巴西、俄罗斯和另外一些国家的钢材。还有欧盟的农产品补贴问题。

摘自路透社日内瓦1999年9月23日电

材料4

美国的普遍利益在于鼓励那些被文化冲突分裂的国家通过共同利益的沟通走向一个发展的世界。美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在于确保世界如果走向一种共同的语言,那么它将是英语;世界如果趋向于建立共同的电信通讯,那么在安全和质量标准上它将以美国为标准;如果世界在电视广播和音乐上连为一体,那么节目和程序上将是美国的;如果世界要发展共同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些价值观念将是适合于美国的价值观念。

摘自(美)罗斯科普夫《是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赞美吗?》

材料5

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出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愿意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划。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摘自(美)《商业周刊》1998年10月19日评论《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

请回答: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 B.协调发展 C.持续发展 D. 全面发展

2、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B )

A.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D )

A.革命的动力 B.革命的目标

C.革命的对象 D.革命的领导权

4、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C )

A.资本主义范畴 B.民主主义范畴

C.社会主义范畴 D.共产主义范畴

5、1953-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B )

A.

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D )

A.加工订货 B.经销贷销 C.统购包销 D.和平赎买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 C )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9、关于经济体制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重要思想的中共领导人是( D )邓小平 C.邓子恢 D.陈云

1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其所有制结构所呈现的状况是( B )

基本单一的公有制

C.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D.国营经济为领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 B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但还处在发展阶段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但还处在初级阶段

C.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但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D.我们还设有进入社会主义

12、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 C )

A 人口多,底子薄 B 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1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 A )

A 从思想上建设党 B 从作风上建设党

C 从组织上建设党 D 从制度上建设党

A.毛泽东 B. A.完全的所有制 B.

1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C )

A.洛川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15、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今年有2500万农民工返乡,这类失业属于( D )

A.结构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发展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16、在实践基础上的( A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 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17、道德最突出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B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动能 C.导向功能 D.辩护功能

18、国家安全的基础是( A )

A.经济安全 B.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

19、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权利是(C)

A.署名权 B.专利权 C.名誉权 D.商标权

20、某私营公司采购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回扣,该犯罪属于( C )

A.贪污贿赂罪 B.渎职罪

C.侵犯财产罪 D.破坏和会主义市场经济罪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科学发展观主张经济发展要与( ABC )相协调。

A.人口 B. 资源 C. 环境 D. 生活水平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ABCD )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3、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 AD)A.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B.

打倒帝国主义 C.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E.实现共产主义

4、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

ABD )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E.民族资本主义

5、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CD )

A.软弱性 B.落后性 C.买办性 D.封建性

6、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 ABCDE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E.个体经济

7、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D )

A.社会主义允许剥削现象的存在

B.社会主义不允许剥削现象的存在

C.社会主义允许两极分化的存在

D.社会主义不允许两极分化的存在

8、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中共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上提出的思想有 ( ACD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9、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是( AB )

A.依法管理 B.以人为本、与民方便

C.保障公民权利 D.法制原则

10、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AB )

A、一要吃透理论 B、二要搞清实际

C、三要解放思想 D、四要与时俱进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4、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5、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6、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1]“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37卷第443页

[材料2]“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解决他去世之后一百年、两百年、上千年所产生的问题。”

3卷,第291页

[材料3]江泽民同志说:“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选〉第3卷报告会上的讲话》

[材料4] 新中国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历史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多的体现。第一,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加了10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7.7%。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钢产量跃居现在的第一位,原油产量跃居第五位,粮食产量增长了3.3倍。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格局。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二十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消费晶零售总额平均递增17.2%;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2000万人以下。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创立了什么理论,这一理论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要点:中特概论 意义:见教材

2.这一理论的内涵是什么?

邓三科,参考第一章练习题第8题

2、阅读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这是一场让人猝不及防的灾难!这是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

地震发生后,国家最高领导人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胡锦涛总书记紧急批示;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一线,指挥救灾。中央各部委都及时发出抗灾令,投入抗灾第一线。

灾情是最大的政治,积极投入救灾就是最好的爱国表达。大灾之后,党和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全力展开救援,调集军队、动用各种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向震中挺进,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民的责任,也表明现有行政体制的效用。政府在救灾中的表现获得民众的认可,从而提高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广大民众也积极投入救灾中来,踊跃赈灾捐助。灾难提升了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奥运圣火所经之处点燃蓬勃爱国热情,然而灾难来了,它以另外一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那些排队捐赠的市民,那些挽起衣袖献出热血

的大学生,那些赶赴灾区的志愿者,包括所有那些时刻关注灾情、为灾区祈福的人们,都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书写最有力的爱国大字。这是大灾难后的大救援,因此也必将是大悲痛后的大团结。

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于公民精神的试探,这一次,于长歌当哭之中,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公民的孜孜成长,其中所彰显的组织意识和推己及人的普世情怀令人感念。地震中国,对应着情义中国,天灾不足惧,训练有素的公民社会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足以抵御任何风霜。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当泪尽血续,有我们守望相助。若此,则天变仍不足畏,人言仍不足恤,我们仍将因此获得文明与前行之力。

回答:

1、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及时作出反应,说明了什么?

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广大民众积极以各种方式投入救灾,说明什么?

3、你是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并将以怎样的精神来支援救灾?

切入点: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健全;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1、全民奋战,众志成城,自强不息。抗震救灾实践,砥砺了五千年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熔铸了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锻造了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不朽丰碑!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透明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伟大标识。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与天灾人祸的抗争史。

2、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中国人民战胜各种灾难的坚强信念。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党和人民的团结一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支援抗震救灾,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3、当代大学生要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它凸显了民族精神的延伸与升华。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淀为中华民族之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反映;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这次抗震救灾,大大强化和提升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强不息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和最精彩的阐释。凭着这种精神,多难兴邦才能成为现实。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 、建成社会主义 B 、解放生产力

C 、发展生产力 D 、向共产主义过渡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 )

A、教条主义 B、机会主义

C、狭隘经验论 D、资产阶级自由化

3、改革的性质是( )

A 、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B、依赖外国 ,崇洋媚外

C、自力更生于依赖外国并重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是在( )

A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 D、 十七大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上

A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量的比重

B 、国有经济的总产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C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D 、控制力

7、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初级阶级的国情

8、(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9、( )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A、 集成创新能力 B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C 推进科学技术进步能力 D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力

10、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 )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实现工业化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无产阶级专政

1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 )

A、 临时政策 B 、基本政治制度

C、 权宜之计 D、 重于一切的制度

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

A 、社会主义道路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当家作主 D、 市场经济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跟本任务是( )

A 、培养四有公民 B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C 、培养四化干部 D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社会 B、“乌托帮”式的和谐社会

C、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D、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 )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观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制

16、(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和平谈判

17、中国政府认为,只有倡导新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

A、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B、平等对话

C、互利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 )

A、现代化 B、社会和谐 C、按劳分配 D、公有制

19、民主是 ( )

A 一种国家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 C 文化事业 D 意识形态

20、马克思对职业的价值追求,归根到底是以( ) 为最高目标

A.奉献社会 B.工人阶级主权 C.为无产阶级追求最大利益 D.奉献与享受并重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里的“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AB)

A、现实社会的性质 B、现实社会的发展阶段

C、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的阶级构成

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BCD)

A、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对我们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C、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及战略性调整

D、有利于增强我国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ABCD)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

4、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它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AC)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为经济建设服务

C、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为解决台湾问题,先后提出(BCD)

A 、“一纲四目” B、“邓六条”

C、“江泽民八项主张” D 、“胡锦涛四点意见”

6、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BCD)

A 、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7、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ABCDE )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保护环境E、遵纪守法

8、宪法的特征有( ABC )

A、规定国家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B、法律效力最高

C、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D、实行人民主权原则

9、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C )

A 、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安居乐业

10、法律思维的特征是( ABC )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E、讲情理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 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我国目前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途径是什么?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5、谈谈你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

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1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中国千疮百孔,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严峻的现实使邓小平对“文革”这样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这种“优越性”打出了沉重的问号。1977年12月26日在会见外宾时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197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又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也是发出了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

“文革”结束后,人们急切地想了解外部世界的面貌,从1978年起,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发达国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赴西欧访问,欧洲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还搞得手忙脚乱。代表团成员之一、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全国后来说:“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闻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访问英国,他听说约占全英国人口70%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在中国人看来相当阔绰的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度假可以出国旅游,感到非常惊讶。他想失业工人大概是一贫如洗吧,带着“访贫问苦”的明确意向来到一个失业工人的家。一看,真有点“眩晕”——这个失业工人住着一栋1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装饰柜子里有珍藏的银器,房后还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小花园。由于失业,他可以不纳税,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王震看后感慨良久。没想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工人,生活水平比中国的副总理都要高。他了解到,英国的清洁工每周收入约100英镑,开电梯的工人每周收入150英镑。据专家计算,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我们的东临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我们“实在觉得很寒碜”。大家无不痛心疾首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太落后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必须坚决改革。

(摘自曹普《邓小平沉重“问号”启动改革》,《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10月6日)

回答: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3)你怎样认识社会主义?

答案要点:

1、(略)3、(略)

2、中国建国三十年来,不论农业方面、工业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耽误了时间,生产力的发展太慢。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的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就相应的更加强盛一些。在这一方面我们经过了几次曲折。

中国是一个大国,他应该起更多的作用,但现在力量有限,名不副实。归根到底是要使我们发展起来,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所以,现在我们要摸索比较快的发展道路。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

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2、阅读材料

材料

2006年7月1日,凝聚中华民族激情和梦想的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所经地区大部分属于生命禁区和无人区,是对一系列极限的一次英勇冲击:建设者们既面临生命禁区的生存极限、高海拔和多年冻土这个铁路建设难度的极限,又面临高原环境保护的极限。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挑战着建设者们的身体、智慧和心理的极限。然而,建设者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了一条以人为本之路、自主创新之路、生态保护之路。他们发扬伟大的青藏铁路精神,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挑战极限,创造出一个个让世界惊叹的奇迹。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书写下民族振兴的壮丽篇章,在茫茫戈壁和荒漠写下自主创新的壮美诗篇。在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铁路建设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创造了多项世界铁路之最。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和其他重点建设工程一样,如同又一座无字丰碑,在辽阔的高原镌刻下党和中国人民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青藏铁路的通车,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志气、有能力不断实现自主创新,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勇气和能力,有信心、有志气、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29--231页)

回答:

(1)青藏铁路的建成,是贯彻什么的结果?它是一条什么路?

(2)青藏铁路是在怎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建成的?(在材料中用横线标出)

(3)为什么说通过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志气、有能力不断实现自主创新,有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勇气和能力?

答案要点:

1、青藏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然而,建设着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一条以人为本之路、自主创新之路、生态保护之路。

2、他们发扬伟大的青藏铁路精神,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挑战极限,创造出一个个让世界惊叹不已的奇迹。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书写下了西部腾飞、民族振兴的壮丽篇章,在茫茫戈壁和荒漠写下自主创新的壮美诗篇。如今的青藏铁路,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冻土研究基地。

3、青藏铁路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

A、建立多党制 B、实行三权分立

C、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建立议会民主

2、要把( )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A、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稳定压倒一切

C、改革开放 D、“三个有利于”

3、“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 )上提出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二届三中全会

4、(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5、坚持( ),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A 岗位责任制 B 劳动者自主择业

C 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D 市场调节就业

6、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 )

A 执政党 B 反对党 C 在野党 D 参政党 7、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 ( )

A 发展民主 B 依法治国

C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治体制 D 社会的进步、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8、培育“四有”公民的核心内容是( )

A 理想信念教育 B 纪律教育

C 文化和知识传授 D 道德教育

9、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发点是( )

A、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B、国际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10、以下不符合江泽民八项主张精神的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台湾可以代表中国同外国发展经济文化关系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倡导两岸领导人开展沟通和交流

11、胡锦涛于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增添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共建和谐世界

C、平等互利 D、互不干涉内政

12、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 )

A、一极化 B、三极化 C、五极化 D、多极化

1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14、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

A 、坚持工农联盟为基础 B、高举爱国主义大旗

C、拥护祖国统一 D、党的领导

15、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 )放在首位的。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16、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

A、放松思想工作 B、脱离群众

C、忽视民主 D、组织涣散

17、我过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 )的观点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

)的新目标。

A 方针政策 B 根本保证 C 基本活动 D 大政方针

19、不是造成我国就业压力加大的原因的是( )

A、人口基数大 B、外国人才冲击

C、就业机制不健全 D、就业观念落后

20、不属于《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公开 B、竞争

C、择优 D、强制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涵义包括(AC)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2、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AC)的范围内

A、合法 B、公正 C、适度 D、公平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ABCD)

A 、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C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D、 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4、毛泽东概括的党的三大作风是(ABC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实事求是的作风

5、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CD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CD )

A、多层次 B、多渠道 C、全方位 D、宽领域

7、社会主义人权最首要的权利是( AB )

A、发展权 B、生存权 C、经济权 D、自由权

8、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BCDE )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

9、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鲜明的职业B、性明确的规范性C、调节的有限性D、高度的概括性

10、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是( ABC )

A、结构上相关B、总量上等值C、功能上互补D、内容上对立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从生死存亡的高度简述党群关系的重大意义。

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4、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5、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有何重大意义?

6、简述我国三大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在回答记者“平常怎样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政党制度”时说: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的发展实践两个层面介绍。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需要有人来带个头。要成为带头的政治力量得符合两个标准:第一要稳定,第二要不保守,善于接受各方监督。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支力量,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没有人要拉其下台,所以稳定;另一方面,有人在不拉其下台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监督,使其不保守。不以拉其下台为目的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是为了执政党把工作做好,有利于执政党地位更巩固,执政党显然乐于接受。相反,如果以拉下台为目的,这种监督之间就缺少信任,一方不得不对另一方说的每句话都要警惕,仔细思考,其居心何在,是不是为了取而代之,这样监督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中国的政党制度既有利于政治力量的稳定,又有利于接受监督。

从实践上看,现行的政党制度已经保证中国实现了连续30年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是已知数;换个政党制度是未知数。当然,这个已知数里肯定有些问题,但是这个已知数总体上是好的,是可以接受的。既然已知数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感觉还不错,为什么要找未知数来代替呢?很多外宾是认同这一点的。 (《人民政协报》,2008年11月5日)

回答:

1,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中国的政党制度符合中国的实际?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要点:

1、确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决定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政治稳定功能,必须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2、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党政治的创造。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共产党与他们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前不久,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以及地方政府工作部门行政领导职位要有占一定比例的党外干部,有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的规定,就是在新形势下对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动。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建国后就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现在所不同的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政党制度被注入了更多的民主精神和民主内容,从而使中国的

政党制度更加完善、更具独特性,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阅读材料

材料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人类1000年》一书中将中国的火药发明、成吉思汗帝国和长征列为100件重要事件中。将长征列入,他们当然不是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红色武装的军史角度来看待长征的。但它表明他们肯定了长征的影响。

我们在回首长征的时候,应该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探寻中国历史上这一重要事件。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传播理想的远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它虽然过去了多年,但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1981年秋天宣布,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带着他的全家走上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峻的崖壁震惊了,他被3万多中国工农红军在十几万国民党军的追堵中渡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他后来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长征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历史可以过去,但精神光照千秋。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皀永不磨灭的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生死相依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那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长征永载人类史册!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89--292页)

回答:

1,材料中是怎样评述长征精神的?(在材料中用横线标出)

2,长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3,从大学生的使命、弘扬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角度谈当代大学生应怎样领悟长征精神?

答案要点:

2、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件事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历史可以过去,但精神光照千秋。

3、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以长征精神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锻造自己的意志品质,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当深刻领悟长征精神、更好地担负起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赋予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强大生机;应当自觉地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让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代相传,续写感动时代的新辉煌;应当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挫折和磨难面前永不言败,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依靠外援

C、加强党的领导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以下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原因的是 ( )。

A、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先进

3、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 (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初级阶级的国情

4、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 )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A、 发展新型产业 B、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

A 、民主集中制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公正、公平、公开 D 、依法治国

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 )

A、 临时性制度 B、 过渡性制度

C 、可有可无的一项制度 D、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7、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全社会和谐理念,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及应在全社会的和谐舆论,这个根本是( )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 、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 D 、传承民族文化

8、( )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A 、发展 B 、公平正义 C 、社会活力 D 、社会安定有序

9、“三通”是指( )

A、通商、通航、通邮 B、通讯、通航、通邮

C、通话、通邮、通商 D、通商、通航、通讯

10、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受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 )

A、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B、拥有立法权

C、拥有终审权 D、拥有独立司法权

11、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布局是大国是关健,周边是(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A、首要 B、中心 C、合作 D、和平

12、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准则是( )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 C、独立自主 D、领土完整

13、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

A、工人阶级 B、工农联盟

C 、中国共产党 D、先进知识分子

15、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 )

是创造财富的一概资源,但它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

A 、劳动 B、 知识 C 、人才 D、 创造

16、( )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A、民族平等 B、各民族相互促进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祖国统一

17、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 )

A、党的目标决定的 B、党的路线决定的

C、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18、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

A、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

B、组织和领导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坚持民主集中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组成各级领导班子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9、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

D、巩固自己的地位

20、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 (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根本建军原则。 A、绝对领导 B、根本领导 C、相对领导 D、思想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ABD)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中外合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是(ABC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CD)

A 、另起炉灶 B 、不结盟

C、 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AB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变化表现在( ABD )

A、队伍迅速壮大 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高 D、岗位流动加快

6、“四马分肥”包括 ( ABCD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红利

7、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BD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人民公社 D、高级社

8、下面关于人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ACD )

A、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B、人权高于主权

C、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D、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9、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D、集体经济

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ABCD )

A、提出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B、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特权制度的否定

C、要求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D、要求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试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5、如何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

6、新世纪新阶段对台方针的基本内容。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

秋收起义几仗打下来,部队相继失利,损失很大,队伍“竟至溃不成军”。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毛泽东拿着一份从学校借来的地图,指着湘赣边界山形最宽的部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这里像眉毛一样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最适合做我们的落脚点,我们要到那里去当“山大王”。

听了毛泽东的分析,在经过激烈争论后,大多数同志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也有一些同志不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师长余洒度就极力反对,他说攻打长沙是省委决定了的,我们现在全军会师了,就应该立即反攻浏阳,直取长沙;不打长沙,却退到农村,这叫什么革命?毛泽东耐心地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红色的“山大王”,而不是过去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中国政治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毛泽东的话,通俗易懂,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深刻的真理。总指挥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他说:毛委员讲得对,现在交通要道和城市不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如果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没之险。(苏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外名人的评说》,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

回答:

1,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

2,结合文家市前敌委员会会议上的争论,谈在中国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由于政治上的不平衡,城市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中心,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也是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

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由此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从理论上处理好了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以及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革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对苏联革命道路的迷信,开始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阅读材料

材料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历史上虽然有过分裂时期,但分裂时间较短。历史证明,则兴统,分则衰。凡在统一问题上有所作为的人,都得到历史的承认,出卖国家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

统一有着坚实的基础,它是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加强并相互促进发展的结果。统一,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统一是发展的重要条件。

历史表明,我国各族人民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都心向祖国,愿意亲和共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愿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民意所在,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极为珍视的价值观、民族魂,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在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刲度长期不变。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为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89--292页)

回答:

(1)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背景。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并形成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具备了和平统一的客观必要性,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也为和平统一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此背景下,邓小平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继承毛泽东、周恩来对台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出发,从总揽全局着眼,高瞻远瞩地把国家发展和实现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

3、实现祖国统一,归根结底是一个实力的问题。我们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在推动祖国统一上取得新进展,依靠的就是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壮大的结果。我们今天在实现国家统一中,面临着美国等少数国际势力或明或暗地支持台湾当局,面临着岛内分裂势力继续分裂活动,就一定程度而言,也是由于我们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大,因此,对实现和平统一的信心,首先来自于对我们自身的事业必定发展的坚定的信心。

21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追求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 B )

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3、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称为( C )

A.人生境界 B.人生理想

C.修养目标 D.理想人格

4、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其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的是( B )

A.请求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B.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行时间和游行路线

C.坚持和平进行,不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

D.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民事行为依据其法律后果可分为有效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 D )

A.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B.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C.恶意串通的民事行为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

6、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 D )

A.职业道德 B.诚信道德

C.文化素养 D.社会公德

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B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C ) A、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不动摇

9、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 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0、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 B )

A.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照抄照搬苏联模式

D.没有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党的( C )

A.性质决定的 B.宗旨决定的

C.执政地位决定的 D.奋斗目标决定的

12、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针对的是( B )

A.城乡发展问题 B.区域发展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D.产业发展问题

13、我国宏观调控主要应当运用( A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财政手段

14、在民主、自由、人权三者关系中,民主所处的地位是( C )

A.前提 B.基础

C.核心 D.保障

1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A )

A.改善民生 B.人才强国

C.发展教育 D.扩大就业

16、2008年l1月下旬,在秘鲁召开了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发表了( B )

A.领导人宣言 B.利马宣言

C.关于亚太经济的声明 D.关于世贸组织多哈发展议程谈判的声明

17、2008年12月上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 C )

A.结构调整 B.改善民生

C.扩大内需 D.增加出口

18、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 )

A 人民政府 B 学校 C 监护人 D群众组织

19、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 ------------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C )

A 相当于 B 等于 C 高于 D 低于

20、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科学技术( ABD )

A.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B、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C.作为潜在生产力,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发挥重要作用

D.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 ABD )

A.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B.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C.在所有地方和产业都必须占优势

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根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 ABC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这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是(ABCD)

A .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B .切实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D .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6、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ACE )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B.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

D.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

E.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7、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ABC )

A.反对个人主义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集体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8、“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ABCDE )

A.思想政治修养 B.审美修养 C.道德修养

D.科学文化修养 E.心理修养

9、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ABD )

A、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B、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E、双方互利原则

10、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 AE)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奉献

C、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和给予 D、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E、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6分)

2、什么职业道德?简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

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6分)

4、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6分)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6分)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1

把学生作为学校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考察其地位和权利、义务,也是教师认识学生的重要侧面。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他是权利的主体,他应该享有自己的权利,履行其相应的义务。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

材料2

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描述教师的价值: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 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 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教师是智慧的使者,是文明的桥梁,是心灵的火炬,是人格力量的重要来源。

今天,教育改革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宽容和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善性,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若全体教师都能够象父母关爱自己的子女那样关爱自己的学生,那么教育方面的好多问题,如“学生的安全问题,变相体罚学生问题,歧视差生问题”等问题,就不是那么难办的问题了。只有教师关爱学生,学生才能进一步尊敬老师,“爱”能消除隔阂,填平感情的鸿沟;关心爱护学生可以营造一座信赖的桥,帮我们建立诚恳谐和的师生关系。

材料3

随着“范跑跑事件”的逐步升级,6月2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将重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据了解,上一次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1年,而这一次,“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

这条内容的加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在坊间讨论得沸沸扬扬的“范跑跑事件”,很显然,写入该内容也明确了“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安全”是教师群体所应该遵守的职业精神,需要广大教师共同遵守,很显然,由一次“逃跑事件”所引发的全民参与的“师德大讨论”,还远远没有结束„„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15分)

2、阅读材料

材料1

世界及西方大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1991年1993年1996年

世界[1**********]9

美国314美国782美国878

日本307英国255英国446

法国239法国206德国278

德国237德国153法国265

国别

英国163日本138日本234

五国合计[1**********]1

根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资料整理

材料2

全球经济使得世界上所有生存有道的经济单位,都能够在需要发展时攫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东西。他们不再需要就近寻找资源,也不必再仰赖政府的正式出力,就可以获得他国的资源或敲开消费者的大门。这种情况已使传统上扮演“中介人”功能的民族国家及其政府变得无用武之地。全球市场靠自己的力量就运作得很好,因此民族国家再也不必扮演创造市场的角色。实际上,现在民族国家自己问题重重,大部分时间反而成为全球经济的绊脚石。假如情况许可,从全球角度所拟出来的问题解决方案会自行流通到有需求的地方而不必受到民族国家的干预。这种现象使得民族国家的中介角色逐渐消失掉,那么谁能坐在全球会议桌前提出全球性解决方案,其资格就不再是根据人工划分的国家疆界,反而是更重视他所代表的地理区单位。

摘自(日本)大前研一《疆界消失在无国界的世界中》

材料3

1999年9月21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高级官员斯蒂格利茨对列强在就贸易自由化问题与发展中国家打交道方面的“虚伪”进行了抨击。他说,穷国对一种新的企图持警惕态度,即试图说服它们进一步向产品和劳务开放本国市场,它们的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人们看来很虚伪”。斯蒂格利茨说,一个最近的实例是,美国对本土制造商唯命是从,决定动用联邦反倾销法律来抵制来自巴西、俄罗斯和另外一些国家的钢材。还有欧盟的农产品补贴问题。

摘自路透社日内瓦1999年9月23日电

材料4

美国的普遍利益在于鼓励那些被文化冲突分裂的国家通过共同利益的沟通走向一个发展的世界。美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在于确保世界如果走向一种共同的语言,那么它将是英语;世界如果趋向于建立共同的电信通讯,那么在安全和质量标准上它将以美国为标准;如果世界在电视广播和音乐上连为一体,那么节目和程序上将是美国的;如果世界要发展共同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些价值观念将是适合于美国的价值观念。

摘自(美)罗斯科普夫《是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赞美吗?》

材料5

如果第三世界在华盛顿发出了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我们仍然愿意为全球化付出代价,只要我们能确信,如果我们按规则办事,它就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从现在起,我们要参与制订这些规划。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摘自(美)《商业周刊》1998年10月19日评论《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危机》

请回答: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 B.协调发展 C.持续发展 D. 全面发展

2、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B )

A.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D )

A.革命的动力 B.革命的目标

C.革命的对象 D.革命的领导权

4、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C )

A.资本主义范畴 B.民主主义范畴

C.社会主义范畴 D.共产主义范畴

5、1953-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B )

A.

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D )

A.加工订货 B.经销贷销 C.统购包销 D.和平赎买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 C )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9、关于经济体制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重要思想的中共领导人是( D )邓小平 C.邓子恢 D.陈云

1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其所有制结构所呈现的状况是( B )

基本单一的公有制

C.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D.国营经济为领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 B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但还处在发展阶段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但还处在初级阶段

C.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但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D.我们还设有进入社会主义

12、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 C )

A 人口多,底子薄 B 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1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 A )

A 从思想上建设党 B 从作风上建设党

C 从组织上建设党 D 从制度上建设党

A.毛泽东 B. A.完全的所有制 B.

1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C )

A.洛川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15、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今年有2500万农民工返乡,这类失业属于( D )

A.结构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发展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16、在实践基础上的( A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 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17、道德最突出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B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动能 C.导向功能 D.辩护功能

18、国家安全的基础是( A )

A.经济安全 B.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

19、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权利是(C)

A.署名权 B.专利权 C.名誉权 D.商标权

20、某私营公司采购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回扣,该犯罪属于( C )

A.贪污贿赂罪 B.渎职罪

C.侵犯财产罪 D.破坏和会主义市场经济罪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科学发展观主张经济发展要与( ABC )相协调。

A.人口 B. 资源 C. 环境 D. 生活水平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ABCD )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3、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 AD)A.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B.

打倒帝国主义 C.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E.实现共产主义

4、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

ABD )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E.民族资本主义

5、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CD )

A.软弱性 B.落后性 C.买办性 D.封建性

6、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 ABCDE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E.个体经济

7、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D )

A.社会主义允许剥削现象的存在

B.社会主义不允许剥削现象的存在

C.社会主义允许两极分化的存在

D.社会主义不允许两极分化的存在

8、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中共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上提出的思想有 ( ACD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9、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是( AB )

A.依法管理 B.以人为本、与民方便

C.保障公民权利 D.法制原则

10、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AB )

A、一要吃透理论 B、二要搞清实际

C、三要解放思想 D、四要与时俱进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4、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5、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6、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1]“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37卷第443页

[材料2]“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解决他去世之后一百年、两百年、上千年所产生的问题。”

3卷,第291页

[材料3]江泽民同志说:“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选〉第3卷报告会上的讲话》

[材料4] 新中国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历史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多的体现。第一,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加了10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7.7%。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钢产量跃居现在的第一位,原油产量跃居第五位,粮食产量增长了3.3倍。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格局。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二十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消费晶零售总额平均递增17.2%;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2000万人以下。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创立了什么理论,这一理论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要点:中特概论 意义:见教材

2.这一理论的内涵是什么?

邓三科,参考第一章练习题第8题

2、阅读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这是一场让人猝不及防的灾难!这是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

地震发生后,国家最高领导人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胡锦涛总书记紧急批示;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一线,指挥救灾。中央各部委都及时发出抗灾令,投入抗灾第一线。

灾情是最大的政治,积极投入救灾就是最好的爱国表达。大灾之后,党和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全力展开救援,调集军队、动用各种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向震中挺进,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民的责任,也表明现有行政体制的效用。政府在救灾中的表现获得民众的认可,从而提高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广大民众也积极投入救灾中来,踊跃赈灾捐助。灾难提升了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奥运圣火所经之处点燃蓬勃爱国热情,然而灾难来了,它以另外一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那些排队捐赠的市民,那些挽起衣袖献出热血

的大学生,那些赶赴灾区的志愿者,包括所有那些时刻关注灾情、为灾区祈福的人们,都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书写最有力的爱国大字。这是大灾难后的大救援,因此也必将是大悲痛后的大团结。

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于公民精神的试探,这一次,于长歌当哭之中,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公民的孜孜成长,其中所彰显的组织意识和推己及人的普世情怀令人感念。地震中国,对应着情义中国,天灾不足惧,训练有素的公民社会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足以抵御任何风霜。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当泪尽血续,有我们守望相助。若此,则天变仍不足畏,人言仍不足恤,我们仍将因此获得文明与前行之力。

回答:

1、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及时作出反应,说明了什么?

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广大民众积极以各种方式投入救灾,说明什么?

3、你是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并将以怎样的精神来支援救灾?

切入点: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健全;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1、全民奋战,众志成城,自强不息。抗震救灾实践,砥砺了五千年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熔铸了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锻造了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不朽丰碑!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透明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伟大标识。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与天灾人祸的抗争史。

2、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中国人民战胜各种灾难的坚强信念。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党和人民的团结一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支援抗震救灾,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3、当代大学生要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它凸显了民族精神的延伸与升华。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淀为中华民族之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反映;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这次抗震救灾,大大强化和提升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强不息精神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和最精彩的阐释。凭着这种精神,多难兴邦才能成为现实。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 、建成社会主义 B 、解放生产力

C 、发展生产力 D 、向共产主义过渡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 )

A、教条主义 B、机会主义

C、狭隘经验论 D、资产阶级自由化

3、改革的性质是( )

A 、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B、依赖外国 ,崇洋媚外

C、自力更生于依赖外国并重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是在( )

A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 D、 十七大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上

A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量的比重

B 、国有经济的总产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C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D 、控制力

7、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初级阶级的国情

8、(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9、( )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A、 集成创新能力 B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C 推进科学技术进步能力 D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力

10、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 )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实现工业化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无产阶级专政

1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 )

A、 临时政策 B 、基本政治制度

C、 权宜之计 D、 重于一切的制度

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

A 、社会主义道路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当家作主 D、 市场经济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跟本任务是( )

A 、培养四有公民 B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C 、培养四化干部 D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社会 B、“乌托帮”式的和谐社会

C、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D、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 )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观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制

16、(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和平谈判

17、中国政府认为,只有倡导新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

A、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B、平等对话

C、互利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 )

A、现代化 B、社会和谐 C、按劳分配 D、公有制

19、民主是 ( )

A 一种国家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 C 文化事业 D 意识形态

20、马克思对职业的价值追求,归根到底是以( ) 为最高目标

A.奉献社会 B.工人阶级主权 C.为无产阶级追求最大利益 D.奉献与享受并重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里的“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AB)

A、现实社会的性质 B、现实社会的发展阶段

C、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的阶级构成

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BCD)

A、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对我们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C、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及战略性调整

D、有利于增强我国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ABCD)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

4、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它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AC)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为经济建设服务

C、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为解决台湾问题,先后提出(BCD)

A 、“一纲四目” B、“邓六条”

C、“江泽民八项主张” D 、“胡锦涛四点意见”

6、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BCD)

A 、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7、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ABCDE )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保护环境E、遵纪守法

8、宪法的特征有( ABC )

A、规定国家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B、法律效力最高

C、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D、实行人民主权原则

9、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C )

A 、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安居乐业

10、法律思维的特征是( ABC )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E、讲情理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 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我国目前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途径是什么?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5、谈谈你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

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1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中国千疮百孔,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严峻的现实使邓小平对“文革”这样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这种“优越性”打出了沉重的问号。1977年12月26日在会见外宾时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197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又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也是发出了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

“文革”结束后,人们急切地想了解外部世界的面貌,从1978年起,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发达国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赴西欧访问,欧洲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还搞得手忙脚乱。代表团成员之一、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全国后来说:“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闻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访问英国,他听说约占全英国人口70%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在中国人看来相当阔绰的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度假可以出国旅游,感到非常惊讶。他想失业工人大概是一贫如洗吧,带着“访贫问苦”的明确意向来到一个失业工人的家。一看,真有点“眩晕”——这个失业工人住着一栋1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装饰柜子里有珍藏的银器,房后还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小花园。由于失业,他可以不纳税,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王震看后感慨良久。没想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工人,生活水平比中国的副总理都要高。他了解到,英国的清洁工每周收入约100英镑,开电梯的工人每周收入150英镑。据专家计算,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我们的东临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我们“实在觉得很寒碜”。大家无不痛心疾首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太落后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必须坚决改革。

(摘自曹普《邓小平沉重“问号”启动改革》,《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10月6日)

回答: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3)你怎样认识社会主义?

答案要点:

1、(略)3、(略)

2、中国建国三十年来,不论农业方面、工业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耽误了时间,生产力的发展太慢。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的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就相应的更加强盛一些。在这一方面我们经过了几次曲折。

中国是一个大国,他应该起更多的作用,但现在力量有限,名不副实。归根到底是要使我们发展起来,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所以,现在我们要摸索比较快的发展道路。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

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2、阅读材料

材料

2006年7月1日,凝聚中华民族激情和梦想的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所经地区大部分属于生命禁区和无人区,是对一系列极限的一次英勇冲击:建设者们既面临生命禁区的生存极限、高海拔和多年冻土这个铁路建设难度的极限,又面临高原环境保护的极限。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挑战着建设者们的身体、智慧和心理的极限。然而,建设者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了一条以人为本之路、自主创新之路、生态保护之路。他们发扬伟大的青藏铁路精神,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挑战极限,创造出一个个让世界惊叹的奇迹。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书写下民族振兴的壮丽篇章,在茫茫戈壁和荒漠写下自主创新的壮美诗篇。在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铁路建设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创造了多项世界铁路之最。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和其他重点建设工程一样,如同又一座无字丰碑,在辽阔的高原镌刻下党和中国人民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青藏铁路的通车,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志气、有能力不断实现自主创新,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勇气和能力,有信心、有志气、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29--231页)

回答:

(1)青藏铁路的建成,是贯彻什么的结果?它是一条什么路?

(2)青藏铁路是在怎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建成的?(在材料中用横线标出)

(3)为什么说通过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志气、有能力不断实现自主创新,有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勇气和能力?

答案要点:

1、青藏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然而,建设着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一条以人为本之路、自主创新之路、生态保护之路。

2、他们发扬伟大的青藏铁路精神,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挑战极限,创造出一个个让世界惊叹不已的奇迹。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书写下了西部腾飞、民族振兴的壮丽篇章,在茫茫戈壁和荒漠写下自主创新的壮美诗篇。如今的青藏铁路,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冻土研究基地。

3、青藏铁路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

A、建立多党制 B、实行三权分立

C、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建立议会民主

2、要把( )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A、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稳定压倒一切

C、改革开放 D、“三个有利于”

3、“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 )上提出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二届三中全会

4、(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5、坚持( ),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A 岗位责任制 B 劳动者自主择业

C 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D 市场调节就业

6、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 )

A 执政党 B 反对党 C 在野党 D 参政党 7、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 ( )

A 发展民主 B 依法治国

C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治体制 D 社会的进步、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8、培育“四有”公民的核心内容是( )

A 理想信念教育 B 纪律教育

C 文化和知识传授 D 道德教育

9、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发点是( )

A、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B、国际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10、以下不符合江泽民八项主张精神的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台湾可以代表中国同外国发展经济文化关系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倡导两岸领导人开展沟通和交流

11、胡锦涛于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增添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共建和谐世界

C、平等互利 D、互不干涉内政

12、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 )

A、一极化 B、三极化 C、五极化 D、多极化

1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14、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

A 、坚持工农联盟为基础 B、高举爱国主义大旗

C、拥护祖国统一 D、党的领导

15、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 )放在首位的。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16、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

A、放松思想工作 B、脱离群众

C、忽视民主 D、组织涣散

17、我过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 )的观点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

)的新目标。

A 方针政策 B 根本保证 C 基本活动 D 大政方针

19、不是造成我国就业压力加大的原因的是( )

A、人口基数大 B、外国人才冲击

C、就业机制不健全 D、就业观念落后

20、不属于《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公开 B、竞争

C、择优 D、强制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涵义包括(AC)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2、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AC)的范围内

A、合法 B、公正 C、适度 D、公平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ABCD)

A 、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C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D、 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4、毛泽东概括的党的三大作风是(ABC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实事求是的作风

5、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CD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CD )

A、多层次 B、多渠道 C、全方位 D、宽领域

7、社会主义人权最首要的权利是( AB )

A、发展权 B、生存权 C、经济权 D、自由权

8、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BCDE )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

9、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鲜明的职业B、性明确的规范性C、调节的有限性D、高度的概括性

10、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是( ABC )

A、结构上相关B、总量上等值C、功能上互补D、内容上对立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从生死存亡的高度简述党群关系的重大意义。

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4、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5、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有何重大意义?

6、简述我国三大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在回答记者“平常怎样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政党制度”时说: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的发展实践两个层面介绍。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需要有人来带个头。要成为带头的政治力量得符合两个标准:第一要稳定,第二要不保守,善于接受各方监督。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支力量,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没有人要拉其下台,所以稳定;另一方面,有人在不拉其下台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监督,使其不保守。不以拉其下台为目的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是为了执政党把工作做好,有利于执政党地位更巩固,执政党显然乐于接受。相反,如果以拉下台为目的,这种监督之间就缺少信任,一方不得不对另一方说的每句话都要警惕,仔细思考,其居心何在,是不是为了取而代之,这样监督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中国的政党制度既有利于政治力量的稳定,又有利于接受监督。

从实践上看,现行的政党制度已经保证中国实现了连续30年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是已知数;换个政党制度是未知数。当然,这个已知数里肯定有些问题,但是这个已知数总体上是好的,是可以接受的。既然已知数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感觉还不错,为什么要找未知数来代替呢?很多外宾是认同这一点的。 (《人民政协报》,2008年11月5日)

回答:

1,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中国的政党制度符合中国的实际?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要点:

1、确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决定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政治稳定功能,必须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2、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党政治的创造。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共产党与他们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前不久,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以及地方政府工作部门行政领导职位要有占一定比例的党外干部,有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的规定,就是在新形势下对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动。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建国后就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现在所不同的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政党制度被注入了更多的民主精神和民主内容,从而使中国的

政党制度更加完善、更具独特性,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阅读材料

材料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人类1000年》一书中将中国的火药发明、成吉思汗帝国和长征列为100件重要事件中。将长征列入,他们当然不是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红色武装的军史角度来看待长征的。但它表明他们肯定了长征的影响。

我们在回首长征的时候,应该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探寻中国历史上这一重要事件。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传播理想的远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它虽然过去了多年,但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1981年秋天宣布,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带着他的全家走上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峻的崖壁震惊了,他被3万多中国工农红军在十几万国民党军的追堵中渡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他后来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长征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历史可以过去,但精神光照千秋。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皀永不磨灭的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生死相依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那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长征永载人类史册!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89--292页)

回答:

1,材料中是怎样评述长征精神的?(在材料中用横线标出)

2,长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3,从大学生的使命、弘扬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角度谈当代大学生应怎样领悟长征精神?

答案要点:

2、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件事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历史可以过去,但精神光照千秋。

3、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以长征精神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锻造自己的意志品质,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当深刻领悟长征精神、更好地担负起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赋予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强大生机;应当自觉地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让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代相传,续写感动时代的新辉煌;应当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挫折和磨难面前永不言败,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甘肃省5000名农村教师招考

冲刺班模拟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依靠外援

C、加强党的领导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以下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原因的是 ( )。

A、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先进

3、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 (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初级阶级的国情

4、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 )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A、 发展新型产业 B、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

A 、民主集中制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公正、公平、公开 D 、依法治国

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 )

A、 临时性制度 B、 过渡性制度

C 、可有可无的一项制度 D、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7、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全社会和谐理念,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以及应在全社会的和谐舆论,这个根本是( )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 、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 D 、传承民族文化

8、( )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A 、发展 B 、公平正义 C 、社会活力 D 、社会安定有序

9、“三通”是指( )

A、通商、通航、通邮 B、通讯、通航、通邮

C、通话、通邮、通商 D、通商、通航、通讯

10、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受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 )

A、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B、拥有立法权

C、拥有终审权 D、拥有独立司法权

11、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布局是大国是关健,周边是(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A、首要 B、中心 C、合作 D、和平

12、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准则是( )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 C、独立自主 D、领土完整

13、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

A、工人阶级 B、工农联盟

C 、中国共产党 D、先进知识分子

15、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 )

是创造财富的一概资源,但它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

A 、劳动 B、 知识 C 、人才 D、 创造

16、( )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A、民族平等 B、各民族相互促进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祖国统一

17、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 )

A、党的目标决定的 B、党的路线决定的

C、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18、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

A、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

B、组织和领导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坚持民主集中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组成各级领导班子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9、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

D、巩固自己的地位

20、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 (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根本建军原则。 A、绝对领导 B、根本领导 C、相对领导 D、思想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ABD)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中外合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是(ABC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CD)

A 、另起炉灶 B 、不结盟

C、 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AB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变化表现在( ABD )

A、队伍迅速壮大 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高 D、岗位流动加快

6、“四马分肥”包括 ( ABCD )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红利

7、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BD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人民公社 D、高级社

8、下面关于人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ACD )

A、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B、人权高于主权

C、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D、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9、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D、集体经济

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ABCD )

A、提出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B、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特权制度的否定

C、要求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D、要求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试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简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5、如何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

6、新世纪新阶段对台方针的基本内容。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

材料

秋收起义几仗打下来,部队相继失利,损失很大,队伍“竟至溃不成军”。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毛泽东拿着一份从学校借来的地图,指着湘赣边界山形最宽的部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说:这里像眉毛一样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最适合做我们的落脚点,我们要到那里去当“山大王”。

听了毛泽东的分析,在经过激烈争论后,大多数同志同意毛泽东的主张,也有一些同志不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师长余洒度就极力反对,他说攻打长沙是省委决定了的,我们现在全军会师了,就应该立即反攻浏阳,直取长沙;不打长沙,却退到农村,这叫什么革命?毛泽东耐心地说: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红色的“山大王”,而不是过去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中国政治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很多,我们要找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毛泽东的话,通俗易懂,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深刻的真理。总指挥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他说:毛委员讲得对,现在交通要道和城市不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如果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没之险。(苏扬:《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外名人的评说》,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

回答:

1,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

2,结合文家市前敌委员会会议上的争论,谈在中国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由于政治上的不平衡,城市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中心,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也是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

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由此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从理论上处理好了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以及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革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对苏联革命道路的迷信,开始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阅读材料

材料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历史上虽然有过分裂时期,但分裂时间较短。历史证明,则兴统,分则衰。凡在统一问题上有所作为的人,都得到历史的承认,出卖国家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

统一有着坚实的基础,它是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加强并相互促进发展的结果。统一,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统一是发展的重要条件。

历史表明,我国各族人民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都心向祖国,愿意亲和共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愿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民意所在,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极为珍视的价值观、民族魂,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在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刲度长期不变。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为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89--292页)

回答:

(1)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背景。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并形成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具备了和平统一的客观必要性,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也为和平统一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此背景下,邓小平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继承毛泽东、周恩来对台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出发,从总揽全局着眼,高瞻远瞩地把国家发展和实现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

3、实现祖国统一,归根结底是一个实力的问题。我们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在推动祖国统一上取得新进展,依靠的就是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壮大的结果。我们今天在实现国家统一中,面临着美国等少数国际势力或明或暗地支持台湾当局,面临着岛内分裂势力继续分裂活动,就一定程度而言,也是由于我们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大,因此,对实现和平统一的信心,首先来自于对我们自身的事业必定发展的坚定的信心。

21


相关内容

  • 2012甘肃"民生实事项目""基层服务项目"公告
  • 关于做好2012年甘肃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通知 共 青 团 甘 肃 省 委 甘 肃 省 教 育 厅 甘 肃 省 财 政 厅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甘团联发[2012]22号 ---------★-------- 关于做好2012年甘肃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团委 ...

  • "追求卓越培训班"培训计划
  • 一、民生实事落实计划 严格按照省上安排,选拔6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选拔450名左右医疗卫生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50名左右兽医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兽医站工作。6月初发布公告,6月底组织报名,7月底组织选拔考试,9月份安置上岗。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畜牧局 ...

  • 2011年甘肃省就业政策
  • 甘肃省关于2011年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通告 甘肃省关于2011年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通告 根据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的要求,2011年继续实施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即实施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quo ...

  • 2015年国家公务员基层服务时间是如何计算的 (6)
  •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四项目基层服务人员报考2015年国家公务员注意事项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开始,本次国考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时间为2014年10月15日8:00至24日18:00,考生可通过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进行报名. 报名期间,很多考生针对基层工 ...

  • 靖远县教师队伍及校长队伍管理办法
  • 靖远县教师队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和一支善管理.懂管理.敢管理.会管理的班子队伍,根据国家及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编制管理 (一)合 ...

  • 2015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报名要求
  • 2015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报名要求 一.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9年7月21日至1996年7月21日期间出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报考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即1974年7月21日以后出生).其中,报考法 ...

  • 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 学前教育一直是我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短板.近年来,我省通过出台<甘肃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和<革命老区"两市一县"精准扶贫行政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将学 ...

  •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_考试内容(11)
  •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温馨提示:下载文档,点击相关文字链接,查询笔试成绩.面试通知及面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推测,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在10月中旬,甘肃中公教育整理了历年考试公告发布时间,考生可以对比参考,做好备考准备,更多备 ...

  •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招聘招考业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在通货膨胀理论中,"北欧模型"探讨的是(). A.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B.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 结构型通货膨胀D. 体制型通货膨胀 2.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规律可表示为(). A. Md =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