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7期 山
2007年3月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720135202
SHANXI ARCHITECTURE
西建
33No.7筑 Vol.
Mar. 2007
135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控制及质量通病的预防
向 红
摘 要:以某工程为例,通过场地的搅拌桩钻孔取芯及其芯样的拉压强度试验,介绍了其试桩过程及试验目的,并对其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试桩结果的分析,对其质量通病及措施进行了论述,从而为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
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拉压强度,施工工序,质量通病中图分类号:TU472.36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主要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缩短沉降时间。如何有效地控制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确保软基处理的效果是在工程实践中非常值得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文献标识码:A
时针方向钻进并注浆。停止注浆的位置以水泥用量达到每根桩设计用量为准,但要保证桩体上下注浆的均匀性,此均匀性通过用注浆机泵送快慢挡位进行调节。钻进到设计桩长后,改逆时针方向搅拌提升到钻头露出地面。d.两次钻进成桩。经过两次顺时针钻进注浆和两次逆时针提升复搅,注入的水泥浆在桩孔内搅拌4次,已充分与地基土融合。最后把一个直径500mm,厚10mm,中间留有100mm孔的圆形钢板置于桩顶,用搅拌头向下压20cm~30cm,完成一个桩的作业。现场水灰比控制在0.45~0.5,注浆泵送压力值0.8MPa,成桩后桩顶拱土约20cm。
2)水泥用量60kg/m,65kg/m,两喷两搅。水泥用量60kg/m,65kg/m的试桩于2004年6月11日开始施工,每种打5根,共打10根,采用两喷两搅方式施工。施工工艺与水泥用量55kg/m打
1 试桩
1)设计桩径为0.5m,桩长分12m和15m两种,水泥掺合量
参考值为60kg/m,90d试验室水泥土强度指标2MPa。经与监
理工程师共同研究决定在K3+199~K3+275段主线路基范围内,划定区域分别按A,B,C三种不同方式进行试桩施工,每种方式试桩数量为5根,施工工艺为两喷两搅。
A.水泥55kg/m、石膏粉1.2kg/m、木质素磺酸钙0.12kg/m。B.水泥60kg/m、石膏粉1.2kg/m、木质素磺酸钙0.12kg/m。C.水泥65kg/m、石膏粉1.2kg/m、木质素磺酸钙0.12kg/m。
桩时相同,只是在注浆时泵送的挡位快慢有区别。水泥用量增多
后,相比较注浆时快挡注浆时间就要长些。水灰比控制在0.45~
0.5,泵送压力值0.9MPa~1.0MPa,桩顶拱土高度约为15cm。
固化材料:P.O32.5级水泥,石膏粉(夏季采用水泥用量的
1%),木质素磺酸钙(夏季采用水泥用量的1‰)。
2)试验目的。
3 试桩结果
通过对该场地的搅拌桩钻孔取芯及其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工作,其结论如下:
1)从四种类型搅拌桩试验分析表明:桩身上、中部搅拌均匀~基本均匀、固结和成型较好;桩身下部和桩底附近,局部搅拌不均匀,有些搅拌桩固结和成型较差。在工程桩施工时,应注意桩身下部的喷浆量和施工工艺。
2)从四种类型搅拌桩试验分析表明:随着水泥用量增加,复
检验设计水泥用量下的强度指标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完善和优化工艺流程,验证浆液搅拌均匀程序,确定各种含水量情况下的喷浆数量。了解下钻及提升的阻力情况,确定机械运行的各种参数,以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和对策。
2 施工工序及方法2.1 施工准备
1)场地整平。推土机推掉路基表面浮土,整平,压路机压实。2)施工放样。按试桩确定的施工位置,全站仪放出点位,用
喷复搅次数增多,搅拌桩成桩质量提高,芯样抗压强度增大固结和成型较好,桩身下部和桩底附近,搅拌局部不均匀,有些搅拌桩
固结和成型较差。在工程桩施工时,应注意桩身下部的喷浆量和施工工艺。
小竹签做好记号。水准仪测出地面标高,确定施工时统一桩顶高度。
3)机具就位。悬吊深层搅拌机到指定位置,孔位对中。检测
4 质量通病及对策
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要求严格。各道工序需严格控制,其中管道压力、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浆量是保证成桩质量的关键,必须严格控制,规范施工,确保成桩质量。
通过现场调查统计,发现有以下质量通病:搅拌不够均匀、喷浆量不足、桩长不够、桩距不匀。
搅拌不够均匀:搅拌机械钻进速度过快、复搅不到位以及水泥堆放不合理,局部有结块均可导致搅拌的均匀性差。
喷浆量不足:钻进速度过快,浆液配合比例失调、喷浆口堵塞、管路中有硬结块。水泥浆不能离析,要严格按照设计的配合比配置,水泥要过筛,为防止水泥浆离析,可在灰浆机中不断搅动,待压浆前才将水泥浆倒入料斗中;对每根桩的水泥用量,水泥
调试各施工机具和垂直度、钻头直径等,准备施工作业。
2.2 施工方法
1)水泥用量55kg/m,桩长15m,间距1.2m(以下相同),两
喷两搅。a.制备水泥浆。按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过筛后倒入泵送料斗中。b.第一次钻进。在确认浆液从搅拌叶的出浆口喷出后,启动搅拌机,以60rad/min的转速和1m/min的钻进速度,顺时针方向边钻边注浆,直至到设计桩长。再继续喷浆30s后停泵,改逆时针方向搅拌提升至设计桩顶。到达设计桩顶时停止提升,搅拌数秒。c.第二次钻进。同第一次钻进一样,再次顺
收稿日期:2006210223作者简介:向 红(19752),男,助理工程师,路港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第33卷第7期 山
2007年3月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720135202
SHANXI ARCHITECTURE
西建
33No.7筑 Vol.
Mar. 2007
135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控制及质量通病的预防
向 红
摘 要:以某工程为例,通过场地的搅拌桩钻孔取芯及其芯样的拉压强度试验,介绍了其试桩过程及试验目的,并对其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试桩结果的分析,对其质量通病及措施进行了论述,从而为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
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拉压强度,施工工序,质量通病中图分类号:TU472.36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主要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缩短沉降时间。如何有效地控制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确保软基处理的效果是在工程实践中非常值得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文献标识码:A
时针方向钻进并注浆。停止注浆的位置以水泥用量达到每根桩设计用量为准,但要保证桩体上下注浆的均匀性,此均匀性通过用注浆机泵送快慢挡位进行调节。钻进到设计桩长后,改逆时针方向搅拌提升到钻头露出地面。d.两次钻进成桩。经过两次顺时针钻进注浆和两次逆时针提升复搅,注入的水泥浆在桩孔内搅拌4次,已充分与地基土融合。最后把一个直径500mm,厚10mm,中间留有100mm孔的圆形钢板置于桩顶,用搅拌头向下压20cm~30cm,完成一个桩的作业。现场水灰比控制在0.45~0.5,注浆泵送压力值0.8MPa,成桩后桩顶拱土约20cm。
2)水泥用量60kg/m,65kg/m,两喷两搅。水泥用量60kg/m,65kg/m的试桩于2004年6月11日开始施工,每种打5根,共打10根,采用两喷两搅方式施工。施工工艺与水泥用量55kg/m打
1 试桩
1)设计桩径为0.5m,桩长分12m和15m两种,水泥掺合量
参考值为60kg/m,90d试验室水泥土强度指标2MPa。经与监
理工程师共同研究决定在K3+199~K3+275段主线路基范围内,划定区域分别按A,B,C三种不同方式进行试桩施工,每种方式试桩数量为5根,施工工艺为两喷两搅。
A.水泥55kg/m、石膏粉1.2kg/m、木质素磺酸钙0.12kg/m。B.水泥60kg/m、石膏粉1.2kg/m、木质素磺酸钙0.12kg/m。C.水泥65kg/m、石膏粉1.2kg/m、木质素磺酸钙0.12kg/m。
桩时相同,只是在注浆时泵送的挡位快慢有区别。水泥用量增多
后,相比较注浆时快挡注浆时间就要长些。水灰比控制在0.45~
0.5,泵送压力值0.9MPa~1.0MPa,桩顶拱土高度约为15cm。
固化材料:P.O32.5级水泥,石膏粉(夏季采用水泥用量的
1%),木质素磺酸钙(夏季采用水泥用量的1‰)。
2)试验目的。
3 试桩结果
通过对该场地的搅拌桩钻孔取芯及其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工作,其结论如下:
1)从四种类型搅拌桩试验分析表明:桩身上、中部搅拌均匀~基本均匀、固结和成型较好;桩身下部和桩底附近,局部搅拌不均匀,有些搅拌桩固结和成型较差。在工程桩施工时,应注意桩身下部的喷浆量和施工工艺。
2)从四种类型搅拌桩试验分析表明:随着水泥用量增加,复
检验设计水泥用量下的强度指标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完善和优化工艺流程,验证浆液搅拌均匀程序,确定各种含水量情况下的喷浆数量。了解下钻及提升的阻力情况,确定机械运行的各种参数,以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和对策。
2 施工工序及方法2.1 施工准备
1)场地整平。推土机推掉路基表面浮土,整平,压路机压实。2)施工放样。按试桩确定的施工位置,全站仪放出点位,用
喷复搅次数增多,搅拌桩成桩质量提高,芯样抗压强度增大固结和成型较好,桩身下部和桩底附近,搅拌局部不均匀,有些搅拌桩
固结和成型较差。在工程桩施工时,应注意桩身下部的喷浆量和施工工艺。
小竹签做好记号。水准仪测出地面标高,确定施工时统一桩顶高度。
3)机具就位。悬吊深层搅拌机到指定位置,孔位对中。检测
4 质量通病及对策
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要求严格。各道工序需严格控制,其中管道压力、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浆量是保证成桩质量的关键,必须严格控制,规范施工,确保成桩质量。
通过现场调查统计,发现有以下质量通病:搅拌不够均匀、喷浆量不足、桩长不够、桩距不匀。
搅拌不够均匀:搅拌机械钻进速度过快、复搅不到位以及水泥堆放不合理,局部有结块均可导致搅拌的均匀性差。
喷浆量不足:钻进速度过快,浆液配合比例失调、喷浆口堵塞、管路中有硬结块。水泥浆不能离析,要严格按照设计的配合比配置,水泥要过筛,为防止水泥浆离析,可在灰浆机中不断搅动,待压浆前才将水泥浆倒入料斗中;对每根桩的水泥用量,水泥
调试各施工机具和垂直度、钻头直径等,准备施工作业。
2.2 施工方法
1)水泥用量55kg/m,桩长15m,间距1.2m(以下相同),两
喷两搅。a.制备水泥浆。按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过筛后倒入泵送料斗中。b.第一次钻进。在确认浆液从搅拌叶的出浆口喷出后,启动搅拌机,以60rad/min的转速和1m/min的钻进速度,顺时针方向边钻边注浆,直至到设计桩长。再继续喷浆30s后停泵,改逆时针方向搅拌提升至设计桩顶。到达设计桩顶时停止提升,搅拌数秒。c.第二次钻进。同第一次钻进一样,再次顺
收稿日期:2006210223作者简介:向 红(19752),男,助理工程师,路港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