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远字义方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
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
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 .
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
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竭,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
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②摙(liǎn):担运。③糗(qiǔ):干粮。④近畿(jī):京城附近地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远与恢素善 善:美好 .
B.远尽心绥理 绥:安抚 .
C.视贫细如子弟 视:看待,对待 .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 .
6.一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 (3分) ..
A.馈遗秋毫无所受 俱至孝德所 ..
B.每以钱买人井寒水 娘以指扣门扉 ..
C.然性刚严 有洞窈然 ..
D.所至皆生为立祠 余既为此志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3分)
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远尽心绥理,复着名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担任武昌太守时杜绝交际,对他人
的馈赠概不接受。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
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连盗贼都不敢在他管辖的境内犯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皇帝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
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但性情孤高,与人通
信态度严正,在社交中常常给人脸色看。
9.用“|”线为文中划横线的段落断句。(3分)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3分)
(2)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4分)
【答案】5.A(“善”是“友好,亲善”的意思)
6.B (B两个“以”字均为介词,译为“用””。A两个“所”字意义和用法均不同。前者放在动词面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事物”;后者是名词,译为“住所,处所”。 C两个“然”字意义和用法均不同。前者为连词,表示转折,译为“可是,但,却”;后者为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译为“„„的样子”。D.第一个“为”表被动,第二个“为”作动词,“写”的意思。)
7.C
8.D(原文“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的意思是与人通书信,不论贵贱,所用的礼节都一样,并不是态度严正。原文“未尝以颜色下人”的意思是从未给人家脸色看,让人觉得低人一等。)
9.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10.(1)何远自县令直升做成京城附近地区的大郡太守,近代还从来没有过这种事。(得分点在“自„„为”是“从„„担任„„”,还有“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2)在数郡做郡守时,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始终不会改变他内心,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和很贫穷的人一样。(得分点在“居”、“可欲”还有“饥寒如下贫”。)
【解析】参考译文:
何远,字义方,东海郡郯县人。梁武帝即位后,担任后军鄱阳王萧恢的录事参军。何远与萧恢向来友好,在王府竭尽其心力,明白了的事情没有不去办好的。萧恢也推心置腹地依仗他,对他推恩托付,很是亲密。梁武帝升迁何远担任武昌太守。何远本来是豪爽洒脱的人,崇尚轻财好义。到担任武昌太守时才一改往日的品行好好做官,杜绝结交朋友,别人馈赠物品一概不接受。武昌百姓的习俗都是从长江里汲水饮用,大热天,何远嫌江水温度太高,常常掏钱向有井的人家买井水,如果对方不收钱,就将水还给对方,行迹虽似虚伪,但能委婉地表达其用心。车舆服饰特别破旧朴素,所用器物不上铜漆。长江下游地区的水产品非常便宜,何远每次食用不过数片干鱼罢了。然而何远性情刚正严厉,吏员多因细小事情受到鞭打责罚,因此何远被人告发,查验后下交廷尉,被人弹劾罗列十几条罪状。后来担任武康令,他更加修养节操清廉为官,去除过分的祭祀活动,以身作则,为吏员表率,百姓十分称颂他。太守王彬巡视所管辖的各县,很多县都备办礼品等待王彬的到来。王彬来到武康县,何远仅准备了干粮和水。梁武帝听到何远的才能,提拔他为宣城太守。从县令直接提拔为京郊大郡的太守,近期还没有这样的事。郡内经过寇贼的抢劫,何远尽心安抚治理,其名声和政绩又很显著。一年后,升迁为树功将军、始兴郡内史。当时泉陵侯萧渊朗去治理桂州,沿途多见抢劫,进入始兴郡界内,看到的是即使草木也没有收到侵犯的景象。何远在官时喜欢开辟道路街巷,修整墙屋,百姓居住的市镇里,城墙城壕,马厩库房,经过之处如同料理自家一般。他应得的田酬俸钱,一概不取,到年底时,选择最穷困的百姓,用这些钱充当他们的赋税。像这样对待百姓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但何远性格果断,百姓害怕他又敬爱之,所到之处当他在世时就给他立祠,他上表章言及治政情况,皇帝总是在诏书上温厚地答复他。ks5u
调任东阳太守,何远为官,痛恨强富之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仇人,对待贫困之人就像对
待自己的子弟,那些豪右们特别害怕他。何远在东阳任职一年多,又被受到他责罚的人诽谤,被判罪免官归家。何远性情孤高,没有私心,在乡里生活拒绝请谒,也不去拜访别人。与人通书信,不论贵贱,所用的礼节都一样。何远在社交中,从未给人家脸色看,让人觉得低人一等。因此多被庸俗之人憎恨。他清廉公正实为天下第一。在多郡为官,面对诱惑始终不改自己的志向,妻子儿女生活饥寒就像最下层的人。等到离开东阳回家,经过多年,闭口不谈荣辱之事,因此士人更加赞美他。他轻视财物,好施仁义,急人之所急,说话不虚假谬妄,大概是天性吧。他常常同别人开玩笑说:“你能够说出我说的一句假话,我就用一匹细绢来酬谢你。”多人一起伺机揪住他说假话,却始终无法找到。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幽居初夏 (南宋)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 这首诗是陆游闲居家中所作。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题目为“幽居初夏”,诗人怎样去表现居所之“幽”的?试作分析。(3分)
(2)这首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首联和颈联以景写“幽”,这两联通过“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等意象以及选取了箨龙和木笔这两种初夏常见之物的盛开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颔联以动衬幽,以游人闲观白鹭、浓密的草丛里到处都是蛙声等动态衬出环境的清幽。尾联则写自己幽居寡友的生活状态,写出在这里生活的幽静(3分,每点1分)
(2)①前六句通过写“幽居初夏” 之景,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②而尾联写自己老来“叹息”,一是叹息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息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全诗幽情之中自有暗恨。(4分,内容每点2分)
(本题答出开始通过观下鹭、听蛙鸣等透出闲适、愉悦之情,给2分;答出旧友都离开、亡去,从而感到忧伤、寂寞,给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亚太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B.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对记者表示,他将于12月10日前去斯德哥尔摩参加颁奖仪式。
C.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D.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不仅促进了亚太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分句的顺序应颠倒。B.否定不当,造成语义矛盾”。C.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已暗换成“花”,所以应改成“把它们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何远字义方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
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
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 .
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
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竭,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
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②摙(liǎn):担运。③糗(qiǔ):干粮。④近畿(jī):京城附近地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远与恢素善 善:美好 .
B.远尽心绥理 绥:安抚 .
C.视贫细如子弟 视:看待,对待 .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 .
6.一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 (3分) ..
A.馈遗秋毫无所受 俱至孝德所 ..
B.每以钱买人井寒水 娘以指扣门扉 ..
C.然性刚严 有洞窈然 ..
D.所至皆生为立祠 余既为此志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3分)
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远尽心绥理,复着名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担任武昌太守时杜绝交际,对他人
的馈赠概不接受。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
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连盗贼都不敢在他管辖的境内犯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皇帝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
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但性情孤高,与人通
信态度严正,在社交中常常给人脸色看。
9.用“|”线为文中划横线的段落断句。(3分)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3分)
(2)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4分)
【答案】5.A(“善”是“友好,亲善”的意思)
6.B (B两个“以”字均为介词,译为“用””。A两个“所”字意义和用法均不同。前者放在动词面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事物”;后者是名词,译为“住所,处所”。 C两个“然”字意义和用法均不同。前者为连词,表示转折,译为“可是,但,却”;后者为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译为“„„的样子”。D.第一个“为”表被动,第二个“为”作动词,“写”的意思。)
7.C
8.D(原文“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的意思是与人通书信,不论贵贱,所用的礼节都一样,并不是态度严正。原文“未尝以颜色下人”的意思是从未给人家脸色看,让人觉得低人一等。)
9.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10.(1)何远自县令直升做成京城附近地区的大郡太守,近代还从来没有过这种事。(得分点在“自„„为”是“从„„担任„„”,还有“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2)在数郡做郡守时,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始终不会改变他内心,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和很贫穷的人一样。(得分点在“居”、“可欲”还有“饥寒如下贫”。)
【解析】参考译文:
何远,字义方,东海郡郯县人。梁武帝即位后,担任后军鄱阳王萧恢的录事参军。何远与萧恢向来友好,在王府竭尽其心力,明白了的事情没有不去办好的。萧恢也推心置腹地依仗他,对他推恩托付,很是亲密。梁武帝升迁何远担任武昌太守。何远本来是豪爽洒脱的人,崇尚轻财好义。到担任武昌太守时才一改往日的品行好好做官,杜绝结交朋友,别人馈赠物品一概不接受。武昌百姓的习俗都是从长江里汲水饮用,大热天,何远嫌江水温度太高,常常掏钱向有井的人家买井水,如果对方不收钱,就将水还给对方,行迹虽似虚伪,但能委婉地表达其用心。车舆服饰特别破旧朴素,所用器物不上铜漆。长江下游地区的水产品非常便宜,何远每次食用不过数片干鱼罢了。然而何远性情刚正严厉,吏员多因细小事情受到鞭打责罚,因此何远被人告发,查验后下交廷尉,被人弹劾罗列十几条罪状。后来担任武康令,他更加修养节操清廉为官,去除过分的祭祀活动,以身作则,为吏员表率,百姓十分称颂他。太守王彬巡视所管辖的各县,很多县都备办礼品等待王彬的到来。王彬来到武康县,何远仅准备了干粮和水。梁武帝听到何远的才能,提拔他为宣城太守。从县令直接提拔为京郊大郡的太守,近期还没有这样的事。郡内经过寇贼的抢劫,何远尽心安抚治理,其名声和政绩又很显著。一年后,升迁为树功将军、始兴郡内史。当时泉陵侯萧渊朗去治理桂州,沿途多见抢劫,进入始兴郡界内,看到的是即使草木也没有收到侵犯的景象。何远在官时喜欢开辟道路街巷,修整墙屋,百姓居住的市镇里,城墙城壕,马厩库房,经过之处如同料理自家一般。他应得的田酬俸钱,一概不取,到年底时,选择最穷困的百姓,用这些钱充当他们的赋税。像这样对待百姓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但何远性格果断,百姓害怕他又敬爱之,所到之处当他在世时就给他立祠,他上表章言及治政情况,皇帝总是在诏书上温厚地答复他。ks5u
调任东阳太守,何远为官,痛恨强富之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仇人,对待贫困之人就像对
待自己的子弟,那些豪右们特别害怕他。何远在东阳任职一年多,又被受到他责罚的人诽谤,被判罪免官归家。何远性情孤高,没有私心,在乡里生活拒绝请谒,也不去拜访别人。与人通书信,不论贵贱,所用的礼节都一样。何远在社交中,从未给人家脸色看,让人觉得低人一等。因此多被庸俗之人憎恨。他清廉公正实为天下第一。在多郡为官,面对诱惑始终不改自己的志向,妻子儿女生活饥寒就像最下层的人。等到离开东阳回家,经过多年,闭口不谈荣辱之事,因此士人更加赞美他。他轻视财物,好施仁义,急人之所急,说话不虚假谬妄,大概是天性吧。他常常同别人开玩笑说:“你能够说出我说的一句假话,我就用一匹细绢来酬谢你。”多人一起伺机揪住他说假话,却始终无法找到。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幽居初夏 (南宋)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 这首诗是陆游闲居家中所作。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题目为“幽居初夏”,诗人怎样去表现居所之“幽”的?试作分析。(3分)
(2)这首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首联和颈联以景写“幽”,这两联通过“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等意象以及选取了箨龙和木笔这两种初夏常见之物的盛开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颔联以动衬幽,以游人闲观白鹭、浓密的草丛里到处都是蛙声等动态衬出环境的清幽。尾联则写自己幽居寡友的生活状态,写出在这里生活的幽静(3分,每点1分)
(2)①前六句通过写“幽居初夏” 之景,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②而尾联写自己老来“叹息”,一是叹息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息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全诗幽情之中自有暗恨。(4分,内容每点2分)
(本题答出开始通过观下鹭、听蛙鸣等透出闲适、愉悦之情,给2分;答出旧友都离开、亡去,从而感到忧伤、寂寞,给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亚太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B.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对记者表示,他将于12月10日前去斯德哥尔摩参加颁奖仪式。
C.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D.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不仅促进了亚太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分句的顺序应颠倒。B.否定不当,造成语义矛盾”。C.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已暗换成“花”,所以应改成“把它们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