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思维和存在、精 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第二个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 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 、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 之外的“客观精神”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主观唯 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三 、 物质和意识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物质 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世 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诞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四 、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 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 式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量 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 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 事物的变化有没有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 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不断地经过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五 、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 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 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 六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 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社会意识是 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 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七 、 毛泽东思想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在 1939 年写的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 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战争 和战略问题》等文章中,科学地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了 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八 、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 的全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九 、 三个代表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 持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是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衡量有没有 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十 、 科学发展观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 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树立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 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十一、 十一 、 法的制定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与有关组织法的规定,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权限划分制度和结构具体 表现如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与修改刑法、民法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 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 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省、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并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 香港、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在不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的前提下, 享有独立的立法权。由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根据宪法制定的,因此特别行政区 的立法应属我国现行立法体制。 十二、 十二 、 基层民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的重要组织 形式。《宪法》第 111 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 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城乡居民自己组织起来,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 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们通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关系是指导关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基层政权或 其派出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十三、 十三 、 全国人大与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类:①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制定和修改基本法 律;③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任免权;④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⑤最高监督权;⑥应当由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 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它在地位上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 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①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国家立法权;③国家重要事 项决定权;④人事任免权;⑤监督权;⑥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十四、 十四 、 行政处罚 指特定的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即公民、 法人 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可分七类: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 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十五、 十
五 、 行政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最为常用的行政强制手段有:行政强制检查;行政查封、扣押和 冻结;强行留置与盘问;强制传唤与讯问;强行约束;强制带离;强制履行;强制戒毒;隔离治疗; 收容教育;收容遣送;劳动教养等。 十六、 十六 、 行政复议的范围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 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 扣押、 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 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 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 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 法履行
的; 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 放的; 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十七、 十七 、 行政复议的管辖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 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 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 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 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 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 最终裁决。 对以上 1~3 点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 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 政复议:①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 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②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 法规或 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 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③对法律、 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分 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 议;④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其共同上
一 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⑤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 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 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十八、 十
八 、 犯罪主体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 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 也 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 应当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 十九、 十九 、 数罪并罚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 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 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二十、 二十 、 监护人 可以归纳为三类:①近亲属;②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③有关单位、组织和民政部 门。 二十一、 二十一 、 人身权 与民事主体的人身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包括:(1) 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2)姓名权和名称权。(3)肖像权。(4)名誉权。(5)荣誉权。(6) 监护权。 二十二、 二十二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采用欺骗性标志从事交易行为、强制交易行为、滥用行政权力强制交易行为、商业贿赂 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压价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 交易条件的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串通勾结投标行为。 二十三、 二十三 、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 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 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 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 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 签订的协
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 免税的所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2) 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二十四、 二十四 、 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在政治方面的职责和功能。主要是指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 权完整,打击敌对分子,确保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政 府及其部门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 责和功能。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新闻、 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文物等方面实施管理。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指政府组织动 员全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能。 二十五、 二十五 、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中的等级层次,如省、市、县;厅、处、科等。管理幅度 是指一个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直接领导的下级单位或人员的数目。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成反比例关系, 即在行政组织规模确定的前提下, 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二十六、 二十六 、 行政外部监督 由外在且独立于政府的组织和人员来实施对政府的外部制约,即为外部监督。包括立法 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监督。 二十七、 二十七 、 公务员交流 交流是指通过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等三种方式有计划地调换公务员任职职位的制度。 调任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 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机关 的不同职务之间进行的交流,这是公务员队伍的内部交流,不涉及公务员身份变动,但必须 符合担任新职的条件。挂职锻炼是指国家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 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 的人事关系。 二十
八、 二十八 、 公务员的回避 公务员的回避制度主要包括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区回避三种类型。任职回避是指公 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属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 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 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 公务活动中涉及本人或者是本人应回避的亲属关系人员时,必须回避。地域回避是指公务员 不得在原籍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 二十九、 二十九 、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的非 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即当某人消费这类产品时,他无法排斥其他人也同时消费 这类产品,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它具有公共性,这类产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收益,是一种人 人都有权使用、人人都获益的产品,从而体现了全体居民的共同利益。 三十、 三十 、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1)利益刺激功能。(2)自动导向功能。(3)优化资源配置功能。(4)调节供求功能。(5) 优胜劣汰功能。(6)自动调节收入分配功能。(7)传递信息功能。 三十一、 三十一 、 四书 《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三十二、 三十二 、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中医和国画。 三十三、 三十三 、 书法 书圣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初唐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 褚遂良。草圣——张旭和怀素和尚。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三十四、 三十
四 、 多普勒效应 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谱线(与静止光源相比)将向高频(即光谱蓝端)移动,而背向观察 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低频(即红端)移动,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 三十五、 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 三十五 、 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 ( 英文缩写为 ISDN) 把电话网、电报网、传真网、数据网、电视广播网等,利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光纤传输 系统综合、联结起来,从而实现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控制一体化的计算机网。 三十六、 三十六 、 我国的资源特点 我国的土地资源:①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②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③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④耕地后备资源枯竭。我国是世界
上矿种齐全、资源基本配套的少数 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约有 10.4 万种
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 本 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 本 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职责是: (一)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 (二)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 工 作年度报告; (四)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五)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其他职责。 二、宪法 《宪法》第一百一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 级 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负 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 是 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三、现代宇宙学 广义相对论是现代宇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1.多普勒效应物理学是测定物体运动速度的有力手段。利用光波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 相 对运动速度成正比来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科学家利用多普勒效应证实了宇宙是不断膨胀 的 大爆炸理论。 2.通过电磁波传递宇宙的各种信息,天文学家们可以对宇宙的结构、起源和演化进行 研 究。比如,利用光学望远镜可以接收到可见光传来的天体信息;利用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 天 体传来的射电波;利用装置着探测天体的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和丁射线等各种仪器的 卫 星、高能天文台,接收全部电磁波传来的信息,研究不同类型的天体状况,分析宇宙的结 构 和它们的演化过程。 3.黑洞:所谓“黑洞”,是引力场很强的一种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恒星的半 径 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 时, 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4.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 源 于16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后,四种基本力,即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逐 一 地分化出来。后来,物质形态依次演化为原子、气态物质、各种恒星体系,最后发展成今 天 的宇宙。 四、格式化 格式化是指对磁盘或磁盘中的分区进行初始化的一种操作,这种操作通常会导致现有 的 磁盘或分区中所有的文件被清除。格式化是一种纯物理操作,同时对硬盘介质做一致性检 测, 并且标记出不可读和坏的扇区。 我们一般进行的是高级格式化,从理论上讲,高级格式化(不论是快速还是普通形 式) 并没有真正从磁盘上删除数据,它只是给数据所在的磁盘扇区的开头部分写入了一种特殊 的 删除标记,告诉系统这里可以写入新的数据。只要在格式化后没有立刻用全新的数据覆盖 整 个硬盘,那么原来的数据还会在那里,只需要一些特定的软件即可恢复原来的数据。对于 固 有硬盘和可移动硬盘来说,高级格式化的数据都是可恢复的。 五、三种社会结构形状 “金字塔型”结构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处于塔的底部,属于贫困阶层。 “哑铃型”结构是两头大中间小,在社会总人口中贫困者和富裕者占有多数,但中间阶 层 则比较弱小。 “金字塔型”和“哑铃型”社会结构都呈现明显的阶级或阶层的对抗,因此,属于非稳定 型 的社会结构。 “橄榄型”,就是两头小,中间大,即贫困者和极端富裕者只占社会人口的少数,而绝 大 多数是处在中间的比较富裕的阶层。社会结构分层理论认为,“橄榄型”属于稳定型的社会 结 构。因为中间阶层在技能、职能、收入和财富占有状况,社会地位或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中 间 状态,这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群,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感,对社会对立和社 会 矛盾起着缓解作用,从而奠定稳定社会结构的基础。 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演变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时期。但 是 在其中某一时期,具体的政策又具有阶段性,分别
有各自的侧重点。目前,在协调发展的 指 导下,区域发展更加强调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1980年8月,东部的沿海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等相继成为四个经济特 区。1984 年初,在总结兴办特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 市。 1988年,海南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作出开发浦东的决定。我国形成了经济特 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 2.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强调指出,这一开放战略 是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 大 问题,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2000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 于 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整体上规定了西部开发的重点、国家重点支持的方 面。 3.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东北振兴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提出 “支持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讨论通过《关于实施 东 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全面启 动。 4.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 并 出台了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5.2006年3月份出台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正式 提出东部率先发展战略,指出: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 化 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 西 部地区发展。 6.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 要 求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 布、 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根据这一规划,全国国土空间将被统一划分为四类: 一 类是优化开发区;二类是重点开发区;三类是限制开发区;四类则是禁止开发区。 七、儒学经典 最终成形于南宋的儒学十三经是儒家的经典作品。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重中之重。 八、和谐社会 从《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到孔子的“大同世界”,从西方空想社 会 主义者的“新和谐公社”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社会和谐,始终是古今中外人 们 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 的 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这主要是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和 谐 社会部分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中 共 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 执 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原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 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能 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 国 际事务的能力。” 九、中国的主要地形 1.高原。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它们集中 分 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 特 征各异:青藏高原,远看成川,近看成山;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内蒙古高 原, 地势坦荡,一望无际;云贵高原,地势崎岖,有许多山间小盆地(当地称坝子)。 2.盆地。中国有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它们 多 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此外,著名的吐鲁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它是 中 国地势最低的盆地(-155米)。 3.平原。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分布在中国 东 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三大平原南北相连,土壤肥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除此以 外, 中国还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等,它们也都是重要的农耕 区。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1.地
形多种多样。在中国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 丘 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 布, 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 占 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 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 经 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十、海峡 海峡是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较狭窄的水道。它一般深度较大,水流较 急。 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而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 此, 人们常把它称之为“海上走廊”、“黄金水道”。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海峡1000多个,其中适 宜 航行的海峡约有130多个,交通较繁忙或较重要的只有40多个。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古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 国 共管。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 流 平缓。 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 轮) 通过海峡。日本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 马六甲海峡船只通过量居世界第二位。其西岸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 马 来西亚和泰国南部,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是连接沟通太平 洋 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人称东南亚的“十字路口”。
一 、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思维和存在、精 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第二个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 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二 、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 之外的“客观精神”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世界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本体的派生物;主观唯 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三 、 物质和意识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物质 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世 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诞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四 、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可以用数量形 式表示的规定性,包括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 式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区间。量 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 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断。 事物的变化有没有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 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不断地经过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五 、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及各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 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 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 六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 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社会意识是 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 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七 、 毛泽东思想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在 1939 年写的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 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战争 和战略问题》等文章中,科学地论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了 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八 、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 的全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九 、 三个代表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 持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是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衡量有没有 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十 、 科学发展观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 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树立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 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十一、 十一 、 法的制定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与有关组织法的规定,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权限划分制度和结构具体 表现如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与修改刑法、民法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 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 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省、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并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 香港、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在不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的前提下, 享有独立的立法权。由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根据宪法制定的,因此特别行政区 的立法应属我国现行立法体制。 十二、 十二 、 基层民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的重要组织 形式。《宪法》第 111 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 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城乡居民自己组织起来,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 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们通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关系是指导关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基层政权或 其派出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十三、 十三 、 全国人大与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类:①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制定和修改基本法 律;③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任免权;④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⑤最高监督权;⑥应当由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 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它在地位上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 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①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②国家立法权;③国家重要事 项决定权;④人事任免权;⑤监督权;⑥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十四、 十四 、 行政处罚 指特定的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即公民、 法人 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可分七类: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 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十五、 十
五 、 行政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最为常用的行政强制手段有:行政强制检查;行政查封、扣押和 冻结;强行留置与盘问;强制传唤与讯问;强行约束;强制带离;强制履行;强制戒毒;隔离治疗; 收容教育;收容遣送;劳动教养等。 十六、 十六 、 行政复议的范围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 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 扣押、 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 不服的;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 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 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 法履行
的; 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 放的; 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十七、 十七 、 行政复议的管辖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 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 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 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 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 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 最终裁决。 对以上 1~3 点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 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 政复议:①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 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②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 法规或 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 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③对法律、 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分 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 议;④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其共同上
一 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⑤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 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 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十八、 十
八 、 犯罪主体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 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 也 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 应当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 十九、 十九 、 数罪并罚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 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 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二十、 二十 、 监护人 可以归纳为三类:①近亲属;②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③有关单位、组织和民政部 门。 二十一、 二十一 、 人身权 与民事主体的人身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包括:(1) 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2)姓名权和名称权。(3)肖像权。(4)名誉权。(5)荣誉权。(6) 监护权。 二十二、 二十二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采用欺骗性标志从事交易行为、强制交易行为、滥用行政权力强制交易行为、商业贿赂 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压价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 交易条件的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串通勾结投标行为。 二十三、 二十三 、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 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 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 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 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 签订的协
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 免税的所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2) 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二十四、 二十四 、 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在政治方面的职责和功能。主要是指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 权完整,打击敌对分子,确保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政 府及其部门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 责和功能。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新闻、 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文物等方面实施管理。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指政府组织动 员全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能。 二十五、 二十五 、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中的等级层次,如省、市、县;厅、处、科等。管理幅度 是指一个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直接领导的下级单位或人员的数目。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成反比例关系, 即在行政组织规模确定的前提下, 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二十六、 二十六 、 行政外部监督 由外在且独立于政府的组织和人员来实施对政府的外部制约,即为外部监督。包括立法 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监督。 二十七、 二十七 、 公务员交流 交流是指通过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等三种方式有计划地调换公务员任职职位的制度。 调任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 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机关 的不同职务之间进行的交流,这是公务员队伍的内部交流,不涉及公务员身份变动,但必须 符合担任新职的条件。挂职锻炼是指国家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 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 的人事关系。 二十
八、 二十八 、 公务员的回避 公务员的回避制度主要包括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区回避三种类型。任职回避是指公 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属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 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 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公务回避是指公务员在 公务活动中涉及本人或者是本人应回避的亲属关系人员时,必须回避。地域回避是指公务员 不得在原籍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 二十九、 二十九 、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的非 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即当某人消费这类产品时,他无法排斥其他人也同时消费 这类产品,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它具有公共性,这类产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收益,是一种人 人都有权使用、人人都获益的产品,从而体现了全体居民的共同利益。 三十、 三十 、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1)利益刺激功能。(2)自动导向功能。(3)优化资源配置功能。(4)调节供求功能。(5) 优胜劣汰功能。(6)自动调节收入分配功能。(7)传递信息功能。 三十一、 三十一 、 四书 《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三十二、 三十二 、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中医和国画。 三十三、 三十三 、 书法 书圣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初唐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 褚遂良。草圣——张旭和怀素和尚。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三十四、 三十
四 、 多普勒效应 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谱线(与静止光源相比)将向高频(即光谱蓝端)移动,而背向观察 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低频(即红端)移动,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 三十五、 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 三十五 、 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 ( 英文缩写为 ISDN) 把电话网、电报网、传真网、数据网、电视广播网等,利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光纤传输 系统综合、联结起来,从而实现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控制一体化的计算机网。 三十六、 三十六 、 我国的资源特点 我国的土地资源:①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②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③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④耕地后备资源枯竭。我国是世界
上矿种齐全、资源基本配套的少数 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约有 10.4 万种
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 本 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 本 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职责是: (一)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 (二)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 工 作年度报告; (四)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五)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其他职责。 二、宪法 《宪法》第一百一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 级 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负 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 是 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三、现代宇宙学 广义相对论是现代宇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1.多普勒效应物理学是测定物体运动速度的有力手段。利用光波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 相 对运动速度成正比来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科学家利用多普勒效应证实了宇宙是不断膨胀 的 大爆炸理论。 2.通过电磁波传递宇宙的各种信息,天文学家们可以对宇宙的结构、起源和演化进行 研 究。比如,利用光学望远镜可以接收到可见光传来的天体信息;利用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 天 体传来的射电波;利用装置着探测天体的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和丁射线等各种仪器的 卫 星、高能天文台,接收全部电磁波传来的信息,研究不同类型的天体状况,分析宇宙的结 构 和它们的演化过程。 3.黑洞:所谓“黑洞”,是引力场很强的一种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恒星的半 径 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 时, 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4.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 源 于16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后,四种基本力,即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逐 一 地分化出来。后来,物质形态依次演化为原子、气态物质、各种恒星体系,最后发展成今 天 的宇宙。 四、格式化 格式化是指对磁盘或磁盘中的分区进行初始化的一种操作,这种操作通常会导致现有 的 磁盘或分区中所有的文件被清除。格式化是一种纯物理操作,同时对硬盘介质做一致性检 测, 并且标记出不可读和坏的扇区。 我们一般进行的是高级格式化,从理论上讲,高级格式化(不论是快速还是普通形 式) 并没有真正从磁盘上删除数据,它只是给数据所在的磁盘扇区的开头部分写入了一种特殊 的 删除标记,告诉系统这里可以写入新的数据。只要在格式化后没有立刻用全新的数据覆盖 整 个硬盘,那么原来的数据还会在那里,只需要一些特定的软件即可恢复原来的数据。对于 固 有硬盘和可移动硬盘来说,高级格式化的数据都是可恢复的。 五、三种社会结构形状 “金字塔型”结构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处于塔的底部,属于贫困阶层。 “哑铃型”结构是两头大中间小,在社会总人口中贫困者和富裕者占有多数,但中间阶 层 则比较弱小。 “金字塔型”和“哑铃型”社会结构都呈现明显的阶级或阶层的对抗,因此,属于非稳定 型 的社会结构。 “橄榄型”,就是两头小,中间大,即贫困者和极端富裕者只占社会人口的少数,而绝 大 多数是处在中间的比较富裕的阶层。社会结构分层理论认为,“橄榄型”属于稳定型的社会 结 构。因为中间阶层在技能、职能、收入和财富占有状况,社会地位或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中 间 状态,这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群,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感,对社会对立和社 会 矛盾起着缓解作用,从而奠定稳定社会结构的基础。 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演变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时期。但 是 在其中某一时期,具体的政策又具有阶段性,分别
有各自的侧重点。目前,在协调发展的 指 导下,区域发展更加强调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1.1980年8月,东部的沿海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等相继成为四个经济特 区。1984 年初,在总结兴办特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 市。 1988年,海南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作出开发浦东的决定。我国形成了经济特 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 2.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强调指出,这一开放战略 是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 大 问题,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2000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 于 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整体上规定了西部开发的重点、国家重点支持的方 面。 3.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东北振兴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提出 “支持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讨论通过《关于实施 东 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全面启 动。 4.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 并 出台了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5.2006年3月份出台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正式 提出东部率先发展战略,指出: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 化 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 西 部地区发展。 6.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 要 求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 布、 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根据这一规划,全国国土空间将被统一划分为四类: 一 类是优化开发区;二类是重点开发区;三类是限制开发区;四类则是禁止开发区。 七、儒学经典 最终成形于南宋的儒学十三经是儒家的经典作品。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重中之重。 八、和谐社会 从《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到孔子的“大同世界”,从西方空想社 会 主义者的“新和谐公社”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社会和谐,始终是古今中外人 们 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 的 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这主要是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和 谐 社会部分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中 共 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 执 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原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 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能 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 国 际事务的能力。” 九、中国的主要地形 1.高原。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它们集中 分 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 特 征各异:青藏高原,远看成川,近看成山;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内蒙古高 原, 地势坦荡,一望无际;云贵高原,地势崎岖,有许多山间小盆地(当地称坝子)。 2.盆地。中国有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它们 多 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此外,著名的吐鲁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它是 中 国地势最低的盆地(-155米)。 3.平原。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分布在中国 东 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三大平原南北相连,土壤肥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除此以 外, 中国还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等,它们也都是重要的农耕 区。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1.地
形多种多样。在中国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 丘 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 布, 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 占 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 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 经 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十、海峡 海峡是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较狭窄的水道。它一般深度较大,水流较 急。 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而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 此, 人们常把它称之为“海上走廊”、“黄金水道”。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海峡1000多个,其中适 宜 航行的海峡约有130多个,交通较繁忙或较重要的只有40多个。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古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 国 共管。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 流 平缓。 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 轮) 通过海峡。日本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 马六甲海峡船只通过量居世界第二位。其西岸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 马 来西亚和泰国南部,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是连接沟通太平 洋 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人称东南亚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