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毕业季成"整形季"需反思

毕业季成“整形季”需反思

【素材回放】

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医学整形外科为应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整形美容热潮,开设“大学生就业整形专场”,引起关注。临近毕业季,新一轮的就业大战已经打响,一些面临择业的大学生走进美容整形医院,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面试加分,近几年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整形整容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

我国目前有800多万整容人群、约1:13的男女比例、人均消费5000-10000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汪永安介绍,800万人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比约为80%(约650万),其中学生群体占主流(约400万)。

【素材解读】

“就业整容”反映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形象焦虑,通过对自身形象的否定,来实现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这背后的价值博弈,与其说是找到了对工作的信心,不如说是丧失了做自己的信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以貌取人”现象存在的事实,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除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外,对仪表仪容也提出了更高甚至苛刻的要求。“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学得好不如整得好”其实是让人误入歧途。人生中诸如找工作之类的挑战可能还有很多,如果一直通过做这样的 “面子工作”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不是想办法从内在实力和人格魅力上下功夫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恐怕是持续不断的自我迷失。因此,“就业整容”终究属于旁门左道,大学生们最终还是应该苦练内功,靠能力与实力在职场立足和发展。

【适用话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整形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贪慕虚荣

在当代社会,美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竞争力,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

美丽,也许不能让你笑到终点,但可以让你赢在起点

过分期待颜值效应带来的短期利好,却忽视内在涵养的积淀,纵使在一时的面试中拔得头筹,也难保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行稳致远

【素材锐评】

毕业季成“整形季”需反思

张西流

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医学整形外科开设大学生就业整形专场,引起关注。临近毕业季,新一轮的就业大战已打响,一些面临择业的大学生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为面试加分。近几年,这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4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尽管主流的价值观不提倡以貌取人,但在现实中,人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以貌取人。调查显示,六成职场人表示自己遭遇过颜值歧视,而有24.7%的职场人对自己的颜值不满意。毕竟,“丑女无敌”终究只会出现在肥皂剧,而容颜歧视,已成为就业歧视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这就难怪,整形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特别是每逢毕业季、求职季,更是成了“整形季”。

有人指出,“外貌主义”是种族主义的新形式,应该在文明社会中被摒弃。虽然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并没有法律规定,但如果涉及求职,就可以在反就业歧视中找到相关法条。比如,《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又如,《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第62条,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毕业季成“整形季”,当反思就业歧视。如果在求职时,遭遇到了容颜歧视,要注意取得相应证据,如广告里涉及五官、长相等文字,劳动合同中对外貌的限制等,可通过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问题是,仅靠劳动者个体维权,显然难以扭转容颜歧视现象。特别是,相关法律的缺失,也让求职者遭遇维权困境。因此,立法部门应研究制定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法律条款,并将容颜歧视纳入其中。

毕业季成“整形季”背后的本领恐慌

程振伟

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医学整形外科为应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整形美容热潮,开设“大学生就业整形专场”,引起关注。临近毕业季,新一轮的就业大战已经打响,一些面临择业的大学生走进美容整形医院,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面试加分,近几年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整形整容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中新网)

大学毕业季成“整形季”,光鲜外表的背后,其实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和随之带来的就业焦虑。个人选择角度来看,整形是身体自治权的体现,外人无可厚非。但如果大学生将其视为人生发展的捷径,毕业整容季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浮躁就业发展观,无异是对大学教育的打脸。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整形是一项机会成本很高的选择。面试的本意,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考察候选人与岗位的匹配图,其中谈吐、修养、气质等综合素质是主要考量。如果身体有缺陷,通过整形改善形象无可厚非,但希望整形整容获得面试额外加分,显然是对面试的认知不全。而且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整形更像是某种心理暗示,以为外表可以取胜,殊不知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很少是看颜值的。有些整形整容手术的时间跨度较长,有这些时间用于提升自身素质,何尝不是“另一种整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善用大学时光,就是最好的整容。媒体经常曝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形象气质与之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是文化重镇,在大学里勤读书、爱学习,见识格局脱胎换骨,外表甚至能发生脱胎换骨的升华。大学特有氛围熏陶出的美丽和气质,是社会上的美难以匹敌的。整形整容的模板,不外乎热门剧集中的小鲜肉“女神”,这种美确实是社会所认同所需要的?

毕业季成“整形季”,追求外表美现象的背后,是否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本领恐慌”?大学生面试是要看综合素质的,将面试表现押宝在机会成本很高的整容整形上,很容易忽视更能给自己带来加分的真才实学。平常优哉游哉,与社会接触主要靠网络,阅读更多是功利考量,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特长,一到毕业求职就心里没底,同质化教育带来的本领恐慌,正好被“毕业整容季”无限的放大。

【节日作文】春节作文元宵节作文情人节作文中秋节作文国庆节作文重阳节作文除夕作文腊八节作文

三八节作文清明节作文五一节作文青年节作文母亲节作文护士节作文家庭日作文牛奶日作文

助残日作文国际无烟日儿童节作文世界环境日作文父亲节作文端午节作文建党节作文光棍节作文

圣诞节作文元旦作文教师节作文植树节作文感恩节作文来历习俗活动方案黑板报

手抄报节日祝福节日演讲节日分类节日诗词节日音画

毕业季成“整形季”需反思

【素材回放】

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医学整形外科为应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整形美容热潮,开设“大学生就业整形专场”,引起关注。临近毕业季,新一轮的就业大战已经打响,一些面临择业的大学生走进美容整形医院,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面试加分,近几年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整形整容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

我国目前有800多万整容人群、约1:13的男女比例、人均消费5000-10000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汪永安介绍,800万人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比约为80%(约650万),其中学生群体占主流(约400万)。

【素材解读】

“就业整容”反映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形象焦虑,通过对自身形象的否定,来实现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这背后的价值博弈,与其说是找到了对工作的信心,不如说是丧失了做自己的信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以貌取人”现象存在的事实,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除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外,对仪表仪容也提出了更高甚至苛刻的要求。“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学得好不如整得好”其实是让人误入歧途。人生中诸如找工作之类的挑战可能还有很多,如果一直通过做这样的 “面子工作”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不是想办法从内在实力和人格魅力上下功夫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恐怕是持续不断的自我迷失。因此,“就业整容”终究属于旁门左道,大学生们最终还是应该苦练内功,靠能力与实力在职场立足和发展。

【适用话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整形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贪慕虚荣

在当代社会,美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竞争力,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

美丽,也许不能让你笑到终点,但可以让你赢在起点

过分期待颜值效应带来的短期利好,却忽视内在涵养的积淀,纵使在一时的面试中拔得头筹,也难保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行稳致远

【素材锐评】

毕业季成“整形季”需反思

张西流

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医学整形外科开设大学生就业整形专场,引起关注。临近毕业季,新一轮的就业大战已打响,一些面临择业的大学生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为面试加分。近几年,这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4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尽管主流的价值观不提倡以貌取人,但在现实中,人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以貌取人。调查显示,六成职场人表示自己遭遇过颜值歧视,而有24.7%的职场人对自己的颜值不满意。毕竟,“丑女无敌”终究只会出现在肥皂剧,而容颜歧视,已成为就业歧视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这就难怪,整形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特别是每逢毕业季、求职季,更是成了“整形季”。

有人指出,“外貌主义”是种族主义的新形式,应该在文明社会中被摒弃。虽然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并没有法律规定,但如果涉及求职,就可以在反就业歧视中找到相关法条。比如,《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又如,《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第62条,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毕业季成“整形季”,当反思就业歧视。如果在求职时,遭遇到了容颜歧视,要注意取得相应证据,如广告里涉及五官、长相等文字,劳动合同中对外貌的限制等,可通过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问题是,仅靠劳动者个体维权,显然难以扭转容颜歧视现象。特别是,相关法律的缺失,也让求职者遭遇维权困境。因此,立法部门应研究制定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法律条款,并将容颜歧视纳入其中。

毕业季成“整形季”背后的本领恐慌

程振伟

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医学整形外科为应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整形美容热潮,开设“大学生就业整形专场”,引起关注。临近毕业季,新一轮的就业大战已经打响,一些面临择业的大学生走进美容整形医院,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面试加分,近几年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整形整容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中新网)

大学毕业季成“整形季”,光鲜外表的背后,其实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和随之带来的就业焦虑。个人选择角度来看,整形是身体自治权的体现,外人无可厚非。但如果大学生将其视为人生发展的捷径,毕业整容季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浮躁就业发展观,无异是对大学教育的打脸。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整形是一项机会成本很高的选择。面试的本意,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考察候选人与岗位的匹配图,其中谈吐、修养、气质等综合素质是主要考量。如果身体有缺陷,通过整形改善形象无可厚非,但希望整形整容获得面试额外加分,显然是对面试的认知不全。而且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整形更像是某种心理暗示,以为外表可以取胜,殊不知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很少是看颜值的。有些整形整容手术的时间跨度较长,有这些时间用于提升自身素质,何尝不是“另一种整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善用大学时光,就是最好的整容。媒体经常曝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形象气质与之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是文化重镇,在大学里勤读书、爱学习,见识格局脱胎换骨,外表甚至能发生脱胎换骨的升华。大学特有氛围熏陶出的美丽和气质,是社会上的美难以匹敌的。整形整容的模板,不外乎热门剧集中的小鲜肉“女神”,这种美确实是社会所认同所需要的?

毕业季成“整形季”,追求外表美现象的背后,是否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本领恐慌”?大学生面试是要看综合素质的,将面试表现押宝在机会成本很高的整容整形上,很容易忽视更能给自己带来加分的真才实学。平常优哉游哉,与社会接触主要靠网络,阅读更多是功利考量,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特长,一到毕业求职就心里没底,同质化教育带来的本领恐慌,正好被“毕业整容季”无限的放大。

【节日作文】春节作文元宵节作文情人节作文中秋节作文国庆节作文重阳节作文除夕作文腊八节作文

三八节作文清明节作文五一节作文青年节作文母亲节作文护士节作文家庭日作文牛奶日作文

助残日作文国际无烟日儿童节作文世界环境日作文父亲节作文端午节作文建党节作文光棍节作文

圣诞节作文元旦作文教师节作文植树节作文感恩节作文来历习俗活动方案黑板报

手抄报节日祝福节日演讲节日分类节日诗词节日音画


相关内容

  • 语文阅卷反思
  • 由"小情小爱"到"家国情怀" ---- 一名普通"教书匠"阅卷过程中的反思 本次月考后继续采取流水阅卷,我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分到了老师们一直"头疼"的现代文阅读题,而幸运的却是这篇文章浅显易懂.就学生们的答题 ...

  • 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高三语文)高三第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下面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高考成绩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命脉,"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我校2016高考的优异成绩和自己所教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倍感压力.然而再多的茫然叹惋都于事无补,唯有脚踏实地. ...

  • 2017高考作文素材:共享单车照出的种种怪象
  • 仅仅半年的时间,共享单车就席卷了北京的大街小巷,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骑车出行从原来的鲜有问津变为了如今的一种时尚.共享单车的受欢迎程度让人难以预料,人们同样没想到的是,一辆小小的共享单车也照出了形态各异的世间怪象,不断刷新着遵守规则群体的认知下限. ◆10岁孩子骑共享单车体验"飙车&qu ...

  •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素材(整理精校版)
  •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素材 作文辅导 0505 17:19 ::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素材 1.大学生拍毕业照选择"民工版" 因为薪水差不多 昨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081班的36名毕业生,在学校图书馆前,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主义新民 ...

  •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共7篇)
  • 篇一: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普安县青山民族中学 朱政 一学期的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点简单的小结. 首先,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 ...

  • 2017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语段
  • 2017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语段 一.生动美丽的比喻句: (1)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 (2)人生又何不似这茶?一次又一次地被沸水冲起来,水凉后又跌落杯底 ...

  • 有关环保的2017高考作文素材
  • 开头1."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曲<我的中国心>感动了多少国人的心.然而,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美丽的长江黄河变得浑黄污浊,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导者,可以让大自然变得更加和谐统一,也可以破坏大自然.近些年来,人们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

  • 山东历届高考作文题1951-2012
  • 山东历届高考作文题(1951--2012) 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 ...

  • 2017高考作文热点--[朗读者]素材及范文
  • 最近,央视又推出力作<朗读者>,董卿为制作人和主持人.几集播出后引起广大观众的热情和好评,随即"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等堪称殊荣的标签出现.然而,也有人对此不看好,说道"碎片化朗读""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