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试 题(2014.12.3)
选择题答题处(请将你确定的选项,添在题号的下面)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浩瀚 虬(qiú)枝 惬意 坦荡如砥(dǐ)
B.喧嚣 濡(rú)染 沉湎 左睇(dì)右盼
C.浮燥 黏(nián)膜 概叹 吹毛求疵(cì)
D.锤炼 甬(yǒng)道 弥漫 叱咤(zhà)风云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在漆黑的夜晚,你要想到旭日东升的 ;在寒冷的冬季,你要想到千里冰封的 ;在汹涌的海边,你要想到乘风破浪的 。人,决不能灰心于困难。
A.壮丽 美好 豪迈 B.壮丽 豪迈 美好
C.美好 壮丽 豪迈 D.美好 豪迈 壮丽
3.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武汉高温可降到10℃以下,低温接近0℃左右,是入秋以来最为明显的一次降温。
B.作家裴高才应邀在黄陂区实验中学作了题为《辛亥首义精神与前川沧桑》的演讲。
C.推进武汉“走出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D.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此类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安委会要求高度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工作。
4.将“所以追求中国特色的文化,就更需要有创造性。”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崇尚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而相对慢节奏的文化形式,它可以绵延千年流传至今。(A)同时,以孔孟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是千百年以来封建专制思想的代表。(B)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然是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如果主流还是与封建思想脱不了干系的文化形态,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C)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我们对自身文化传统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彻底改造和扬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要建设传统文化思想的当代精神,以一种新文化的格局,适应现代社会的文明秩序,以及道德价值观,并向世界输出普遍能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
(D)然而,至今为止还有一些人拿着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当精华,毫无辨别和认识能力。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身在“辐” 中不知“辐”
①提起“辐照”一词,人们很容易想起广岛和长崎的废墟,乌克兰和日本泄漏的核电站,或者好莱坞电影中巨大的蜘蛛和老鼠,似乎它离我们较远。但2009年夏天,几家知名品牌方便面陷入“辐照门”,河南开封杞县用于辐照灭菌的放射源——“钴60”被卡而导致一场“辣椒粉自燃事件”,引发“辐照”讨论热潮。人们猛然发现自己时时身处“辐照”之中。
②日常使用的辐照食品有:洋葱粉、八角粉、虾粉、青葱、辣椒粉、蒜粉、虾仁等脱水产品,月饼、袋装肉制品、果脯等货架期较长的产品,冻鱿鱼、冻虾仁、冻蟹肉、冻蛙腿等冷冻产品,减肥茶、洋参、花粉、灵芝制品、袋泡茶、口服美容保健食品,方便面、方便米饭等方便食品,另外还有病人食用的特殊无菌食品等都属“辐照食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42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辐照农产品和食品240多种,每年辐射食品市场销售的总量达2080吨,我国相关食品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③这一结果让人不禁不寒而栗:“辐射”这么“恐怖”的东西,怎么能用在食物上呢? ④实际上“辐照”是一种新的灭菌保鲜技术,它不等同于“辐射”, 在食物上并不会留下有碍健康的放射性物质,其在安全性上目前被证实对人体没有危害,所以“辐照食品”就像用巴斯德杀菌法消毒的食物一样安全。“辐照”方法是利用伽马射线、X光和高能电子束的穿透性,到达食物内部,攻击生物细胞内的DNA,使之失去复制能力。影响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致病细菌,在DNA被破坏之后也就无法生长而被消灭,其它因为繁殖而引起食物变质的微生物,比如调料中的微生物,粮食中的蛀虫等,因为辐照而失去繁殖能力。粮食在保存过程中可能发芽,辐照也会破坏它们的DNA,使之失去发芽能力而有利于大规模粮食的储存。蔬菜水果收割之后,除了微生物会导致它们腐坏变质之外,植物本身的生理活动并没有停止。这种进一步“变熟”的过程也使得蔬菜水果难以长期保存,辐照则可以减缓这种过程,而延长这些食物的保存时间。
⑤尽管如此,辐照也改变了食物的本质。经过辐照的食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主要的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影响,但维生素A、维生素B1、B3、B12、B16和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会有所流失,益生菌和酵素也会被破坏。除此之处,长期吃辐照食品还会导致人体内自由基的大大增加,继而破坏体内的抗氧化物。所以我们应该避免长期食用经过辐照的食物。如果一定要吃,最好采用间隔的方法,让身体休息两三天或一周,以便将体内的自由基代谢出去。
5.文章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辐照食品”,下列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
A.“辐照食品”的类别 B.“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C.“辐照食品”的不足 D.“辐照食品”的优越性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辐照”能抑制农产品发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并且不会留下有害的残留物。
B.“辐照”能杀死食品中的昆虫及及它们的卵子和幼虫,消除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食源性疾病,使食物更安全。
C.“辐照”能杀死细菌、酵菌、酵母菌,这些微生物能导致水果和蔬菜等新鲜食物的腐烂变质。
D.“辐照”能使食品长期保持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从而更具口感。
7、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向注重养生的小姨对你说:“奶制品和果汁经过辐照会使蛋白质、维生素流失,所以应当喝当日供应的鲜奶和酸奶,果汁也现榨为妙。”
B.邹阳喜欢每天早餐吃方便面,课间吃话梅、蜜枣,老师对她说:“这些食品偶尔吃吃可以,但天天吃有对身体有害。”
C.来到超市,妈妈忧心忡忡:“大多数食品包装袋上都有辐照食品标志,怎么放心让人吃呀?”
D.爸爸从超市扛回一大袋土豆说:“赶上做特价,促销员说它是用伽马射线扫射了的,,保存期长,放上半年也不会长芽。”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 “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节选自《春申君列传》
【注释】①应侯:即范睢。②储:保存待用。③闻:传达,报告。④傅:教导、辅佐太子的人。⑤阳文君:楚顷襄王的兄弟。⑥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这里指代国家。⑦出身:献身。徇:通“殉”。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相国孰虑之 孰:仔细
B.王若卒大命 卒:死
C.度太子已远 度:推测
D.臣请止,以死当之 止:制止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黄歇为楚太子计曰
A.不足为外人道也 ..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C.山峦为晴雪所洗 .
D.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做人质,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之久。
B.黄歇估计太子完已经走远,秦军追不上了,黄歇就自愿向秦王请死。
C.本文叙述了黄歇劝说秦王,巧让太子完归楚,继承王位的故事。
D.太子完的顺利归楚,充分表现了黄歇的聪明、智慧、胆识和对楚的衷心。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
(2)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8分,每空2分)
(1)神龟虽寿, 。(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 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王维《汉江临眺》中利用人们的错觉,以动写静,反映汉江波澜壮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的诗句是: ,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碗 (张迪安)
①我家的瓷碗,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白色的底,淡蓝色的碎花,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沾过胖乎乎的饭粒,盛过滋味百转千回的海鲜汤,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许多生活的味道。
②端起碗吃饭的时候,眼睛从碗的弧形边缘处打量着同桌吃饭的家人们,有的吃得慢条斯理,有的狼吞虎咽,有人嗜辣,有人爱甜,虽然形态各不相一,然而饭香氤氲,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都是幸福感。洗碗的时候,我摩挲着小白碗的边缘,不禁想到,生活、生命也如同碗一样,是个无止境的圆。
③七月的一天,新闻里播报了一起火车追尾事故,伤亡惨重。端着饭碗的我,浏览到相关信息时,忽然觉得饭菜难以下咽。有多少正在家里守候儿女归来的父母在听到这则消息时,震惊地摔碎了手中的碗;有多少家庭从此都要空上一副碗筷,等待那个永远回不了家的人……碗中的饭在此时变得格外冰凉。
④餐桌对面的空饭碗里是否会有这样看不到的留言:我从远方赶来,特意坐了动车,只是为了能早一点看到你,握住你温暖的手,和你坐在一桌吃饭,相互对望,筷子会在夹菜时碰到一起,我想要尝尝你的手艺有没有进步,我的妻子。然而抱歉,我无法归家,原本热乎乎的饭菜凉了又热,你还是等不到我,原本给我盛饭用的小白碗,如今是否接满了你的泪水?
⑤碗筷坠地时破碎的声音中是否能追寻到这样触不到的思念:我放假第二天就跳上了火车,一学期没有见到了,我想你包的茴香饺子想得要发疯,我不断祈祷一路顺风,坐在动车上每过一座城市就给你发一条短信,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的妈妈。天
遂人愿的事情总是如此少,原谅我,妈妈,这顿饭又要留您自己吃了,我的灵魂永远停在了这铁轨上了。家里地上那个打碎的碗,您收拾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啊,不要被碎片划伤了手,我知道您的心在滴血。
⑥冷冰冰的陶瓷碗里有没有留下这样一段温热的话语:终于能见面了,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这次我给你买了很多的礼物,吃的、玩的,还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碗,以后用这个喂你吃饭吧,我不在家的时候,你有没有听爷爷奶奶的话,如果我回来发现你没有长胖,我可就生气啦!回来以后我就给你做饭吃,一个月没有吃我做的饭,是不是早就馋得流口水啦,我的宝宝。对不起,对不起,宝宝,妈妈……回不来了,是妈妈不好,以后再没有妈妈给你端你最爱吃的鸡蛋羹了,宝宝的小碗再没人能暖热了,以后……以后……再也看不见汤匙那边妈妈的脸了……宝宝,你别哭呀,我和你道歉好不好? ⑦这起原因未明的事故,牵挂着多少人的心?上面的故事会在多少家庭里发生?打破的碗有多少?空出来的碗筷有几双?原本盛满佳肴的小碗,如今被苦涩填满,原本幸福的家庭聚餐,成国最煽情的催泪晚会。
⑧最近有新闻报道说,故宫里的一只“碗”也破损了——一只价值连城、举世无双的宋代哥窑碗。霎时间举国上下的媒体都把闪光灯对准了故宫,给予追尾事故的目光就此被转移。同样是碗,王公贵族家的和平民百姓家的果然是不能比,有哪家媒体统计过,时至今日,追尾事故已经欠下了多少顿团圆饭。
⑨宋代的哥窑“碗”自然很贵重,然而平民家庭里的碗是否承载了更多感情?一餐一饭,一只碗也可能陪伴人终老,看到碗角的磕碰也许就能想起某次晚餐上发生的趣事,摸到碗沿的弧度就能回想起母亲盛饭时手掌的温度,一只碗里的记忆又是多少钱可以换来的呢?
⑩打破一只碗,“咣当”一声,惊醒了多少美梦?一地碎片划破多少现实?捡起碎片,手掌划破,流出的是多少人的泣血悲歌?触感冰凉,多少家庭从此以后就要冰凉度日?打破的碗,你我都无法再将其焗上,只有在午夜梦回时,那只碗才会回到当初的温暖。
(选自《读者》2011.18)
13. 文章第4—6段,从哪两方面,表现出丈夫、子女、母亲的不同情感?(4分)
14. 请从用词或的修辞角度品析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4分)
沾过胖乎乎的饭粒,盛过滋味百转千回的海鲜汤,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许多生活的味道。
15. 作者在文中插入故宫宋代哥窑碗破损事件有哪些作用?(6分)
16. 本文是一位高二学生的习作,因其“美”被上万网友转帖。作为一个与之年龄相仿的学子,你从她的作品中汲取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和写作营养?(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洁净文明的城市面貌,是一线城市之“魂”。自今年7月份以来,武汉市掀起旨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城管革命”, 仅仅四个月的时间,武汉面貌已悄然发生变化:路宽了、地净了、天蓝了、人民幸福指数提高了。为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全民城管合力,学校决定开展以“城管革命,有我一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 请为此次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2分)
18. 为引导全体学生立足实际,从我做起,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学校拟在校园内开展“城管革命我参与 文明创建我行动”的主题活动,请你为学校设计两项具体活动。(4分) 活动一:活动二:
19.活动中,你的同桌小明认为“城管革命”是做样子、装面子,与己无关,那应该是城管、市容部门的事,这时,你可以这样对他说:“ (2分)
七、(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05年,瑞士有一位叫菲尔德的钟表匠,他的防水表让人叹为观止。钟表商汉斯对菲尔德手表技艺感到惊讶,想聘请他到公司来当技术总监,甚至愿意出高价购买菲尔德研制手表的技术。“不!”菲尔德一口拒绝,“我是不会受眼前一点利益影响,而放弃自己的追求的。我的理想是研制出一款世界上最好的手表来。”当汉斯知道菲尔德在研制手表的同时,还兼做草帽生意时,他立即派助手去向菲尔德定购大量草帽.。菲尔德在收到草帽的定单后,决定将研制手表的事情放一放。这样,汉斯为自己尽快研制出手表赢得了时间,他给那款有着防水和自动功能的手表取名为“劳力士”,当劳力士手表快速地占领整个市场,并成为世界品牌后,汉斯才指着自家后院那一院子的草帽告诉菲尔德,那就是他的作品。恍然大悟的菲尔德悔之晚矣。
为了“草帽”而错过“劳力士”。这一故事勾起了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语 文 试 题(2014.12.3)
选择题答题处(请将你确定的选项,添在题号的下面)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浩瀚 虬(qiú)枝 惬意 坦荡如砥(dǐ)
B.喧嚣 濡(rú)染 沉湎 左睇(dì)右盼
C.浮燥 黏(nián)膜 概叹 吹毛求疵(cì)
D.锤炼 甬(yǒng)道 弥漫 叱咤(zhà)风云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在漆黑的夜晚,你要想到旭日东升的 ;在寒冷的冬季,你要想到千里冰封的 ;在汹涌的海边,你要想到乘风破浪的 。人,决不能灰心于困难。
A.壮丽 美好 豪迈 B.壮丽 豪迈 美好
C.美好 壮丽 豪迈 D.美好 豪迈 壮丽
3.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武汉高温可降到10℃以下,低温接近0℃左右,是入秋以来最为明显的一次降温。
B.作家裴高才应邀在黄陂区实验中学作了题为《辛亥首义精神与前川沧桑》的演讲。
C.推进武汉“走出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D.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此类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安委会要求高度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工作。
4.将“所以追求中国特色的文化,就更需要有创造性。”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崇尚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而相对慢节奏的文化形式,它可以绵延千年流传至今。(A)同时,以孔孟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是千百年以来封建专制思想的代表。(B)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然是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如果主流还是与封建思想脱不了干系的文化形态,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C)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我们对自身文化传统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彻底改造和扬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要建设传统文化思想的当代精神,以一种新文化的格局,适应现代社会的文明秩序,以及道德价值观,并向世界输出普遍能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
(D)然而,至今为止还有一些人拿着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当精华,毫无辨别和认识能力。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身在“辐” 中不知“辐”
①提起“辐照”一词,人们很容易想起广岛和长崎的废墟,乌克兰和日本泄漏的核电站,或者好莱坞电影中巨大的蜘蛛和老鼠,似乎它离我们较远。但2009年夏天,几家知名品牌方便面陷入“辐照门”,河南开封杞县用于辐照灭菌的放射源——“钴60”被卡而导致一场“辣椒粉自燃事件”,引发“辐照”讨论热潮。人们猛然发现自己时时身处“辐照”之中。
②日常使用的辐照食品有:洋葱粉、八角粉、虾粉、青葱、辣椒粉、蒜粉、虾仁等脱水产品,月饼、袋装肉制品、果脯等货架期较长的产品,冻鱿鱼、冻虾仁、冻蟹肉、冻蛙腿等冷冻产品,减肥茶、洋参、花粉、灵芝制品、袋泡茶、口服美容保健食品,方便面、方便米饭等方便食品,另外还有病人食用的特殊无菌食品等都属“辐照食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42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辐照农产品和食品240多种,每年辐射食品市场销售的总量达2080吨,我国相关食品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③这一结果让人不禁不寒而栗:“辐射”这么“恐怖”的东西,怎么能用在食物上呢? ④实际上“辐照”是一种新的灭菌保鲜技术,它不等同于“辐射”, 在食物上并不会留下有碍健康的放射性物质,其在安全性上目前被证实对人体没有危害,所以“辐照食品”就像用巴斯德杀菌法消毒的食物一样安全。“辐照”方法是利用伽马射线、X光和高能电子束的穿透性,到达食物内部,攻击生物细胞内的DNA,使之失去复制能力。影响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致病细菌,在DNA被破坏之后也就无法生长而被消灭,其它因为繁殖而引起食物变质的微生物,比如调料中的微生物,粮食中的蛀虫等,因为辐照而失去繁殖能力。粮食在保存过程中可能发芽,辐照也会破坏它们的DNA,使之失去发芽能力而有利于大规模粮食的储存。蔬菜水果收割之后,除了微生物会导致它们腐坏变质之外,植物本身的生理活动并没有停止。这种进一步“变熟”的过程也使得蔬菜水果难以长期保存,辐照则可以减缓这种过程,而延长这些食物的保存时间。
⑤尽管如此,辐照也改变了食物的本质。经过辐照的食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主要的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影响,但维生素A、维生素B1、B3、B12、B16和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会有所流失,益生菌和酵素也会被破坏。除此之处,长期吃辐照食品还会导致人体内自由基的大大增加,继而破坏体内的抗氧化物。所以我们应该避免长期食用经过辐照的食物。如果一定要吃,最好采用间隔的方法,让身体休息两三天或一周,以便将体内的自由基代谢出去。
5.文章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辐照食品”,下列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
A.“辐照食品”的类别 B.“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C.“辐照食品”的不足 D.“辐照食品”的优越性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辐照”能抑制农产品发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并且不会留下有害的残留物。
B.“辐照”能杀死食品中的昆虫及及它们的卵子和幼虫,消除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食源性疾病,使食物更安全。
C.“辐照”能杀死细菌、酵菌、酵母菌,这些微生物能导致水果和蔬菜等新鲜食物的腐烂变质。
D.“辐照”能使食品长期保持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从而更具口感。
7、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向注重养生的小姨对你说:“奶制品和果汁经过辐照会使蛋白质、维生素流失,所以应当喝当日供应的鲜奶和酸奶,果汁也现榨为妙。”
B.邹阳喜欢每天早餐吃方便面,课间吃话梅、蜜枣,老师对她说:“这些食品偶尔吃吃可以,但天天吃有对身体有害。”
C.来到超市,妈妈忧心忡忡:“大多数食品包装袋上都有辐照食品标志,怎么放心让人吃呀?”
D.爸爸从超市扛回一大袋土豆说:“赶上做特价,促销员说它是用伽马射线扫射了的,,保存期长,放上半年也不会长芽。”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 “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节选自《春申君列传》
【注释】①应侯:即范睢。②储:保存待用。③闻:传达,报告。④傅:教导、辅佐太子的人。⑤阳文君:楚顷襄王的兄弟。⑥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这里指代国家。⑦出身:献身。徇:通“殉”。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相国孰虑之 孰:仔细
B.王若卒大命 卒:死
C.度太子已远 度:推测
D.臣请止,以死当之 止:制止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黄歇为楚太子计曰
A.不足为外人道也 ..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C.山峦为晴雪所洗 .
D.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做人质,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之久。
B.黄歇估计太子完已经走远,秦军追不上了,黄歇就自愿向秦王请死。
C.本文叙述了黄歇劝说秦王,巧让太子完归楚,继承王位的故事。
D.太子完的顺利归楚,充分表现了黄歇的聪明、智慧、胆识和对楚的衷心。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
(2)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8分,每空2分)
(1)神龟虽寿, 。(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 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王维《汉江临眺》中利用人们的错觉,以动写静,反映汉江波澜壮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的诗句是: ,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碗 (张迪安)
①我家的瓷碗,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白色的底,淡蓝色的碎花,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沾过胖乎乎的饭粒,盛过滋味百转千回的海鲜汤,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许多生活的味道。
②端起碗吃饭的时候,眼睛从碗的弧形边缘处打量着同桌吃饭的家人们,有的吃得慢条斯理,有的狼吞虎咽,有人嗜辣,有人爱甜,虽然形态各不相一,然而饭香氤氲,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都是幸福感。洗碗的时候,我摩挲着小白碗的边缘,不禁想到,生活、生命也如同碗一样,是个无止境的圆。
③七月的一天,新闻里播报了一起火车追尾事故,伤亡惨重。端着饭碗的我,浏览到相关信息时,忽然觉得饭菜难以下咽。有多少正在家里守候儿女归来的父母在听到这则消息时,震惊地摔碎了手中的碗;有多少家庭从此都要空上一副碗筷,等待那个永远回不了家的人……碗中的饭在此时变得格外冰凉。
④餐桌对面的空饭碗里是否会有这样看不到的留言:我从远方赶来,特意坐了动车,只是为了能早一点看到你,握住你温暖的手,和你坐在一桌吃饭,相互对望,筷子会在夹菜时碰到一起,我想要尝尝你的手艺有没有进步,我的妻子。然而抱歉,我无法归家,原本热乎乎的饭菜凉了又热,你还是等不到我,原本给我盛饭用的小白碗,如今是否接满了你的泪水?
⑤碗筷坠地时破碎的声音中是否能追寻到这样触不到的思念:我放假第二天就跳上了火车,一学期没有见到了,我想你包的茴香饺子想得要发疯,我不断祈祷一路顺风,坐在动车上每过一座城市就给你发一条短信,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的妈妈。天
遂人愿的事情总是如此少,原谅我,妈妈,这顿饭又要留您自己吃了,我的灵魂永远停在了这铁轨上了。家里地上那个打碎的碗,您收拾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啊,不要被碎片划伤了手,我知道您的心在滴血。
⑥冷冰冰的陶瓷碗里有没有留下这样一段温热的话语:终于能见面了,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这次我给你买了很多的礼物,吃的、玩的,还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碗,以后用这个喂你吃饭吧,我不在家的时候,你有没有听爷爷奶奶的话,如果我回来发现你没有长胖,我可就生气啦!回来以后我就给你做饭吃,一个月没有吃我做的饭,是不是早就馋得流口水啦,我的宝宝。对不起,对不起,宝宝,妈妈……回不来了,是妈妈不好,以后再没有妈妈给你端你最爱吃的鸡蛋羹了,宝宝的小碗再没人能暖热了,以后……以后……再也看不见汤匙那边妈妈的脸了……宝宝,你别哭呀,我和你道歉好不好? ⑦这起原因未明的事故,牵挂着多少人的心?上面的故事会在多少家庭里发生?打破的碗有多少?空出来的碗筷有几双?原本盛满佳肴的小碗,如今被苦涩填满,原本幸福的家庭聚餐,成国最煽情的催泪晚会。
⑧最近有新闻报道说,故宫里的一只“碗”也破损了——一只价值连城、举世无双的宋代哥窑碗。霎时间举国上下的媒体都把闪光灯对准了故宫,给予追尾事故的目光就此被转移。同样是碗,王公贵族家的和平民百姓家的果然是不能比,有哪家媒体统计过,时至今日,追尾事故已经欠下了多少顿团圆饭。
⑨宋代的哥窑“碗”自然很贵重,然而平民家庭里的碗是否承载了更多感情?一餐一饭,一只碗也可能陪伴人终老,看到碗角的磕碰也许就能想起某次晚餐上发生的趣事,摸到碗沿的弧度就能回想起母亲盛饭时手掌的温度,一只碗里的记忆又是多少钱可以换来的呢?
⑩打破一只碗,“咣当”一声,惊醒了多少美梦?一地碎片划破多少现实?捡起碎片,手掌划破,流出的是多少人的泣血悲歌?触感冰凉,多少家庭从此以后就要冰凉度日?打破的碗,你我都无法再将其焗上,只有在午夜梦回时,那只碗才会回到当初的温暖。
(选自《读者》2011.18)
13. 文章第4—6段,从哪两方面,表现出丈夫、子女、母亲的不同情感?(4分)
14. 请从用词或的修辞角度品析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4分)
沾过胖乎乎的饭粒,盛过滋味百转千回的海鲜汤,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许多生活的味道。
15. 作者在文中插入故宫宋代哥窑碗破损事件有哪些作用?(6分)
16. 本文是一位高二学生的习作,因其“美”被上万网友转帖。作为一个与之年龄相仿的学子,你从她的作品中汲取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和写作营养?(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洁净文明的城市面貌,是一线城市之“魂”。自今年7月份以来,武汉市掀起旨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城管革命”, 仅仅四个月的时间,武汉面貌已悄然发生变化:路宽了、地净了、天蓝了、人民幸福指数提高了。为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全民城管合力,学校决定开展以“城管革命,有我一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 请为此次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2分)
18. 为引导全体学生立足实际,从我做起,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学校拟在校园内开展“城管革命我参与 文明创建我行动”的主题活动,请你为学校设计两项具体活动。(4分) 活动一:活动二:
19.活动中,你的同桌小明认为“城管革命”是做样子、装面子,与己无关,那应该是城管、市容部门的事,这时,你可以这样对他说:“ (2分)
七、(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05年,瑞士有一位叫菲尔德的钟表匠,他的防水表让人叹为观止。钟表商汉斯对菲尔德手表技艺感到惊讶,想聘请他到公司来当技术总监,甚至愿意出高价购买菲尔德研制手表的技术。“不!”菲尔德一口拒绝,“我是不会受眼前一点利益影响,而放弃自己的追求的。我的理想是研制出一款世界上最好的手表来。”当汉斯知道菲尔德在研制手表的同时,还兼做草帽生意时,他立即派助手去向菲尔德定购大量草帽.。菲尔德在收到草帽的定单后,决定将研制手表的事情放一放。这样,汉斯为自己尽快研制出手表赢得了时间,他给那款有着防水和自动功能的手表取名为“劳力士”,当劳力士手表快速地占领整个市场,并成为世界品牌后,汉斯才指着自家后院那一院子的草帽告诉菲尔德,那就是他的作品。恍然大悟的菲尔德悔之晚矣。
为了“草帽”而错过“劳力士”。这一故事勾起了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